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

皇帝一句話,全然出乎王崇古意料,也亂了他的方寸。

入閣!?皇帝這是什麼意思?

信重?

拉攏?

挑撥?

王崇古心情莫名,交織着意外、驚喜、警惕、探究等複雜的情緒,不一而足。

他思緒電轉,絞盡腦汁,卻因對皇帝瞭解實在沒多少,心中拿不太準。

王崇古稍微回過神,欲言又止——這幾日本就陷入了兩難,事情還未結果,又來一樁更爲疑難的事情。

他就這樣手足無措地,被皇帝拉到了殿裡。

朱翊鈞不着痕跡打量王崇古的神色與肢體動作,見其神色仍是略有戒備,心下了然。

他也不給王崇古答話的機會,嘴上不停:“楊卿三朝驅使四十餘年,乃是我大明腹心之臣,儘管朕數番挽留,卻奈何春秋有時,誰也忤逆不得。”

“只是,楊卿出入將相,文經武緯,乃天下倚以安者,這一致仕,內閣就再無這般高屋建瓴,熟悉兵事的重臣了。”

他看向王崇古:“朕昨夜輾轉反側,思前想後,便想到了王卿!接替內閣兵事,恐怕無有比王卿更合適的了。”

說着,便讓太監給王崇古賜座,讓他與自己一同就食。

自己則端起一碗銀耳蓮子羹,就着桂順齋的糕點,直接吃了起來。

王崇古沉默半晌,也並未坐下,緩緩開口道:“陛下,如今代楊閣老署理內閣事務的,乃是臣的外甥。”

“舅甥同時在朝爲九卿,已經是陛下開恩了,不避嫌忌了,臣又豈能再有奢望,讓陛下承受過於寵溺的名聲?”

說不心動是假的。

畢竟是內閣輔臣,百官之首,沒有一個大臣能無動於衷。

他的祖父王馨只是學正,父親王瑤則是身份低微的商人,直到他這一代,才終於能光耀門楣,流芳縣誌。

如今擺在他面前的,是人臣的頂點,也是光宗耀祖的極致。

宣麻拜相!

但王崇古並沒有昏了頭腦,直接答應——雖然久在邊塞,但王崇古最基本的素養還是沒落下。

甥舅同時入閣這種事,必然是要引起猜忌的。

即便皇帝信任,朝臣們也會發了瘋一樣彈劾。

是故,皇帝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甥舅一同入閣。

他這樣說,只是以退爲進,聽一聽皇帝的態度——皇帝將自己高高架起,要送進內閣,很難不讓人想到是在玩“二桃殺三士”的手段。

是當真需要他,還是想借此挑撥晉人,用完就扔?

朱翊鈞將食物嚥下後,不徐不疾道:“別說你那外甥,便是元輔、高閣老、呂閣老等,都從未巡撫過地方,總督過九邊。”

“如今朕就是需要一名懂地方情事,明晰邊鎮虜患的重臣,爲朕倚毗,能在內閣措畫九邊兵事。”

“這個位置,除了王卿,還有何人能爲之?”

他也不去接王崇古話裡的茬,什麼舅甥同入內閣?沒有的事!

說起晉黨這幾人,就數張四維私心最重,陰險狡詐。

什麼明碼標價給大商賈站臺,寫墓誌銘這些小事也就罷了。

收受賄賂,給人辦事,算他個人之常情。

提拔鄉黨,扶持晉商侵吞國資也可以略過不表。

但,其人歷史上的作爲,聽聞之後,幾乎沒有不升起厭惡之情的。

彼時張居正得勢,張四維便諂媚在先,等張居正死後,其人當即便反攻倒算,爲人就可見一斑。

這也就罷了,若是能在反攻倒算後,換張新皮繼續革新,未嘗不是個人物。

可其人卻以士紳損害過大,使他們都“喪其樂生之心”爲由,奏請將新法也一併廢止。

而後親手停止了清賬田畝、廢除了考成法、恢復了兩稅制等等。

就這樣的一個只有私心,全無理想信念的人,怎麼能讓其入閣?

朱翊鈞都開了天眼了,卻還讓這種人入閣,那不是給故意給自己找不自在?

相較之下,王崇古倒是還有的救。

朱翊鈞翻閱了王崇古隆慶年間,所有的奏疏。

無論是巡撫寧夏,還是總督陝西,至少王崇古在本職工作上,還算是盡職盡責。

尤其是王崇古在俺答封貢上,積極的態度,一跟河套吉能封貢時,王之誥不情不願,推三阻四比起來,就顯出前者的得力了。

固然有私心,卻也是能用之人。

皇帝一番話合情合理,王崇古也挑不出毛病來。

比起自家外甥,他王崇古確實更適合接替楊博的位置。

單論對九邊虜寇的瞭解,就不是別人能比的,更別說近來土蠻汗犯邊、皇帝又想整飭兵備等等。

最重要的是,外甥還年輕啊!

自己的仕途,這或許是最後的機會了!

唯一值得顧慮的是,這樣一來,恐怕不利於晉人團結。

自己要是見了一面皇帝后,便擠開外甥自己入閣,這種事,看在鄉人、姻親眼中,又會如何作想?

而且,自己那外甥也不是省油的燈,要是心生怨氣,又當如何?

王崇古沒有輕易答話,反倒是沉思了起來。

朱翊鈞很有耐性地等着,還不忘示意王崇古坐下一起吃早食。

他自然是很有信心的。

畢竟是宣麻拜相,沒有幾個大臣能忍住這種誘惑。

更何況,舅甥關係,也並不是多緊密。

這種商販世家,都是以利益爲盟,親緣最多算個樞紐。

張四維的四弟張四象,最開始娶了商戶王氏女,王氏死了不到一個月,張四象就娶了更爲顯赫的商戶範氏女。

王崇古之兄王崇義是長蘆鹽商,因爲跟長姐的夫家沈廷珍,有生意上的不快,也一樣撕破臉皮,告到衙門。

甥舅?要是能升官發財,不知道多少人寧願着死老婆,還管你甥舅。

見王崇古仍在猶豫,朱翊鈞再添一把火:“如今九邊醜虜,宣大、山西有俺答諸部,狹西三邊有吉能諸部,薊遼有土蠻諸部及黃臺吉支黨。”

“西虜雖稱款塞,而犬羊變詐,實不可測。”

“套虜尚住西海,卻恐其乘春東歸,經繇內地,行假道之謀。”

“東虜更是屢窺邊境,董狐狸、長昂之流,久未得利,豕突之患,更宜早防。”

“王卿,朕也聽聞卿的夙願,便是蕩平虜寇,安定九邊,如今國朝正值多事之秋,卿又如何忍心推脫?”

人是複雜的,王崇古也不例外。

哪怕他私心重,也否定不了他想蕩平寇虜之心。

王崇古此時已經隱隱有些意動了。

但還是遲疑道:“陛下,臣就是兵部尚書,指畫兵備,本就是臣的分內之事,未必需要入閣。”

“況且,臣剛剛入京,謀斷中樞機要,也不一定比得上張四維,只恐怕,朝臣驚詫。”

朱翊鈞頷首。

他自然明白王崇古的顧慮。

剛剛入京,就是根基還不穩的意思,在晉黨中施的恩,也根本比不上張四維。

這哪裡是怕朝臣驚詫,這是怕在晉黨內部鬧出亂子,偷雞不成蝕把米,損了鄉黨根基。

朱翊鈞不露聲色:“卿也說了,兵部乃是指畫兵備,內閣纔是謀斷機要之所,豈能等同?”

“屆時,卿自可在內閣謀斷,兵部則以石茂華接任,配合王卿便是。”

這是給王崇古拿去施恩的。

兵部本來就在這些人的控制下,他也不在乎再給石茂華提一級了。

只要能給張四維擋在內閣外,再將王崇古化爲己用,怎麼都值了。

王崇古聞弦知意,立刻頷首。 “至於朝臣驚詫之說,也不必再提了。”

“王卿,朕直言不諱告訴你。”

“只要入了內閣,就不要怕言官彈劾,朝臣驚詫這等事,朕會做主!”

“這些時日,伱見內閣誰的彈章不是半人這麼高?”

“拿天災說事的,用人禍當暗箭的,乃至於直接說元輔、高閣老是奸臣的,朕都數不過來。”

“但,只要與朕一心,朕便不會因爲什麼朝臣驚詫,就寒了內閣諸臣的心。”

朱翊鈞頓了頓,看着王崇古,一字一頓,認真說道:“只要入了內閣,不說定然名垂青史,但至少,無論如何,朕都會給個體面。”

如今的朝局,新黨與帝黨合流,以內閣張居正、高儀、呂調陽爲首,以吏部申時行、溫純、戶部王國光、都察院葛守禮、海瑞、給事中慄在庭等人爲骨幹,依靠着皇帝的支持,佔據了明顯的上風。

但與此同時,南直隸等鄉黨、代表商戶、士紳利益的晉黨、文官保守黨,也紛紛合流,對抗新政。

這部分人,麻煩的地方不在於誰誰誰領頭,要做什麼事情來反抗。

而是這些人,牢牢佔據了大明朝官僚系統頂層以下,所謂中高層的位置,通過彈劾大臣、散佈輿論、激化矛盾、非暴力不合作、依靠部司職權排斥上命等等方式,來實現他們的反擊。

只要中樞還要依靠官僚體系來運轉,這種對抗就停不下來。

更不是殺一兩個人、貶斥某某就能解決的。

只能通過不斷地自我革新,來慢慢淘汰掉這些步調不一致,思想腐化的官僚,進而讓大明朝這座老朽的機器,艱難而緩慢地迭代更新。

一旦停滯這個自我迭代的過程,張居正高儀這些人,迎來的立刻就是反攻倒算。

所以,朱翊鈞從來都沒有掩飾自己的支持。

入了內閣,一定能得到他的支持。

入了內閣,一定會有一個體面。

這是給憂心身家性命的王崇古,一個保證,自己不會卸磨殺驢,也不是單純利用他。

更是在提醒王崇古,他們如今方向一致,都是着眼於九邊,如何不能互相倚靠?

王崇古聽懂了皇帝的意思。

不由默然。

這是他頭一次遇到說話說竟的皇帝。

都說君無戲言,皇帝從來不會輕易許諾,也不會輕易表態以後的事——這種承諾,都是會上史書的。

就像方纔皇帝所說,定然會給閣臣一個體面,那以後若是遇到那種明着造反的閣臣呢?

皇帝不應該佩戴枷鎖。

但此刻,皇帝竟然親口告訴他,無論如何,入了內閣,都有一個體面。

這是在安他的心啊。

太急了。

王崇古心底嘆了口氣。

起初他踏入承光殿,還在以這位皇帝作爲假想敵,思慮着如果皇帝要脅迫威逼他,他將如何應對。

但在皇帝一番表態之後,他卻是已經帶上了三分憐憫之心。

沒錯,就是憐憫。

他跟皇帝才見面第二次,就又是拉攏自己入閣,又是承諾自己安心。

妥協商討、情真意摯固然好,但這可是皇帝!

九五之尊不得不用這種方式,可見小皇帝操切到了什麼地步。

只能說明,皇帝覺得,整備京營之事,已然刻不容緩。

同樣說明,湖廣的大案,帶給皇帝的壓力,也不像他所表現的那麼輕鬆。

林林種種,才讓自己這個受皇帝厭惡之人,在稱上重逾千斤,不得不出力拉攏。

皇帝話音落後,王崇古心念一轉,也不過瞬間,已經是準備接下內閣之位。

突然想起一件事。

話到嘴邊又改了口:“既然陛下用臣,是要臣謀劃九邊,掃蕩韃靼。”

“那,臣有一事不解。”

朱翊鈞挺直腰脊,肅然道:“王卿且說。”

王崇古神色疑惑:“陛下,既然要蕩平韃靼,爲何前幾日,您在祭祀諸帝王時,又祭祀了前元。”

元世祖被世宗擡出了祭廟,不是他一人心血來潮,看不慣彼輩。

在世宗登基前後,大明朝便經歷數次大規模的韃靼入侵,邊鎮軍民苦不堪言,天下百姓沸反盈天。

正是因爲這種怨聲彙集,纔有廢除元世祖祭祀之事。

如今皇帝要整飭兵備,一心蕩平韃靼,卻又祭祀前元,令他不解。

前些時日他心懷疑惑,卻沒機會問來,今日他待價而沽,正好宣之於口。

朱翊鈞聽了王崇古這話,突然一笑,他還以爲是什麼事。

他站起身來,收斂神色認真道:“王卿,這正是爲了韃靼俯首稱臣之時所準備的啊。”

王崇古一愣,皇帝想的是這麼遠的事!?

朱翊鈞繼續說道:“朕明白王卿的意思,我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自然不能認虜作父。”

“但,我朝禮儀之邦,仁德之國,難道要在剿滅韃靼之後,盡數誅戮麼?”

王崇古默然,他跟俺答汗做生意也幾年了。

縱使不理解什麼是民族融合,但至少有些體會。

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這是爲決出勝負之後,跟蒙古人的相處作鋪墊。

他好奇道:“陛下祭祀前元,卻又說不能認賊作父,這又是何意?”

朱翊鈞笑道:“此事說來話長,還是李贄華夷之辯順手弄出來的,朕與王卿長話短說。”

“此事,當一分爲二看待。”

“前元區區虜寇,竊取神器,自不是我朝中華之屬。”

“不過……自有我大明立朝之後,前元便可歸我中華之屬!”

“竊居中華的虜寇,不是我中華之人,但,被我朝太祖打服之後,便是歸化藩宗啊。”

王崇古愕然。

過了好一會纔開口道:“是臣冒昧了。”

朱翊鈞擺了擺手,揭過了此事:“那入閣之事,王卿思慮如何了?”

王崇古深吸一口氣,緩緩下拜。

語氣慎重道:“固所願,不敢請耳。”

“辦妥京營與岳陽衛輪戍之事後,臣便遵旨入閣。”

朱翊鈞連忙快步上前,將王崇古扶住。

他鬆了一口氣般,緊繃的精神也舒緩下來。

視線則是越過王崇古,看向了殿外。

天色拂曉,露出一道微光,撒在承光殿前,宛如渾然一體的晉黨,悄悄撕開了一道口子。

他輕輕握了握王崇古的手,似乎是吩咐,又似乎喃喃自語:“儘快點兵罷。”

“朕在湖廣的那些宗親們,恐怕已經等不及了。”

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60.第60章 稔惡盈貫,記錄在案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195.第191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71.第70章 好言相勸,猿啼鶴怨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第6章 暗流涌動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136.第135章 抽絲剝繭,豬卑狗險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漸進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167.第166章 紅袖添香,論道經邦110.第109章 鼉鳴鱉應,大義滅親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84.第83章 衆楚羣咻,多事之秋125.第124章 蠉飛蠕動,量才錄用153.第152章 畢雨箕風,度地分工123.第122章 吟詩作賦,褰裳躩步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183.第181章 相濡以沫,河傾月落90.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157.第156章 河清社鳴,羣龍見形第17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156.第155章 西學中用,騰蛟起鳳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171.說個事情160.第159章 繁火內蒸,寒熱交訌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127.第126章 蒲鞭示辱,脫胎換骨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第149章 枕戈待旦,兵荒馬亂108.第107章 死生淘氣,屍橫遍地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144.第143章 白馬非馬,只鱗半爪164.第163章 珥貂葉貴,何妨虜支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63.第63章 以退爲進,任情恣性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110.第109章 鼉鳴鱉應,大義滅親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137.第136章 科場情弊,拔幟易幟174.第172章 絲絲入扣,光前啓後第45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第18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137.第136章 科場情弊,拔幟易幟93.第92章 鄉黨親故,荊棘滿布86.第85章 隨波逐流,降格以求106.第105章 旗開得勝,嘉謀善政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35.第134章 移忠作孝,誣良爲盜94.第93章 瞶禍翫災,火燒欽差111.第110章 一箭雙鵰,鞘裡藏刀131.第130章 職責所在,韓盧逐塊第25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第14章 發個單章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第147章 磨礱淬勵,文武相濟158.第157章 隨物賦形,越辨越明88.第87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97.第96章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118.第117章 威福自用第55章 有條不紊,心服首肯163.第162章 宮禁邃嚴,密邇天顏104.第103章 宴無好宴,尋瘢索綻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124.第123章 撥亂反正,黜昏啓聖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180.第178章 足躡華峰,目觀滄海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170.第169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31章 關於更新和追讀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120.第119章 急轉直下,心狠手辣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