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

bookmark

納瑞軒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各種意義上的不好過。

自從回絕了大秦要求徵調暹羅的兵馬北上協助討伐日本的命令之後,他的日子就糟糕透頂了,先是周邊國家相繼與之斷交,之後又出現了內部混亂,納瑞軒經營多年的暹羅政局轉瞬之間急轉直下。

誰也不知道暹羅怎麼就突然那麼倒黴了,內憂外患幾乎是在一夜之間。

如果說周圍各國的斷交和孤立只是小患,那麼真正的大患就在國內。

手下諸多臣子一起上奏讓納瑞軒服從大秦安排的事情讓納瑞軒極其惱怒,並且絕對不會答應,但是隨後軍隊當中也出現了這樣的聲音,軍隊裡不少武將都當面請求納瑞軒服從蕭如薰的安排,不要死扛。

大家一起打下的天下開闢的局面,不能就這樣完蛋啊!

納瑞軒一開始還頭鐵,死不答應,但是很快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頭再鐵,也也不得不在乎的事情。

大秦要制裁納瑞軒、周邊各國紛紛斷交孤立暹羅的消息傳來,暹羅國內的糧食價格幾乎是應聲上漲,一天一個價格,人可以不遊戲不娛樂不外出不搞事,但是不能不吃飯。

你糧食價格應聲上漲,一天一個價格,一天更比一天高,天天創下歷史新高,你這搞的老百姓們都買不起糧食吃不起飯,這算什麼?

吃不上飯,是要死人的。

農村裡的農戶還好,自己有土地的還能自給自足,但是城裡面怎麼辦?

納瑞軒十分惱怒,他很想立刻安排人處理這些事情,結果很快他就意識到,控制土地讓糧食價格上漲的正是他的政府當中的某些人,甚至還有軍隊裡的一部分將領。

包括他的某些有親戚關係的人。

他相當的糾結。

而就在他糾結的時候,外面的局勢可沒有停下來就不發展了,在蕭如薰的號召之下,轟轟烈烈的排擠暹羅運動在整個大秦藩屬國範圍之內展開了,各國開始堂而皇之的對暹羅人進行大規模的陷害。

搶奪暹羅人的財產,霸佔暹羅人的產業,殘害暹羅人本身和家眷,就連一些他們本國的人都被當作暹羅人一起幹掉,一時間消滅暹羅人成爲了整個東南亞大秦藩屬國地區的政治正確。

一句『你是暹羅人』就足以讓一個家庭破滅。

對於這樣的局面,大量暹羅人千方百計的尋求逃跑活命之道,有些人運氣不錯,排擠暹羅運動還沒有發展到高峰期的時候就已經連滾帶爬的逃回了暹羅得以活命,而那些運氣不夠好的可就倒了血黴了。

基本上都被三光政策對待了。

而僥倖得以活命的那批人回到暹羅之後到處宣揚他們的悽慘遭遇,並且向納瑞軒政府控訴那些國家對暹羅人的所作所爲,渴望得到納瑞軒大帝的支持,但是他們註定會失望。

因爲納瑞軒自己都自身難保了。

想要和他爭權奪利發國難財的人們藉此機會大肆抨擊納瑞軒愚蠢的政策,並且煽動餓肚子的恐慌民衆進行集會鬧事,到處編造控訴納瑞軒的謊言,納瑞軒已經焦頭爛額了。

如果這還算是可控範圍之內的話,大秦黑水部隊的相關人員對一些有實力的實力派進行煽動,那纔是最要命的,這些實力派各個掌握着一定的武力,足以對納瑞軒的政權造成打擊。

對納瑞軒來說,這樣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在外部環境極其不友善的前提之下,如果國內爆發內亂,那麼外部那些對他不滿意的國家和勢力會不會乘勢入侵?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納瑞軒急切地想要控制住當下局勢,不讓內戰爆發,爲此,專門派遣他的弟弟厄迦陀沙律四處遊說勸說人們冷靜,並且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厄迦陀沙律爲了哥哥的政權也是很盡心盡責的,但是效果實在是有限。

很快,除了首都周邊地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撫之後,很多偏遠地區都已經不再受控制了,他們開始和接壤的國家商議一些很私密的問題。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納瑞軒大驚失色,他是沒想到才那麼短的一段時間裡居然就出現了想要脫離暹羅的地區,大怒之下,他派遣厄迦陀沙律率領一支精銳兵馬去討伐最早這樣做的地區,並且震懾其他地區。

他以爲自己動兵就有了效果,但是很快,厄迦陀沙律兵敗身死的消息傳來了,跟隨他一起南征北戰絕對可以信任的弟弟居然戰死了,連帶着精銳的皇室部隊一起。

暹羅舉國大譁,而原本對納瑞軒強大的武力還有所憂慮的內部離心勢力終於忍耐不住了。

除了首都地區之外,很多地區都宣佈不再承認納瑞軒是他們的統治者,他們要求納瑞軒放棄地位,向大秦謝罪。

這個舉措是符合整個暹羅被煽動的人們的想法的,他們被煽動之後就認爲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納瑞軒,是納瑞軒害得他們買不起糧食吃不上飯。

要求納瑞軒下臺的呼聲越來越大,人們也漸漸的失去了理智。

納瑞軒開倉平抑物價的地區只限於首都地區,因爲他掌握不了那麼多的糧食,就算是首都地區還是他強行將岳父家族手上所擁有的土地和糧食搶奪而來的成果,這才堪堪穩住了首都周邊地區。

但是此時此刻,暹羅亂局已經出現,各個地區宣佈不再承認納瑞軒,要選出新的王者,並且互相商議組建聯軍,準備如果納瑞軒不放棄權力的話就一起討伐他。

納瑞軒對此又恨又惱,恨蕭如薰,恨那些不懂事的貴族地主,恨那些鬱悶的百姓,恨那些野心家。

賠掉了弟弟和一支精銳兵馬,納瑞軒的實力大大的削減了,若要解決眼下的危局,除了認慫之外,只有主動出擊。

於是納瑞軒決定和當初獨立戰爭時期一樣,親自率軍征伐,帶領所有忠誠於他的軍隊,用他無與倫比的威望重新統一全國,把那些野心家統統幹掉。

他做好了相關的覺悟和準備。

他留下了值得信任的人幫助他管理後方,然後打出了自己的旗號,宣稱打到什麼地方就把糧食和生存帶到什麼地方,以這樣的口號來收買人心,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七百九十七 策反六百三十八 三絕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八百八十七 恨七十二 癡兒啊!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八百九十九 滿分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百七十 毒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