第6章 奇怪的祭奠儀式

沒過多久,有官職有兵權的王子和一些王庭內主要的官員、大將都來了,這其中就包括左賢王大王子埃拉克,二王子右賢王埃內克,小王子左谷蠡王鄧直昔克,八王子右谷蠡王埃爾納克,阿提拉的首席機要秘書奧尼格修斯,首席秘書君士坦提烏斯,國務秘書奧里斯特斯,別看他們只是秘書,這三個秘書分別掌管着衆多歸附匈奴帝國的蠻族軍隊,都是擁有兵權的人,實力非同小可,不可小覷。

除了四個王子,三個秘書之外,還有財政大臣斯科塔,左大將、東哥特國王瓦拉米爾,右大將、格皮德國王阿爾達裡克,左大都尉、斯基爾國王埃迪卡,右大都尉桑布斯,左骨都侯瓦爾拉,右骨都侯比耶胡悉數到場,而左大當戶烏爾乾和右大當戶伊圖爾因爲遠在駐地沒能趕來,還有前來參加婚宴的所有匈奴重要官員基本都來了。

阿提拉雖然兇殘、狡詐,但是他的心胸寬闊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手下的重要大將和官員有一半以上都是外族人,他能夠任命外族人爲左右大將和左右大都尉,比如左大將瓦拉米爾就是東哥特國王,主要負責東邊波斯人和阿蘭人的事務,右大將阿爾達裡克是格皮德國王,負責西邊從大西洋海岸到匈牙利平原,萊茵河以北地區,左大都尉艾迪卡是斯基爾國王,負責巴爾幹半島事務不過艾迪卡有匈奴血統,右大都尉桑布斯則是匈奴人。

不出所料,薩滿巫師經過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阿提拉的真正死亡原因,他起身掃視了所有人,才公佈道:“大單于是因爲飲酒過量造成血管爆裂,血液迴流至氣管窒息而亡”。

這個結果讓絕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但也讓不少人不滿,如果阿提拉是被謀殺而死,事情就大條了,匈奴王庭肯定要大查特查,只要抓到兇手,兇手肯定會死得很慘,而且主使者絕對沒有好下場,即使幕後主使是東西羅馬帝國,匈奴人絕對會以舉國之力拼死一戰,不滅亡羅馬帝國決不罷休,現在薩滿巫師宣佈阿提拉不是謀殺而是死於自然,那麼即使有人不滿,想挑起事端也沒有藉口了。

秦東已經隱隱猜到了阿提拉死亡的真正原因,但是他還不敢確定,需要時間覈實,而且幕後兇手是誰還不得而知,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爲自己博取最大的利益纔是他當前應該考慮的。

他不擔心因爲公佈了結果會造成匈奴內亂,阿提拉已經死了,匈奴內亂是遲早的事情,埃拉克根本沒有能力壓服他諸多兄弟和手下各蠻族將領,他也不擔心因爲匈奴內亂了,會造成東西羅馬帝國和西哥特國、法蘭克國等國家來攻打匈奴,東西羅馬帝國自顧不暇,他們國家境內到處都是蠻族騷擾,沒有實力打匈奴帝國,而西哥特國和法蘭克等蠻族國家早就被匈奴打怕了,單獨根本不敢跟匈奴開戰,其實他們早就希望匈奴內亂,在他們看來外部力量根本無法摧毀匈奴帝國,唯有讓他們內亂才能從根本上瓦解這個龐大的軍事帝國。

事實上確實如此,沒有一個國家能讓匈奴帝國害怕,歐洲包括羅馬帝國在內沒有哪一個國家敢主動進攻匈奴,匈奴帝國也確實是因爲內亂而造成內部蠻族反叛滅亡的。

秦東回過神來發現阿提拉的新婚妻子已經被帶了出去,沒有人下令殺這個女人,接下來阿提拉的侍衛長科瑞德帶着幾十個侍衛圍在大牀周圍,他們抽出小刀割下自己的頭髮放在阿提拉的屍體周圍,並且用刀割破臉頰任鮮血直流,他們用這種方式悼念死去的萬王之王、衆神之神、最偉大的匈奴王阿提拉。

用勇士的鮮血悼念他們的國君,這種悼念方式與其他所有文明國家截然不同,在文明國家裡,國君死去後,臣民們會披麻戴孝,大聲哭泣,傷心欲絕,而在匈奴卻是用這種方式。

鮮血祭奠儀式很快結束了,侍衛長和他的手下們都退到了一旁,並且看護着阿提拉的屍體,現在輪到幾個王子和大臣們處理了。

阿提拉的突然死亡造成了匈奴帝國巨大的權利真空,這讓王子們和大臣們非常不習慣,但當務之急是處理阿提拉的後事。

作爲阿提拉的長子,埃拉克當仁不讓地首先發話了,因爲以前有阿提拉在,埃拉克非常害怕他的父親,在父親面前,埃拉克一直表現得很小心謹慎,兩人在一起時埃拉克總是低着頭,現在阿提拉死了,埃拉克也不再害怕誰,在這時他身爲大王子的氣度就出來了,他下命令道:“吩咐下去,馬上殺牛宰羊,準備好酒水,今天晚上舉行篝火大會,不醉不歸!”

“是,左賢王殿下!”一個官員立即出生答應。

其他大臣好像早就知道是這麼回事,可讓秦東驚呆了,阿提拉死了,所有王子、阿提拉的**妃子和大臣們不是應該悲傷披麻戴孝嗎?怎麼反而要殺牛宰羊,好像是大肆慶祝一番的表現呢?

想了想,秦東還真從身體原主人的記憶裡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以匈奴人爲主的胡人們在國君死後不搞披麻戴孝,而是要殺牛宰羊舉行篝火大會,每個人都必須喝得伶仃大醉才行,這種祭奠方式真是爲所未聞。

安排完成之後,從大王子埃拉克開始,所有大臣、大將依次從阿提拉的寢宮退了出去,只留下他的侍衛和妻子們在裡面,侍衛們負責看守阿提拉的遺體,而他的妻子們則開始爲屍體換衣服化妝,秦東也隨着大王子退出了寢宮。

出了寢宮,在大王子的帶領下,大臣大將們全部向議事大殿走去,大臣們三個一夥五個一羣走在一起神情嚴肅地低聲議論着,阿提拉的突然死亡讓這些忠心追隨他的人茫然不知所措,特別是東哥特國王瓦拉米爾、格皮德國王阿爾達裡克、斯基爾國王埃迪卡這些人,他們雖然身份地位不低,在整個匈奴政權機構裡的職位都非常高,但他們畢竟都是投降過來的外族人首領,阿提拉在的時候很信任他們,他們也非常忠心阿提拉,從沒有被其他國家和勢力收買過,但是阿提拉一死情況就不一樣了,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朝天子一朝臣,誰知道繼任的匈奴王會如何對待他們?

而另外那些羅馬人和希臘人,比如首席機要秘書奧尼格修斯,首席秘書君士坦提烏斯,國務秘書奧里斯特斯,財政大臣斯科塔這些人再加上匈奴人其他官員們現在就面臨着一個站隊的問題,是支持大王子埃拉克,或者支持二王子埃內克,又或者支持小王子鄧直昔克呢?

匈奴人認爲賢者爲“屠耆”,因此匈奴的太子爲左屠耆王,具有繼承單于之位的絕對資格,可是大王子埃拉克並沒有被阿提拉封爲左屠耆王,這樣問題就來了,既然埃拉克不是太子,那麼他繼承單于之位的資格就不是絕對的,其他王子也有繼承資格,當然按照傳統再加上阿提拉突然死亡,理應由大王子埃拉克繼承單于之位,可是其他王子也可以以大王子不是太子爲由拒絕承認埃拉克爲繼承人,接下來的事情就複雜了。

第203章 捲土重來第298章 敲詐第43章 圍殲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160章 交換條件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434章 黨爭第395章 引君入甕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第288章 部署第201章 援軍到來第73章 寶刀和隕石第46章 三百重步兵第130章 扮獵戶探消息第135章 收買內應第188章 密約第68章 野蠻女奴第153章 千夫斬第248章 當槍使第320章 正面交鋒第404章 默許第52章 要錢不要命第360章 幕後主謀第243章 又一個大人物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30章 反夜襲第108章 邊境自由貿易區第107章 準備築城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33章 拆分整編第88章 倉促整編第379章 征討烏爾幹(三)第2章 試探第260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88章 部署第28章 死傷慘重第20章 遇刺第195章 攻城(一)第41章 真實意第451章 突襲失敗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169 激怒所有人第451章 突襲失敗第8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289章 中計第71章 挑唆第317章 水火無情第328章 脣槍舌戰第79章 攔截第3章 謀劃第404章 默許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236章 大規模招降第134章 越來越複雜第31章 降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51章 軍心第8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244章 叛亂預兆第180章 離開前的部署第242章 我們要團結第283章 強敵來襲第394章 戰略性撤退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223章 勸降第91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91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第289章 中計第356章 佔領色雷斯全境第454章 決戰第61章 考驗第239章 騎兵決戰第197章 攻城(三)第48章 視爲大敵第16章 美男計第88章 倉促整編第178章 綁架東羅馬皇帝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129章 黑店第433章 功虧一簣第426章 法蘭克擲斧兵(二)第115章 來自東方的道士第456章 招降(一)第317章 水火無情第207章 第十四軍團第346章 無恥至極的人第430章 各日耳曼蠻族禍亂高盧第42章 戰術顯威第425章 法蘭克擲斧兵(一)第234章 疏通密道第310章 保甲法和官紳一體納糧第261章 受封東院大王第62章 貪婪的千夫長第34章 漁獵第22章 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