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

賀燁的鼓勵,到底還是對柴取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

至少這個決定長安存亡的京兆尹沒有再醉生夢死,只知舉着酒盞咒罵政敵徐修能不得好死,他開始積極參與八大世望的部署,鼓勵百姓振奮軍心,他開始走上城牆巡防崗哨,開始召集守軍統帥商議如何固守城防,柴取甚至在賀湛的建議下,啓用了前京兆尹宇文盛。

宇文盛雖被貶黜,但仍然被韋太后留任朝中,只成了閒散之職,所以在遷都的朝議上,他根本沒有資格出席,當然也沒有掛冠請辭的機會,而韋太后有若喪家之犬隻顧逃命時,顯然也忘記了這個急公會的遺患。

眼下重要的已經不是大勢已休的匪寇了,自從與突厥開戰,韋太后甚至連晉王夫婦都拋之腦後,更不說宇文盛,所以宇文盛不在隨遷金陵之列,他留在了長安城中。

不過這時,宇文盛曾經的下屬已經被調遣他職,有的去了地方,有的乾脆黜免,他除了出謀劃策之外,對賀湛並無多大幫助,柴取之所以啓用他,也是因爲宇文盛在職期間公正執法不畏權貴,甚得長安百姓愛戴,經宇文盛出面呼籲,更有利於衆志城誠。

而突厥人也並沒有給予柴取充足的部署機會,韋太后撤逃半月之後,聯軍開始攻城,正南明德、安化、啓夏;東向金光、延平;西向春明、延興;七座城門同時遭受攻擊。

當時柴取正在明德門巡防,險些被流矢擊中,嚇得屁滾尿流可謂落荒而逃。

他是文官,而且還出身貧寒,靠着才華天賦才爭取得名師指教,沒有因爲家境困窘失學,在客觀條件的限制下,當然不會如貴族子弟般文武雙修,可謂手無縛雞之力,又從沒見識過真刀實箭的戰爭場面,被迎面一箭嚇得鬥志盡挫其實也是情理之中,誰讓急於奔命的韋太后根本沒有時間考慮柴取是否適合守衛長安呢?

事實上韋太后壓根就沒想過長安能夠固守,她是當真下定決心要拋棄這座都城了,之所以還需要留下一個京兆尹,也是因爲太極、大明兩座宮殿,不知有多少珍寶財物,難以在短期之內搬運金陵,必須留下個心腹主持善後事宜,儘可能的從突厥人手中“保奪”財富。

至於柴取是否善戰,根本便不在韋太后的考慮範圍。

柴取雖被嚇破了膽,但城牆之上還有賀湛,有宇文盛,有柳均宜,有崔、蕭、王、薛、李、袁六家世望子弟,甚至連韋太夫人的幾個侄子侄孫,也凜然不懼城下的蠻狄士勇,他們未着盔甲,卻身先表率,他們雖然白袍染血,然而當突厥撤軍之前,卻沒有一人退縮。

長安城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首回考驗。

柴取卻一病不起。

他再也不想督戰城頭了,他甚至害怕聽到廝殺之聲,他躲在京兆府衙裡瑟瑟發抖,那支迎面而來的箭矢讓他惡夢連連,他吃不下飯,也睡不着覺,此時此刻無比後悔與徐修能作對,他甚至懊惱自己爲何要對仕進產生慾望,他想如果考取進士之後便心滿意足,如今他或許能在某地貴族府中以僚客爲生,再不濟也能謀個西席先生之職,這樣便不會生死攸關,這樣尚能安心享用豐衣足食,就算賀周亡國,讀書人總能混得溫飽,大可不必如現今一般擔驚受怕。

於是柴取再度閉門拒客,彷彿龜縮在府衙裡,就能天下太平。

這下連劉氏也忍無可忍,氣勢洶洶殺將入內,一把掀開柴取蓋在頭上的錦被,雙眉倒立,兩眼冒火:“都什麼時候了,突厥人就快破城而入,你竟然還是如此窩囊?真想等死不成?”

“你這悍婦……”堂堂京兆尹,在河東獅面前,只敢聲如蚊吟般囁嚅。

劉氏壓根沒聽清丈夫這句指責,有條不紊地交待婢女爲柴取梳髮更衣,她自己端端正正坐在軟榻上,見柴取不敢掙扎,任由婢女擺佈,她才略略平息了怒火:“長安城必定是守不住了,你也該是時候想想後路,別人你不見,粟田君這時登門拜訪,指明要見你,你怎能也稱病拒絕?”

“粟田君分明是娘子之嬌客,我見與不見有何要緊?”柴取剛說一句,只見劉氏再度立起了眉目,連忙陪笑:“我並不是責怪娘子,只的確身感不適,大小事務,娘子與粟田君商議也便是了。”

劉氏連連冷笑:“大小事務我若皆能作主,也不需煩動你了,如今你是京兆尹,我可支使不動你那些部卒,否則,又何必讓你去見粟田君。”

說完極不耐煩喝斥婢女:“穿戴整齊也就是了,這時什麼局勢?犯得着如此講究?橫豎就是給他穿上龍袍,也是晦氣窩囊模樣!”

原來劉氏雖然對賀湛賊心不死,奈何一直不能得手,她當年願意嫁給柴取無非是圖自由自在,對待柴取這個丈夫當然說不上任何情意,心上人一時不搭理她,她也不甘就此“荒廢”着,頂着已婚婦女的身份大可不必拘泥閨閣禮褘,老早便與紈絝子弟們勾搭成奸,“嬌客”之一,便是遣周使粟田馬養,這也是劉氏願意留在長安不去避難的原因——粟田馬養早就對她承諾,就算長安城破大周滅國,也少不得她的榮華富貴、逍遙自在。

而粟田馬養這時來見,並非爲了與劉氏風流快活,目的是在勸降柴取。

當着粟田馬養面前,劉氏可沒面對賀湛時“循規蹈矩”,領着柴取就坐,她甚至坦然與粟田執手相望,巧笑嫣然:“咱們京兆尹,唯一長處,便是對我言聽計從,粟田君有什麼交待,直言便是,需不着那麼委婉。”

柴取盯着自己的膝蓋悶不吭聲,粟田馬養雖對這個男人鄙夷不堪,然而這時多少會有所收斂,從劉氏那兒抽回了自己的手,先行揖禮,格外溫和:“柴府君,事到如今,可千萬不要再指望周廷了,在下此來,是爲柴府君指點一條明路,倘若柴府君願意投效奇桑可漢,在下願意牽針引線,柴府君將來,還有望高官厚祿。”

頭頂染綠的滋味當然非七尺男兒能忍,柴取懾於妻室之威,也只好暗中對粟田馬養咬牙切齒,然而此時此刻,當他聽聞這番話後,兩眼一亮,簡直就是喜出望外:“粟田君此話當真?”

第1394章 形蹤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424章 出風頭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90章 所謂“欽佩”第2章 帝星從者第1066章 叔母難稱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191章 飲樂第663章 玉管居第404章 “發明家”謝瑩第1103章 噩耗抵太原第95章 遠客第790章 中伏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211章 歪打第1227章 機心顯第1258章 想送就送第1047章 灰其心志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517章 小九也是工具第72章 關於韋中書的“交待”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343章 殘局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832章 毛夫人又有計劃第729章 熱鬧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353章 莒世南的使命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743章 曝露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236章 又顯煞威第354章 欲揭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921章 發作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1377章 天佑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392章 暗殺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691章 露尾第61章 逼近真相第921章 發作第683章 “不思進取”柳族長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1177章 復興元年第199章計成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637章 剖析謝氏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872章 陰謀展開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390章 晉王府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1069章 開戰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1230章 這驚人的隔閡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48章 真相第511章 晉王好無恥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411章 “揭穿”璇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