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啓德想着,如果打敗了暹羅軍隊,就要屠殺暹羅的王族和一切貴族,把他們的子民全部變成奴隸,永遠爲緬甸服務,而納瑞宣也在想着,如果擊敗了緬甸,就要吞併他們的國土,把他們的子民全部變成暹羅人的奴隸,用他們的一生爲之前犯下的錯誤贖罪。
兩人懷揣着同樣內容的想法,朝着不同的方向急馳而去,兩股肉體與鋼鐵的洪流即將在某一處註定被載入史冊的地點交匯,而產生劇烈的碰撞!所有人都會明白,這一戰,將決定兩個國家兩個民族的未來,將決定兩個時代誰能取代誰。
萬曆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暹羅的先鋒三千人和緬甸軍隊的先鋒五千人在廓沙拉遭遇,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或許是剛剛下過大雨的原因,兩軍都沒有沒有攜帶火器,是純冷兵器的交戰,而且還是肉搏式的交戰,暹羅的三千人和緬甸的五千人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雙方帶着對對方徹骨的仇恨,用盡自己全部的力量互相交戰,斬殺對手,鮮血浸染了那片土地。
最後,這場慘烈的遭遇戰以暹羅軍損失兩千五百餘人戰敗後撤的代價而結束,相對的,緬甸人也沒佔到便宜,他們戰死了兩千七百多人,筋疲力盡,在暹羅軍撤退的時候,本想追擊,但是擔心再追下去會遇到暹羅的主力,白白葬送掉自己,所以沒有繼續追逐,而是就地休整,勘察地形,準備在這裡迎戰暹羅人。
他們派人回去報告了閔啓德,距離廓沙拉還有兩天路途的閔啓德在得到先鋒隊戰勝的消息的時候,大喜過望,下令獎賞先鋒將軍的同時,下令全軍加緊趕路,而另一方面,因爲人數過少而戰敗的暹羅先鋒軍四百餘殘兵回到納瑞宣王身邊的時候,納瑞宣王沒有懲戒他們,而是褒獎了他們,贊言他們勇敢的和超過自己兩千人的對手交戰的勇氣。
之後,暹羅人又多了一條戰鬥的理由。
爲戰死的兩千五百名戰友復仇。
與此同時,納瑞宣沒有失去理智,通過這場遭遇戰的分析,他分析到閔啓德沒有在彭世洛傻等,而是繼續南下,腳步未曾停息,一點也不像正常來交戰的,反而像是着急要尋找主力來滅國的,想起了蕭如薰的分析的納瑞宣王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兵力似乎不夠多,但是事已至此,不能後退,後退就是示弱,會極大的損傷軍心,唯有趁着這個軍心巔峰期打一場勝仗穩住士氣。
他派出了腳程快的部隊,連夜奔赴廓沙拉勘察情況,那名領兵的將軍沒有辜負納瑞宣的期待,加緊趕路一天一夜,第二天午夜的時候摸到了廓沙拉,在那裡看到了緬甸軍隊的臨時軍營,幹掉了幾波守夜士兵之後,暹羅軍在半夜兩三點鐘的時候發動了突然襲擊,成功覆滅了這支殺害他們兩千五百多同胞的軍隊。
兩千兩百多人的緬甸軍隊因爲這次意想不到的偷襲而全部陣亡,只有少數幾個人逃跑了,當然這些就不重要了,暹羅軍佔據了廓沙拉,在這裡勘察地形,設下陷阱,派出哨兵四處索敵。
雙方未曾全面開戰,僅僅是一場前哨戰就打得如此慘烈,緬甸軍損失了五千戰兵,暹羅軍也損兵三千餘,雙方的先鋒隊等於都是全軍覆沒了,前鋒戰就如此慘烈,更不要提之後的全面大決戰又該是如何的慘烈,無論是納瑞宣還是閔啓德,都已經有所覺悟了。
閔啓德從逃回來的幾名士兵的嘴裡得知先鋒全軍覆沒之後,感到無比的憤怒,但是同時他也明白,縱使他如何宣揚納瑞宣是個不要臉的低賤的奴僕,但是納瑞宣不是一個好應付的對手,納瑞宣是一個很危險的傢伙,比起他那個無能的父親,納瑞宣要可怕得多,他可以帶着軍隊連續五次挫敗緬甸優勢兵力的圍剿,而這一點是之前的暹羅王所做不到的。
暹羅人在對抗緬甸人的時候總是處在守勢,並且不止一次的被打敗,被滅國,國王被俘虜,國都被焚燬,數次淪爲緬甸的保護國傀儡國,什麼都要聽緬甸的,但是納瑞宣橫空出世以後就不同了。
他想起了小的時候,納瑞宣和一幫傀儡過的王子在勃固和他一起接受葡萄牙軍事教育的時候,納瑞宣總是掌握得非常快,雖然當時不知道爲什麼納瑞宣每次的考覈成績都比較低下,但是閔啓德十分清楚納瑞宣真實的本領,所以他對納瑞宣一直相當的戒備,想方設法的要除掉納瑞宣。
只是最後也沒有成功,納瑞宣被他的爺爺放走了,那是他感覺非常遺憾的事情。
直到今天,納瑞宣居然有了反抗緬甸的軍事實力,不斷的掀起戰爭,數次挫敗緬甸的圍攻,讓莽應裡感到深深的力不從心,當年的擔憂變爲現實,也不知道莽應龍要是知道了這一切,會做何感想。
看着那些跪伏在地上的瑟瑟發抖的敗兵,閔啓德嘆了口氣,開口道:“戰敗也不是你們的過錯,你們不是納瑞宣的對手,下去吧!”
幾名士兵如蒙大赦,連忙屁滾尿流的離開了。
閔啓德站起了身子,看了看瓜子自己身後的軍事地圖,考慮着納瑞宣可以動用的兵力。
三千先鋒隊,連續兩次主動進攻,這就證明他們的總兵力絕對在三萬人以上,暹羅剛剛擺脫困境不久,軍對的確強大,但是人數不會太多,五萬人應該是一個比較客觀的數字,相對於自己的十萬大軍來說,納瑞宣處在劣勢。
這樣想着,閔啓德還有些放鬆,只是突然又想起了造成今天這一切的根源的明軍,他又開始憂慮了。
單純的暹羅軍隊不可怕,一點也不值得他擔心,甚至不值得他出動十萬大軍來死戰,但是加上明軍,那個龐大帝國的軍隊,就很值得探討了,目前還不清楚明軍的具體數目,但是按照準確的消息,四萬明軍打爆了二十萬日軍並且將日本打成兩半的消息是非常肯定的。
無論是野戰能力,還是陸戰能力,還是火器能力,還是海戰能力,明軍都在暹羅和日本之上,而緬甸,還沒有自大到可以完虐這兩個國家的地步,閔啓德也不會這樣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