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擴軍

陳新府邸中的小會議室中,坐了七個人,除了陳新和劉民有外,便是董漁、李東華、黃思德、肖成國和劉破軍。

李東華看着手中的冊子道:“全軍的普通士兵中,是獨子的約五百人,有十歲以下子女兩人以上的一千二百人,很多是崇禎五年徵召的。士官和軍官中,是家中獨子又無子嗣的,只有十餘人,大部分是崇禎四年以前的入伍的。”

陳新擺擺手道:“士官和軍官都不要強制清退,兵務司整理一些非一線崗位,讓他們自己決定。士兵可以更換,但限於有父母的,流民中的單身漢不在此列。立過功的可以安排到動員司做屯堡或工坊預備兵教官,若是資質一般又無合適職位的,就直接退伍。民有你這邊能安排多少人?”

劉民有皺眉算了一會道:“今年青州府要新建一百個屯堡以上,屯長和教官就是兩三百人,屯堡校較遠也要上百,青州府要新建一個大型棉廠,裡面可以安置三百上下,民事部裡面的職務也有,但大部分要留給職業校和大學堂的學生。最好還是讓他們自己創業,退伍的時候要結算退養金、歷年軍餉,還有商社的分紅,民事部可以給那些沒有分地的分好地,每個人至少生活不愁,然後他們願意創業的,錢莊可以優先貸款。”

董漁插話道:“裡面有些人識字和算數都不錯的,可以安置到商社或錢莊,總歸比外邊招來的放心。”

劉民有點頭道:“商社和錢莊也能安置部分,確實合適的可以進這兩個地方,但還是那句話,最好是他們自己創業。”

劉破軍突然道:“這些士兵多年訓練,我還是認爲該讓他們相對集中,青州府今年要佔屯堡,何不讓這些士兵都去青州府屯堡,有這些人作骨幹,屯戶很快就能有戰力,一路延展出去,就能爲咱們登州鎮提供更穩固的縱深。”

陳新看看劉破軍笑道:“倒是個好主意,不過很多人都在登萊屯堡分過地,家就安在那邊,地也是熟地,你乍然讓人家去青州府搶生地又重新建房,人家哪裡願意幹。”

黃思德聽了對陳新道:“大人,屬下覺得劉司長這個想法可行,至於他們不願意搬遷,咱們可以給些條件。若是他們直接回鄉,屯堡裡面屯長和教官都是現成的,沒有他們的位置,去青州就不同了,當着屯長或教官,每月能多出一份月錢,那房子嘛,自己買材料請屯戶做,也不過是十多二十兩,長久算來還是去青州划算。”

陳新聽完也覺得有理,轉向劉民有道:“民有覺得如何?”

劉民有想了片刻道:“雖說咱們看來覺得划算,但從士兵的角度來說,他們心中多少有些怨氣,這些士兵當兵幾年,本來軍餉拿得好好的,現在突然就說沒有了,只能回家種地,種地那點收入自然不能和軍餉比,心中沒有抱怨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再要讓他們背井離鄉去青州府,能有幾個人願意?不過劉破軍說的主意對登州鎮確實有好處,我建議對去青州府屯堡的士兵,可以保留他們的商社股份,也就是說退養金可以一直賺錢,這樣多少是個補償。”

陳新嗯了一聲,其他幾人也覺得劉民有這個方案可行性更強,陳新敲着桌子想了片刻道:“此事本官還要想想,兵務司可以先按照這個擬定文件,待本官確認後下發各營清理,但是要注意不要搞得過於急切。現在兵源越來越廣,以後最好是招沒有成家的,把徵兵和退伍制度化,新徵的士兵定個退伍的時間,這樣增加受訓人數,對以後的緊急動員也有好處。”

軍隊中招未成家的又不是獨子的,對撫卹的壓力最小,給了陣亡撫卹金就結束,對於兵源充足的登州鎮已經可以實行,不過陳新不好明說理由。

董漁又對陳新道:“大人,裡面那些拿燧發槍的,槍支是否讓他們帶走?”

陳新大方的揮手道:“不但燧發槍,配發的武器都帶走,以後凡正常退伍的也是如此。”

李東華記錄好之後,陳新又對他道:“現在說說明年擴軍的事宜,兵務司報上來的方案,明年擴編第六、七、八、九、十營,總共五個營頭,部署的地點分別是第六營在平度,填補第三營西移的空缺;第七第八營部署旅順,這兩個營兵員有三成要從參加過旅順防禦戰的輔兵中挑選,與第五營合編爲遼南旅;第九營部署武昌,與第五營合編爲湖廣旅,對應朝廷的編制爲協級;第十營部署在林縣,但是不能用咱們登州鎮的軍裝,只能以民間團練的名義安排。大夥說說,有什麼意見?”

劉破軍馬上道:“大人,按這個編制的話,登州鎮總兵力接近六萬三千,光在登萊就有兩萬八千五百人,而遼南不過一萬七千人,是否應當向遼南傾斜。”

董漁打斷道:“李司長,陳大人說的是駐地,不是作戰地。遼南本地屯堡去年才建立,數量只有二十左右,無法給那許多軍隊提供後勤,部署的人馬集中在遼南多了,會牽制很多船隻運力,對於商社和水師都不是什麼好事。”

劉民有站起來道:“既然說到後勤,我也想說說。林縣那個地方,沒有作戰任務,爲什麼放一個營在那裡。以前是青州府不在我們手中,現在青州府邊界至運河不遠,林縣的作用已經不明顯,宣大戰後那裡用繳獲馬匹擴編了一個龍騎兵千總部,後勤供應已經牽制了商社很大精力,再放一個營的話,作用不大,卻耗費頗多。”

陳新微微點頭,看了一圈其他人,見沒有什麼意見便道:“那第十營先放一放。”

劉民有繼續道:“還有第二營的駐地,文登屯堡成羣,預備兵操練最久,周圍又都是海疆,完全沒有威脅,就沒必要放一個營在那裡,可以將第二營三個千總部分駐萊陽、文登、寧海州。”

黃思德坐直了提醒道:“劉大人,萊陽好說,但寧海州一向都沒有常駐,朝廷可沒有計劃在那裡駐防。”

“管朝廷幹啥。”劉民有打斷道,“膠州那裡,朝廷也沒有劃給近衛第二營,還不是就駐紮了。還有平度也是局勢穩固,南邊的膠州還有近衛第二營駐守,爲何要新編一個第六營。”

陳新連忙道:“第二營可以分駐,但第六營取消不得,第一第三營去了青州府,平度州至昌邑是官道最好的地區,必須常駐一支人馬,策應青州府,也可以便利的乘船出海支援遼南。同時從後勤的角度來說,平度州屯堡最多,糧稅不用運輸就可以供應駐軍,是最便利的。”

劉民有算算道:“但就是取消了第十營,全軍人數也將近六萬,比五萬五千多出三千人。”

“我說的是戰鬥力量。”陳新連忙拋出一個新概念,“登州各司和各個動員司令部不算在裡面,現在的人數大概剛好五萬五千。”

“戰鬥力量?”劉民有皺皺眉頭,陳新不等他細想便道:“平度州的第六營可以放在第二批次,但是必須保留。其他人還有沒有意見?”

劉破軍又舉手道:“屬下還有個意見,按大人的戰略規劃,今年遼南將轉入戰略反攻,我軍將把兵鋒進入遼中破襲,對建奴的根基造成嚴重破壞,其中的東部和北部戰線多有依靠東江鎮,以毛承祿、尚可喜、沈世魁幾股爲首,其兵員數量不少,對其的援助也將佔用船隻運力。另外年初將開展春季攻勢,雖然士官和軍官多從武學調派,但肯定還要從戰兵中補充,從第四營抽調過多士官的話,會影響遼南原有營伍戰力。這兩個方面加起來,會影響春季攻勢的展開。”

陳新沉吟道:“東江鎮的事情不必討論,咱們既然要控制他們的軍需後勤,當然要費些運力,但也多出了一支可用的人馬。至於遼南擴編的事情,李東華,遼南預備兵的冬季操練是否開展了?”

李東華道:“十月就發了計劃,在冬季農閒期整訓遼南預備兵,目前效果還不知道。”

“遼南擴軍放在第一批次,武學的士官和軍官優先供應遼南,完成遼南擴軍,春季攻勢調動近衛第二營,冬季駐防遼南的第三營第一總和即墨千總部也參與,與第四營組成遼南暫編旅,暫時歸朱國斌指揮。讓遼南方面有充足兵力發動進攻。”

劉民有還在想着怎麼計算戰鬥力量的事情,陳新已經轉進到了軍隊編制,他對在場的幾個軍官道:“大家要記住,這一步營頭擴編後,咱們將有旅級的部隊,也就是朝廷的協。祝代春那裡打流寇,集中作戰的時候不多,但遼南便不同,咱們在遼南要從破襲戰往陣戰變化,大兵團作戰會越來越多,旅級的編制需要新的後勤、戰術、調度體制。遼南旅的旅長是朱國斌,本官對他有信心,但有司也要派幹員去遼南,幫助完善旅級的作戰體系。”

“那……那朱國斌的等級應當如何算?”李東華遲疑着問道,“他以前是營官,這個……有司也是營官等級,後來武學設了一個協級,但武學不參與作戰,倒是與指揮體系無妨,現在旅級下面有三個營,或許四個營,那……那營官該如何稱呼朱國斌?”

陳新沉吟片刻後道:“朝廷不是有武勳散階之類的麼,咱們弄一個類似的,作爲軍官的等級,稱呼要簡明,不要弄得太複雜,要讓士兵一看就明白。”

幾件事情很快說完,幾個軍官離開後,陳新轉頭對劉民有道:“你爲何提議商社股份給退伍的帶走,咱們以後拿什麼分給新來的戰兵?”

劉民有一邊收拾自己的東西一邊道:“哪個國家軍隊是有公司股份的?咱們不是東印度公司,在開初階段可以用這種方式崛起,但你問鼎天下之後,難不成軍隊還在商社裡面摻一股?那其他的商號做什麼都做不過四海。”

陳新皺眉道:“那這樣帶走……總是不太對。”

“有什麼不對?”劉民有坐下來,“這些兵退伍了,但他們的作戰技能都在,股份帶走了,他們還是與咱們捆在一起的,誰來也取代不了利益。等到你打天下打完那一天,咱們招的新兵就不發股份了,老兵退伍就帶走了股份,這些人同樣會是最支持你的人,相當於一支隱形的軍隊,這樣也是對他們支持你的王圖霸業的獎勵。而隨着這些老兵退伍,四海商社便可以逐步變成分散的股份公司,脫離現在這種與軍隊捆綁的方式,也可以藏富於民。”

“那這些退伍老兵到時不造我的反?”

“那時他們都老了,打得過新兵麼?而且還有家有室,又不是吃不起飯,誰沒事造你的反?”

陳新仰頭看着屋頂道:“可我一開始的打算,是搞一個東印度公司。”

“那是對外的,咱們可不能在國內這麼搞,四海商社現在還在擴張期,具有興起的朝氣,如果到了你控制全國的時候,壟斷利潤就會讓他變成不思進取的龐然大物,那和現在的皇莊皇店、藩王產業有何不同?在開始就應該防止形成新的壟斷貴族,總比到時候面對阻力重重的反托拉斯要好。到你穩固了天下的時候,就是該拆分四海商社的時候了。到時候天下都是你的,你也看不上這三瓜兩棗的了。”

陳新想了片刻後,看着劉民有搖頭笑道,“你就沒有貪過財?你在四海商社的股份可不少。”

“我有用嗎?”劉民有收好了冊子,“俺可是你的開國元勳,而且老婆只有一個……不是,老婆只有兩個,每個月用不了幾個銀子。反正我想好了,五十歲退休,到時候退休工資你不要忘了給我,每月至少一百兩,其他的,咱可用不完。既然是用不完的,爭來存地窖裡面幹什麼。”

第7章 擴軍第37章 兵額第7章 窩棚二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80章 亂選第44章 各方第200章 編劇第32章 送別第7章 輕騎狗鬥第103章 破營第42章 T第72章 幫忙第74章 戰機第44章 水源第102章 南北第7章 南京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43章 檄文第171章 天份第9章 春季攻勢第4章 紅海第94章 夜火第34章 比苦分贓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49章 希望第179章 走馬驛第135章 填壕第28章 時機第7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7章 威海衛第85章 強軍第113章 全局第66章 行進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41章 四城之戰(八)第38章 換老闆了第44章 農忙時第93章 伏擊第111章 文淵閣第9章 二面第30章 燎原第16章 擊潰第106章 濃眉大眼第18章 我的地盤第110章 不要臉第3章 建設第50章 西線第41章 新上官第24章 戰旗第53章 矛陣接敵第177章 龍步兵第12章 畫舫第95章 買路錢第226章 九月第9章 騎陣摧鋒第207章 送別第46章 合機銃第46章 亂起第30章 着棋山第4章 紅海第61章 榆林鋪第70章 散兵線第42章 委員會第36章 指導第21章 冒頭第130章 手雷戰第51章 往北第208章 還招第141章 流星第1章 最重要第22章 聞香第108章 戰後登州第178章 東路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125章 損人第11章 我老婆第31章 道義第99章 接戰第61章 榆林鋪第156章 紡織廠第102章 黎明第2章 血色銀錠第74章 嫌疑第5章 階層第16章 擊潰第185章 小關城第63章 尚未麻木第50章 交換第9章 理由第204章 潛入第206章 可信第73章 塹壕戰第43章 藍隊第101章 夜行第18章 待機第51章 新生活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129章 罵戰第47章 互相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