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說正事,潞王的事情到此爲止。作爲自己弟弟,適當的關心一下是有必要的,但是儘管萬曆和自己弟弟關心還算不錯,可也沒有到在一個藩王身上投入太多精力的地步。
明明潞王的事情纔是大事來着,聽着萬曆的話,李成樑心中想到,況且天家無私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和正事,當然,這些話或許文人會說,李成樑雖然有類似的觀點,但這不是他的責任,牢記職責的他自然也不會多說話。
“軍銜之事大都督府已經考慮。”
聽了李成樑的話,萬曆挑了挑眉,饒有興趣地聽李成樑繼續說下去。
“大都督府上下據以爲不妥。”李成樑繼續說道。
“爲何?”萬曆奇怪地問道,新軍編練之初沒有使用使用軍銜的制度,整個軍隊只有軍職而已,添加軍銜制度是他現在才着手的,但是沒想到,這個想法又被大臣給否定了。
“皇上所謂上校中校等職,出自於歐羅巴,實爲不雅!”李成樑拱手解釋道:“臣以爲武將之散官已經足以使用。”
又是因爲一個和歐羅巴有關的名稱所以就不使用了,這幫人到底抵制他們眼中蠻夷的東西有多狠啊,萬曆奇怪地想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都沒有那麼難。
殊不知對於萬曆的苦惱,大臣們比他還要煩心,皇帝什麼都好,就是受那幫西夷的影響太嚴重了,他們軍事技術領先大明的時候學習他們還好,現在軍事上他們又不如大明,這種情況下大明自己改革的時候還搬用他們的稱呼幹什麼?
不如對方的時候學習對方是上進,比對方強的時候還這樣,那麼就有點問題了,要知道,對於世界而言,許多東西現在已經成爲大明首創的了,自然按照大明的規矩來,而不是按照別人的那一套。
這一定又是那個利瑪竇蠱惑皇帝的結果,李成樑猜測到,看來是要對於那個該死的傳教士一點教訓了,現在他能讓皇帝喜歡西方的稱呼,以後就能夠讓皇帝信奉他們西方的邪教,不給對方一點教訓,對方真以爲他有了皇帝的信任就能夠在大明肆意妄爲了?
天可見,萬曆對於利瑪竇的那一套可沒有絲毫興趣,甚至說召見利瑪竇問話都是少數,要說利瑪竇對於他的影響,那估計只能說是前世看過的一些利瑪竇記錄的資料上了。
“武官散銜太過繁瑣,不立於記憶分辨。”萬曆想了想說道。
用大明原有的那一套散銜代替後世軍隊中使用的軍銜,也不是不可行的,但是以後世的眼光看,大明原有的那一套散官制度,實在是太繁瑣了。
在大明,文官有散銜,武將同樣有散銜,散銜的大小不代表官員本人的職權大小,因爲他們或許有一個一品的散銜,但是卻不擔任任何的職務,散官的大小,只能保證他們能夠領取到國家發放的俸祿多少而已。
文人散官四十二階,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幹出身授宣德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幹授宣議郎;從七品,初授從仕郎,升授徵仕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
武將散官三十階,除了正一品和從一品和文官一樣之外,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升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從二品,初授鎮國將軍,升授定國將軍,加授奉國將軍;正三品,初授昭勇將軍,升授昭毅將軍,加授昭武將軍;從三品,初授懷遠將軍,升授定遠將軍,加授安遠將軍;正四品,初授明威將軍,升授宣威將軍,加授廣威將軍;從四品,初授宣武將軍,升授顯武將軍,加授信武將軍;正五品,初授武德將軍,升授武節將軍;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升授武毅將軍;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
同樣的品階又分爲初授、升授和加授,這些東西自然和官職大小沒有任何關聯,在大明也純粹是爲了提高官員俸祿的東西,老實說來,這些東西,對於萬曆而言都比較難記,通常有人告訴他一個官員的加銜的時候,萬曆總會裝作一副我聽懂了的模樣,然後靠司禮監的內監們幫他解釋才行。
不是說他記不住,而是他不樂意記這些東西而已,至少在之前他的想法中,這些東西是遲早要廢除掉的,沒想到現在不僅沒有廢除,還要拿來直接用。
說起來理由是因爲這些東西太過繁瑣,但是實際上只是萬曆自己懶得記而已,畢竟倘若用武將的散銜當軍銜,遠遠沒有後世的軍銜讓他感覺到方便。
可惜的是,他希望方便,但是大臣卻不樂意照顧他這份方便。
“皇上既然已經要求士兵需要識字,那麼優先認識我大明的官銜自然是他們的分內之事。”李成樑回答道。
話是這麼說,可惜現在連許多軍官都不識字來着,新式的軍官連大明的精銳都還沒有完全配備,更何況是大明二百萬的常備軍。當然,這些李成樑纔不會考慮,軍官和士兵的分內之事就是分內之事,況且要是學不會,那也是那幫被強制拉到衛所中的那些腐儒們的責任。
把散銜給牢記是大明官員和武將以及士兵的分內之事啊,倒是自己這個皇帝想要偷懶了,萬曆想到,原本他都以爲記這些東西只要是太監們的事情就得了呢。
“把升授和加授去了吧?”練兵時趕鴨子上架,但是效果不錯,但萬曆確實對軍制的瞭解不夠透徹,這類的問題,搞一言堂的話肯定要糟糕,有事問問李成樑這個正牌將軍還是有必要的。倘若是同品官,萬曆不覺得還要爲了俸祿的區別而搞些區別,加授完全沒有必要。
“遵旨。”皇帝是問話,但李成樑可不敢當做問句,直接當做皇帝的打算來做。
總兵正二品是驃騎將軍,副將從二品是鎮國將軍,參將正三品的昭勇將軍,遊擊是從三品懷遠將軍,都司正四品是明威將軍,副都司從四品是宣武將軍,守備正五品是武德將軍,副守備從五品武略將軍,千戶正六品昭信校尉,門千戶副千戶從六品忠顯校尉。但是之下七品的把總就沒有軍銜了,把總相當於後世的連長了,換句話說,相當於後世尉官和尉官以下的軍官都沒有軍銜了。
“千戶和門千戶同爲承信校尉,把總爲昭信校尉,總旗爲忠武校尉,什長忠顯校尉即可。”李成樑建議到。
把那些雜牌校尉的品階都給拆了,倒也是個主意,不過似乎已經完全不是萬曆能夠干涉的範圍了,完全是大明原時空的人們在進行他們可以理解的改革。
“既然如此,就交給你們大都督府了。”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改革到底把大明改成什麼樣子,就像那些科學知識一樣,現在竟然連武事都有自己不能夠理解的地方了,萬曆略微有些苦惱地想到。
爲什麼皇帝會爲這些容易接受的事物而苦惱呢,明明這些更容易被人接受,反而給事物起一些他們不能夠理解的名字,真是奇怪,退出紫禁城外的李成樑同樣苦惱地想到,改個名字就能夠讓人更容易接受,可是皇帝竟然卻一點都不樂意似得。一定是那個該死的邪教徒利瑪竇的錯,李成樑自然不知道這一切的原因都出於萬曆那個由西方影響的後世帶來的習慣,只能把一切罪惡的源頭都指向那個從西方遠渡重洋的傳教士利瑪竇身上。
“李大都督先生?”手持聖經的利瑪竇看着剛出皇城的李成樑說道:“很高興見到你!”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來着,看着和自己打招呼的利瑪竇,李成樑想到。
“皇上又召見你進宮?”李成樑怪氣地問道,要不是明確知道萬曆很好似,他都懷疑有什麼奇怪的勾當了。
“是的,偉大的皇帝陛下要問我歐羅巴的一些事情,沒想到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會對貧瘠的那裡感興趣。“利瑪竇回答道,同時疑惑,問什麼對方會用又這個字,明明自己這是將近半年以來第一次接受皇帝的召見。
果然是這個洋和尚搞的鬼,聽了對方的話,李成樑誤解地想到。
重重地拍在對方的後背上,震的利瑪竇這個身體單薄的神父彷彿要骨頭散架了一樣,李成樑說道:“利瑪竇,我可告訴你,見了皇上,亂說話可是要割舌頭的。”
說完,李成樑在對方疑惑地目光中頭也不回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