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

不過一個早晨。

紫禁城突然之間,給人的感覺似乎更加忙碌了起來。

行色匆匆的內臣。

低頭趕路的女官。

昂首巡邏的侍衛。

彷彿不約而同地渲染着緊張的氛圍。

陳太后本是居別宮,但自朱翊鈞登基之後,便從了禮部所請,與李太后商量着,將慈慶宮騰給了他。

慈慶宮本是東宮,朱翊鈞住了六年,自然是輕車熟路。

可當朱翊鈞來到慈慶宮的時候,感覺卻大不相同。

熟悉的建築,今日卻顯得森嚴。

自然有人替他通稟。

朱翊鈞靜靜候在殿外。

不消一會兒,太監張鯨小步跑了回來。

面上有些畏懼道:“陛下,陳大璫說,娘娘昨夜未休息好,太醫用了藥,方纔睡下。”

朱翊鈞站在殿外,一時沒有動彈。

這話,與第一次去別宮給陳太后請安時,得到的答覆一模一樣。

那時候沒有察覺,現在看來,當真是一言難盡。

彼時被拒之門外,如今自然不例外。

總不能當了皇帝,就硬闖嫡母的寢宮。

最後,他只能在宮外遙對陳太后,做足了一番禮數,轉身離開。

他至今想不明白,陳太后爲何會襄助高拱。

爲了權勢?

朱翊鈞搖了搖頭,很快就否決了,高拱的急五事疏,主張加強內閣,收攏皇權,隔絕內宮干政。

若是二人都爲了權勢,那根本不可能達成共識。

退一萬步說,就算高拱做了什麼讓步,但陳太后又沒兒子,還能有什麼非分之想不成?

等到自己成年清算,不也是一場空?

爲了名位?

朱翊鈞再度否決了這個猜想。

無論如何,她都是太后,再差也不過是與李太后平起平坐,動不如靜,她又憑什麼冒風險幫高拱?

不是沒可能,只是可能性太低了。

他思來想去,其餘什麼親族、恩情之類的,更是不可能。

他幾乎想不到合理的可能性。

總不能單純被高拱哄騙吧?

那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他穿越至今,就因爲小看了古人,接連吃了張居正和高拱的虧。

如今再讓他抱着小覷之心已然不可能了。

不管陳太后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他都得料敵從寬了。

朱翊鈞緩思着對策。

歷史上高拱的新政所急五事疏通過後,不過兩日就被罷黜。

說明張居正趕回來之後,很快就有了對策,並且按服了陳太后,讓皇帝和兩宮,下旨罷免了高拱。

既然沒有太大的波折動盪,那麼陳太后這邊,定然比高拱那處好突破。

他不知道鐵三角用了什麼手段。

但朱翊鈞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如果真讓陳太后與高拱把持了朝政,局勢就難了。

不過。

張居正與內廷勾結,都要通過馮保。

高拱自然也不能越過宦官,作爲交通。

所以,陳洪這些人才上躥下跳這麼厲害。

那麼……他如今想破局,恐怕真得着落在錦衣衛和東廠身上。

朱翊鈞嘆了口氣。

終究是,心懷利刃,殺心自起。

想到這裡,他看向張宏的乾兒子,張鯨,開口吩咐道:“給朕說說陳太后的事。”

張鯨應了一聲,答道:“萬歲爺想聽哪方面的?”

朱翊鈞擺擺手:“都說說。”

面對這種模棱兩可的要求,張鯨只得從生平說起:“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先帝彼時元妃去世。”

“同年八月,世宗下詔爲先帝挑選繼妃。”

朱翊鈞一愣,打斷道:“才四個月?不是需要服喪一年?”

原配死了也是要服喪的,不過是時間短一點而已。

張鯨點了點頭,解釋道:“那時候,世宗親自下詔奪情,先帝力辭不能。”

“九月初九,便選了陳太后作爲繼妃。”

世宗下詔,就不奇怪了。

自己兒子死太多了,估計盼着裕王多生點。

不過這樣的話,難怪沒什麼感情。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張鯨開口道:“隆慶元年,先帝登基後,便給陳太后扶正爲皇后,親族蔭爵。”

朱翊鈞插話道:“陳太后與親族關係如何?”

這一點,也很重要。

陳太后不可能不明白如今的舉動,親族少不得一個抄家。

卻還是一意孤行,按理來說,有軟肋的人,不該這麼不顧大局纔對。

實在讓他費解。

張鯨回憶了一下,開口道:“起初關係甚好,命婦走動也很頻繁。”

“不過……”

他頓了頓:“當初陳太后被先帝趕去別宮,御史多有勸誡先帝。”

“陳家也上奏勸了,但被先帝威嚇了一番,便又連忙上疏同意,爲先帝開脫……”

“從那以後,雙方走動便沒了,甚至衛戍別宮的陳家人,也被趕走了。”

朱翊鈞聽罷,暗道棘手。

被打入冷宮,親族爲了富貴就幫着先帝,心中什麼感覺可想而知。

這種冷宮出來的嫡母太后,再添個不顧親族的人設,這不妥妥的宮鬥文女主?

他追問道:“陳太后是哪一年被趕去別宮的?”

張鯨想了想:“隆慶三年,先帝以無子多病爲由,將陳太后遷出了坤寧宮,趕到了別宮居住。”

朱翊鈞皺眉,再度打斷了張鯨。

他疑惑道:“無子多病?”

無子是無子,多病是多病。

若是一直不能生育,被先帝厭棄也無可厚非,畢竟時代不一樣。

問題是,多病……若是本就多病,是不可能過得了挑選繼妃這一關的。

那就是之後纔多病?

那這多病與無子放在一起,恐怕不是無由。

張鯨遲疑了一會,將頭埋地:“奴婢聽乾爹說起過,似乎陳太后當年曾有孕,未誕,落下了病根。”

朱翊鈞點了點頭:“哪一年。”

張鯨回憶了一下,答道:“嘉靖四十一年。”

朱翊鈞示意他繼續說。

張鯨繼續說道:“起初,外朝的給事中魏時亮、御史賀一桂、詹仰庇等人,一再勸諫。”

“讓先帝將陳太后遷居回宮。”

聽到此處,朱翊鈞似乎想起什麼。

他問道:“彼時的司禮監掌印,是不是陳太后的家奴,陳洪?”

這些勸諫,恐怕這位掌印,沒少出力吧。

張鯨恭謹點頭:“萬歲爺當真好記性。”

小小拍了下馬屁繼續道:“陳洪當初也勸過先帝,卻差點被先帝罷免,便再不敢進言。”

朱翊鈞突然揮退左右。

面色凝重地看向張鯨,沉聲問道:“這事,有沒有我母后推波助瀾。”

張鯨嚇了一跳。

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帝,拘謹道:“萬歲爺,奴婢年資尚淺……”

簡單介紹一番沒問題,但要是涉及到兩宮鬥爭,他可不敢插這個嘴。

但朱翊鈞卻並不放過這太監。

他一字一頓:“恕你無罪!”

張鯨瑟縮了一下脖頸,斟酌了一下,才說道:“宮裡,倒是有這個傳聞。”

“那段時間馮保和陳洪,鬥得也很厲害……”

“但具體有沒有,奴婢是真不知道。”

朱翊鈞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宮鬥仇怨?最好別是這種奇葩理由……

萬一真如此,那陳太后在張居正高拱這一堆,動輒心懷大政的老狐狸裡面,也太過格格不入。

但他實在不太瞭解女人,只能姑且記下。

……

整個宮廷就是篩子,今晨的事,不多時,就傳開了來。

朝臣、內臣們很快便得知發生了什麼事。

李太后自然也後知後覺。

朱翊鈞到慈寧宮的時候,只看到一地的瓷器碎片,桌倒椅翻。

以及怒火沖天的李太后。

朱翊鈞沒有第一時間上去請安,反而將隨侍左右的馮保拉到一旁。

小聲說道:“大伴,我孃親這是?”

馮保心情同樣極爲糟糕,現在三人可以說是,被高拱擠到了一根繩上。

他仍保持着清醒,恭謹道:“陛下,娘娘是聽了禮部上的尊號,有些不悅。”

讀作不悅,寫作勃然大怒。

朱翊鈞皺眉:“禮部的奏疏,到司禮監了?”

馮保點頭:“今晨禮部部議完,便由元輔票擬通過了,因爲不涉別部,所以也無需廷議。”

“至於現在……已經被通政司送去了慈慶宮。”

馮保說完,就閉嘴了。

兩人默默站在門前,一時無語。

二人心中都清楚,這份奏疏,一旦到了慈慶宮,就沒有阻攔的可能了。

陳太后一定會批准這道奏疏。

朱翊鈞能不能否決呢?

否決總得有理由,是嫌李太后的尊號低了?還是嫌陳太后的尊號高了?

前者的話,只會是通過這道奏疏,而後高拱繼續給兩位太后加尊號。

如此水漲船高,李太后兩字,陳太后就四字,李太后四字,陳太后就六字,永遠被壓一頭。

而若是後者,敢嫌嫡母尊號高?這就是不孝!

這個能大到能廢帝的名聲,沒人敢碰。

那若是明說,要求兩宮尊號一致呢?還是那句話,只要陳太后說一句不尊嫡母,是爲不孝,問題就太大了。

地位在人之下的時候,什麼態度都太過無力。

朱翊鈞問道:“元輔致仕的奏疏,也被陳太后駁回了吧?”

兩人打配合是肯定了,就看到什麼程度了。

馮保搖了搖頭:“被陳娘娘留中了。”

朱翊鈞一怔。

旋即反應過來。

沒有駁回,看來二人也不是多麼緊密的合作關係,否則陳太后直接駁回就是,也不必藉此拿捏着高拱。

朱翊鈞沒再說什麼,就要進去看李太后。

突然,馮保叫住了他:“陛下!”

朱翊鈞回過頭。

馮保躬身一拜:“身體要緊,陛下好好勸勸娘娘。”

朱翊鈞深深看了馮保一眼。

這老傢伙,現在知道怕了,知道求自己支持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朕會好好勸孃親的。”

“馮大伴不妨去司禮監多看着點事。”

馮保躬身告辭。

朱翊鈞也轉身推門而入。

“孃親,孩兒來給您請安。”

李太后一言不發。

朱翊鈞默默將地上的椅凳扶正,瓷片踢開。

李太后終於回頭看了一眼,忍不住關切道:“瓷片劃手,讓宮人來便好了。”

朱翊鈞沒有停止動作。

他一邊歸攏,一邊說道:“沒讓孃親心情順遂,動了真怒,是我這做人子的錯。”

“讓下人收拾,哪能彌補孩兒的罪過。”

這作派,多少讓李太后消了些氣。

她從鼻腔裡哼了一聲:“不管我兒的事,是慈慶宮那……”

民間養成的習慣,動真怒了差點,本能口出污言穢語。

見到面前時兒子,忙改口道:“是姐姐太過份了!”

朱翊鈞沒有接話。

李太后繼續道:“我們娘倆,顧念她久居別宮,還特意把慈慶宮騰出來給她。”

“現在好了,非但不領情,還爲了求個尊號,勾結高拱,不讓他致仕!”

朱翊鈞繼續靜靜聽着。

李太后似乎有一肚子委屈:“這就罷了!我大不了忍讓她!”

“可那高拱是什麼人?”

“竟然要廢除司禮監,還要限制皇帝的權力!”

“她身爲嫡母,難道半點不爲你考慮嗎!”

“簡直是……簡直是……”

朱翊鈞聽到這裡,突然擡起頭。

他打斷了李太后。

語氣很輕,很平淡地問道:“孃親,陳太后被皇考趕去別宮,您有沒有推波助瀾?”

李太后擡起頭。

一臉驚訝地看着自己兒子。

她張了張嘴,擡起手指着皇帝:“你……你這是在懷疑爲娘先惹的她?”

朱翊鈞站在原地沒有動作。

不置可否道:“若是孃親所說的爲了尊號,兒也可以爲她上,犯不着勾結高拱。”

“孩兒只是,想不明白,請孃親解惑。”

李太后顫顫巍巍放下手,眼眶微微溼潤。

終於失態道:“好啊好啊,現在出了問題,都往我身上找原因了!”

“我含辛茹苦將你養大!”

“世宗八子七折,先帝連連喪女,憲懷太子五歲就死了!”

“我生怕你受了逮人暗害,遭了丁點陰毒。”

“我兒現在倒是長大了,反而懂怪罪起娘了!”

“就因爲她跟高拱勾結,讓你不安,你就要歸責到我!?”

她坐在牀頭上哭訴連連,似乎將今日的委屈都盡數怪罪到自家兒子頭上。

眼見兒子沒有動作,反而心下更是難過。

門外值守的蔣克謙、張鯨更是離得遠遠的,不敢多聽分毫。

“好了!”

毫無徵兆的一聲低呵,在房間內響起。

李太后愕然看向他。

從未意想到自己兒子會對自己這個態度。

她渾身顫抖起來,情緒顯然已經控制不住。

朱翊鈞沒再給她說話的機會。

他在李太后驚愕的目光中緩緩走近。

因爲年紀的緣故,哪怕李太后坐在牀頭,也與朱翊鈞差不多高。

他伸出雙手。

捧着李太后的兩邊臉頰,伸出拇指輕輕擦掉淚痕。

額頭貼近,觸着李太后的額頭。

聲音近乎顫抖着開口道:“孃親。”

“孩兒都記得呢。”

“孩兒怎麼會忘了,孃親是如何護住的孩兒。”

“一夜安寢,孃親要探視四五次。”

“但有哭聲,孃親便呵斥馮保、張宏等人,將兒子脫光,檢查個底朝天。”

“到嘴裡的吃食,孃親甚至先替孩兒嘗過一遍。”

“這些事,孩兒哪裡能忘?”

“孃親以撫育爲慈,兒亦以奉母爲孝。”

“方一登基,便有心恩蔭國丈。”

“日日勤學,只盼不讓孃親失望。”

“懇懇視朝,只盼早日爲孃親遮風擋雨。”

“如今……如今……”

“高拱逼我,嫡母迫我,朝臣孩視於我,孤苦無依,除了孃親,還有何人!?”

“孃親爲外朝所忌,受內臣所欺,遭正宮所辱,零丁無靠,除了兒臣,還有何人!?”

“你我孤兒寡母,相依爲命,哪裡容得半點猜忌?”

李太后面對皇帝突然作色,呆呆地愣在了原地。

朱翊鈞在她的注視之下,一字一頓道:“孃親養育我十載,孩兒都記得。”

“如今,孩兒繼位登極,孃親以後,還請放心由我奉養。”

“話,且誠心與孩兒說;事,也放手交給孩兒做!”

“相信朕!”

說罷,朱翊鈞退後下拜。

不被注視的眼眸中,劃過一絲決意。

外廷也就罷了,如今宮裡錦衣衛和東廠都再無掣肘。

是真當他不敢下黑手嗎?

99.第98章 克傳弓冶,分化瓦解114.第113章 花開兩朵,把薪助火103.第102章 兔死狐悲,涉艱履危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第41章 粉墨登場,豁然開朗第54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195.第191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第16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187.第184章 江河日進,天星應命191.第188章 星懸紫極,亂中求治第29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121.第120章 層接遞卸,虛實相參143.第142章 捰袖揎拳,進退兩難142.第141章 一波方平,一波再起第49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73.第72章 興滅繼絕,查漏補缺181.第179章 走南闖北,登山涉水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第48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96.第95章 陰風晦冥,惡貫禍盈69.第68章 聲東擊西,陶犬瓦雞77.第76章 鳴野食蘋,夜盡天明155.第154章 少歷年所,圍爐共火66.第66章 德輶如羽,衆擎易舉126.第125章 後繼之人,連昬接晨76.第75章 誅心奪志,揆情審勢第57章 投石問路,疑團滿腹101.第100章 峻宇垂堂,魑魅魍魎第11章 蚍蜉戴盆,語出驚人119.第118章 斠然一概,意料之外第58章 應然歸聖,實然歸朕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第56章 炊金爨玉,殫精竭慮85.第84章 樹師徒友,垂耳下首第24章 如夢方醒,金盃共飲200.第194章 步履維艱,如烹小鮮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22章 事核言直,他山之石176.第174章 掄才大典,筆削褒貶第40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159.第158章 普而遍之,研精緻思第150章 如錐畫沙,踔厲駿發192.第189章 遷鶯出谷,重整旗鼓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173.第171章 先天純粹,一念之微第44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175.第173章 忙裡偷閒,日暖風恬第21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197.第192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94.抽獎、及求月票、及感謝182.第180章 爭奇鬥豔,眼花繚亂98.第97章 懷黃佩紫,越鳧楚乙105.第104章 鹹菜豆腐,三怨成府166.第165章 構會甄釋,草野之士96.第95章 陰風晦冥,惡貫禍盈137.第136章 科場情弊,拔幟易幟139.第138章 水土不服,矯世變俗89.第88章 論功行賞,彈觔估兩第46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115.第114章 社鼠城狐,如火如荼83.第82章 破屋朽樑,博採衆長177.第175章 黼黻皇猷,未雨綢繆75.第74章 榮辱與共,大局爲重95.第94章 風雨飄搖,鬼哭神嚎156.第155章 西學中用,騰蛟起鳳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145.第144章 徵其質地,推其常變第30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52章 南來北往,詐以邀賞第32章 擦拳磨掌,你來我往156.第155章 西學中用,騰蛟起鳳第43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153.第152章 畢雨箕風,度地分工102.第101章 如期而至,小黠大癡第45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61.第61章 居京不易,螳螂亮臂172.第170章 宗羅百代,徹裡至外168.第167章 犀角燭怪,嚴陣以待第15章 虛空造牌,改往修來140.第139章 懸石程書,事必有初165.第164章 復餗之憂,積羽沉舟65.第65章 潛光隱耀,另起爐竈110.第109章 鼉鳴鱉應,大義滅親195.第191章 遺而不收,行而不輟138.第137章 鄉音雅言,破矩爲圓186.第183章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133.第132章 天之驕子,流行坎止第36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92.第91章 故家喬木,退讓賢路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6章 暗流涌動199.開個獎67.第67章 廣開言路,豎眉瞋目132.第131章 瀉水置地,南北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