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改變舊成見的心理策略
我們平時說話的時候,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喜歡拿自己的評價作爲基準。譬如:“那家百貨公司的東西特別貴”、“年紀大了,所以頑固”、“因爲是獨子,所以特別依賴”、“老頭子特別囉唆……”等等。這種武斷的觀念,有的時候就叫做成見、偏見或刻板印象。
這種成見和偏見,即無科學根據的判斷,在形成的過程中,多含有個人的感情作用,所以都不合邏輯。譬如:“路上賣的東西不會有好貨”——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過去有過上當的痛苦經驗。
由此可知,個人的經驗和周圍的環境,都足以影響對事對物的態度和好惡,所以即使受到責備,還是不容易去除這種成見和偏見。
當然,像這種情形之下所形成的成見和偏見,完全是由於個人狹窄的生活經驗所造成,是不夠成熟的看法,可是卻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對自身有很大的幫助。換句話說,爲了維持生活,爲了防衛自身的安全,這種觀念變成了心中的一道“城牆”。這種成見和偏見,絕非是用理論可以說服的,更何況是數十年經驗的累積,早已根深蒂固,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很多人一定會問:“照你這樣說,對方一旦有了這種成見,就永遠無法改變了嗎?”也不全是這種已深深植根於內心的成見和偏見,並非輕易可以消除。但它多是個人在狹小的生活經驗中所形成的,並沒有絕對的根據,所以,還是可以設法使它動搖的。
這種成見和偏見,既然是由於“過去”的原因而形成。如果對方遇到過去尚無經驗的事,則對事情的判斷,自然就會失去它的標準。所謂過去尚無經驗,是指譬如從事說服工作的人,用對方意想不到的態度去和對方接觸。或者告訴對方過去尚無所聞的事實,對方的成見和偏見,很可能就會受到你的影響而改變。這個時候,一種“新的成見”,就會在對方的心中產生,雙方形成了新的人際關係。
譬如一向對保險感到厭惡的老年人,由於某個推銷員說動了他的心,購買了保險以後,這位老年人心中可能這樣想:“我過去對保險的印象非常壞,原來它竟有這麼多的優點。”“過去來推銷保險的人都不行,這位推銷員的確不錯。”總之,並非由於過去的成見一掃而空,而是因爲有了新的成見,所以這位老人才會購買了保險。由此可知,對方的成見和偏見,即使根深蒂固,也會改變。
觀人、察人,從而操控對方
一般來說,成見或偏見是由於狹窄的生活經驗所造成的,所以,聰明的做法是讓對方知道這點,讓對方瞭解:“原來別人還有另外的想法”、“原來還有這種想法的人”,使對方把自己的眼界放大,消除成見就指日可待。
首先,必須設法讓對方先表示自己的主觀,然後慢慢將他的態度由主觀變成客觀的。據一位資深的採訪人員講,你如果想打聽對方,最有效的要訣是——“不要說話”。這的確非常有道理,因爲若是第一次見面,對方究竟存有什麼成見和偏見,你根本不知道,萬一質問不恰當,反而會引起對方的不愉快,甚至鬧彆扭,結果得不償失。
搞定持有成見的人,雖然和採訪時的技巧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對方先表示自己的成見,但單是這點還不夠,你必須婉轉地、不露痕跡地,讓對方發覺自己的成見什麼地方不對,自己的想法什麼地方有錯誤。
因此,如果一開始你對對方的成見,即認爲是“不合邏輯的想法”,或者是“想法非常幼稚可笑”,而加以反駁或批評——這顯然是最愚笨的方法。因爲這種成見和偏見,純粹是由於其個人偏狹的經驗所形成的,是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部分。你認爲幼稚、不合情理,可是在對方來看,卻認爲這是他觀察人生重要的標準。所以,如果擺出反駁批語的姿態,勢必惹怒對方,對方會像刺蝟一樣防備起來,造成僵局。
第一印象是達成共識的有效方法
首因效應是一個心理名詞,對人際交往影響較大。心理學規定,人與人之間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這種效應稱爲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
初次交往給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不是在演戲,演完就拉倒;而是希望能夠以此爲契機繼續交往下去,第一印象其實非常重要。
心理學家認爲,如果眼前有一個人,我們就會對他產生印象,這個心理過程叫知覺,由於它是針對人的,故稱之爲“人際知覺”。而“偏見”產生的最初原因即來自於此,首先來自“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微妙而深刻地影響着人們互相間的關係。譬如交友時,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不好,難談成。
比如,當你邂逅一位異性時,對方的容貌、風度、談吐等外在形象和氣質喚醒了你,使你原來朦朧的潛意識清晰起來,與現實中對方的形象應合,於是便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美感共鳴狀態,產生“踏破鐵鞋無覓處”、“有緣千里來相會”的驚喜。其中憑“一見”就結爲美滿婚姻的既有巧合,也有由於當事人經過長期的積累、整理,已形成了善於捕捉、挖掘、感受對方內蘊美的高級審美直覺。這種認知克服了低級直覺的缺陷而滲透了理性因素,雙方在“一見”的瞬間似乎就溝通了情感的交流,並經過必要的深交、協調,彼此鍾愛。
但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憑這種所謂的“首因效應”而看錯人、對錯象的。所以,第一印象又往往不很準確,因爲在很短的接觸中所依據的材料十分有限,據此來評價一個人往往不可能完全正確。可是,人際交往中人們很難避免被第一印象所左右。所以人們在初次交往時,要儘可能給對方一個好印象。
察言觀色是防止偏見產生的測試儀
偏見的認知成份往往是一種社會刻板印象,也即一般人對某些羣體的定勢思維與看法,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依據一些間接的資料,此種資料又多與事實不符,而當事人卻堅信不疑。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對人的判斷十有要出偏差。
人們難以完全擺脫刻板印象的影響,因爲人們要接受各種輿論的作用。但是,只要我們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就可以不使“偏見”產生。因偏見產生還受主體狀態的影響。所謂主體的狀態是指本人當前的多種身心狀況,諸如生活境遇,情緒狀況等。例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一個人處於這種情緒狀態時,在他眼裡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這說明主體狀態影響到本人對知覺印象的判斷,這也是一種偏見。由此,我們應該知道,不要在別人心情不佳時去麻煩別人。在這個意義上,察顏觀色有其積極意義,也是防止偏見產生的必備條件。
用智慧去消除他人心理的成見
在從前的美國,因爲人造奶油的品質比真正的奶油差,味道粗劣,很多人不喜歡,銷路一直無法拓展。可是製造人造奶油的廠商,卻認爲不論品質、味道以及營養,人造奶油絕不會輸給奶油,自信可以代替奶油,於是廠商想有什麼方法,可以告訴消費者它的真正價值,希冀打開銷路。換言之,就是用什麼方法,可以去除消費大衆對於“人造奶油比奶油差”的成見?
於是,廠商委託了很多機構,追究這種成見形成的原因,並且商討對策。美國心理學家巴卡特在他所著的《背後的說服者》一書中記載了這樣的實驗:
先是詢問出席午餐會的許多婦女:是否能夠區別出來哪個是人造奶油?哪個是奶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答覆是可以區別,理由是:人造奶油的油味很重而且味道很差,很容易便能區別出來。於是分給在場的婦女每人兩塊黃白東西,請她們嘗試味道。結果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婦女,認爲黃色的那塊是奶油,都說味道既純又新鮮,白色的那塊是人造奶油,說它油味太重。
事實上卻完全相反,白色的是剛剛做好的奶油,黃色的是人造奶油。因爲這些婦女對顏色都有一種先入爲主的成見,只是用顏色來區別奶油和人造奶油,至於味覺上所謂“油味太重”,根本是憑空臆測,毫無根據的。
這些根本不懂味覺而窘態畢露的婦女,會有怎樣的反應?站在心理學家的立場,是相當有趣的問題。聰明的廠商,並沒有說破對方的成見,只是告訴她們:“各位太太,你們不是說人造奶油味太重嗎?其實味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廠商不去強調人造奶油和奶油類似的地方,而是讓對方另外有一種滿足感,據說從此以後,人造奶油的銷路就漸漸地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