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封爵

其實要說朝鮮和日本勾結,那真是冤枉了朝鮮,朝鮮壓根兒沒瞧得起過日本,你要說朝鮮爲什麼遲遲不發求援國書,那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按照那個時代大明和朝鮮之間的關係,以“父子之邦”來形容是一點錯都沒有的,朝鮮向大明求救的時候喊一聲“爸爸我被欺負了你快來救我”,也不算過分,但是國際政治圈裡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被別人欺負了還要主動向盟主老大求援的國家是很受鄙視的。

朝鮮雖小,但是也有自尊,那個時代,朝鮮相當“哈中”,朝鮮國王爲國家全面漢化感到十分得意,全國上下無論是西人黨還是東人黨都喜滋滋的自稱自己是小中華、禮儀之邦,上上下下以說漢語寫漢字爲榮,就連現今朝鮮韓國所用的諺文,最早其實是爲了給漢字注音而出現,試圖讓朝鮮普通百姓也能讀寫漢字。

所以既然是禮儀之邦,就要有點做派,說白了,要面子,真的要面子。

被一個從來不曾瞧得上的“化外蠻夷”日本給打成這副熊樣,自己還收拾不了還要求爸爸救自己,很沒面子的!

想想現在的熊孩子們跟人家打架打輸了被欺負了,但凡有點骨氣的有誰好意思求父母大人幫忙?或者膽子小的被威脅了也不敢找父母大人幫忙,對照到朝鮮身上就是如此。

所以一開始,他們根本不好意思找大明幫忙,直到大明國內爲了“備倭”已經備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朝鮮人丟了平壤,才因爲終於扛不住,發現有亡國之危,求援國書這才姍姍來遲。

朝鮮人去年留在北京城裡的那個辯誣外交官才跑遍大明的官府衙門到處哭到處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朝鮮人的求援國書和使者還沒有趕到、葉夢熊和蕭如薰的報捷隊伍抵達京城的前五天,六月初二,萬曆皇帝朱翊鈞下了一個命令——着遼東撫鎮發精兵二支應援朝鮮,還帶了兩萬兩銀子充作軍費,另外還撥了二十萬兩銀子給遼東都司備用。

而同時,明廷還做出了配套措施:其一,在北方抗倭的重要樞紐天津,當地駐軍截留了漕糧七八萬石以充軍資,還把一大批運輸船拉過來改造成戰艦,改造的艦隻數量不算太多,四百隻。

其二,在宣大軍區,官府動員了足足一萬六千名精兵,專待倭警,朝廷爲此撥了十幾萬兩銀子;其三,朝廷還派遣了一位官員督理相關糧餉,以防萬一“有事”的時候手忙腳亂。

最明顯的一點,朝廷還大老遠地從福建調來一個人進駐神機營,這個人叫陳璘,是個水戰和倭戰專家。

這就是朝鮮以爲大明什麼都不知道,而大明早就心知肚明的明證。

而做出這個決策的朱翊鈞此時正在寢殿唉聲嘆氣,心思百轉千回,不僅爲即將到來的寧夏功臣團的封賞問題擔憂,也爲遼東和朝鮮的局勢而擔憂,雖然倭寇的事情有點玄乎,可是,錦衣衛的線報和其餘的一些情報彙總起來,使得他總覺得這件事情沒完沒了,可能要釀成大的事端。

朱翊鈞皺着眉頭,又拿起了寧夏捷報,看了一會兒,突然好想注意到了什麼似的,立刻開口道:“張誠,朕有件事情要你去辦。”

張誠立刻接近朱翊鈞,朱翊鈞在張誠邊上小聲的低估了幾句,就看到張誠的臉上露出了詫異的神色,繼而恢復平靜。

“此事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尤其是朝臣。”

朱翊鈞冷着臉吩咐道。

“……老奴遵旨!”

沒有半分猶豫,張誠果斷應諾。

寧夏,等待皇帝宣旨的日常並非是輕鬆快意的,反正蕭如薰是這麼認爲的,成爲寧夏總兵之後,他就有一堆事情要做。

要接下前任總兵張維忠的爛攤子,要整理整個寧夏破敗不堪的城堡和軍戶所,覈定軍戶人數,協助葉夢熊勘探軍屯田畝,利用這次的哱拜之亂剷除大量地方豪強,把被哱拜叛軍肆虐的地區重新掌握在朝廷手裡,重新安排軍屯,還要抽出時間練兵,每天根本忙不開。

好在麻貴蕭如蕙得力,李昫趙武董一奎等將領雖然沒有大的才華,但是安撫軍心統御軍隊的能力並不弱,可以很好的把聚集在寧夏四周的五萬餘明軍安頓好,不讓他們鬧事擾民。

接着按照葉夢熊的統籌安排,安頓在寧夏城周圍駐紮,等待皇帝的賞賜一到,就可以啓程回到自己的原先的駐地該幹嘛幹嘛去了。

葉夢熊忙碌後勤和賞賜記功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梅國楨一心一意死盯軍隊,考驗將領,基本上民政的事情都是蕭如薰在處理,安排城中居民壯丁修復城牆和建築物,順便清理死屍安排焚燒,安排老弱婦孺爲軍士準備火藥包之類的戰備物資,並且爲軍士清洗衣物等等。

更重要的是還要加快恢復春耕的腳步,反正給每個人都安排事情去做,一睜眼就去做事情,太陽下山了就去物資領取點領取自己的工錢和今日的口糧,根本沒時間去搞自己的花花腸子。

寧夏城井然有序的恢復着之前的活力,百姓逐步的安定下來,這一次大亂百姓們居然罕見的沒有遭到明軍和叛軍的雙重肆虐,而是被很好的安頓下來。

這些措施讓百姓們對這位新上任的寧夏總兵蕭如薰很有好感,也願意聽從他的指令,服從他的指揮,有了什麼矛盾,也信服蕭如薰的判斷,這個時候,蕭如薰的話甚至比正牌的寧夏巡撫朱正色更加有效。

但是蕭如薰的運氣實在是好,接任黨馨的寧夏巡撫朱正色也是個不多見的厚道人,知道自己率兵趕赴的時候寧夏之戰已經基本平定,自己到來之後一天,爆破戰術就大獲成功,從而平定寧夏之亂,自己實際上只是協助葉夢熊統御在城外未曾入城的明軍截殺叛軍,沒有立什麼功勞,所以也不奢求什麼功績。

據他觀察,蕭如薰擁有將領裡罕見的治理民政的能力,對戰爭難民們的撫卹和治理手段相當瞭解,措施相當有效,三兩天就把一片混亂的城池安頓得井井有條。

而且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居然沒有士卒禍害居民的事情發生,實現了寧夏城基本上的安穩過度,保證了最基礎的城市功能,這在九邊將門的子弟裡,幾乎是蠍子尾巴獨一份。

所以這個看上去老實敦厚實際上也比較厚道的官場老先生也不難爲蕭如薰,不和他爭權奪利,而是盡力配合他去做一些民政上的工作,對他的一些措施大開綠燈,使得蕭如薰的命令可以在寧夏暢通無阻,整個寧夏鎮都在快速的恢復當中。

這般忙忙碌碌的日子過了大半個月,寧夏鎮的秩序基本恢復戰前狀態的時候,皇帝的聖旨到了。

宣旨的不是內官,而是一名御史文官,這讓熟悉朝廷制度的葉夢熊還有梅國楨等人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他們紛紛猜測,有人要封爵了。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羣情激動的封賞大會上,由於皇帝的特殊命令,不止不僅每一名士兵都得到了賞賜,每名軍官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甚至還有人被封了爵位!

蕭如薰!

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三十四 準!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七百八十一 殺賊!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三十八 許朝欲降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四十九 山頭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九百二十 臨界點九十九 平壤終焉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七百七十四 兵變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三十五 例外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六十 必敗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九百 三路反擊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