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

麗水是如今朝鮮水師的駐地,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營所在地,也將是明軍水師的總基地,蕭如薰要明朝水師合兵一處駐紮,讓和倭寇水師交戰數次的李舜臣給明軍水師的將軍們上上課,讓他們多多瞭解倭寇水師,不要當兩眼一抹瞎的瞎子。

蕭如薰還要求明軍水師做幾次熟悉朝鮮海面的海上作戰演習,以免到時候和倭寇作戰的時候不熟悉風向水流而無法取得戰果,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初次見面之前,蕭如薰和陳璘都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屬下(上司)到底是個什麼人物,好不好打交道,是不是刻薄的人之類的,所以當陳璘得知蕭如薰帶着身邊的武將們來迎接他的時候,吃了一驚,在他的推演之中,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蕭如薰派人來迎接,而不是親自來迎接。

麗水港口爲了迎接大明水師而特意擴建了一番,可以容納相當的船隻,基地內也按照明軍的總人數而發動當地百姓修建了官兵的住所,蕭如薰還特意給水師官兵準備了接風宴,給他們好好的吃一頓,大家好好的認識一下。

蕭如薰覺得這樣做是自己應該做到的,萬萬沒想到在陳璘和他的屬下看來,宛如見了鬼一般。

這般隆重,到底是在迎接誰?不是迎接他們吧?但是剛纔那個使者明明是說要來迎接他們的啊?

陳璘和鄧子龍面面相覷,一臉懵逼。

好一會兒,兩人忐忑不安的帶着水師諸將乘小船率先登陸,隔着不遠就看到岸上當先站立着一名紅袍年輕小將,身旁站着一名文士,身後是威風凜凜的諸多虎狼之將,面色不一,除了當先那小將面帶笑容之外,其餘人等似乎面色都不太好。

按照年齡來判斷,那小將毫無疑問就是大軍提督、威名赫赫的軍中新星、平虜伯蕭如薰了。

“末將水師總兵官陳璘拜見提督。”

陳璘率先上前拜見蕭如薰,叫蕭如薰心裡一鬆,看來這陳璘也不是傳言中脾氣火爆目無上級倚老賣老之將,現在看起來反倒有些小心謹慎,身後一應水將也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不知道在害怕擔心着什麼。

蕭如薰安排那麼多將領在自己背後撐腰當然也是有立威的目的,告訴陳璘別耍花樣,你的給養在我手裡,你的裝備在我手裡,這裡四萬明軍和數萬朝鮮軍也在我的指揮之下,所以在我這裡你還是縮着做人比較好,聽我的命令,我不會虧待你,也不會干涉你的戰場指揮,要是不遵令……那我也不客氣。

現在看陳璘如此小心謹慎,蕭如薰些許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畢竟打了那麼多勝仗,有點傲氣和虛榮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哈哈哈哈!陳老將軍不用如此多禮,算起來,您老可是本督前輩的前輩,算是本督的祖父級別的大將了,本督也是久聞您的大名了,這一次水師由您這位老資格的大將主掌,本督也就徹底放心了!來來來!大家一起來,本督已經在這裡給大家準備好了接風洗塵宴,大家一起來,水師弟兄們也一起來。”

蕭如薰熱情的握住了陳璘的手,一番好話叫陳璘緊張的心瞬間放鬆了不少,身後的水將們也齊齊鬆了口氣,看起來,這位主將倒是個不驕狂的人物,和他們印象裡少年得志趾高氣揚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當然多年爲將的陳璘也注意到了一個細節,蕭如薰一直自稱“本督”,這也是一種示威,告訴陳璘,他是提督,是大軍主將,甚至在級別上和大軍總帥宋應昌平級。

更別說宋應昌信任蕭如薰,不插手前線指揮,只管後勤,人都不在這裡,這裡的軍隊和前線指揮都聽蕭如薰的,他一言而決,所以陳璘也要遵守這個遊戲規則纔好。

陳璘望了一眼蕭如薰身後的剽悍猛將們,只覺得煞氣沖天,這票子猛將悍將,甚至還有那個大名鼎鼎的遼東李如鬆的存在,這般悍勇火爆之將都讓蕭如薰馴服了,可見蕭如薰的手段之高明,以弱冠之齡達成軍功封爵之武將,實在是名副其實,弄不好,又是個霍驃騎轉世。

更別說以他在朝鮮立下的這般功勞,回去以後加官是肯定的,也不知道會不會進爵,從而一舉超越李成樑成爲萬曆朝軍功第一人。

一念至此,陳璘收起了些許的僥倖心理,暗暗告誡自己要小心謹慎。

留下一批人安排水師的進駐和水兵們的登陸,陳璘帶着主要將領們就跟着蕭如薰來到了給他們準備的駐地裡,蕭如薰思考着,讓陳璘和朝鮮水師主將李舜臣合編爲一軍。

兩軍駐地雖然分開,但是間隔也不遠,這主要是考慮到兩軍語言不通——朝鮮人會寫漢字,但是讀音不同,就連大明國內各地方言也相差很多,經常還有這個地方的人聽不懂那個地方的方言的。

駐地相當寬敞,那是動用了李舜臣你手下水師官兵們的家眷和聚集在這裡的全羅道流民們的力量。

這些流民因爲仰慕李舜臣的戰鬥力所以主動跟隨,爲大軍做些後勤上的工作,漸漸的在這裡形成了村落,暫時定居下來,蕭如薰就建議李舜臣動員這些人,然後提供一些飯食,讓他們幫着修補船隻和造軍營。

一邊走蕭如薰還一邊給陳璘介紹這裡的駐地,還有身邊的諸位大將,介紹一下他們的戰功,讓他們和陳璘等水將相互結識一下,陳璘也介紹了一下自己麾下的將領和兵馬。

吳惟中駱尚志這些南兵將領對陳璘還算是友好,因爲多少同屬南軍,有區域上的先天親近的基礎,而北軍就不太有好臉色了,尤其是看到陳璘的隊伍裡還有一堆穿着土司服裝的土兵,就更爲不喜。

即使他們聽說過狼土兵的名聲。

聽陳璘說起狼土兵的事情,蕭如薰還特意看了一眼那些狼土兵,這些當年在戚家軍稱雄之前在東南打下赫赫威名的狼土兵可是有着優良的抗倭傳統的。

雖然他們大多不是漢人,但是打倭寇是毫不含糊的,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廣西狼兵還奔赴淞滬戰場南京戰場和倭寇血戰連連,付出了重大犧牲,給予日寇當頭痛擊,日本人最畏懼的國軍幾支裡面就有廣西狼兵這一支。

打倭寇打了幾百年了,成傳統了。

登陸對馬的搶灘登陸戰可以用這三千狼土兵作爲先鋒了。

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三百零六 暹羅(下)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七百七十四 兵變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三百三十五 戰象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十五 哱雲勸降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三百八十三 歸來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七十四 大明劫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