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關門打狗

那間,追魂奪命的弩箭穿人透馬,往往一箭就可洞穿身體,戎狄騎兵人馬悲嘶,陣頭頓時一片混亂。

強弩這種高等利器因爲有構造繁雜,易壞,而且弩箭難造等等弱點,所有在大周各個諸侯國很少使用。除了吳國爲了破戰車陣從而大規模生產過外,其他諸侯國都只是適當製造一些而已。

在大周尚且如此,科技更爲落後的草原上更是難得一見。

好比渾無邪,他也只是聽過在大周有一種比弓箭厲害的神器而已。此刻遇到,由於並不清楚它的弊端,只當這弓弩可以無限制的發射。

渾無邪以沒有時間考慮爲什麼弩箭不從他對面射來,他清楚的知道如此下去,他們必然全軍覆沒。在這種利器之下,餘下的這一百步他們很難衝的近身。

“撤退……”看着一個個倒地殘死的士兵,渾無邪不甘的吹起了撤退的號角之聲。

刺耳的牛角聲蓋過戰場的喧鬧,傳入了每一個戎狄人的耳中。

他們本就處於被動,兵無戰心,聽得這號角,個個如同天籟。他們爲了方便紛紛跳下了馬背,向甕城逃去。

人擠着人,人踏着人。在這一刻,人性的貪婪,自私,一覽無餘。

他們又哪裡得知,他們去的是一條不歸之路。

正在他們一心前衝的時候,專韋已經將甕城城門關死。那些戎狄士兵那裡注意那麼多,一直到了城門口才發覺城門關閉。

正待看個究竟。後方的人便涌了過來。

人越聚越多,前面知情地人用力往後擠而後頭不清楚狀況的人卻朝前面衝。

擠、壓、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這時,聯盟軍已經壓了上來,六國精銳齊出。姬凌雲也耐不住寂寞,帶上一隊人馬殺了上去。

渾無邪來到城邊,發覺不對,但以無力迴天。這撤退命令下達後。全軍戰意大減。在對方的緊逼之下。如何再能挽回戰意?

渾無邪也隨着人羣進了甕城,見己方大軍擁擠在了一塊,恍然明白,厲聲大吼:“出去……出去……”但他的喉聲在這雜亂的人羣中是那麼的渺小。

姬凌雲親率一隊無前精銳將所有的戎狄賊寇通通趕進了甕城。

一聲令下,甕城的城門在士兵地推動下緊緊關閉。

洛邑甕城之戰,聯盟軍可謂大獲全勝,己方陣亡者五百餘人。傷者不到九百,殺敵卻兩千餘,俘敵兵將八千餘人。

衆人沒有處理降兵地經驗,對着困死在這甕城中地八千多俘虜,大感頭痛。

姬凌雲心底嘆道:“總算才明白爲何古時白起長平之戰後會把四十萬降兵坑殺了,那麼多人想把他們逐一斬首恐怕沒有人受得了,不殺卻又養不起,總不能將他們放回去把!”

趙毋恤來到姬凌雲的身旁。道:“殺了吧。他們不能放也不能留,反正是禍害。”

姬凌雲點了點頭道:“射……”

這一聲令下,意味着殺入洛邑城中的一萬戎狄士兵無一活着回去。

此時清點戰場的項鷹走過來到:“大王。除了這些士兵。他們還虜獲了七千匹戰馬,您看這如何處治?”

姬凌雲略微一思索,道:“全部殺了做燻肉。我們沒有那麼多幹草養活它們。”

項鷹心有不忍低聲道:“那些可都是好馬啊,百里無一。比我們的戰馬強上不少,我們的騎兵無論是戰力還是默契都在別國之上,但戰馬卻並非正統戰馬,遠遠出不上毋恤將軍麾下的那支騎兵。要不,留下幾百匹也好?”

趙毋恤裝做沒有聽見地看着天。

姬凌雲沉吟了會兒道:“這樣吧!!!你挑選出一千六百匹戰馬來,分爲八份作爲此戰的獎賞。八個諸侯國一人分上兩千。其餘的都殺了做燻肉,充當軍糧。”

姬凌雲可不是袁紹之流的蠢蛋,既然當上這諸侯盟主就必須公證的讓他人心服。同時,心底也多了一份心事。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騎兵已經開始進一步的取代戰車。趙毋恤麾下更是已經有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隊。

這騎戰也逐漸取代戰車成爲陸戰之王。

此後地戰馬將更加難買,吳國地處北方那不適宜養馬,縱然同一品種地戰馬在吳地馴養起來就是沒有北方戰馬出色。

吳國如今的戰馬大多來至於楚國,而楚國的戰馬卻來至於秦國。這樣一來二往,自己手中得到地戰馬是三手貨色,不說很差,卻也沒有的好。

原先還不知,但自從見到了趙毋恤的騎兵隊時也發覺之間的差距。

雖然,此刻趙毋恤麾下的騎兵隊不是自己的對手,但人之間的差距可以隨的苦練而逐漸縮短,但馬卻不同。不好的馬在怎麼訓練也成不了良駒。若不改善吳國戰馬的質量,冠軍騎這冠軍的稱號。用不了多時還真的可能要讓出去。

這一點從項鷹那急切求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其中的重要。

“要是有信的過的人選,在北地幫助自己開一家馬場訓練戰馬那就好了!”這個念頭在姬凌雲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項鷹大喜能得兩百是兩百,有在怎麼也比沒有的要好,興沖沖的走下城去。

姬凌雲嘆道:“這馬比人還難伺候。”

項鷹對於馬比姬凌雲要了解的多的多,笑道:“其實着樣戰馬也並非那麼難,只要品種好,在加上地勢的影響就算是良駒。你們南方氣候溫和,所以戰馬的體力,耐力都沒有經過苦寒的考驗,當然不行。北方的戰馬不需要多餘的訓練,只要它們活下來的就是好馬。相對來說南方確實要強上不少。當然,北方馬要是經過特殊的訓練更加出色。”

聽了這話,姬凌雲想要在北地暗中開設馬場的心更加堅定了。

第12章 尊王攘夷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12章 首戰初捷第28章 和氏之璧第48章 大戰淄川口(上)第12章 西施、鄭旦的好感第56章 威鎮天下第13章 佈局第2章 端木子貢第31章 開懷暢談第32章 擔任聯合軍盟主第6章 婦人愚昧第44章 輝煌的戰果第26章 論道墨學第20章 悍將無敵 鐵骨柔情第29章 欺負“弱女子”第21章 局中局第6章 婦人愚昧第25章 兵聖出山第31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甕城血戰第4章 無雙良駒——汗血馬第3章 倩女幽魂第16章 艾陵之戰第5章 綠衫少女第2章 決戰定策第18章 決定出兵第33章 藤甲兵即將誕生第16章 水土不服第25章 夫差之難(下)第44章 激辯智宣子(上)第43章 誓死一戰第2章 氣候惡劣第24章 百越族的前身第28章 福星高照第40章 殺手鐗第13章 立志學劍第10章 利用時機第14章 四面越歌,敗范蠡第10章 柏舉之戰第20章 端科與韓慶(上)第29章 天子之劍第8章 暗潮涌動第44章 激辯智宣子(上)第5章 先聲奪人第2章 繞樑第41章 戰機咋現第4章 齊樂融融第33章 形勢緊迫第37章 請君入甕,關門打狗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33章 血戰孤城第7章 白髮伍子胥第48章 大戰淄川口(上)第32章 匈奴來襲第23章 效仿先人第33章 六千VS十萬第9章 “政”、“ 武”第21章 出人意料的變化第24章 跟西施、鄭旦、姜柔玩4P?第6章 朝堂爭風第35章 鑿穿戰術第34章 天賜良機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6章 一個條件第48章 大戰淄川口(上)第7章 來至周天子的邀請第18章 連取四城第21章 局中局第8章 良將公孫縱第32章 擔任聯合軍盟主第34章 貴人相助第8章 暗潮涌動第24章 那是吳國的水軍第25章 終敗趙鞅第12章 尊王攘夷第35章 最後的王牌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章 擔心、牽掛第32章 伍武合壁 天下無敵第51章 臨淄定策第12章 西施、鄭旦的好感第3章 你的胸軟軟的第13章 立志學劍第22章 擒拿晉定公第10章 扶持衛君第8章 暗潮涌動第12章 步入危機第16章 寶兒捉姦第37章 下馬之威第5章 反奇襲中的奇襲第18章 今生誓取天下第31章 舊疾第8章 良將公孫縱第15章 范蠡之死第1章 贈君兵法第1章 王子凌雲第15章 教導吳起第39章 刺殺齊王第2章 結交四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