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

羣臣全部都懵了,接到了朱翊鈞一日之間下發的數道旨意的羣臣全懵了。

朱翊鈞這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出來,打的羣臣目瞪口呆反應遲鈍,也不知道是該爲大明多了幾千萬兩銀子高興還是該爲皇帝不按常理出牌感到疑惑和生氣,一時間種種情緒環繞在每個大臣的心間,他們紛紛表示聖旨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

是,大明打了大勝仗,滅了倭人二十萬,斬首數萬級,倭酋豐臣秀吉都被斬首了,倭國大敗,大明的國威軍威遍揚四海,周圍宵小一時間紛紛沉默,更別說日本還要賠償大明白銀八百萬,甚至還把一座年產白銀百萬兩的銀山交給大明開採五十年,那就是五千萬兩銀子啊!那是純純的財政收入啊!

這也就是說,大明今後一年可以得到兩年的稅收,財政荒廢銀根緊縮的情況在大明會有極大的好轉,之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想修而不能修的城池,想修而不能修的路,想賑而沒有錢去賑的災,想買而不能買的貨,全部都齊全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一年將近五百萬兩白銀的財政收入,等於創下了歷史新高。

這一切都是那個武將帶來的。

文臣們一時間默然無語,武將們和武勳們爲之歡欣鼓舞,他們敏銳的意識到,這個武將必須要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東西,否則,大明的武將們會集體寒心——我們武將給你們文臣解決了你們解決不了的事情,怎麼,你們還有理了?還要欺負我們?

在蕭如薰的問題上,首先戶部的官員就不能廢話了,因爲蕭如薰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戶部的問題,這幾百萬兩銀子涌進來,戶部尚書以往過年都不敢回家的糗事是不會再發生了,正所謂拿人家手短吃人家最短,你拿着人家拼命弄來的錢花着,你還敢罵人家?這要是乾的出來,估計連某些文官都看不過眼要彈劾了。

接下來,工部也不能說什麼了,用錢的大頭往往就在工部,全國工程水利失修處甚多,需要用錢的地方是多如牛毛的,以往沒錢用,很多東西只能拖着,工部尚書又是盧六部裡面最沒有話語權的,只能忍氣吞聲,現在有錢了,最開心的就是工部,工部拿了蕭如薰那麼多的好處,還想怎麼樣?

至於其次的,就是兵部了,打仗要錢,製作軍械要錢,修理軍械要錢,撫卹士兵要錢,樣樣都要錢,這幾百萬兩銀子也有大頭會進入兵部的賬面,兵部的人也不能嚼舌根了,涉及到蕭如薰的問題上,他們也要三緘其口,不然的話,面子上實在是過不去。

當然兵部也不會說什麼,他們選人正確高興還來不及——蕭如薰可是兵部選出來的主將人選,是石星力排衆議堅持以蕭如薰爲主將,兵部沒有理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在蕭如薰的議題上,兵部肯定是支持的。

六部裡面三個部都拿了好處,就不能在蕭如薰的議題上做文章,否則傳出去,名聲要臭,更遑論武將們洶涌的浪潮,蕭如薰這一仗可是打出了不少鐵血戰將,這些人一個一個都要封賞,眼看着他們的威望大漲,羣情激憤,此時此刻,文官也要退避三舍,要是在這個關口鬧出文官打壓武將的事情,估摸着整個大明的武將都要鬧事。

皇帝和文官鬧事已經夠煩了,他們好不容易馴服了武將讓武將無法支持皇帝,現在要是爲了一個蕭如薰讓武將和文官鬧翻,使得文官羣體被武將和皇帝兩面夾擊,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所以,他們做好了蕭如薰封侯的準備,打算讓步,就算皇帝要蕭如薰封侯,他們也答應,該賞賞,該賜賜,反正關於蕭如薰的賞賜,皇帝說什麼,戶部也不打算反駁,禮部也沒有打算攪屎,兵部武選司也乖巧的坐着等着皇帝的旨意。

但是蕭如薰封侯的旨意沒等到,他們卻等到了三王並封和軍隊凱旋的禮儀同日舉辦的聖旨,皇帝要帶三個王一起出皇城迎接凱旋歸來的大將們,爲大將們慶賀,爲大明慶賀。

皇帝的組合拳來的十分突然,直接把毫無準備的羣臣打的目瞪口呆,但是很快就有明眼人看出來了,這皇帝是居心不良,是來蹭熱度的,是要藉着蕭如薰成爲了文官們集體退避三舍的對象的威望,蹭一波熱度搞一波事情,叫文官們無可奈何,泛着噁心又不得不做。

行爲之險惡,居心之叵測,令人難以相信。

這樣的無賴居然是大明的皇帝——陛下啊,你身爲至尊,怎麼能像常人一樣隨自己的心意做事情呢?自古以來的聖君可有如此作爲的?你怎麼能這樣呢?你怎麼能用這樣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呢?

文官們同樣不解。

皇帝硬生生的把軍隊凱旋的大禮議和三王並封的禮儀牽扯到了一起,要以皇帝的身份率領三個王爺親自迎接凱旋的軍隊,以此表達自己對凱旋軍隊的重視和榮寵,表達對大將的重視和榮寵,宣揚國威,宣揚軍威。

這樣的說法有錯嗎?

沒有。

皇帝親自迎接凱旋大將不是罕見的事情,王爺代表迎接也不是罕見的事情,皇帝親自出迎、王爺隨行也不是罕見的事情,這都很正常,可關鍵是,你居然要趁這個機會把國本之爭給按下去,你這個居心實在是太叵測了,簡直是在把文官們當成猴兒來耍,還耍的很沒有技術,很讓人噁心。

你是皇帝啊,你做事情要正大光明啊,你不能玩心眼啊!

文官們感到自己受了傷,受了折辱。

偏偏他們不能對這件事情做直接的否定,因爲他們一直沒能解決的財政問題,被一個武將用一場戰爭給緩解了,至少未來的幾年內大明不會缺錢,這就給文官們減輕了不知多少壓力,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他們都要對蕭如薰表達謝意退避三舍,可是皇帝蹭熱度的做法實在是太噁心人,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奉詔。

一時間,朝野上下失聲,局面十分詭異。

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七百四十八 出發!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九十九 平壤終焉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二十九 破城計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二百三十八 手腕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五十九 巨人始動七十 蕭李爭鋒(下)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七百二十五 蠢貨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二十六 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