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喜多秀家自然看到了這一幕,他的臉色黑如鍋底,他現在終於意識到自己和大明的差別了,不光是裝備上的差別,明軍之強也強在戰心。
自從朱翊鈞穿越之後,一直在從樹大明軍方的榮譽感和自信。
勳貴沉溺於享樂,將領沉溺於盤剝,軍戶如行屍走肉般活着,這樣的軍隊要有戰鬥力那纔怪了。朱翊鈞一直在努力的收拾,這纔有了今日的觀感。
對勳貴從塑其榮譽感,激發他們的鬥志,同時給予他們財富,讓他們更加依附皇權。扶持新的勳貴,打壓老的勳貴,使得勳貴保持足夠的活力。
建立皇家講武堂,培養他們的技能,並且提高勳貴的地位。
做了這些時候,朱翊鈞又輔以嚴苛峻法,給勳貴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去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才使得年輕一代的勳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將軍,裁汰老弱,扶持能戰者,開放爵位制度,重賞他們,提升他們的地位,以軍功刺激他們,使得大明的將軍奮勇爭先,敢打敢拼。
對士卒,廢除軍戶制,採用募兵制,提升軍餉和待遇,讓士卒有了殺敵的目標。
三管齊下,十年之功,大明的軍隊早就今非昔比了。在朱翊鈞大量的錢財的培養下,大明的軍隊正在恢復戰鬥力,而且這種戰鬥力恢復的非常快。
雖然有些地方還差一些,可是有了新裝備的彌補,大明的軍隊絕對堪稱強軍了。
面對的不是騎兵,而是同樣的步兵軍陣,大明的軍隊無所畏懼。
隨着盾牌的不斷的敲響,腳步整齊劃一的大明軍陣展現出來的壓力是空前的。當然了,這樣的軍陣士氣也是高昂的。
雙方快速的接近,然後就是火槍兵的排射。
大明的火槍之精良,同樣遠超倭寇,大明火槍兵的操作也要超過倭寇,行進之間的三段式射擊非常的穩定,加上火槍性能優越,威力十足。
接近了之後,搭配盾牌兵的手榴彈,大明的軍陣火力全開。
即便死了很多人,倭寇依舊在向前衝,他們眼睛都紅了,衝不過去,代表着死亡,在死亡面前,人會爆發出巨大的戰鬥力。
雙方的軍陣很快就撞擊在了一起,開始了第一次接觸戰。
盾牌兵扛着,火槍兵給火槍掛上了三棱軍刺,明軍打的很有章法。
刺刀的威力非常大,十幾個人的配合絞殺之下,倭寇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在明軍的軍陣之中,戚金傳令道:“左右兩翼包裹上去,圍殲倭寇。”
鼓聲和號角聲響起,大明的兩翼開始加快速度,向着倭寇包裹而去。
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的,大地突然震顫了起來,隨後一支騎兵從側翼猛地衝了出來。爲首的正是遼東提督李成樑,女真騎兵也緊隨其後。
自從朝鮮之戰開打之後,大明的騎兵展現實力的機會並不多。
這使得騎兵早就憋壞了,這一次可算輪到他們大展神威了。騎兵快速的衝刺而來,直接衝進了倭寇的軍陣,一下子就鑿了進去。
倭寇根本來不及反應,即便來得及也沒用,他們根本擋不住大明的騎兵。
葉赫部的布齋大聲的叫着,揮刀直接砍下了一名倭寇的腦袋,殺的非常爽快。有了騎兵的加入,戰場徹底成爲了屠宰場。
宇喜多秀家看着圍上來的明軍,緊緊的握了握手中的刀。
他知道完了,全都完了,明軍之所以沒射殺自己,目地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爲自己不能死,明軍想要抓活的,宇喜多秀家的表情非常的猙獰。
“打不贏,但是我敢死!”宇喜多秀家意志非常的堅定。
伸手將手中的長刀扔在地上,拔出了另外一支斷刃,宇喜多秀家直接揮着刀刺進了自己的肚子,然後橫着一切,真疼啊!
鮮血瞬間奔涌而出,腸子也流了出來。
宇喜多秀家的身子朝着倭國的方向直挺挺的跪了下去,最後沒了聲息。看到這一幕,明軍的心情大壞,俘虜敵酋的功勞沒了。
駱尚志走到宇喜多秀家的面前,看了他一眼。
“人頭就不要斬下來了,給他留個全屍!”駱尚志伸手將宇喜多秀家扔在地上的刀撿了起來,然後開口說道:“還算是一條漢子。”
漢城之戰從早上開始打,一直打到日落黃昏,這一戰纔算是塵埃落定。
八萬多倭寇被斬殺了六萬多,俘虜的只有一萬多,重傷的全都被明軍補了刀。至此朝鮮之戰徹底完結,以大明全殲朝鮮入朝十五萬人爲止。
加上水師的損失,倭國這一戰物資和人員全都損失巨大。
大軍進入漢城修整,戚繼光讓人快馬加鞭回去報捷,同時遞上去的還有請辭的摺子。朝鮮之戰歷時三個月,正式完結,七級管也到了卸任的時候了。
瀋陽城,萬和宮。
朱翊鈞看着萬和宮,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朝鮮王李昖已經離開了,今天是朱翊鈞回京的日子。離開京城這麼久了,也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來的時候走的慢,往回走速度就快很多了。
水泥路已經修到了瀋陽,朱翊鈞往回走的路很順暢,加上也不需要在視察地方,走起來自然就非常的快了。一路上朱翊鈞遇到不少馬車隊,清一色的四輪馬車。
自從朝鮮戰事開了之後,往來遼東和大明之間運送物資的馬車就沒停過。
新作物經過幾年的普及,大明的糧食增產非常的迅速,如果不是這兩年朱翊鈞以養殖鼓勵糧價,糧食怕是要跌的很厲害了。
即便如此,京城的糧價玉米也才三十文一斗,土豆地瓜就更便宜了。
朝廷的常平倉全都堆滿了糧食,不少釀酒的商人跑去常平倉買陳糧,釀造的烈酒全都賣到草原去了,用來換羊毛換取馬匹牛羊。
有了足夠的糧食,加上大力推廣的養殖業,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
肉食蛋食開始走上百姓的餐桌了,這是朱翊鈞非常樂於見到的。從公學每年翻倍遞增的入學人數就知道,百姓的日子好過了。
吃得飽了,有了錢了,自然要送自己家的孩子去讀書,追求的是一個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