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爐竈前,婉蘿原本心事忡忡,手裡那把蒲扇的扇動更顯心不在焉,突聽輕微的步伐聲,驀然回頭,只見讓她牽腸掛肚的男子那身白衣仍然不染污塵,呆怔片刻,仍然回頭繼續煽火,卻怎麼也忍不住淚水有若決堤。
但心裡卻是踏實的,他終於毫髮無損的回來了。
手中的扇子卻被接過,婉蘿側偏着身體,手忙腳亂抹拭眼淚,自信情緒已經平息,哪想到一轉身,模糊的視線仍然無法看清身邊人的形容,只見爐眼裡竄出的火焰,一片炙紅。
沉默直至藥湯煎好,終於才聽那低沉的聲嗓:“讓婢女們服侍阿姑用藥吧。”
明明守在爐竈前,但婉蘿的雙手仍然冰涼,以至於被賀湛牽握時,她下意識有些瑟縮。
寢臥裡,還有早就收拾裝裹的行囊,整齊而又安靜。
窗外已經是夜色籠罩,這一日的確太過忙亂了,婢侍們不曾點亮檐燈,桑紙上,無法印出那枝梅樹的虯幹,顯得枯躁而無情致。
賀湛親手點亮兩盞燈燭,室內纔有火光,略減昏沉。
火光下女子眼瞼紅腫,面色蒼白。
“婉娘,是我對不住你。”
只一句話,險些又讓眼淚奪眶而出,婉蘿強忍哽咽,相比滿面愧疚的男子,她竟更顯慌亂。
“不是,郎主並未虧欠妾身,妾身知道,郎主是怕連累妾身,是擔心妾身悲痛,才說那些絕情之語……郎主這些年來,爲全妾身安寧,就算膝下只有魚兒一個獨子,也從不曾再納姬妾,妾身感念不已,郎主千萬莫說愧疚……”
竟喋喋不休:“妾身閨閣時,姐妹及好友,到此年歲,夫主都已納有姬妾,不少庶子庶女憑添多少煩擾,屢常聚會,衆人皆羨妾身,雖夫君位高職重,俊朗不減當年,仍對妾身一心一意……”
“阿婉。”賀湛實在聽不下去了:“我明白,你也明白,朝早之言,並非完全出於愧疚,我不瞞你,當初求娶阿婉,並非出自真情,這多年來,我對你一直心懷戒備,從未真正與你交心,我不納姬妾,一來是因阿姑與皇后介懷,再者……當初我甚至無意娶妻,就更未想過姬妾成羣。”
“妾身自知蒲柳之姿,與郎主本不般配。”眼淚到底還是垂落,婉蘿心中一片哀惻。
很早的時候,她便已經感知,再是如何努力,她都無法真正貼近丈夫的內心,她無法理解丈夫的情致,她只能以溫柔賢良相待,警告自己,不能妒嫉那些被丈夫稱讚貌美有趣的婢女,也不能介意丈夫常往北里,與那些解語花們傾談交心。
她更不能打聽丈夫的事務,她不能詢問丈夫甘願爲皇后出生入死的理由,她不能質疑,爲什麼你的任何事,都要對我隱瞞。
她曾經安慰自己,這些都不重要,至少除了阿姑與皇后之外,自己也是賀湛的親人。
旁人都羨慕她,但只有她自己知道,當真從來沒有,贏獲丈夫絲毫愛慕之情。
但她雖然清醒,卻從不怨恨,只是深深惶恐着,這一切會促不及防,戛然而止。
所以婉蘿更不能承受,賀湛此時此刻的坦誠布公。
“能娶你爲妻,是湛此生幸運。”
就連這樣的話,也無法寬釋婉蘿這時惶恐的心情,她太慌張了,她已失去理智:“不用再往下說了,求求郎主,不要再說感激與負愧!”
“不是負愧。”賀湛挨身上前,吻吮婉蘿的眼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此婚姻本就無關愛慕,我與阿婉成婚多年,自認僅論夫妻之義,我並無虧欠。”
他輕笑,將妻子擁入懷中:“阿婉可別笑我誇口,事實上傾慕我之女子,實在太多,我總不能個個都投桃報李,虧欠情債太多,早就皮堅肉厚,再說負愧豈不矯情?我不想欺騙阿婉,那時年輕,暗暗發誓若非情投意合,決不趨從流俗,奈何放蕩二十餘載,志同道合倒遇見不少,就是沒有一個情投意合者。”
“我這人,一貫輕狂,其實就連我自己也不知,什麼纔算情投意合。”
賀湛感覺到衣肩已被熱淚浸溼,他輕輕撫慰婉蘿的背脊:“我幼時,便遭母兄遺棄,若非阿姑,只怕早不在人世,那時我對母兄滿懷仇恨,性情未免偏執,但不敢表現出來,害怕遭受阿姑喝斥,只有裴五姐才知我心病,給予關懷,那時,我只當阿姑與五姐爲我唯一親人。”
“後來裴鄭二族獲誅,裴五姐也被毒殺深宮,我心中唯一願望,便是爲五姐報仇雪恨,爲了這一願望,我必須依從流俗,所以我那時娶你爲妻,不無功利之圖。我以爲我早放棄恣意,所以封蔽情感,可是阿婉,當我決定赴死之時,最不忍便是看你悲痛欲絕,所以,我寧願讓你恨我,我也希望你能活着,不要爲我,再執迷輕生。”
“也值到那一刻,我才發覺,你已經成爲賀湛此生,除阿姑與五姐之外,另一牽腸掛肚之人。”
他微微放開懷抱,一臉嚴肅:“所以,今夜,此時此刻,我真打算與阿婉開誠佈公,從此你我之間,再無隱密,但我要說之事,太過離奇,阿婉可曾準備好與我分享隱密?”
婉蘿哪有絲毫猶豫,雖仍然淚眼迷離,但已是喜極而泣:“郎主但說無妨。”
“當今皇后,正是裴五姐。”
見婉蘿震驚的神色,賀湛頷首加以肯定:“所以,這回事故,我才甘願赴死,阿姑知道這一隱密,絢之也知情,還有柳三郎,寧致夫婦二人,但除此之外,就連聖上,也被瞞在鼓中。”
婉蘿連忙就想發誓,卻被賀湛阻止:“我相信阿婉,必定守口如瓶,我告訴阿婉這些機密,不是爲了讓你增加負擔,只是想告訴阿婉,賀湛,從此也將以生死託付,你我是夫妻,更是情侶,我們之間,今後不再有任何隔閡,如阿婉所說,今後我不會再說負愧,但仍然心存感激,賀湛慶幸此生,有阿婉這樣一個妻子,不離不棄生死與共。”
這一晚,風雪未停,窗紙之外不見梅枝印飾,窗紙之內,那紅燭兩支,卻照相擁相吻親密無間一雙人影。
——
與此同時,長安殿內的韋太后卻在大發雷霆。
“你說什麼?賀湛非但得以寬赦,竟毫髮無損官復原職?!馮繼崢與嚴慎,怎容柳在湄爲所欲爲!滿朝文武難道都裝聾作啞不成?聽憑柳在湄爲黨徒狡辯脫罪!親、故、賢、能、功?賀湛若具資格,韋、元二相也理當無罪,馮繼崢,至少應當藉此話柄,力諫二相也得寬赦!”
遭受怒火的人現下只有任瑤光,她心中自然也存義憤填膺:“可不是這麼說?但因皇后拿捏馮侍郎收賄之證,馮侍郎便被嚇得魂風魄散,再不敢抗辯。”
“此輩只圖聲譽,瞻前顧後,可笑還不死野心,意圖權傾朝野!”韋海池因爲氣急敗壞,竟也開始遷怒“黨徒”,而且嫌棄任瑤光打聽得不夠詳細,即次日,竟在紫宸園召見任知故面商。
韋太后起初通過脫簪待罪討要的權利,僅只召會政事堂官員而已,如今謝饒平、韋元平均已停職待審,自然沒有資格出入宮禁,任知故現今官職,也就只夠在朝會之上站班而已,論來根本不能進入內朝,但十一娘也無意阻止這對主臣仍有勾通,對韋海池已經逾矩的行爲知若無察。
然而任知故卻不如謝饒平般“任勞任怨”,如此時,眼看韋太后似乎當真已經淪落到窮途末路,雖還不至於倒戈相向,卻也不願再忍受此婦人毫無意義的怒火,及不問青紅皁白的喝斥。
“柳皇后爲賀澄臺開脫,先是辯明叛國投敵等等罪行皆乃污告,再者便連受賄之罪,也提出乃受贓不枉法可得輕減,完全足以適用八議之條,故可留用。而謝、韋二相,乃坐贓而舉奸歹,罪重一等,察實罪證處以罷免,已經是格外寬容,這讓我等臣公有何理據辯駁?更不說馮侍郎、嚴寺監等,與賀澄臺同樣都是受贓不枉法,若仍不依不饒,自己便當先行掛冠請罪,太后難道是想讓我等臣公都被肅清,只爲彈劾賀澄臺也遭罷免?”
任知故舉揖,神色卻多帶怨氣:“太后現下喝斥臣等未曾盡力,然能夠約束皇后者,僅太后而已。臣不敢相瞞太后,如今已有不少同僚,質疑太后過於看重聲名,而坐視臣等憂患,若亦能如柳皇后一般,悍然維護黨羽,朝堂之上,又怎會掀生這場哄亂。”
韋海池的“教諱”竟被黨徒打斷,已然是怒火萬丈,更不料任知故竟還敢當面抱怨她只知自保而不顧黨徒,越發是面紅腦漲,胸口惡血翻涌,冷笑道:“想不到你任知故,竟也是個首鼠兩端之徒!”
“太后,任某是世上最望京兆柳慘淡收場聲敗名裂者,又怎會向柳皇后投誠?只任某不得不提醒太后,如今遷怒旁人對時勢可無絲毫益處,還望太后冷靜,三思應當如何挽回劣勢,否則臣等固然會被皇后驅逐朝堂,甚至論罪處決,只怕太后,將來更無立足之境。”
竟就這麼禮辭,頭也不回地出了紫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