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

朱翊鈞當然有理由生氣,他生氣的理由比嘉靖皇帝還要充足。

明朝皇帝從成化以後就沒能實際插手邊軍軍務,力不從心,沒有兵權,好不容易出了一個不容易忽悠的正德皇帝,親征幾次剛剛建立一點威望,就奇怪的落水而死了,這下子,明朝皇帝再也沒能掌握軍權。

就算是嘉靖皇帝,這個智商最高的皇帝,掌握了一定的政權和人事大權的皇帝,也沒能把軍權拿到手,或者說軍權是文官集團死死拽着不放手的。

哪怕是站在他這邊的也沒能鬆手,嘉靖皇帝努力了一把,發現力不從心,就放棄了,然後他就志得意滿,開始修道了,沒精力了。

隆慶皇帝就不說了,心甘情願當傀儡,死了以後文官實力再一次大幅度提升,萬曆手中連嘉靖皇帝的那些權力都沒了,嘉靖還能因爲自己用人不當導致俺答事件而被後人斥責幾聲,朱翊鈞那就真是個冤大頭了。

別太信官方史書,那都是文人修的。

用人用人權力沒有,軍事軍事權力沒有,想管這個管不了,想管那個也管不了,文官就知道問他要錢,連立誰當太子這個事情他都做不了主,僵持了那麼多年愣是沒能辦成事情,就可以想見朱翊鈞手裡的“權力”是個什麼級別。

他也不是沒想過繼續走隆慶皇帝的老路,但是怎麼想怎麼憋屈,被張居正壓迫的記憶不斷重現,他想要掌握身爲皇帝本該有的實權,不至於被一個臣子壓迫,不至於被羣臣逼着交錢,不至於連自己的後繼者都決定不了。

他也不是不能忍耐,二十五年都忍過來了,他也不介意繼續忍幾年靜觀其變,可是這個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毫無底線的,這羣混蛋連瞞都瞞不住了纔過來跟他說這個事情,可想而知,朱翊鈞心裡有多憤怒。

平型關後面就是紫荊關,紫荊關後面就是北京城,從紫荊關到北京城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鐵騎奔襲,要是快的話,兩日就能抵達,他這個皇帝就真的要實現先祖的誓言,天子守國門了!

景帝守過一次,嘉靖帝也守過一次,皆視之爲奇恥大辱,而如今這一次,難道又要輪到他了嗎?可他明明什麼都沒能做,連錯誤都沒機會去犯,卻要被迫着面臨這樣的局面,這到底是爲什麼?是爲什麼?

他越想越氣,拔出劍來砍了眼前這兩個混帳的心思都有了。

不行,不行,個人的怨氣事小,國家的事情是大,必須馬上做出補救的措施,不然真要等北京城被圍攻了,可就真的顏面盡失了。

朝廷不久之前纔打了那麼多勝仗,向天下宣誓盛世的到來,剛剛纔宣佈完沒有多久,國都就被蒙古人圍了起來,這臉打的啪啪響,上到皇帝下到羣臣都顏面不保,更關鍵的是,百姓不會覺得這是羣臣的錯,他們只會從心底裡埋怨皇帝。

正是所謂羣臣作孽皇帝背鍋。

朱翊鈞坐回了自己的椅子,深深的喘了幾口氣,好容易平靜下了內心。

“你們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蒙古人爲什麼寇邊,大同爲什麼失守,現在又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給朕仔仔細細的說,敢有隱瞞,定懲不饒!”

趙志皋和沈鯉稍微鬆了口氣,繼而趙志皋直起上半身,開始解釋。

“陛下,此事皆因這兩年入冬過早,氣候嚴寒所致,根據以往慣例,氣候嚴寒之年多爲災荒之年,人尚能穿棉衣禦寒,這糧食卻無法穿棉衣禦寒,於是糧食紛紛凍死,北地糧食大面積絕收,造成饑荒和混亂。”

“這種陳詞濫調朕聽的多了!”

朱翊鈞怒喝一聲。

沈鯉連忙開口道:“陛下!陛下請息怒!趙閣老的話還沒有說完,這天氣嚴寒,是越往北月冷,越往南越暖,咱們大明的北地尚且如此寒冷,就更不要說比咱們還要更北的蒙古人。

天氣一冷,蒙古人也無法過活,他們的牛羊紛紛凍死,沒東西吃,無法過冬,被逼着向南劫掠,這就是絕大部分時候蒙古南下劫掠的原因之所在,他們也沒有東西吃,所以天一冷,他們就要來搶咱們的糧食回去過冬。

是以這就是災荒之年蒙古反而寇邊次數更多,而豐收之年蒙古不見蹤跡的原因,咱們有東西吃,他們也有東西吃,就犯不着拼命來搶糧,但是如果沒東西吃了,爲了活命,就一定會南下搶糧,這一次也是一樣。”

朱翊鈞聽了沈鯉的解釋,稍微平靜了一點,繼續開口問道:“那爲何四十年間沒有叫蒙古人南下成功,這一次卻叫他們攻破了大同?”

“之前有隆慶和議在,和議剛剛結束,尚有效力,等再過幾年,土默特部被王崇古引爲臂助,成爲大明在關外的唯一盟友,土默特部有鐵騎數萬,足以爲大明戍邊,所以自那以後十數年,土默特部不斷爲大明擋災,大明也與之互市不止。”

“這個朕也知道,三娘子的事情朕知道的很清楚,朕就想知道,十幾年了,爲何這一次順義王就背叛大明瞭!三娘子何在?爲何一點消息也沒有?”

朱翊鈞咄咄逼人的詢問。

趙志皋和沈鯉意識到皇帝是做了功課的,對大明周邊瞭解不少,不容易糊弄,當下也不敢妄言,趙志皋便老老實實地講實話。

“邊關軍報裡只說了扯力克的事情,並未談及三娘子,所以我等不知道內情,但是土默特之所以叛變,是因爲沒有糧食吃的原因。”

“大明與土默特互市,怎會沒有糧食給他吃?”

“災荒之年,大明自己也沒有糧食吃,關中和山西土地大面積絕收,糧食供應不上,大同太原和宣府三鎮都缺糧食,只靠着江南漕運糧支撐一時,如今上一批消耗殆盡,下一批卻還沒有啓程運往邊關!”

“混帳東西!”

朱翊鈞真的惱怒了,一站起來唰地一下將一個茶杯摔得粉碎。

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九十 最後的準備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十四 武官的困境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六 備敵五百三十七 開炮!!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二百三十八 手腕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三百零五 暹羅(上)九百二十 臨界點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三百零五 暹羅(上)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四十九 封爵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三百零五 暹羅(上)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