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

這支軍隊就是蕭如薰最喜歡的先鋒大將駱尚志所部,之前也是駱尚志所部率先登陸日本本土對名護屋發起進攻,這一次蕭如薰依然選擇駱尚志做先鋒軍,給他配備了一百多門車炮和足夠的彈藥,讓他帶領三千精銳南兵成爲先鋒隊,一馬當先的衝向了石見地區,二話不說就開始攻城略地。

明軍的突襲來的十分突然,混亂的日本沒有海防體系和海防的能力,明軍輕輕鬆鬆的登陸,然後整兵備戰,各軍從容出征。

以至於明軍大軍開始在石見各地區攻城略地的時候,日本的民衆和一些當地守備兵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爲這是德川軍前來攻擊,但是看軍隊的裝束和軍旗的旗號,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等一些看得懂漢字的人終於發現這是明軍來襲的時候,卻已經晚了,那些沒什麼防禦力的民居城池和小村莊被明軍一波炮火帶走所有人都成了俘虜,敢於抵抗的殺掉,投誠的被看押起來,所有防禦設施和明軍看不上的軍械都被燒掉,被攻略地區的日本人是真正的手無寸鐵了。

明軍雖然兵力吃緊,但是三萬人拿下一個小小的石見地區還是簡單輕鬆的,石見地區也沒有看到什麼難以攻打的倭城,這對於明軍來說是個好消息,所以各路明軍進展順利,駱尚志的軍隊進展的尤其順利,短短兩天就從海邊打到了石見的腹地,聽到了隆隆的炮聲和槍聲,意識到這裡有軍隊在交戰。

蕭如薰的戰前分析會議裡面講的很清楚,石見地區不僅是大明志在必得之地,也是日本兩方勢力志在必得之處。

豐臣秀次和德川家康都知道石見銀山的重要性,所以豐臣秀次和德川家康一定會在石見打起來,他要求各路明軍無論是誰看到了有日軍在交戰,不論誰是誰,先一頓炮火上去收拾,然後建立營寨,讓大軍站穩腳跟。

駱尚志按照蕭如薰的路線前進,第一個撞見了正在交戰的兩軍,他沒有急着下令軍隊出擊,而是帶人偷偷摸到了戰區,他觀察了交戰的雙方一個時辰沒有出手,通過千里鏡的觀察,他注意到一支軍隊處在弱勢,一支軍隊處在優勢,他猜測,優勢的一方一定是德川軍,而弱勢的一方應該就是豐臣軍。

他猜得沒錯,所以他悄悄的集結了軍隊,在豐臣軍對德川軍造成了重大殺傷並且即將被全殲的時候,他果斷下令炮隊開炮,軍隊出擊,一舉擊潰了被炮火轟擊得失去分寸的德川軍,殺死殺傷了幾百人德川軍之後,戰場上的德川軍因爲搞不清楚情況而被迫後撤,放棄了即將得到的戰果,勝利的果實被明軍搶先佔據。

豐臣軍最後的一支部隊所保衛的山洞裡面,駱尚志發現了堆積如山的未加工銀礦石,數量之大讓駱尚志和麾下士卒爲之咂舌。

駱尚志連忙下令自己的親兵衛隊嚴守礦洞不讓任何人進入,然後抓緊時間修築營寨,他選了個很不錯的地方安營紮寨,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條可靠的防線,在德川軍的外交使者抵達之前,駱尚志已經安排好了防禦。

德川家康得知戰場上軍隊的消息之後大爲驚訝,在他的記憶力,有那麼多火炮的軍隊絕對不可能是豐臣軍,要是他們有那麼多火炮的話早就拿出來用了,德川軍也絕對沒辦法打敗他們,然而他們沒有,那麼這支軍隊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明軍!

該死,這些明國人到底想幹什麼?到底要幹什麼?他們到底在思考些什麼要命的問題?爲什麼?明明說好了明明講好了,居然還來插一腳?還怕我不把銀子給他們嗎?上來一陣炮火沒把豐臣軍幹掉多少,但是幹掉了不少我的人,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出於對明軍的忌憚,德川家康沒有下令全軍壓上去反擊,而是派出了外交使者,懂漢字會說漢語的幕僚,派他去明軍軍營探探底,看看情況,問問明軍到底想要做什麼,然後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然而耽誤時間是肯定的,耽誤計劃也是肯定的,德川家康的心裡滿滿的都是惱怒,要不是覺得打不過明軍,他早就出兵碾壓了。

外交使者來到了明軍大營,看到了那面大旗之後,他確定了是明軍,並且驚訝於明軍安營紮寨的速度,他來到明軍大營之前,向守營士兵請求面見大明的蕭如薰提督,守營士兵問他是誰,他說自己是德川將軍的使者。

駱尚志接到通報之後,冷笑不已,這一切都和蕭如薰預料的一樣,駱尚志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蕭如薰把換約之後的合約書寫了好幾份分別交給幾路將軍,讓幾路將軍無論誰見到德川家康都要給他。

挑釁他,激怒他,讓他主動進攻,明軍主力就能一擁而上吞掉他的兵力,讓他兵力大損,無力繼續進攻豐臣氏,給豐臣氏爭取時間,並且不斷調和雙方勢力,最終促成日本東西分治的局面。

這不是沒有先例,因爲日本歷史上也有所謂的“南北朝”時期。

爭取再搞出兩個“天皇”,讓日本人自己內亂爭正統去吧!

駱尚志在自己的主將大營接見了德川氏的外交使者,一路上,士兵們特意帶着這個使者往人多的地方走,讓這個使者無法準確的分析明軍的兵力,而且多豎旌旗,給人以錯覺,讓他們認爲自己這裡有足夠的兵力,以免德川家康狗急跳牆,在蕭如薰主力抵達之前就用自己的主力進攻他,他就三千人,真要打起仗來還真不一定能討到好處。

那個使者被帶到了駱尚志的面前看到了虎背熊腰威儀甚重的駱尚志,使者有些膽戰心驚,趕快行禮道:“不知道將軍是不是大明的蕭如薰蕭提督?”

“本將不是蕭提督,本將是蕭提督麾下的將軍駱尚志,按照蕭提督的命令,率軍前來石見爲爾等德川氏助戰。”

使者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助戰?我主德川將軍好像並沒有邀請大明軍隊前來助戰吧?”

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七 成立鳥銃隊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百六十九 挑釁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六百一十 敢不敢?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八百零四 放心吧!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八百七十 交手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四百七十七 局勢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五 視察軍營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九 訓練鳥銃隊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二十六 晴天霹靂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四百五十二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