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招撫

崇禎四年正月二十,京師各部開始陸續辦公,開始新一年的艱難維持,去年打了半年仗,下半年纔有精力在京畿附近恢復一些生產,缺錢的總體情況不變,所以增加了一次遼餉,十二月初一正式明發天下,從原來的九釐變爲了一分二釐,皇帝就希望今年能好過一些。

宮牆重重的紫禁城中,崇禎在乾清宮中召集了各部官員廷議,各官表情凝重,他們所商討的不是東奴,而是越來越浩大的山陝流寇。

崇禎二年武之望病死後,楊鶴接任三邊總督,他上任後情況還不算太壞,流寇雖多,但基本被限制在一些地區,沒有形成燎原之勢,但正好這時候建奴入寇來了,陝西三邊的延綏、甘肅,寧夏都有調兵勤王,加上附近的固原、山西等軍鎮,共計三萬餘邊軍調動勤王。

這些軍隊離開後,楊鶴在陝西沒有精銳可以動用,崇禎二年的大旱使得情況更加惡化,流寇乘着明軍離開的勢力真空,開始在各處流動,年底時東路流寇有部分進入山西,同樣大旱的山西成爲流寇的又一溫牀,大量貧苦百姓從賊,生產更加被破壞,產生更大的惡性循環。

各路勤王的邊軍中,甘肅、山西兩路成爲潰兵,吳自勉的延綏兵在路上也逃得不少,大批逃散的邊軍不敢回原伍,一些落草爲寇,一些則投入了流寇隊伍混日子,使得流寇的戰鬥能力慢慢增強,儘管他們對官軍仍然有根深蒂固的恐懼,大多時候望風而逃,但他們開始敢於主動攻擊一些小股的明軍,或是攻打較大的縣城。

四城戰役結束後,三邊軍隊開始陸續回到陝西,流寇壓力驟然增大,東路各賊便開始大量往更空虛的山西轉移,老回回十月攻陷了兩省間的重鎮河曲,佔據了重要的黃河渡口,大批流寇開始涌入山西,分別有八金剛、王子順、上天猴、王嘉胤、張獻忠、橫天王、一字王等數十家,其中名聲最大力量最強的就是王嘉胤。

兵部爲了應對流寇,除命令各邊軍歸伍之外,又從關寧軍抽調了一支騎兵,以遏制亂民的流動,曹文詔因爲四城之戰戰功卓著,加上又有點被其他將領排擠,被關寧扔了出來,兵部任命他爲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詔連建奴也敢野戰,豈會把這些亂民放在眼中,他很快帶着本部人馬到了陝西,打得各路流寇雞飛狗跳,常常幾百人追得上萬流寇入地無門,這位剿殺流民的名將開始嶄露頭角。

雖然明軍一直大勝,還是有剿不勝剿之感,楊鶴認爲剿也是花錢,倒不如把軍費用來招撫流寇,也免得殺人太多,有違天和,於是上了幾道奏疏,希望朝廷支援點銀子和糧食。

現在乾清宮中討論的,也就是楊鶴的這個招撫之策,崇禎看了一眼參加廷議的陝西參政劉嘉遇,淡淡問道:“三邊總督的意思,朕都明白,你等陝西各官,是否都如此認爲。”

劉嘉遇低着頭道:“回萬歲,亦有主剿者,如參政洪承疇,然各府府庫拮据,常只餘數千銀兩,大兵一出,用度不敷,究亂民之始,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若是沒有活路,無非此散彼聚,終無已時,以軍戈相向,剿不勝剿。是以楊大人認爲剿局不易結,必得剿撫兼備,然招撫之局同樣不易結,仍是錢糧用度不支,空言招撫,旋又叛去。”

他說了半天,還是沒說陝西各官是否一致,朝堂上各位大人也沒有追問,崇禎微微有些不快,樑廷棟作爲本兵,此時不能裝啞巴,他出列說道:“稟萬歲,對付亂民,原本就是剿撫二策,無非以何爲主而已,若是隻有招撫,亦是不妥。”

溫體仁正要出列,周延儒搶先一步站出來道:“臣亦認爲,剿撫互爲表裡,缺一不可,何時應剿,何時應撫,還需三邊總督用一番心思,流賊如今大小數十股,於每股流賊需得細細分辨,哪些可剿,哪些可撫,於頑固不泯者,動以雷霆,震懾宵小,於良知尚存者,施以懷柔,方能真得招撫之效,既顯萬歲仁厚,亦彰顯萬歲威嚴。且剿撫之時,不可拘泥於本省,如今秦賊已入三晉,山西地連河南、北直隸,這兩地與山東也在咫尺,河南中原之地,亂則天下震動,山東京師咽喉,亂則運河斷絕,萬不可任其蔓延,用撫之時,當令河南、真定各地嚴加巡防,以免成燎原之勢。”

崇禎聽得連連點頭,這個周延儒每次說及實際問題,都有一番見解,讓崇禎對他越發滿意,溫體仁則低着頭,周延儒把他想說的話都說光了,但溫體仁還不能表現出任何不滿,因爲周延儒十一月已經升爲內閣首輔,聖眷正隆,大權在握,對溫體仁也不如原來那麼客氣。

下首的兵科給事中仇維禎站出來,對付流賊是兵部的事,正該他這個兵科給事中查漏補缺,他從容道:“秦中之寇原系饑民、聚夥成賊不過爲求旦夕之命,滋蔓至晉,屠城掠堡,處處見告,若地方各官用心任事,又怎會成眼前之局。陜督楊大人言:剿撫皆有不易結之局,臣觀其意,重歸於撫,臣反覆籌畫。秦晉兵機微有不同,晉之賊原秦人也,起自秦而爲亂於晉,近日搶掠之獲厚貲以募,晉民始有起而應之者。今衆兵旦夕已集河曲,樞臣又令尤世祿從平陽諸處逆剿,世祿驍將,賊聞其來必懼。乘其懼也撫之必易。況秦督既以撫自任,當並饑民之爲亂晉中者亦廣爲招納,使晉有難犯之兵以禠奪其膽。”

仇維禎所說,便是以武力爲後盾,通過招撫一併根除山西的亂情,比周延儒的高屋建瓴又更細緻一些,很符合他兵科給事中的身份,崇禎讚道:“汝所說甚合朕意。”

劉嘉遇見皇帝快要認可楊鶴的招撫政策,趕緊加把力道:“楊大人曾言,錢糧用之於剿賊,金銀一去不還,且斬首太多,上乾和氣。費之於撫,金錢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盜息民安,利莫大焉。”

崇禎嘆口氣道:“寇亦我赤子,宜撫之。”

衆大臣都一起躬身道:“皇上聖明。”其實這些人都是說的剿撫並用,出了漏子也不會被人抓住把柄,始終擔責任的只能是楊鶴。

崇禎對他們道:“傳朕旨意,陝西屢報饑荒,小民失業,甚至迫而從賊,自罹鋒刃。誰非赤子,顛連若斯,誼切痌瘝,可勝憫惻。今特發十萬金,命御史前去,酌被災之處,次第賑給。仍曉諭愚民,即已被脅從,誤入賊黨,若肯歸正,即爲良民,嘉與維新,一體收恤。”——

文登營的大校場上,騎兵隊的三百名騎兵正在演練,陳新等軍官站在將臺上認真的觀看。文登營的騎兵同樣是十二人爲一隊,文登營以前的騎兵數量較少,在己巳之役中主要幹些塘報和架樑等工作,與建奴有一些偵查和反偵查的小規模戰鬥,但遠遠不能與建奴堂堂對決,正好他們在己巳之戰中繳獲了數百匹戰馬,所以陳新決定加強的下一個部分就是騎兵。

陳新將騎兵分爲兩部分,騎兵隊主要作爲戰陣對決,另外的則用於偵查和傳訊,中軍部直屬了一個哨騎隊,其他的分配到各千總部,現在的每個千總部各增設一個司,每千總下轄三個司,比原來增加了一個,人數近千人,以後每個千總部再附加一個炮隊,這樣每個千總部有各自的火力支援和偵查力量,都具有獨立作戰能力,可以讓陳新的調派更加靈活。

現在校場上訓練的是朱國斌的騎兵隊,陳新把騎兵隊的武器簡化了,只用騎槍和戚家刀兩種武器,三個局的騎兵排成三個寬寬的橫排,第一排是旗槍,第二排是戚家刀,第三排也是戚家刀,這些並不熟練的騎手好不容易把隊形排整齊,號聲一響,前排百總軍刀前指,全體開始加速,隊形還算整齊,過了三十步就開始看出散亂,各兵速度不一,還有些馬往旁邊歪着跑,不到百步時成了一盤散沙,朱國斌打出旗號,帶隊訓練的百總只得又吹集結號,騎兵紛紛重新開始列隊。

朱國斌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看陳新,陳新微笑着鼓勵道:“國斌你放手去做,剛開始沒有那麼容易。”

代正剛看了那些騎兵一會,對陳新問道:“大人,這些騎兵如此練法,就跟咱們步隊一樣了,離合之兵豈不是成了騎馬的步隊。”

朱國斌用心準備聽陳新怎麼說,他按陳新的法子已經練過一段時間,與他一貫理解的騎兵作戰很不相同,但他沒有質疑陳新的決定,只是不斷想辦法達到要求。

陳新的聲音響起,“就是騎馬的步隊,我對他們的要求首先就是隊列,必須跟步兵一樣保持緊密和嚴整,保證每個敵人衝上來時都是以少打多,第一排騎槍之後,是第二三排的馬刀,國斌你要測試好每排之間的距離,最好要在敵人攻擊後調整過來之前,他會馬上面臨第二排至少兩把馬刀的攻擊,就算他命大,還有第三排。等你們訓練好,哨騎也要合練,他們可以用鬆散陣型排成第四排,隨意離合,攻擊殘餘敵騎。”

雖然陳新講得信心十足,朱國斌還是沒有什麼信心,畢竟從來沒這麼幹過,他自己挑了些人試過,目前看起來效果不明顯,或許練成之後會好一點,但未必有陳新說的那麼好。

陳新看着那些騎兵身下騾子一般的蒙古馬,讓他覺得很無奈,他很希望能有歐洲的高頭大馬,用來訓練一支真正強悍的近代騎兵,腓特烈既然能在兩三年內把普魯士騎兵從爛得掉渣練到傲視歐洲,他認爲自己用相似的辦法也是可以的,即便自己比不上腓特烈,總能拉近與滿清在騎兵方面的距離,其實近代騎兵更類似於以步兵戰術作戰的騎兵,強調的是紀律和科學訓練,說起來容易,其實訓練也需要花費無數心思,包括馬匹在內,都要經過細心挑選和培養,這些細節需要慢慢摸索。

一旦他們真正成熟之後,所有的傳統騎兵都落伍了,包括以兇悍著稱的北非騎兵在內,後金的滿八旗實際上大多是步戰,陳新更有把握能在數量相同的情況下佔據優勢。

朱國斌還是道:“大人,如此作戰,全沒有遠距攻擊,是否給前排每兵發一把燧發槍,把槍騎兵放在第二排。”

陳新有些猶豫,他也不太確定,騎兵肯定主要用冷兵器,若是先來一頓排槍當然效果更好,但那樣的話,第一排就要換成馬刀騎兵,衝擊力就遠不如騎槍,想了半天才道:“先給馬刀騎兵裝備燧發短槍,至於如何排隊,你們要自己多測試,定下戰術後,編制也要按戰術進行調整,若是三排,每局便改爲三個旗隊,以利於指揮和佈陣,總之一切要圍繞戰術調整。”

盧傳宗大大咧咧的道:“就是沒有對手,要是今年建奴再來,咱們就能試一下了,光在校場上面試不出來,俺現在最想試試那個三斤鐵彈的大炮,摸着就舒坦,比火繩槍還快。”

盧傳宗一邊說一邊忍不住搓搓手,代正剛也咧嘴笑了一下,他們這些步兵主官對四磅跑最爲期待。

陳新微微笑道:“放心吧,每個司至少一門,以後騎兵也配幾門,炮手也騎馬,隨時跟着騎兵行動,衝擊前先轟幾炮。也不要擔心騎兵沒有敵手,建奴自不用說,山陝亂局已起,若是流賊有突入中原的一天,咱們文登營必然會徵調剿寇,大把練兵的機會。”

第200章 編劇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67章 軍情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8章 土地第217章 成績第119章 山寨第43章 藍隊第14章 白領第51章 聲東擊西第36章 指導第53章 困局第22章 聞香第18章 忽悠瘸了第27章 忙碌的假期第17章 文藝隊第72章 陰謀第9章 騎陣摧鋒第54章 動搖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45章 遼餉第215章 後路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31章 道義第81章 光復第160章 整肅第169章 西廂記第35章 最關鍵的人第166章 外邪第19章 田皮第60章 舊都第71章 水刑第25章 商業要地第4章 狠一點第123章 守中有攻第40章 好生意第46章 改變第62章 冬眠蛇第63章 地利第37章 驚閨第63章 地利第179章 走馬驛第51章 新生活第55章 團屬炮第7章 南京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18章 嘗試第5章 薊州第39章 權錢交易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15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章第59章 掃蕩第43章 四城之戰(十)第41章 四城之戰(七)第13章 六部第13章 最小的長官第18章 待機第15章 岫巖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29章 戰後第44章 四城之戰(十一)第31章 白髮第25章 宋聞賢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151章 出差第138章 俘虜營第4章 相親第48章 變數第132章 心態第83章 新督師第119章 山寨第77章 十五步第217章 成績第129章 罵戰第8章 賄賂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46章 老狐狸第212章 獨坐第59章 靜夜傷逝第72章 幫忙第44章 農忙時第38章 總結會第46章 老狐狸第2章 張家灣第144章 大霧第115章 折磨第68章 軍工廠與福利第42章 回家第27章 發小第51章 聲東擊西第38章 招撫第151章 出差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56章 話嘮第19章 天王蓋地虎第32章 送別第36章 指導第23章 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