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情勢急轉

大周官制中,實際並無名爲宰相之職,世人遁例將入主政事堂諸位高官稱爲國相,除三省長官外,又包括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薛謙既爲參知政事,當然也算國相之一,只這三年之間,他被謝、韋等有意排擠,往常又不受天子詔見,即便在朔望朝會,天子也堅持只走過場而不詢問國政,事實上薛謙這國相一直就是擺設,就算自己不做鋸嘴葫蘆,說的話也沒人理會就是了。

而三年以來,御史在朔望朝會上蹦躂出來彈劾之事,也僅就今日一樁。

薛謙明知若再沉默,太后極有可能得償所願,因而纔再難隱忍。

可是他的據理力爭卻被天子溫溫弱弱一句“不需多言”打斷,心灰意冷便可想而知。

三年隱忍,仍然一無是處,難道只能眼睜睜看着太后奪政奸侫當道?薛謙心潮起伏,不免溼紅了眼眶,執笏之手顫抖不停,幾乎下定決心死諫,寧願血濺宣政殿,也要拼力一搏!

可是朝堂百官,這時卻連關注薛謙者都沒有幾個,有一部分是早得謝、韋等人知會,有一部分盤算着坐壁上觀,固然還有一部分是真覺震驚,然而三年以來幾乎已經養成緘默的習慣,一時沒反應過來應不應當諫阻。

大約也只有柳氏三個兄弟心跳如擂——看來薛家果然如同柳家一般,忍辱負重以圖後策,可眼看天子已生卸權決心,薛家卻在這個時候暴露意圖,只怕……會被太后清算。

謝饒平與韋元平一衆聽天子打斷薛謙,一時如釋重負,雖然出了一些預料之外的波折,好在情勢依然有利。

只要天子自認過失,甘願交權,一個薛謙又哪能力挽狂瀾?

謝饒平甚至舒展脣角,準備好匍匐叩拜稱頌聖明瞭。

卻聽一問——

“尚書令,上月望日之前,你還曾久侯紫宸殿外,只爲聖母興周這一謠傳上諫朕順應天意,怎麼當時並未將胡悅奏本上呈?還是說,在你眼中,罪人劉氏胡謅之辭更重國政民生?”

謝饒平呆若木雞,猛地擡眼瞪視天子。

“你也不用爲朕粉飾,三載以來,朕因沉湎酒樂而不理國政,自知有失賢德,卻也信重爾等能當輔政之職,不曾想,尚書令竟如此昏聵,輕重不分,早前你自稱知罪,倒還尚有自知之明。”

謝饒平只覺耳畔轟鳴。

宣政殿又是一片吸氣之聲,便連薛謙在內,這時也都只是呆愕。

“朕爲國君,自知荒疏政務有負社稷,不察奸侫貪宦導致百姓受難,甘下罪己詔請求萬民寬恕,於今朝會,宣告恢復常朝,由百官督朕莫忘勤政。”

這話更如晴天霹靂!

然而賀衍的話還未說完,他微蹙着眉,冷冷俯視階下仍舊膝跪當地的堂堂相國。

“謝饒平身爲尚書令,卻置御史彈劾不顧,疏誤顯見,何當重職?漢州刺史貪墨一案是要嚴察,故,即日免職待審,謝卿,既然你剛纔聲稱自知罪責,朕便予你改過機會,漢州災民急待安撫,匪亂亦需平定,朕便令你爲刺史,立即前往漢州,不得滯留……倘若不能平息民憤,依律重懲!”

一句話,竟然就罷相,將謝饒平一杆子支去劍南道!

滿朝文武尚未回過神來,天子已然拂袖離坐。

顧懷恩喜氣洋洋拉長細嗓:退朝——

依照慣例,但凡朝會,會有御賜廊下食,當然不允交頭接耳,然而今日文武百官因爲宣政殿內的滔天巨浪,個個都是滿腹議論幾乎不能忍耐,是以這餐廊下食吃得那叫一個波濤暗涌,眼神交流間,全是消息。

含象殿中,原本胸有成竹的太后當然也很快得到消息,一時之間這處有若風雷密佈,宮人內宦如臨大禍,連喘息都不敢大聲。

太后這回卻沒有大發雷霆。

不過臉上的冰霜幾乎就要勝過長年覆雪。

“太后,一定是貴妃在後挑撥……”靈藥壯着膽子說出這句,被太后一個斜睨僵凍在場。

貴妃,很好。

太后微微一笑。

“去紫宸殿。”只她纔剛令下,便聽稟報——天子駕臨。

太后臉上笑容更加有若如沐春風。

於是接下來的交談……

“聖人總算不再沉湎哀痛,我甚感安慰。”

“兒子荒謬數載,實在羞愧。”

“謝卿雖當責罰,然則尚書令一職至關重要不可空缺,聖人可有打算任用何人?”

“以我所見,薛謙公正嚴明可堪重任。”

“若爲其父薛子瞻必能勝任,然薛謙任職參知政事以來無所建樹,資歷又顯不足,只怕不能服衆,只惜薛子瞻已然因疾致仕……我倒認爲,王尚書王淮準更比薛謙合適。”

天子一怔,猶疑半響後,到底還是聽從太后舉薦。

太后笑意更深:“源平郡公可接王淮準之職,衍兒以爲如何?”

那到底是貴妃兄長……天子再度默準。

“漢州情況緊急,莫若再令柳均宜爲漢州長史,佐謝卿治政。”

天子呆怔。

柳均宜纔是貴妃同胞兄長,本是四品之職,若爲漢州長史,豈不成了貶遷?更何況天子本來打算揪着謝饒平不放,但有疏失便能重重治罪,可太后卻將柳均宜與之捆綁……

“雖降均宜職官,但可升散官彌補,便不算貶遷,再者,均宜本身意願也在地方實政,不久之前,你姨母還曾在我面前爲均宜討情,聖人既然不放心謝卿,爲民生大計,也當遣信任之人輔佐左右。”

天子再次妥協。

太后頷首:“聖人既已決定恢復常朝,便不可再縱酒無度,龍體爲重,千萬不可輕疏。”

“兒子遵令。”

太后一副老懷安慰的神色:“如此,聖人便歸紫宸殿理斷政務罷。”

天子本是心懷忐忑前來,不想這麼輕易就過了太后這道關隘,居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完全沒有意識到,太后仍然涉政!

目送天子離開,太后臉上笑容才倏忽淡去。

多年籌謀,功虧一簣,如何心甘?

不過暫時也只能這樣,日子還長,只要把緊天子脈門,逐漸剷除那些心存叵測之輩,大權仍然還在手中。

太后兩眼有若幽寒深淵,卻始終沒有怒形於面。

甚至當韋元平與毛維求見時,她大手一揮:“不見,轉告兩位相國,近期警慎行事,莫再來含象殿,該忠於職守,盡心輔佐聖人。”

又說柳少卿,本就遊手好閒的他吃完那頓索然無味的廊下食,往太常寺簽了個道,便匆匆趕回家中,將今日這件意料之外稟明太夫人。

十一娘自然也就曉得了結果。

賀衍居然擺了太后一道,當着滿朝文武面前嘲損謝饒平不說,甚至雷厲風行將其罷相貶黜?!這事委實出乎十一娘意料,然而她卻沒有像太夫人母子一般欣喜若狂。

太后決不會就此偃旗息鼓,三載以來,這女人獨掌大權,在要害位置上當然已經密佈心腹,天子雖然不知受何刺激這回公然違逆,然而是否太后對手徹底擺脫操縱仍不好說。

謝饒平雖遭貶黜,但是朝中仍有韋元平、毛維等霸佔相位,天子又經三載消沉而毫無根底,拿什麼與太后一黨搏弈?

想到這些隱患,十一娘不得不硬着頭皮提醒太夫人:“情勢雖然扭轉,卻不能疏忽大意,還當維持中立才更穩妥。”

好在韋太夫人也沒有被這突然的勝利衝昏頭腦,尤其當知曉長子升任戶部尚書,親子卻與謝饒平捆綁一起,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之後。

“這應是太后手段。”太夫人毫不懷疑,脣角抿得緊肅:“看來聖人雖然有所悔悟,卻始終硬不下心腸反對太后涉政。”

柳均宜卻並不爲貶遷懊惱,甚至不在意與謝饒平捆綁,只爲能擺脫眼下尸位素餐而驚喜不已,尤其在得太夫人叮囑——“切莫因爲謝饒平之故便只圖勾心鬥角而疏誤民政,漢州情勢緊急,還當以撫民安政爲重”之後,柳均宜更加意氣風發,很有挽着袖子大幹一場的決心。

不過因爲柳均宜要立即與聖令不得滯留的長官謝饒平前往蜀地,蕭氏卻不得不留在長安打理中饋,夫妻倆只能暫時分別。

白姬得準,隨柳均宜赴蜀。

至於姚姬……這人已經被均宜夫婦遺忘到了爪窪國,壓根就沒想起來。

倒是柳瑾,因爲蕭氏實在無睱顧及,只好讓她隨白姬一同赴蜀,十一娘也就罷了,卻讓柳七娘與柳九娘姐妹兩人不無羨慕。

而已經稱疾避禍多日的靈沼公在得天子親書詔令之後,當然也立即痊癒,走馬上任。

不用侍疾,新婦柳蓁纔有空閒回了一趟孃家,代表王家與太夫人交流一番這場意外之喜後,對於孃家繼續中立的態度表示肯定,實際上靈沼公也並不認爲天子恢復常朝就意味天下從此清平,更何況靈沼公上任之時,便被韋元平意味深長暗示——這回升職,位及國相,實爲太后舉薦!

以靈沼公的城府,當然不會立即示誠,或者對太后提攜嗤之以鼻。

倒與太夫人不謀而合,不偏不倚,盡職盡責纔是人臣之本。

天子都未曾與太后刀劍相向,爲臣者倘若挑是生非,便是自取滅亡。

不過柳蓁在回府之前,卻向太夫人提出邀請十一娘去王家小住——

“十一妹既有書畫天份,孫女想着,從前畢竟受過皇后指教,或者能助十一妹更加精進,再者,祖母聽聞十一妹聰穎強記,也甚爲驚異,便連阿家,耐不住兩位小姑纏磨,也囑咐孫女務必將十一妹請去小住。”

韋太夫人當然不會拒絕。

十一娘卻知道這其中必然有賀湛與四姐夫的主意。

“朝中有此變故,確是出人預料,十四郎與七郎着急與你協商,再有,薛相國當日宣政殿那番言行,似乎也證明薛家並非傳言那般。”還在途中,十一娘果然就聽阿蓁說道。

“我本打算與六哥袒誠一談。”十一娘這時當然也聽說了薛謙力駁謝饒平一事,雖則已經料到薛家不曾當真投誠太后,然而卻並未如釋重負。

因爲薛家經此一事,已經暴露意圖,儘管看似有天子庇護,今後福禍卻難以預料。

“我會讓七郎邀約六哥過府一會。”柳蓁這時顯然再無擔憂。

十一娘微微一笑,也是該與陸哥一會了。

第560章 得救第918章 這是一出滑稽戲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95章 遠客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746章 互懟第437章 盟主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1155章 又是一對夫妻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615章 告成第506章 壽誕第217章 杏園宴來了賽潘安第1098章 處處樹敵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495章 升官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209章 切磋第835章 女人的作用第942章 偶爾第725章 靜好與慘痛的一夜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209章 月容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1306章 捉弄第39章 開導姚姬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1103章 噩耗抵太原第912章 轉變第279章 盧夫人上門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71章 車禍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1181章 議立後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70章 果敢裴六娘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511章 晉王好無恥第224章 生死無常,公允不存第881章 真相第1268章 準才人、準女官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852章 不怒第849章 下藥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323章 薛郎計第1284章 還擊第723章 滅門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843章 菜餚第542章 上元夜第751章 巨蛇名阿烏第633章 元媵人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786章 議發展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740章 反目第1049章 窮途末路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549章 決裂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353章 莒世南的使命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556章 血訴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527章 慘敗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67章 兄弟見面不相識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1298章 拖後腿第66章 輿論的力量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982章 談判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17章 樂妓叩音第28章 義川郡王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第388章 計逞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633章 元媵人第880章 機心第1180章 一套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