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銅礦新脈

bookmark

第二天,李思業便一拍屁股去了濱州,發行交子的事情扔給了張信之,他現在眼裡只關心錢,濱州的銅礦,還有萊州金礦,都是重中之重。

濱州自古是山東的銅產地,蒙古人入侵山東後,將庫存礦石一搶而空,後來李全索性將礦也給炸了,等李思業好容易將舊礦恢復,才發現裡面的礦石基本上已經被挖空,只得另行尋找新礦了。

這次新發現的礦苗便在舊礦的五十里外,兩座大山尤如一個馬鞍延綿在一片平原上,這一帶林木茂盛,人煙稀少,相距最近的安平鎮也要三十里。

李思業一行已經走進了山中,王四寶率領數百親兵散護在四周,燕悲瀾緊緊地跟着李四業,警惕地盯着腳下,生怕草叢裡突然竄出個李全餘黨之類的一刀砍翻了主公。此時秋老虎已經發完了威,山中倒有幾分涼意,李思業突然打了兩個噴嚏,感覺到有點冷,便從馬後取了一件長衫穿上,衣服穿在身上倒是暖了,但李思業卻覺得自己就象是陷進蛛網裡的小蟲,被趙菡的蛛絲又套上一根,他突然有點恐懼起來,做飯、更衣、掌握自己的俸料,這和妻子又有什麼區別,就差爲自己生個孩子了,眼看對她依賴越來越深,再這樣下去,自己早晚會被趙菡吃掉。

“思業,你和郡主的喜事什麼時候辦?總不能讓人家一直沒有名份地和你住在一起吧!”

柴煥拍馬趕上來,上下打量着李思業的新衣,嘴角露出一絲曖昧的笑容。

李思業的老臉一紅,忍住笑道:“老子娶不娶老婆,關你屁事!”

又越過一個小坡,縱馬再跑數百步便到了兩座山的鞍部,這裡是一片草地,視野開闊,望下俯瞰,大片平原盡收眼底,山下一條玉帶蜿蜒繞過大山,消失在平原的盡頭,擡頭只見遠遠有山巒起伏,乍一觀,讓人胸中平添起一股沛然之氣來。

再往上看,便是探礦的士兵和工匠所住的營地,只見樹木青鬱濃密,雲霧繚繞其中,幾十頂白色的帳篷隱約可見,彷彿神仙居所一般,若不是李思業他們事先知曉,還不定會想到這仙境一般的地方竟然是製造世間最市儈最庸俗東西的所在。

“四寶!去叫樑秀來見我。”

王四寶應了一聲,撒開大腳丫子便往山上跑去。

營地上早有人看見了他們,不等王四寶上來,負責的軍官便帶着十幾個人下得山來。

“屬下宋襄參見大將軍!”

李思業見來人不是樑秀,心中詫異,回頭向柴煥望去。

“樑秀到萊州查勘金礦去了,我便向翰海借了一人。”

李思業跳下馬來,將他扶起,見他有些面熟,卻忘了在哪裡見過。

“他就是黃耀從宋國帶回的宋襄將軍。”柴煥在旁邊提醒道。

李思業這纔想起來,徐州會戰後黃耀帶着二千多宋國的騎兵回來,其中不就有此人麼?黃耀還說此人十分善戰,是不可多得的騎兵將領。

“怎麼讓宋將軍來探礦”

李思業突然有些不滿地向柴煥望去,現在到處都找不到訓練騎兵的人才,明明有了卻還浪費。

不等柴煥回答,宋襄趕緊搶先答道:“是屬下主動要求來的,屬下就是在礦上長大的,這方面有點經驗。”

柴煥自然明白李思業的臉色,他微微一笑道:“有件事大將軍可能還不知道,楊妙真已經答應來幫我們訓練槍騎兵,宋將軍這段時間正好空着,我便請他來臨時幫幫忙。”

李思業大喜。“她如何肯出山?”突然醒悟,不用說,定是用丁壽翁將趙必勝換來了。

眼一斜見自己有點冷落了宋襄,便笑笑說道:“先不談這個,宋將軍說說礦吧!走!咱們邊走邊說。”

“本來屬下和幾個老礦工已經發現了另一條礦脈,儲量也還可觀,但自從發現這脈礦後,我們便放棄了早先發現的礦脈,全力來探察這脈礦的情況。”

“爲什麼,難道它的儲量更豐富嗎?”

“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我們發現它還有很多伴生礦。”

“那是什麼?”

“有硫磺、硝石,但這些都不重要,還有大將軍更感興趣的東西。”

“什麼?”李思業的聲音竟微微有些發顫了,他突然想到了一樣東西,眼睛緊緊地向宋襄盯去,心砰砰狂跳起來。

“稟大將軍,是銀,而且儲量不低。”

李思業一陣狂喜,果然是銀,這可是他現在最渴望的東西。銅錢雖可以輔助交子,但畢竟價值低,攜帶不方便,而金子又過於貴重,不便於流通,只適合做發行紙幣的儲備。最好的便是銀,即可做儲備,又可在市面上流通。有了足夠的銀來兌換舊交子,自己纔可以發行更多的新交子,這可比銅有用得多。

想到這,他笑咪咪地拍了拍宋襄的肩頭。

“辛苦你了!”

得到主公的誇獎,宋襄感到鼻子微微有些發酸,腿立刻軟了幾分,本來比李思業高的身材,現在也只有踩在一塊石頭上才能和他平視。

李思業見狀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他的後腰,宋襄會意,臉一紅,便將腰板挺直了起來。李思業指着這馬鞍形的山對衆人笑道:“大家看看,這山可不就是隻元寶嗎?可見老天對我們確實有眷顧,大夥兒都來說說,給這山起個什麼名?”

“大將軍,這山裡又有銅又有銀的,不如叫銅銀山。”

“不妥!銅銀太俗。”王四寶嚷道:“大將軍也說了,既然此山象元寶,又有銅、銀、硫磺和硝石四種礦,我們就叫它四寶山,大家看如何?”

李思業哈哈大笑:“好!就如你所願,叫它四寶山。”

四寶得意洋洋地向山頂的雲霧繚繞處望去,彷彿這裡就是他將來的修仙成道之所,或是埋骨化魂之地。

李思業見了好笑又轉頭問宋襄道:“現在銀可有樣品?”

“回大將軍,我們用土法煉了一點,銀的模樣是出來了,就是不夠純。”

“不妨,帶我去看看!”

李思業又招呼衆人跟上,這才與柴煥興沖沖地跟隨宋襄走去。這是一團約重一斤的銀塊,表面有些發黑,坑坑窪窪地佈滿了小孔,一些灰黑色的雜質清晰可見,但就是這樣,還是讓李思業撫摩着不肯放手,興奮了半天。

“明光,你說這樣的銀每月五萬兩能產出來嗎?只要有二十萬兩做本,半年後我就可以再發行三百萬貫交子,那時宋國的工匠也該到齊了,我們便可以開始大規模地煉硝生產火藥,哈!哈!哈!震天雷、火藥箭、火蒺藜。”李思業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就彷彿他拿在手上的不是銀塊而是一顆震天雷。

柴煥見李思業有些得意忘形,便笑着提醒道:“思業既然心急,那何不早點開礦?”

一句話點醒了李思業,他略略思索片刻後說道:“鐵礦先暫停開採,戰俘和工具全部移到這裡來,我再調一營士兵過來,這裡就由宋將軍全權負責。”

二個月後,第一批二十萬斤銅和二萬兩白銀順利煉出,運抵了益都。

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14章 江山如棋(二)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2章 天上餡餅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34章 假道滅虢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9章 聲名鵲起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1章 面臨抉擇第4章 內鄉空虛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3章 求訪大賢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8章 挽月之心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章 巨賈賞識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0章 王府夜宴(三)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1章 海權思想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章 徐州會戰(一)第34章 假道滅虢第2章 天上餡餅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8章 貨幣政策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章 初露鋒芒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中)第2章 初露鋒芒第4章 內鄉空虛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0章 蒲家撤資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3章 求訪大賢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2章 初露鋒芒第13章 手足情斷第10章 議和(一)第17章 江山如棋(五)序言第6章 分道揚鑣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34章 假道滅虢第5章 蕭府疑雲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3章 求訪大賢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12章 小鎮鬧鬼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8章 飲馬江南(五)第16章 殺雞儆猴(中)第2章 天上餡餅第11章 驚聞母訊第13章 再見舊人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1章 議和(二)第5章 宋十壯士第19章 發行報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