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一 大勝

說實話,這時節的燧發槍還真不一定有火繩槍好使,至少火繩槍能批量製造,而這個燧發槍只能手工製造,產量低不說,造價還十分高昂,難以列裝,這對於剛剛熟悉了火繩槍戰法的歐洲主流軍隊來說,完全是一種折磨,所以歐洲將領和士兵都很排斥燧發槍。

滑膛的燧發槍都遭到排斥,就更別說線膛的了,雖說線膛槍的精度和射程都遠遠超出滑膛槍,但是膛線這玩意兒實在是麻煩的要緊,而且這種槍還有專用的子彈,裝填彈藥也十分的不方便,有些專用子彈還要用小錘子才能敲到槍管裡面,一般打一發的時間比火繩槍要長得多。

奈何人家精度好,如果是對付某個大人物的話,一槍也的確是夠了,蕭如薰曾經猜測,傳說中的狙擊手是不是就是從此時開始萌芽的,因爲他要做的事情就和狙擊手差不多,那個緬甸王子坐在大象上,比他的坐騎要高,他可不想冒着戰死的風險,玩武林高手的那一套,跳上大象的背和閔啓德大戰三百回合。

緊握着手裡的槍,蕭如薰縱馬狂奔,前面有親衛騎兵爲他開路,他很順利的就衝到了開槍的範圍之內,但是爲了保證精度,蕭如薰決定衝到更前面一點,更前面一點,再前面一點。

蕭如薰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閔啓德臉上驚慌失措的茫然情緒了。

這傢伙居然在戰場上發呆,是傻子嗎?

蕭如薰舉槍對準了不遠處的閔啓德,這不知道自己這一槍能不能打中,可就是這一瞬間,他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有誰在告訴他一樣——開槍,開槍,就是這個時候開槍,一定一定一定可以打中那傢伙!

閔啓德似乎也有所預料了,不知是誰在提醒他,讓他轉移視線,他轉移了實現,看到了一個穿着制式軍裝的明將騎着馬舉着槍,用一種奇怪的姿態用一杆槍瞄準了自己。

這個時候,閔啓德忽然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他清楚的看到了那杆槍的槍口和槍身冒出了一團白煙,然後……

額頭有點痛,涼涼的,然後……

在蕭如薰的視野裡,閔啓德額頭中彈,一顆子彈轟碎了他後半邊腦袋,使得他後半邊腦袋像是被砸碎的西瓜一樣碎了,只有前半邊腦袋還是完好的,高大的身軀搖晃了兩下,便從戰象身上掉了下來,摔在了地上。

第一聲驚恐地喊叫從距離閔啓德最近的一名親兵的嘴巴里發出,然後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很快,周邊一圈閔啓德的親兵都注意到了那駭人的景象,他們一起恐懼的大聲喊叫出來,而這一次,沒有人可以壓制他們的恐懼了,他們心中最後的支柱崩塌了,這支堅持戰鬥到最後的緬甸最精銳的兵團也崩潰了。

滅亡的號角就在此刻吹響。

蕭如薰成功擊殺閔啓德,朝天放出綠色信號彈,遠處的袁黃見到綠色信號彈,立刻下令鼓手擂響全軍總攻的鼓聲。

鼓聲隆隆作響。

全面進攻不留後手的指令下達了,英勇善戰的南兵和嗜血好戰的狼兵聽到了這美妙的聲音,再也不留手,各自以各自的戰鬥隊形出擊,將被恐懼和慌亂擊潰的緬甸部隊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戰場之上到處都是吼叫聲和慘叫之聲,戰死的摔死的被踩死的不計其數,血花四濺殘肢斷臂到處亂飛,炮聲槍聲充斥着耳膜,宛如一首殘酷到了極致的戰爭交響曲。

被明軍的戰鬥所震驚的納瑞宣直到最後一刻才醒悟過來,慌忙的指揮暹羅兵團殺向了那些早已失去鬥志的緬甸士兵,吃了一點殘羹剩飯,而明軍早就越過了密林和土丘,殺入了緬甸軍隊的大營,把經過造反的雜役兵肆虐之後的大營再度肆虐了一遍,把一切還能使用的東西全部繳獲,一切看到的緬甸人,無論是不是士兵,也全部抓住,敢於抵抗的一概殺死。

明軍的戰鬥小分隊則是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也可以說是簡化版的火器大陣,戰場上數萬軍隊交鋒的時候用完全版,而這種類似於巷戰的模式則化整爲零,採用簡化版的火器大陣,依然是多兵種聯合,那些散兵遊勇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明軍的對手,偶爾一兩個拿着武器的殘兵敗將撞上了明軍的小分隊,也是三兩下就被收拾掉,砍掉了腦袋等着領賞。

緬甸軍隊的大營太大了,畢竟是二十萬人的大營,延綿十數裡,然而真正的精華部分都在中央,其餘的地方不是隨便打個草棚子就是砍幾根木頭搭起來擋擋雨,也只有戰兵才能住在帳篷裡面,雜役兵的待遇相當差,所以纔會在大混亂之後直接造反逃跑。

在明軍殺敗了戰場上的緬甸主力之前,緬甸大營已經被肆虐了一遍,不知道多少萬的雜役兵成羣結隊的抱着糧食武器就逃跑了,明軍也無力去追,更不打算去追,這些人跑回緬甸最好,直接成了緬甸人的巨大壓力,會給實力大減的緬甸政府以致命一擊。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緬甸人抓來的戰爭俘虜,國家和部落已經被莽應龍莽應裡滅掉了,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會做什麼?或者說會對實力大衰沒有足夠力量的緬甸政府做什麼?或許都不需要等到蕭如薰帶兵打過去,緬甸人自己就崩潰了。

大戰在下午的時候就結束了,而零零星星的小戰鬥則到了夕陽西下的日落時分才完全結束,天上的火燒雲和地上的火燒連營形成了完美的映襯,如此映襯之下,蕭如薰都有幾分想要作詩的衝動,不過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是個半吊子的事實,苦笑着放棄了大勝之後賦詩一首的儒將作風。

按照戰場上的慣例,明軍士兵除少數糾察隊之外,主力全部坐在地上,三三兩兩靠在一起,或者打盹,或者閉目養神,靜靜的恢復體力,糾察隊和軍中文員往返穿梭於人羣之中,一個一個的點人數,算人頭,清查戰果和損失。

四百七十七 局勢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四十八 出發!三百三十四 大城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零九十 憫農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百六十九 挑釁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六十六 意見統一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四百五十二 船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