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

眼見奈何不了這支騎兵,又看到李如梅和李如柏兩支騎兵一起出現回身殺了過來,北虜首領覺得自己人少,不能繼續深入了,於是果斷率軍撤退了,而明軍並未追擊。

看着北虜騎兵退走,李如鬆李如柏和麻虎湊在了一起。

“這退退打打,既不算勝也不算輸,北虜真的會調主力來攻打我們?我怎麼覺得不太可能啊?”

李如柏是有點疑惑的。

麻虎搖了搖頭:“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能想明白,咱們可是一路北上打過來的,還把大同給滅了,北虜不可能不忌憚我們,要是我們輸得太慘,肯定北虜就不回來了,要是勢均力敵不強也不弱,這纔算勉強合理,我是這樣想的,但就不知道蕭總督是怎麼安排的。”

“兄長被安排帶主力騎兵,王將軍被安排帶主力步軍,就在後面那條山谷裡面準備伏擊,咱們是誘敵,然後進入伏擊圈之後一起加入進攻部隊,我怎麼覺得這不太對啊?”

李如梅皺着眉頭尋思了一會兒:“蕭總督也不說明白,咱們都一知半解的。”

麻虎說道:“可能是覺得說明白了咱們心有顧忌,演戲演得不像,北虜也不是豬,有腦子會思考,不能太小看他們,這是總督經常對咱們說的。”

李如梅和李如柏互相看了看,沒反駁。

之後,李如柏和李如梅繼續回到自己原先的地盤重新準備陷阱之類的東西,安排哨騎探查北虜的動向,他們的身後,蕭如薰已經選擇好了伏擊的地方。

而那個北虜首領帶兵撤回去之後報告了自己遇到的事情,自然做了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藝術方面的加工。

比如自己經歷一場場的血戰之後突破了明軍兩道防線,斬殺了很多明軍,但是在第三道防線處被明軍主力部隊十萬人阻擋住了,不得不撤回來,請兵再戰。

他得出的結論是明軍在大同消耗了太多的力量,現在不得不在面對他們的時候保持防守,即使是防守也能看出他們的力量衰弱了,應該比進攻大同的時候要衰弱多了,這個時候如果不打擊,難道等他們得到增援之後再來打我們嗎?

十萬?

對於這個數字,大首領自然是不相信的,對於藝術加工這種事情,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一樣,恨不得把自己吹成領導一千人幹掉一千萬人的超級大勝仗的主帥,但是幾萬人估計還是有的,自己這邊幾千人就衝破對方几萬人的兩道防線,還和最後第三道防線大戰一陣?

按照漢人的詭計,如果想要誘惑我們的話,應該是不斷示弱,連着打敗仗,恨不得把家底都露給他們看讓他們出擊,而這一次居然不是這樣,居然是第三道防線就給擋了回來。

這不像是套路啊……

難道,這就是真的?他們真的有已經耗費了太多的力量無力北上,派人來刺激我們實際上是爲了讓我們以爲他們很能打,實際上這是在掩飾他們的空虛,從而試圖讓我們按兵不動,等到他們得到增援之後再北上來攻打我們?

恩,很有可能!祖先的教誨是說漢人從來都是卑鄙無恥的,你看上去像是真的,其實是假的,你看上去是假的,其實不對,那是真的!

漢人的套路就是真不真假不假,不能和漢人玩心眼兒,就要玩硬實力,狠狠的摧毀他們,讓他們沒有辦法玩陰謀,只要不玩陰謀,我們就是無敵的。

所以,真的是應該追擊過去殺過去……派出主力?一舉殺敗漢人奪回大同?

北虜大首領非常猶豫,一直到晚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傾向於主戰,希望可以爲了那些無辜慘死的女人們報仇,讓漢人知道我們的恐怖,羣情激憤,大首領發現自己似乎壓制不住主戰的要求了。

而且他自己也越來越傾向於主戰了。

於是乎,他下定了決心——

派一萬人先行出戰!

他還是不放心。

衆人對於這位大首領過度的謹慎實在是難以接受,但是又無法反抗他的權威,於是只好寄希望與那位帶兵出戰的主戰派大將,告訴他,大家期待着他一舉戰勝明軍,將漢人全部打敗,帶回來給咱們做奴隸!

大將率兵出擊!

這一次,他還是挺輕鬆的就把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的明軍擊退了,明軍比昨天更加沒有鬥志,但是有一點不同,這一次,那個小規模的平地上,明軍集合了更多的步軍和騎兵,而且還有意想不到的“援軍”——

好幾千哭哭啼啼的北虜婦女和丁壯!

一個一個的都被捆着,押在陣前跪着,派來的會說蒙古話的人告訴這些北虜——

這些可都是你們的同族,青壯男女,這可都是非常珍貴的勞動力,我告訴你們,你們要是敢往前進一步,我們就殺一百,進一步殺一百,直到殺完爲止,看看你們敢不敢!

北虜大將和北虜士兵都被氣的目瞪口呆。

漢人居然如此無恥?!

居然拿我們的族人當作盾牌!阻止我們的前進?漢人什麼時候變得那麼無恥了?什麼時候學會用這一招了?

麻虎得到了蕭如薰的吩咐,立刻命令手下士兵威脅那些北虜俘虜,要他們叫喊求救,要他們哭喊,讓北虜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當中。

如果對方只是抓住了幾百個族人,那麼也就當作沒看見,直接殺過去當烈士了,但是好幾千人有男有女還都是青壯,這對於非常重視青壯的部族而言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

到底是前進還是不前進?

漢人如此的無恥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而更沒有想到的還在後面,這還沒完,麻虎一聲令下,沒給北虜更多的思考時間,明軍士兵立刻驅使着北虜俘虜走在前面當掩護,然後一步一步的向北虜軍隊進發。

頓時,北虜士兵們全都六神無主地看着首領,不知道是進攻好還是不進攻好,到底要不要在意那些族人的生死,要不要撤退,或者是直接衝過去不顧一切的廝殺。

這位首領也陷入了兩難的抉擇當中。

而就在這抉擇還沒有做出決定的時候,明軍的火槍突然發射,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的火炮也突然射擊,頓時將北虜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六百九十六 耳目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六百四十二 報應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一千零七 兩杯酒三百零七 要生了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零九十 憫農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百八十七 密謀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零九十 憫農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