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

“齊地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敬翔直接說起了河南東部的山河地勢。敬翔對於華夏山河地勢十分了解,說起來有條有理。

“將整個大唐之疆土按山河地勢大致可劃分爲九大塊,四邊四角一中心。從兵家地理的角度看,天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範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範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東南和蜀中是其四角,河東、青齊、荊襄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爲其中央腹地。華夏的地域雖然遼闊,但在歷代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

按敬翔的說法,青齊地形的封閉性不如其它邊角之地,三面均可能受敵,不易固守。且青州低山丘陵方圓不過幾百里,最大的弱勢就是缺乏戰略縱深,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就可能被擊穿。

“天下紛亂之際,青齊易成割據之地。如秦末田儋、楚漢之際的田榮、王莽以後的張步、董憲、東漢末的劉岱、西晉末的曹嶷、段龕、十六國時期的幕容德、我朝的李道古均曾割據青齊。但上述諸人割據青齊,都未能有所作爲。一旦青齊周圍局勢底定,這些割據勢力很快便灰飛煙滅。”

李璟與在座諸人都不由點頭,敬翔的這番話說的很有道理。自古以南,最容易成事的多是關中,再次就是河北,然後是河東,再是巴蜀,最難的就是東南和青齊。青齊之地,歷代唯一能以此地最後成就大業的,算來算去,也只有一個曹操而已。而且曹州最初是在兗州,還在眼下淄青鎮的西面,當屬於泰寧軍境內。

青齊只能算是山東的東部。而整個山東的地位都只能放在整個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一線山脈東面的大平原背景上才能休現出來。山東低山丘陵的四周都是平原,不利於守,卻利於四出以攻人。以此爲根據地,縱橫四出,足以有所作爲。

歷史上,東漢末,曹操便是以兗州爲根據地。最後崛起於羣雄之中,掃平諸侯,統一北方。

而且山東處在監控南北之間的水路運輸線上,其地形地勢在東部大平原上又不足以作爲憑恃,因此在南北之間具有樞紐性地位。河北南面門戶必須依託山東,東南淮泗上游也必須藉山東爲屏障。南北對峙之際,山東便是爭奪的焦點。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如果能佔據山東,便取得了有利的態勢。對於南方而方,得山東,進可以問鼎中原,北臨幽燕。退可以翼蔽淮泗,鞏固江淮。對於北方而言,進可以南逼江淮,退可以翼蔽河北。

“敬先生之意,淄青鎮不足爲根據?”李振沉聲問道。

敬翔雖然知道李振是鎮國軍第一謀士,但此時也是點頭道:“不錯,數十年前,李師石家族割據淄青六十年。以遼西浮海而來的異地胡族身份,最後打下了如今淄青、泰寧、天平三鎮十餘州地盤,割據六十年,爲當時天下第一強藩,甚至超過了河北三鎮。可大家也看到,河北三鎮如今雖然也衰弱了,可河北三鎮依然故在。唯淄青鎮已不復當初,高句麗李氏家族更是早已敗亡。何故?齊魯之地並非戰守之地。”

“不但是淄青鎮,整個齊魯之地都缺乏縱深,無險可守。而且。淄青處於南北之間,且監控運河和黃河、濟河水運,並且據有四大海港之一的登州港,擁有兩大海道之一的登州入新羅渤海道。這塊地方,朝廷盯的很緊。他們寧願看着河北全都割據了,也絕不會看着淄青鎮脫離朝廷掌控的。”

敬翔有些激動,“況且,眼下淄青鎮有王敬武等人,並不好掌控,強行控制只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不如暫時將重心撤出淄青鎮,如此一來,整個天下都會知道,大帥不但忠於朝廷和陛下,而且無意做一個割據自立的強藩。眼下朝廷聲勢正隆,我們可以一心經營遼東。”

“遼東苦寒偏僻之地,有什麼可經營的,窮山僻水!”有人反對,反對的居然是遼南出身的郭承安。

“非也!”敬翔搖頭,“有道是金邊銀角草肚皮,天下征戰一起,淄青鎮是個三面受敵之地,處於南北夾擊之下。而且淄青鎮一馬平川,一打起來,眼前再富裕,也會立即毀於戰火。但遼東不同,遼東是一個安穩的後方。經營好遼東,我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進可出淄青,退可據遼東。”

張承業坐在一邊越聽臉越黑,這個敬翔越說越不像話了。這說的是什麼,這簡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挑拔大帥起謀逆之心啊。什麼進可攻,退可守,什麼據遼東爲基業之地,這真是不像話。

李璟看到了張承業臉上表情,當下暫停了會議。不過衆人離去後,他馬上又招了李振、郭承安、王普、敬翔、蓋寓、劉尋還有郭順勵七人到自己書記秘商。

敬翔先前被監軍張承業訓了幾句,還有些忐忑,畢竟大帥也有個忠君之名,他先前那番話確實有些說的過了些。但接到李璟侍衛相召,進入書記之後,他馬上心裡就明白了,李大帥原來也是個有大志向之人。

“剛纔說到哪了,咱們接着說。”李璟微笑着道。

接下來,敬翔說的更加大膽了些。

他的思路很簡單,就是全力經營遼東爲穩固後方,但也不能就此放棄淄青鎮,不過淄青鎮暫時不必太用心。先把遼東、遼西收復纔是上策。畢竟眼下的局勢,李璟就算有百戰百勝的威名,也是絕不能去冒然攻伐其它藩鎮的。不說攻伐其它藩鎮,就是淄青鎮,也最好不要動他。

留着淄青鎮王敬武等人,一來可以避免把衝突擴大化,二來,也是藉此向朝廷和皇帝以及天下人表明心跡,證明他李璟並不是那種貪圖權勢之人。讓朝廷的目光不用一直盯着李璟,防止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要爭取時間,不受干擾的全力發展。而同時。李璟有安東大都護的官職在身,他與高句麗、契丹人打的再厲害,也不會有人管他們。他們打下的地盤,也絕對不會有人貪圖。

現階段,想在淄青鎮發展,必然會引來極大的阻力。但退一步,到遼東去發展。則能安心發展。再說了,遼東其實也並不就真的如何苦寒了。起碼,遼南比中原許多地方都強上許多。

更關健的是,按敬翔的謀劃,淄青鎮不是個可成霸業之地,遼東當然也不是。要成霸業。關健的還是得奪取河北幽燕之地。拿下遼東遼西,到時從北向南,由關外殺入,奪取幽燕之後,那時再據齊魯之地,則相當穩固了。

到李璟眼下情況,確實得考慮長遠的戰略計劃。在李璟看來。歷史上的朱溫雖然據汴梁這樣的四戰之地,最後滅唐建樑,但也正因爲他佔據的是四戰之地的中原,一直無法滅掉河北與河東羣雄,所以朱溫的後梁纔會亡的那麼快。且他在世時,南方諸地,也不過是表面服從而已。

朱溫整個戰略佈局上就處於弱勢了,也正因此。雖然晉王李克用只佔據了河東一小塊地盤,還經常戰敗,可卻能一直不滅,最後反而滅了後梁,建了後唐,關健就在於沙陀人所佔據的戰略地利優勢,河東之地。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但中原卻不行,後唐一支偏師就滅了後梁。

這個計劃比較符合李璟心中的想法,現階段。他只想低調。

前段時間太高調了,如此年青頭上頂着的官職已經一長串,而且還全是頂級官職。他現在已經有些處於火山頂上了,但他手上的兵馬其實既不多也不強,李璟現在需要全力擴大、加強軍隊。鎮國軍不少的軍官已經有些過於自信膨脹了,真的以爲鎮國軍天下無敵,甚至能與天下爲敵。可李璟很清楚,眼下朝廷天子的威望還在,天子一道詔書就能召來十萬二十萬兵馬。那個時候,可沒有盟友,而是全是敵手。

“職下還是那句話,把淄青鎮的青壯都帶走,大戶也都帶走,把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淄青鎮給王敬武他們留着。王敬武和薛崇、李系三人並非真的盟友,如果我們逼迫的緊了,他們定然會聯合起來對抗我們。但如果我們只要把淄青鎮搬空,不再理會他們。職下敢肯定,最後三人必然會有一場內鬥。”

“當然,我們可以把人帶走,但兵得留下。”敬翔走到沙盤前,對着這沙盤充滿感嘆。“我們也不必去管青州、淄州等重城。我的意思是,咱們把兵馬控制住濟水一線既可。這樣,就能保持着對淄青鎮的極大威懾力。一旦需要的時候,我們就能順帶通過濟水沿線,迅速穿插佔領整個淄青四州。”

“說的很好,而且把兵馬屯駐濟水一線,也等於我們控制了黃河、濟水這兩段水運,同時保護了我們的黃河、濟水水運商路。”

“淄青鎮除登州外,還有淄、齊、青、萊四州二十六縣。四州刺史都是田令孜的人,我們不必去理會他,不過我們可以把齊州的山茌、歷城、全節、臨邑、章丘、臨濟、祝阿、禹城八縣,還有淄州鄒平、濟陽、高苑、長山四縣,還有青州博昌、千乘、臨淄三縣,將這濟水沿岸的十五縣全部派駐我們的兵馬,另外在青州牛山、淄州長白山、齊州華山,也同樣駐派兵馬。我們只守這十五縣三山,其餘的十一縣包括青州等城都交給王敬武。”

“十五縣加三山,每縣駐守一千兵馬,三山每山駐守三千人馬,外加一支遊騎部隊。我們在淄青鎮駐守兩萬五千人馬,派鎮國軍駐紮。”

李璟輕笑,“再加一縣,萊州的治所沿海掖縣也歸我們。十六縣三山,完全歸於我們,其餘的十縣,可以交給王敬武。我們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劃地而治。我相信,王敬武知道這個消息後,一定會很高興吧。”

李振想了想,“如果大帥真的提出這樣的提議,相信王敬武肯定會同意的。只要我們不打他們,他還不得立即答應。”

這個計劃確實不錯,起碼比全扔給王武敬讓大家心裡舒服多了。這下鎮國軍緊守住濟水一線諸縣,再加上登州西面海岸的掖縣,既能掌控淄青鎮,也不用立即與王敬武等人發生衝突。而且也許在旁人看來,李璟似乎有些軟弱好欺,不過這正是李璟現在想讓別人看到的和認爲的。

“淄青其餘十縣的大戶和青壯強制遷走一批,這樣吧,十縣遷青壯男女連同他們的家眷十萬入遼東。至於我們掌控的十六縣,從其中遷三十萬人往遼東。”李璟想了想後,還是決定遷民。淄青鎮早晚還得打,與其讓這些人留在這裡,或者說,讓他們給王敬武提供錢糧稅賦和壯丁,不如干脆把他們遷去遼東。反正按定下的戰略,淄青鎮幾年內,甚至更長時間內,他們都不會急着控制佔領。

“遷走四十萬人,只怕淄青鎮真的就此衰敗了。”

“會有影響,但也不用太擔心,我們可以再繼續招募流民。相信我,以後流民會越來越多的。”李璟長嘆了一口氣。

李唐不是說打幾場勝仗就能中興的,雖然沙陀族、南詔、草賊都敗了,可不表示李唐就能中興了。唐朝的覆滅只是歷史的必然,是衆多矛盾的一起爆發。王仙芝死了,還有黃巢呢,對於這個現在還不知道在哪逃亡的傢伙,李璟可是知道,他必然會東山再起的。

除了黃巢,李璟的目光還一直盯着地圖上的幽州。他心裡很清楚,整個幽州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任何一點激濺起的火花,都將可能引起劇烈的大爆炸!

爆炸吧,既然大唐這棟大廈再也支撐不住,那不如干脆早點傾倒,這樣也能重新再建一個!

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665章 高駢喪膽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793章 李嗣源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戰戍兵第15章 團結兵第365章 鐵槍王彥章第694章 驚蛇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104章 軍費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239章 招安第694章 驚蛇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742章 圍城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04章 夜入青州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153章 超級合夥人第107章 錢到手了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9章 獄中留種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40章 捷報第939章 紅眼賭徒的最後籌碼第187章 退意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598章 復國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177章 形勢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68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729章 半渡而擊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962章 威懾力第823章 喜第236章 衙內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19章 遇匪第115章 沙門島第34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345章 趁火打劫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79章 增援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317章 聖旨到!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845章 敗訊第694章 驚蛇第601章 橫掃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318章 取登州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497章 入獄第903章 宮變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356章 約請出兵,共謀幽州!第593章 殖民第978章 樑藩第32章 豬腰子銀 封家叔侄第90章 聯姻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9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69章 阻擊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399章 血不流乾戰不休第944章 毒魚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927章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