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

蕭如薰對毛淡棉發起進攻的時候,毛淡棉的緬甸守軍不足三千,沒花什麼功夫,幾輪炮擊之後,這些守軍就自己崩潰了,蕭如薰只用了一隻小部隊就拿下了毛淡棉,順便砍了兩千多個人頭。

拿下毛淡棉之後,蕭如薰一路向北,路上劇本上沒有遇到成建制的抵抗,很多軍事堡壘能看得出來有人居住的痕跡,但是裡面一個人都沒有,亂糟糟的像是在明軍到來之前就逃跑了,這也方便了蕭如薰許多,根本不用動兵開戰就一路往勃固推進。

緬甸還是太弱,底蘊太差,雖然有這塊區域幾十年的霸權,但是有朝一日一旦被傳統強國大明徹底消滅掉,他們就會立刻衰弱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內心深處的恐懼和不安徹底的暴露出來,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明明是挺不錯的軍事堡壘,跟在蕭如薰身邊的利瑪竇還說這是很有歐洲風格的堡壘,要是善加利用的話絕對能給明軍造成麻煩,可偏偏沒人守。

不僅沒人守,裡頭的兵器也沒有人帶走,一路北上十七八個堡壘,蕭如薰繳獲了三十多門歐式火炮還有七百多支火繩槍,還有不計其數的刀劍弓弩,甚至還有一些完好無損的糧食和飼養在水池裡的魚,不知道這些緬甸兵到底是把這裡當成了什麼。

總而言之,蕭如薰是佔了大便宜了,利瑪竇也一直都在嘆息緬甸人的懦弱和愚昧,哪怕他們有一座堡壘堅持抵抗,也不會讓明軍行進的如此迅速。

“不是他們懦弱愚昧,而是我大明太強了!強到他們根本不敢抵抗!”

蕭如薰嘴角微勾,用不一般的眼神看着利瑪竇,後者被蕭如薰看的有些不自在,低下頭不說話了。

這一戰之後,不說那些日本人和西班牙人,利瑪竇和軍隊裡的二百葡萄牙人也變得更加老實了,最開始教導明軍使用火炮和火槍的科學辦法的時候還藏着掖着不告訴明軍原因,只讓他們這樣做,然後等親眼見識到明軍鋪天蓋地的野蠻式火炮覆蓋和火器大陣突擊的時候,他們瞬間就沒了精氣神。

行軍途中閒暇的時候,蕭如薰還會把利瑪竇喊過來,把他手上的那本用拉丁文寫的《幾何原本》弄來看看,不過拉丁文蕭如薰是看不懂的,利瑪竇能看懂,學習中文之後,他也會翻譯,但是涉及到一些專業名詞的定義的時候,他就無可奈何了,因爲這本書裡面有些概念是中國古代數學中所沒有的。

一些沒有的名詞要如何從無到有,這是一個對中文一知半解的意大利傳教士所做不到的,所以,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學識淵博且對數學有所瞭解的士大夫才能辦到。

不過眼下,利瑪竇似乎發現了這位嗜血的將軍對數學很感興趣的樣子。

“三個角,要我來說這就是三角形,這就是角,可以譯作三角形,還有這個是……等邊三角形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蕭如薰指着一個拉丁文詞語詢問利瑪竇,利瑪竇瞧了瞧,露出了一點爲難的神色:“這意思大概可以形容爲,比如用火槍射擊的時候,把槍頭稍微擡高一點,可以打到更遠的地方,從這裡到這裡的這一段距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利瑪竇在地上用樹枝畫了一個角,然後在兩條線之間畫了一個圓弧:“這個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

蕭如薰立刻就瞭解了,這個詞語是角度的意思。

“我明白了,可以翻譯爲『角度』。”

蕭如薰現在算是明白徐光啓和利瑪竇翻譯這本書的時候遇到了多少難題了,一些沒有的詞語需要徐光啓創造出來,點線面這些數學的基本概念都是那個時候徐光啓創造出來的,可以說徐光啓是現在所有中國數學課本的最早締造者,沒有徐光啓給這些拉丁文賦以漢語含義,咱們還真沒辦法研究西方的自然科學。

不過蕭如薰不存在這種煩惱,他看不懂拉丁文,但是他可以瞬間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只要利瑪竇大概形容一下,畫一幅畫,他就能知道利瑪竇說的是什麼數學名詞。

“也就是說,過兩個點能做且只能做一條直線,這是那個歐幾里德的意思是吧?”

蕭如薰在地上點了兩個點,然後畫了一條直線。

“對!就是這個意思!將軍真是數學的天才!”

能在中國找到了一個有共同語言而且對數學很感興趣的地位很高的人,對於他而言,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

“這些東西在大明的確是第一次聽說第一次接觸,以前中國也有很多的數學家,你說的那個圓,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能使用割圓術測算圓周率了,用一個點做圓心,一條線做半徑,可以做一個圓,真是很有意思,但是我們的祖先卻不會去關注,即使他們知道,也就是知道,而不會去深入理解。”

蕭如薰丟掉了木棍,站了起來。

“爲什麼呢?這些知識都是很有用的知識。”

蕭如薰嘆了口氣:“對於我們的先人來說,能夠活下去的知識才是最有用的知識,該如何種地,如何除蟲,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這些是先人們最關注的事情,你找遍整個世界也找不到比中國人更會種田的人了,除此之外,他們並不是很在意,畢竟如果吃不飽肚子,就什麼事情也做不了,要想研究數學,總要先吃飽肚子啊!”

“中國很富庶,怎麼會有人吃不飽肚子呢?”

利瑪竇一看就是對中國停留在城市的觀感上,而未曾進入鄉村體察農民的真實處境。

“以後你會明白的,數學,目前只能由能吃飽肚子的人來研究,很幸運的是,中國也不缺少能吃飽肚子的人,所以,我們到底還是能研究出一些東西來的,你把這本書收好,等收拾完這裡的事情之後,我抽點時間,我們把這本書給翻譯出來,讓我們的士大夫也好好的瞭解一下你們的數學。”

利瑪竇露出了釋懷的笑容:“我明白了,將軍。”

“走吧!”

蕭如薰翻身上馬,往軍營而去。

與蕭如薰底氣十足悠哉悠哉的進軍不同,緬甸人就沒有那麼悠哉了,哪怕是在他們的統治核心勃固,也到處瀰漫着一股絕望的氣息,這股絕望的氣息籠罩在每一個緬甸人的心頭,讓他們無所適從,讓他們茫然四顧,讓他們心驚膽戰。

十幾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小王子閔啓德戰敗了,十萬軍隊全軍覆沒,明軍正在向勃固進軍而來,而勃固已經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了。

這些消息一個接一個的轟炸着緬甸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從最開始的嘲笑和不相信,到後來一夥一夥的斷胳膊斷腿的敗兵的涌入而帶來的全民恐慌,其中也不過只有幾天而已,沒有什麼比戰場上下來的敗兵更能說明問題,也沒什麼比勃固周邊緬族人聚居的鄉村遭到不明勢力的連番搶劫進攻更能說明問題。

根據敗兵們的說辭,大軍很悽慘的戰敗了,閔啓德王子戰死了,軍隊損失了絕大一部分,還有很多被俘虜了,只有少數得以逃脫,一路上的堡壘沒有一個堅持防守,全部都丟棄了堡壘逃跑回來,大家全部逃回了勃固,因爲只有這裡才能給他們一點點的安全感。

但是說到底,這份安全感到底能維持多久,誰也不敢相信,隨着越來越多的敗兵和周邊鄉村難民的涌入,勃固開始變得人滿爲患,而人們也終於徹底的相信了軍隊的戰敗,橫行天下數十年的軍隊的徹底戰敗,毫無預兆的來臨了,讓所有人都無所適從,他們習慣於軍隊的凱旋和戰利品的分享,習慣於勝利和榮耀。

現在讓他們接受戰敗,這實在是太殘酷了。

他們不一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城中最高最大最豪華的建築物裡面,那裡,有他們幾十年的王,帶給他們無數榮耀和勝利的王,他們迫切的需要王的指示,他們迫切的需要王給予他們安全的保障。

不過現在,他們的王已經無法迴應他們的期待了,莽應裡已經昏迷了兩天兩夜了,從兩天前得知閔啓德戰死軍隊戰敗的消息之後,他就昏了過去,至今未醒,王宮裡面亂作一團,文武大臣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習慣了莽應裡的強權統治,他們是他馴服的助手,離開了他,反而不習慣了。

十萬主力戰敗,只有少數逃了回來,現在手上可以用的軍隊滿打滿算也就兩萬,勃固外面有不知道具體數量的明軍和暹羅軍正在進發,國家危如累卵,王啊,你怎麼就倒下了呢?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這些人的絕望?

或許是聽到了這樣的絕望的呼喊,這天晚上,莽應裡悠悠轉醒,一睜眼就看到了文武大臣瞪着牛蛋眼問他——王,我們怎麼辦?

怎麼辦?你們問我怎麼辦?我能知道該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培養了十多年的合格的兒子戰死了,十萬精銳軍隊戰敗了,國家的根基已經毀於一旦,剩下這點軍隊也失去了戰鬥的意志,一旦明軍開來,攜大勝之勢進攻勃固,他完全沒有戰勝的可能……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政府是在憑着一股銳氣前進,一直以來,他從未考慮過萬一戰敗了該怎麼辦,他和他的父親征戰多年從未失敗,他帶着一種盲目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一定不會失敗,哪怕是面臨再危險的境地,他也不會失敗。

他用戰時體制維持自己的政府和統治,卻不曾想到一旦戰敗,軍力無法維持戰時統治的時候,他的政權就要崩潰。

他已經可以想象到西邊和南邊的那些部族得知自己戰敗的時候該是如何的欣喜若狂,該會如何快速的集結軍隊前來打秋風,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猻散,或許就是自己所面臨的情況了吧?

“大王,再不想出對策的話,就會有更多人逃跑了,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逃跑了,我們要快點拿出對策啊!”

一名多年跟隨莽應裡的老臣子痛心疾首的看着莽應裡。

對策?我也想知道我該用什麼對策啊……

“我們還有多少軍隊可以用?”

莽應裡如是問道。

“最多兩萬,可能還不到這個數目,很多敗兵已經拖家帶口的逃跑了,還有很多人受了重傷無法戰鬥,真要打起來,我們完全沒有優勢,現在城門已經關閉,交給親衛隊在管理,但是還是有人從其他地方逃走,王上,再不想想辦法,人就要跑光了。”

老臣子焦急的回覆。

莽應裡坐起了身子,嘆了口氣:“跑光吧!都跑光吧!事到如今,我還有什麼辦法?我家族橫行無忌數十年,終於到了遭報應的時候了,這片土地上再也不會有我家族的立身之地,他們每個人都想要我的命,再抵抗下去也沒有意義,只能被明軍全部殺死,你們想活命的,就趁現在走吧!能走多遠走多遠,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就好。”

文武臣子們互相看着,面面相覷,根本不敢相信這句話是從他們的王的嘴裡面說出來的。

曾經叱詫風雲不可一世的莽應里居然會說出這種話?這怎麼可能?這還是他們的王嗎?

無論是誰都不敢相信他們的王居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說完這句話以後,莽應裡直接蜷縮在了牀上一動不動,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

幾名親衛將軍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們的王,然後咬咬牙跺跺腳離開了,一些立場本來就不怎麼堅定的人瞧了瞧四周,也悄悄的離開了,還有一些老人,流了幾滴眼淚之後,緩緩退出。

軍隊戰敗帶給他的打擊還不是非常大,真正讓莽應裡絕望的閔啓德的戰死,他最得意的兒子的死,使他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再怎麼奮鬥,也無法將事業傳承下去了,既然如此,絕死戰鬥還有意義嗎?

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七百七十四 兵變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三十四 準!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三百一十八 徐光啓下鄉(下)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五 視察軍營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四百八十七 密謀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二十六 晴天霹靂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五百八十 仇敵(下)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四百四十九 山頭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三十八 許朝欲降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