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

李如鬆一點都不重視日本,也不畏懼他們的長刀和火槍,不管是朝鮮之役的時候還是現在,他都沒有把日本當作真正的敵人來看,無論蕭如薰要他們如何重視這幫人,他都不在意。

在他看來這些人就是一羣待宰的羔羊罷了。

對於正大光明得到以戰養戰的資格的李如鬆來說,這些人都是他的補給。

限於騎兵的速度和大秦後勤能力的極限,給他們準備足夠的肉乾就是極限了,後勤部隊跟不上騎兵部隊的腳步,而且奔襲部隊本來也不需要後勤部隊的照顧。

李如鬆的軍隊可以在日本國土上任何一個地方進行以戰養戰的行動,所謂以戰養戰,就是燒殺搶掠的文明版說法。

說白了,你可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讓軍隊吃飽,達成目標,就行了,其他的,不在乎。

反正這也不是在大秦的國土上開戰。

多殺掉一些老弱病殘,還能減輕大秦之後的統治難度,至於民心什麼的。

勝利的獵食者需要在意獵物的想法嗎?

獵物只需要恐懼就可以了。

李如鬆就是他們恐懼的源頭。

隨身攜帶的一包肉乾雖然可以果腹,但是多少有些單調,從登陸但馬國開始,李如鬆就決定進行以戰養戰的行動,讓軍隊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和戰意,以及充分的營養。

鮮肉當然比肉乾要好吃,這是肯定的。

軍紀是相對於本國來說的,本國國內軍事行動誰敢擾民就是找死,但是國外軍事行動,說真的,誰在乎呢?

皇帝會在乎嗎?不,皇帝也不在乎,否則也不會允許李如鬆以戰養戰,而應該限制李如鬆的破壞行爲。

反正李如鬆從來也沒有在意這些人怎麼活下去,不被殺死算運氣好,但是至於會不會餓死,就不是他所在意的事情了李大將軍從來也不是在意這些事情的人。

一聲令下,軍隊開始攻城略地,因爲速度極快的原因,別說村落了,連一些城池都因爲防備不及時被秦軍騎兵直接突破了,城池裡的東西可比村落裡的多得多。

村落裡一般也就把人殺掉,然後把能搶到的都搶一搶,最後一把火燒個乾淨。

可關鍵現在還是春耕期,沒有成熟的糧食,倒是有一些儲備和家禽,但是村落裡的物資也僅限於此了。

李如鬆不滿意,於是開始對城池下手,在密探的帶領下,各處城池有多少防禦有多少兵馬有多少人口都被標註出來,李如鬆立刻制定了奔襲路線,大軍兵幾路,他三個隨行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樟各自帶兵奔襲城池。

但馬國遭遇李如鬆的突襲而毫無防備,一時間整個領國都在李如鬆所部騎兵的鐵蹄下哀嚎,大軍所到之處無不屍橫遍野,之後還被一把火焚燒殆盡,少有幸存者,就算有,面對一堆廢墟,也是欲哭無淚,等死而已。

但是李如鬆所部卻得到了十分充沛的給養,戰馬也得到了很豐盛的飼料,長途奔襲之下不僅沒掉膘,反而還增長了一些,跑起來更有力了。

但馬國的悲慘情況引發了大規模的難民逃難潮,他們紛紛向丹波和播磨等地區逃竄,尋求一條活路,而地方大名還有政府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所做的第一反應不是守土安民,而是立刻逃跑。

跑得比李如鬆的騎兵部隊還要快,想跑到京都裡去避難,去通風報信。

但是難民潮已經產生了,李如鬆告訴弟弟們和部將們,儘量促成難民潮的誕生,讓舊有的難民去衝擊新的難民,讓難民們帶着自己的物資家室離開城池地區,不僅方便他們搶掠,還能使得日本地方政府完全崩潰。

使得他們無法在各地設防對付李如鬆的部隊。

以這羣難民爲先導,可以保證李如鬆所部好吃好喝的安全的抵達京都,甚至不用打什麼仗。

恐慌可以造成很多李如鬆想要看到的事情,而且李如鬆的目標從來也不是小人物,而是那些京都城裡的大魚,比如那個妄自稱天皇的日本國王。

大秦皇帝才自稱天子,他居然敢自稱天皇。

此番出征的將領各個都知道這件事情,對於日本這個蕞爾小國極度不滿,行事也就更加酷烈不留手,誓要將那羣膽大妄爲之徒給全部抓起來,獻給大秦皇帝陛下。

李如鬆急於討好蕭如薰以確保自身的安全與名位,他也清楚蕭如薰對他抱有希望,對他善於長途奔襲的事情抱有希望,希望他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日本,使之不復成爲憂患。

這個機會太寶貴了,很多人都羨慕嫉妒李如鬆,若是能生擒對方的首腦,那個狂妄的天皇,那該有多好?

基本上公爵是穩穩的,傳家也未嘗不可能,一些政治上經濟上的有待肯定也有。

美滋滋美滋滋。

李如鬆每每想到這裡都忍不住激動的心情。

他一路進軍一路殺戮一路造成大量的難民,每一次等難民們足夠多了就衝上來殺戮一次搶掠一次,等多了就殺戮一次搶掠一次,簡直是把難民們當作飼養的肥羊,到了時候就要剪羊毛。

豐臣氏的地方大名也實在是無力的很,面對李如鬆突如其來的強大軍隊,居然連抵抗都不敢,連據城死守也做不到,只知道棄城逃跑,跑的一個比一個快,留下來抵抗的寥寥無幾。

李如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支百人隊,各個腦袋上綁着白布條,手裡拿着長刀,對着他嘰裡咕嚕的喊了一通,然後衝鋒過來,李如鬆一揮手,一羣龍騎兵上前翻身下馬,把裝填好彈藥的光啓式燧發銃對準他們,一輪射擊二輪射擊。

這支勇敢的百人隊就死在這裡了。

一個也沒有活下來。

除此之外,就沒有成建制的抵抗了,偶爾在燒殺搶掠的時候能碰到敢於抵抗的平民,比如爲了保護家人反抗的農戶和獵戶之類的,但是沒有一個能活下來。

沒有抵抗,李如鬆的進展非常快,兩天時間鑿穿了但馬國,然後進入丹波開始享受豐盛的難民大餐,同時也開始遭遇了一些小規模抵抗。

看來他們到底還是反應過來了,丹波的抵抗比但馬強,但是也很有限,從百人隊變成二百人三百人,向秦軍發起自殺式的衝鋒,讓李如鬆知道倭寇裡也有勇士。

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七十一 一片公心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十四 武官的困境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七百四十八 出發!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百四十一 戰後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七十二 癡兒啊!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五百九十八 權力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九百二十三 黃袍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五十三 朝鮮來使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百一十二 紅線五百五十三 往南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四百五十二 船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六百四十二 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