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

徐光啓一番言論將在座的其餘士子說的是雲裡霧裡。

“然後呢?”

“然後土默特部是我大明盟友,常年爲我戍邊,此時此刻更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糧食安撫他們,讓他們繼續爲我大明擋災,減少邊關傷亡,諸位,軍費和糧食費哪一項更貴,那是顯而易見的!”

有士子聽了之後緩緩地點點頭,似乎有些認同徐光啓的意思,也有人對此持不認同的態度。

“子先,你糊塗!本來九邊就缺少糧食,糧食還要從江南運過來,這運費本來就很貴,供給九邊將士實屬不易,還要將這些糧食給蒙古人,那咱們的將士吃什麼?九邊那些挨餓受凍的百姓吃什麼?”

徐光啓忙說道:“不是讓他們挨餓受凍,而是相對的少吃一些,把更多的糧食給土默特人,讓他們武裝起來給咱們擋災。

他們十幾年和其餘蒙古人打仗,本身就會其他蒙古人有血海深仇,只要大明支持,他們會堅定的站在大明這邊,如此一來,九邊將士該少掉多少傷亡?”

“不可不可,北虜始終是北虜,不可輕信,大明的糧食當然要大明將士百姓吃,這樣他們才能守邊。”

“可是……”

“子先!不要再說了!”

同鄉拉住了徐光啓的肩膀,示意他看了看周圍,徐光啓往周圍一看,看到了不少怪異的眼神,這才連忙住嘴,可是心中依然是不住的憂慮。

他記得對他有恩的座師焦宏說過,九邊武備廢弛,早已不復國朝之初的鋒銳,那真是每一年都有被攻破的危險,每一年都在苦苦支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現在嚴寒之際,更不適合作戰。

大明缺少一個可以整頓九邊的名將名帥,缺少一個可以便宜行事大刀闊斧改革的首輔,張居正只有一個,無人能成爲張居正第二,朝臣只知道明爭暗鬥相互掣肘,卻不知道去辦實事。

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徐光啓喝了一杯悶酒,正在鬱悶,忽而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士卒的暴喝聲。

“讓開!讓開!全都讓開!全部讓開!!”

徐光啓連忙轉身朝小酒館外面望去,只見一名騎兵飛一般的從小酒館門前掠過,把一整條街道給弄得雞飛狗跳,引的一陣叫罵之聲。

“這是怎麼了?那是傳令騎兵吧?”

“不清楚,那麼急吼吼的,難不成是哪兒又有流民造反了?”

“瞎說,流民都被丟到緬甸去了,現在哪裡還有流民?”

“那是什麼情況?”

幾個士子坐在桌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着,徐光啓卻十分不安的站起身子跑到了酒館外邊,遠遠望着那一騎絕塵而去的騎士,心中的不安越來越重。

騎士掠過了京師的大街小巷,直驅皇城,皇城門口,守門士卒正要阻攔,騎士從懷裡掏出了一枚令箭。

“大同急報!北虜寇邊!大同急報!北虜寇邊!大同急報!北虜寇邊!”

如此喊着,便沒有士卒上前阻攔,而是紛紛讓開了道路,看着這名騎士飛奔進去,然後聚在一起交頭接耳,談論着大同那邊遭遇北虜寇邊的事情。

這種事情往年倒也不少,但是這種直接越過其餘邊鎮向朝廷報警的例子,還真不多見,一般需要鬧到朝廷這邊的,都不是小事,要是小打小鬧,邊鎮自己解決掉之後上報戰損就可以論功行賞了。

這一次,到底發生什麼了?

內閣之中,趙志皋正在和張位打冷戰,兩人互相看着不順眼,你見我哼一聲,我見你哼一聲,兩人就像是賽着誰比誰更能哼。

以往內閣也不是沒有緊張的時候,但是首輔和次輔之間如此嚴重的對立還真是不多見,趙志皋就算不是強勢首輔,但是地位放在這裡,張位也該給他三分顏面,可是張位居然完全不顧首輔的顏面,和首輔唱反調,這不合規矩。

其餘三位輔臣都不明白張位爲何竭力阻止此事,調撥一些糧食又如何呢?糧食當真如此緊張嗎?一點都允不出來支援不了土默特?這實在是太不仗義了吧?

忽然間,內閣衆人聽到內閣之外一陣喧譁之聲響起,趙志皋正在煩着,聞聲不高興的問道:“何人在這裡喧譁?不知道內閣重地不準大聲喧譁嗎?值官快出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立刻就有值官遵命去了。

張位望着門外,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很快,值官就慌慌張張的回來彙報道:“閣老,不好了,大同鎮八百里加急急報,北虜寇邊了!”

趙志皋一愣。

其餘三名輔臣也一愣。

張位的目光有些閃爍,頓了一下,也裝出了一副愣神的樣子。

北虜寇邊不是小事,但是往年也不是大事,九邊自行處理自行解決,戰後上報戰損和戰果,論功行賞,這就是慣例,什麼時候需要直接彙報給朝廷呢?還是八百里加急呢?

邊鎮危急,有被攻破的危險。

大明邊鎮雖然武備廢弛戰力孱弱,不復國朝初年之鋒銳,但是早已今非昔比的蒙古人一樣沒有辦法威脅大明邊鎮太多,大多數時候雙方就是菜雞互啄,你啄我一口我啄你一口,然後各自回家安好,沒有致命的危險。

上一次遇到這種危急情況的時候,還是嘉靖年間的俺答寇邊,當時死了不少人。

可是自隆慶和議之後,雙方罷兵休戰,開始互市,這都多少年了?怎麼突然出了這個事情?

“北虜寇邊?八百里加急?這是什麼情況?傳令騎士呢?”

趙志皋連忙問道。

“在外邊!”

“喊進來!”

“諾!”

很快,行色匆匆的傳令騎士就進到了內閣,一進來就單膝下跪,奉上軍報。

“閣老!卑職奉大同巡撫梅國楨之命特來送此急報!北虜以大軍十萬寇邊,梅撫臺正在苦苦支撐,望朝廷迅速調兵支援,則局面還有挽回的機會,若是晚了,大同休矣,山西危急!宣府也要面臨危險!”

“什麼?!十萬?!”

內閣衆輔臣被驚得一臉呆滯,趙志皋嚇得直接站了起來,顫顫巍巍的走到傳令騎士面前拿過了那封急報。

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二百五十八 留守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三百零五 暹羅(上)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十四 武官的困境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七十四 大明劫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五百八十 仇敵(下)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三百零七 要生了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六百二十五 細作?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三百三十五 戰象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一十一 誠意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三十四 準!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