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飛揚跋扈

成都,行宮養心殿內,李儇、楊復恭君臣二人對坐,都沉默不語。

李儇愁眉不展,臉上依然帶着股濃濃憤慨。楊復恭低頭頭,眼睛餘光不時瞥過李儇,目光裡有失望的意思。

正在沉默間,忽然聽到殿外一陣嘈雜聲,中間還夾着沉重的腳步聲,一聽就知道是田令孜來了,

果然不錯,來的正是田令孜,他今天裝束顯得十分精神,身爲太監卻穿着一件蟒袍,一雙鹿皮靴高幫及膝,頭上一頂樑冠,黃金爲樑,鑲着美玉,張揚無比,一搖一擺旁若無人的走來。

正欲進殿,卻見新任的天威軍使楊守立站在殿前,肅立門外,手按腰中橫刀。田令孜冷哼一聲,這楊守立卻是楊復恭的義子。楊氏兄弟最近很得天子龐信,楊復光在外爲天下都監軍,楊復恭在天子身邊爲神策左軍中尉。仗着天子的寵信,楊復恭廣收義子,將他們安插到成都行宮各處。如今,就連行宮皇帝御前,也都安插進來了。

他站住了腳問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楊守立滿臉堆笑,上前拱手行禮,低聲道:“卑職拜見晉國公。”

田令孜一聽這個尊稱,心裡越發不滿。當初天子即位之初就加封他爲晉國公。着實讓他高興了好一陣子。可現在。那個沙陀蠻子卻突然封了晉王。這算怎麼回事?自己天子阿父,是晉國公,李克用那個獨眼狼,卻被天子稱爲皇兄,還封晉王?把自己放在什麼地方?這事成了田令孜的一個忌諱,偏偏楊守立還當面如此稱呼,明明就是故意嘲諷之意。一想到,連楊復恭、楊復光兩兄弟都已經被封爲郡王。自己卻還是國公,越發的涌起一陣怒意。

他微眯着眼睛,聲音大的滿殿人都能聽到,“你在這裡做什麼?”

楊守立將身子挺了挺,道:“卑職在此護衛天子!”

田令孜正欲發難,卻只殿內李儇大聲問:“是何人在殿外喧譁?”

田令孜雙手一甩袍袖,冷哼一聲,一邊踏進殿來一邊說:“老臣覲見陛下!”微微的點了下頭,不等李儇發話,就已經徑自直起身。“臣已年邁,容臣平身侍候!”

李儇心中一陣不滿。臉上卻笑了笑說道:“自然可以,來人,給阿父賜坐。”說着又道,“阿父此來,又有何事?朕已經如阿父所說,數日前已經將三道詔書頒下,想必昨日李璟大婚之時,已經接到朕的詔書了。”

田令孜將頭微微一擡,舉手一揖道:“老臣早就知道陛下會爲了大唐社稷江山,擔負起責任的。今日老臣此來,是有一事請奏。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劍南東川節度使楊師立,山南西道節度使牛勖身爲國家封疆大吏,朝廷屏藩節帥,勞苦功高,按朝廷制度,皆可封王。老臣請陛下頒詔!”

這番話說的又響亮又利落,中氣十足,可殿中的李儇和楊復恭卻面面相覷。

李儇不禁臉上變色,倒吸一口冷氣,暗忖:“田令孜平日雖跋扈,可還沒有如今日這般咄咄逼人,定是看到朕寵信楊氏兄弟,而對朕發難了。”心裡便越加多了幾分不悅,看看左右侍衛,除了楊守立和楊守信是楊復恭義子有些可靠外,別的都是田令孜的人。想想整個行宮天羅地網般的掌控在田令孜的手上,心中不禁打了一個寒噤。

李儇強壓心內驚慌,定了定心神,道:“陳敬瑄、楊師立、牛勖三帥原是神策軍將,出任三川節帥之位不過三四年。論起來,資歷不足,威望不高,朕前不久剛剛下旨加封三人爲郡公,如今驟然封王,只怕其餘藩鎮諸帥難以心服吧。不過,三帥也確實一片忠心勤勉,朕以爲,不若給三帥加封武階爲正二品輔國大將軍,加柱國銜,另位,再各蔭一子爲六品御前侍衛,你看如何?”

田令孜見皇帝退了一步,又說的頗有章理,心中遲疑。

低頭想想回道:“陛下近年來,從李璟開始,封王無數,不但李璟、高駢、周寶等人得封。就連李克用、韓簡、王景崇等人也皆封王。而剛不久前,又給李全忠、楊復恭、楊復光封王,陛下爲何偏偏就不肯給忠心護衛聖駕的三川節帥封王呢?莫非,陛下真是寧與外敵,不與家人?”

李儇已經聽出一些味道來了,最後一句纔是重點。他給楊復恭兄弟封了郡王,沒有給田令孜封,這個老奴才便不滿了。沉默一旁的楊復恭忍不住冷笑一聲開了口,“請問田公,難道李全忠、李克用我楊家兄弟就不是自家人?你眼中既然口口聲聲說功績,爲何卻一直退避不戰。先前崔安潛等募兵討逆,你爲何要奪其兵馬,耗費糧餉無數,你組建十萬新軍,可爲何至今只派了王處存五千兵馬前往關中?”

他的話音一落,李儇隨即厲聲問道:“若是上次你能多派兵馬入關中作戰,也許長安早已收復了。”

君臣相對奏議,到了這個份上。

田令孜本應叩頭請罪。

但如今形勢,他早一清二楚。明面上有黃巢這個反賊還佔據着長安洛陽兩京,賊勢不小。暗裡,李璟卻又羽翼豐滿,開始有另立朝廷的想法和能力。而其它的各藩鎮,表面上尊唐,實際上卻已經是各自割據了。李儇這個天子,若是沒有自己經營的這三川,連衣食都沒着落,他的話。又還有多少威信?現在的朝廷。對諸鎮幾乎沒有了半點約束力。天子早成了一個泥胎木偶。雖然高高在臺,可卻只是泥胎木偶。

所以,他毫無懼色,傲慢的將頭一揚,應口答道:“也許,也許老臣前次與陛下一起留下,長安不會失。也許,老臣上次多派兵馬入關。長安已經收復。不過那都是也許。也許還有可能,當初留在長安,有可能老臣與陛下都成了黃巢的階下囚。也許,上次老臣多派兵馬入關,陛下身邊無人守護,也許反會被宵小所趁。老臣勸陛下離開長安,沒有派更多兵馬去關中作戰,這一切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陛下的安危,陛下萬乘之主,豈容有半點閃失?洛陽長安丟了。可以將來再打回來。一兩次戰事失敗,也是兵家常事。可若是陛下有半點閃失。那時可就追悔莫及了。陛下切莫輕信了楊復恭這等小人妖言惑衆,讒言加害於臣。”

說來說去,這就是扯皮。

李儇清楚,田令孜控制着三川,掌握着行在的兵馬。說什麼,最後都是沒用。他恐再爭下去生出更多枝節,便說道:“那些舊事無需再提,我看不如就加封三帥爲國公,如何?”

田令孜此時見皇帝遲遲不肯主動提出封他爲王的事,被激得怒火千丈。他提加封三川節帥爲王,實際上是暗示李儇要封他爲王。現在見天子故意裝傻充愣,也顧不得君臣之禮,竟然在殿堂上振臂揚眉高聲大叫道:“陛下當這是在菜市場買菜嗎,還討價還價?有功則必賞,不然還如何以服衆?既然連李全忠李克用都能封王,三川節帥爲何不得封王。既然陛下讓楊復恭,楊復光都封王,那老臣斗膽問一句,爲何老臣卻不得封?難道老臣沒有他們忠心,沒有他們功高?今日某不爲官職爵位,只爲一個理字。若是陛下賞罰不能分明,只是隨心所欲,一意聽信奸臣小人,那老臣不得不挺身而爭!”

李儇鐵青了臉,端坐在龍椅上沉默不語。

楊復恭和田令孜相互掃視一眼,目光如刀似劍,彷彿隨時能迸出火花。

僵持片刻,李儇見田令孜終於撕破了臉,說出了真相,知道若是再與之硬對下去,只怕事情難以迴轉。

遂道:“阿父暫且息怒。其實朕本來已經準備告訴你,朕決意爲阿父封王。”

田令孜心中冷哼一聲,這個李儇還真是犯賤,不給他點壓力,他還就不知道誰纔是掌控局面的人。他知道所謂早就準備給他封王之事,不過是一個臺階而已。他也不說破,反正只要目的達到就行了。

當下立即緩和了臉色。

“既然今天說到此事,那朕立即就擬詔頒旨,立即加封阿父爲蜀王。另外,加封陳敬瑄爲臨邛郡王,加封楊師立爲新城郡王,加封牛勖爲興元郡王。另外,三川文武官員,皆官升一階,三鎮將士,皆官升一階,勳加一轉。”

田令孜格格笑了兩聲,猶如剛下了蛋的老母雞一樣開心。他踱到楊復恭面前,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你是郡王,某是國王,楊郡王!”聽到這話,楊復恭目光冷冷的盯着田令孜,當初新皇即位前,他已經是樞密院使,而田令孜不過是一個小馬坊使,田令孜看到他,都得跪拜。可現在,這個老太監,卻一次次的爬到他的頭上拉屎,他已經有些忍無可忍了。

楊復恭最終收回了自己怒視的目光,這在田令孜看來,是他認輸的表示。他心中十分滿意,轉身對李儇一揖,說道:“陛下,既然楊郡王也沒有異議,就請皇上擬詔用印下旨吧!”

李儇繃緊嘴脣,昂頭頭,沉默着,兩隻緊握椅了的手微微顫動。

田令孜見李儇不答,微微一笑說道:“哦,老臣糊塗了,擬詔之事得交由翰林承詔學士來擬,不過也不用這麼麻煩,乾脆就由臣代勞好了。”說畢,竟然大步走近御幾,提起御筆,蘸了硃砂,懸腕一陣疾書,筆走龍蛇,很快一篇詔書就已經草成。他朗聲宣讀:封田令孜爲蜀國王詔書,門下: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錫命。樞密使、神策軍中尉、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侍中,晉國公令孜,河嶽閒氣,巖廊重寶。器量深識,寬而有謀;術應通方,用而無滯。其將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勳,對揚休命,以永終譽。可封汾陽郡王。仍充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餘如故。”

雙手啪的一聲將絹書一合,朝殿外叫道:“來人!”

幾名御前侍衛應聲進入殿中,田令孜將詔書放到李儇面前,說:“請陛下用寶!”

李儇心中雖然怒火熊熊,可看着犲狼一樣的田令孜,還有如狼似虎的侍衛,最終還是隻得召來侍衛,讓他們把掌管玉璽之人叫人,取出玉璽當着田令孜的面在那份‘詔書’上蓋上印。

田令孜接過詔書,滿意的看了幾遍,還對着印跡未乾的璽印吹了口氣,轉交給身後侍衛:“拿去付出三省,讓他們照旨通過,然後詔告天下。”說完轉過身對李儇笑道:“恕老臣無禮,老臣就是這麼個急脾氣,凡事都等不得。”

李儇等他說完,站起身來,向田令孜掃了一眼,緩緩道:“朕今日有些倦了,就此散了吧!”說完便拂袖而去!

楊復恭就如同做了一場惡夢一樣,被田令孜的跋扈舉動驚的瞪目結舌。

而田令孜卻跟沒事人一樣,滿臉的笑意,捏着自己那光滑無須的下巴嘿嘿直笑。既然天子已經開始疏遠他,那也沒必要再來以前那假惺惺的一套了。

敬酒不吃吃罰酒,這一切都是他自討的。

李璟都可以逍遙自在的當秦王,他田令孜爲何就不能當個蜀王。

哪怕如今局勢糜爛,可只要掌控三川在手,他這個蜀王就會當的相當滋潤。有時候他甚至在想,這天下就這樣亂着吧,如此一來,天子纔會乖乖的聽說。至於什麼李唐天下,朝廷這些,他根本無所謂。

回到御書房的李儇打開一瓶紅酒直接大口的灌進嘴中,一氣喝了大半瓶,然後猛的將酒瓶摔在牆上,摔了個粉碎。大聲咆哮着道:“奸臣李璟,惡奴田令孜,逆賊黃巢......”

他轉身對外面喊道:“請楊中尉前來。”

楊復恭很快到來,叩首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愧對陛下,讓陛下受田賊欺辱。”

李儇臉上含淚,恨聲道:“上次你說的朱溫的事情如何了?”

“朱溫那邊還有些猶豫,他想要的很多。”楊復恭回道。

“不就是想要官職爵位地盤嗎?朕都給他,你馬上擬道詔書送給朱溫,朕立即加封朱溫爲樑王,太傅、驃騎大將軍,加左金吾衛上將軍,充河南行營副元帥,宣武節度使,另外朕特賜爲其賜名全忠,嗯,再擇一宗室公主許給朱全忠。”

“陛下,臣有一個合適人選,昭王之女東海長公主,至今未曾婚配,正好可以許給朱全忠。”

李儇皺眉:“東海長公主確實沒有婚配,可她今年二十六,實際上早跟了李璟,聽聞現在還懷了李璟的孩子,這豈合適?”

楊復恭嘿嘿一笑,“就是這樣,才最合適。”

把李璟的女人許給朱全忠,確實妙。

李儇嘴角露出一絲會心的笑意,“好,擬旨吧!”(未完待續

第396章 斬首行動第487章 宋州第889章 彈幕第701章 進退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731章 輾壓第960章 忠義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5章 賣軍功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43章 雙喜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902章 子弟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879章 狼奔鼠竄第977章 上原驛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928章 女真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427章 反擊、伏擊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467章 捧殺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306章 逆襲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821章 遭遇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321章 兵進登州城,接掌刺史印第383章 周德威來投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238章 監軍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672章 虎妻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607章 鴨淥水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785章 老謀深算第427章 反擊、伏擊第345章 趁火打劫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668章 失控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784章 劉氏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309章 爲山九仞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445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371章 窟頭劉仁恭第540章 內訌第844章 縱貫線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591章 先鋒第179章 增援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412章 白袍史敬思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607章 鴨淥水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411章 爭功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174章 大收穫第819章 攪局第617章 三十稅一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973章 何人可擋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61章 瘋子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15章 團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