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2015年4月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是堅持以人爲本、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抉擇,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2015年9月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指出,以建設美麗中國爲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爲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爲導向,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爲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後於經
濟社會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
立足戰略全局,運用底線思維,注重宏觀思考,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全面認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才能激發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堅定信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全面規劃、合理佈局,綜合利用、化害爲利,依靠羣衆、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32字環保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環境保護確定爲基本國策,強調要在資源開發利用中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將環境與發展統籌考慮,把可持續發展確定爲國家發展戰略,提出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把節約資源作爲基本國策,把建設生態文明確定爲國家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明確提出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爲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同時,我國生態
文明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正確認識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要堅持“兩點論”,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問題,清醒認識發展階段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高度重視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主要表現在:一是能源資源約束強化。人多地少、水資源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保障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安全的難度越來越大。二是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我國相當部分的城市達不到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很多地區出現較大面積、較長時間、較高污染的霧霾天氣。全國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有的地區重金屬、土壤污染比較嚴重。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突出。我國森林覆蓋率不高,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退化草原面積比較大,自然溼地萎縮,河湖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呈現下降趨勢。四是國土開發格局不夠合理。總體上存在生產空間偏多、生態空間和生活空間偏少等問題,一些地區由於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已經接近或超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五是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的挑戰。我國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大,減排任務繁重艱鉅。六是環境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凸顯。一些企業違法排污造成環境污染,羣衆和社會反響比較大。
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有着歷史的、自然的原因和過程,與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也與我們思想認識和工作不夠到位、體制不夠健全有關。有的地方在發展中片面追求速度,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相關法律、政策和考覈體系還不能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堅決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使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不斷優化。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經過較長時期艱苦不懈的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