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

徐州下邳城,刺史陶謙收到了漢朝廷的命令,袁紹擁立的漢朝廷請求各路兵馬前往洛陽勤王,阻止董卓進京。

徐州刺史陶謙是其中一路強盛的諸侯。徐州在黃巾之亂中損失較小,陶謙的實力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不過就在不久前,曹豹、糜芳率領的五萬徐州精兵在北海國遭到多爾袞埋伏擊敗,只帶了萬餘人回來,令陶謙爲此煩心。

他找來治中從事王朗、別駕趙昱、部將曹豹等人,商議應對董卓與袁紹之爭、以及琅琊國楚天的威脅。

琅琊國位於徐州北部,在青州黃巾軍的威脅解除以後,看守徐州北門戶的楚天又成爲了陶謙的心腹大患。

“琅琊國相掠奪青州黃巾賊八十萬,安置在開陽、莒縣一帶,如果放縱他下去,將來說不定會攜八十萬黃巾南下,貪圖整個徐州,大人不可不防。”

曹豹將鎮壓青州黃巾軍之事詳細向陶謙說來,尤其是糜芳與楚天關係不淺,令陶謙愁眉不展。

“如今天下有大亂之勢,琅琊國相麾下衆將又勇猛無比,連席捲青州的黃巾軍都爲他所敗,我當如何防備他?”

陶謙想到自己的部將,竟然只有糜芳和曹豹使用,和楚天的武將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楚天不到五萬人便可以掠奪八十萬黃巾軍,糜芳、曹豹五萬人卻被多爾袞擊敗。陶謙再平庸都意識到了差距。

還有態度曖昧的糜家。

曹豹見陶謙眉目間有憂慮之色,大概知道陶謙對楚天防備,於是說道:“末將從北海國歸來,便在想辦法遏制琅琊國的發展勢頭。我們曹家有不少門客,其中一個異人門客認爲,琅琊國相楚天定然會率精銳之師討伐董卓。只要大人您不參與關東聯軍,集中精銳兵力,由末將率兵攻入琅琊國,則可趁虛而入,直搗夏城。”

陶謙聽取曹豹的意見,發現竟然是一條不道義的陰謀,不由遲疑。

楚天率領精銳之師前去討伐董卓,拯救漢室於水火之中,如果趁此機會從下邳國、東海國奇襲琅琊國,未必過於不厚道。

從事王朗說道:“大人,萬萬不可,各個刺史、太守應當合力匡扶漢室。琅琊國相爲大人下屬,豈能爲了利益內訌?”

別駕趙昱同樣搖頭。

陶謙遣散兩個手下,單獨留下曹豹:“王朗、趙昱名士也,卻不通兵法,與之討論無益。你詳細呈上奇襲琅琊國之計策。”

曹豹說道:“大人可以逐漸往郯縣添加兵馬,使郯縣兵馬到五萬人。若是大雪紛飛,末將率領五萬兵馬出郯縣,強行軍兩百里,三日內可抵達夏城下方,五日可破城!”

陶謙對曹豹沒有信心:“你一個人如何是琅琊國衆人的對手?糜芳與楚天來往過密,不能重任。”

“大人可暗中聯絡東海國、彭城國、下邳國的領主,共同瓜分琅琊國,末將以爲,他們定會參與行動。”

“讓我想想……”

陶謙閉目養神,楚天在暗中聯絡徐州的世家們,嚴重影響到他在徐州的地位。

楚天在考慮討伐董卓的人選,以及留守琅琊國的人選。

東漢區郡國上百,楚天控制一個郡國,有資格被稱爲諸侯。家大業大以後,他不能和以前一樣只留下少量的人看家。

這一次討伐董卓,系統不會再給領主的領土提供保護。

琅琊國的防禦區域有三塊地方,位於南部的開陽縣、中部的莒縣、北部的諸縣。換而言之,楚天至少要留下三個守將。

位於黃海邊的西海縣由於路途偏遠,難以控制,也需要有一名守將駐守。

“徐盛、劉三刀統籌夏城、琅琊城、梁山鎮等南部地區防務,雪月、孫康、吳敦統籌莒縣、雪月城、陽都縣等中部地區防務,臧霸、孫觀統籌諸縣、東武縣等北部地區防務。尹禮守西海縣。”

楚天擁有特性“大賢良師”以後,泰山賊對楚天的忠誠度更高,楚天可以放心使用泰山賊作爲看家的將領。

最重要的夏城交給徐盛防守。

雖然楚天用來守城的武將是琅琊國的二線將領,但只要堅守不出,足以擋住一流將領的攻勢。

南部的威脅來自於下邳、郯縣的陶謙。

楚天並不怎麼畏懼陶謙,陶謙缺乏名將,實際上是一個外強中乾的諸侯,給徐盛萬餘人,足以守住琅琊國南部。

北部的威脅來自於北海國的趙公子、孔融,他們有太史慈、薛萬徹兩個猛將,在楚天眼中比陶謙的威脅更大。

不過趙公子的主力在圍困多爾袞、管亥、吳三桂,估計連討伐董卓都無法參加,否則一旦讓多爾袞反攻,北海國又會再度淪陷。

這樣看來,趙公子的威脅也不大。

再有的威脅就是泰山郡、東海郡、下邳國、彭城國一帶的大領主。

“只帶兩萬人前去討伐董卓,另外三萬人守城,同時招募一萬青州軍,等討伐董卓結束,再解散青州軍,財政負擔便不會過大。”

楚天小心爲上,還是留了一手,臨時從八十萬黃巾流民中挑選精銳,招募一萬青州軍,用以協助守城。

“主公,四百匹來自幽州的輕騎兵用馬已到,一共支出29121兩白銀。”

“知道了。”

楚天購買優良戰馬補充高階騎兵的損失,同時擴大高階騎兵的規模。

鎮壓青州黃巾軍導致高階騎兵死傷數十。

如果高階騎兵戰死,戰馬還活着,那麼需要重新挑選合適的兵源,花費兩個月的時間招募一個新的鐵鷹斥候或者大唐弓騎兵(10級)。

如果戰馬戰死,高階騎兵存活,那麼只需要換一匹新的戰馬即可,等級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很難說戰馬重要還是騎兵重要……

騎兵沒了還可以再招,但招募的是新兵,而不是原來的百戰老兵。

楚天將花木蘭、薛仁貴、李廣的高階騎兵擴張到各300騎,用以擔任特殊任務,例如迂迴穿插、打擊對方側翼、切斷對方糧道、打擊對方士氣。

“還有來自涼州的重騎兵用戰馬150匹,用以組建重騎兵小隊,加上現有的重騎兵,您將擁有一支300人的重騎兵小隊。重騎兵的甲冑以及馬鎧正在上壁鎮生產。重騎兵使用的甲冑包括甲裙、甲袖等,使用的仍然是扎甲,但價格是普通輕騎兵、步兵用兩當甲的數倍。兵器使用馬槊,目前庫存馬槊210支,還有190支馬槊正在生產之中,預計在十二月前可以全部入庫。其中300支將會列裝重騎兵小隊,還有100支留在倉庫,作爲補給或者以後擴大重騎兵規模使用。“

“迄今爲止白銀級的普通唐刀已經生產5000口,優先裝備輕騎兵,其次是細柳營,再次纔是普通士兵。”

“柘木複合弓的等級爲黃金級,還需要額外的材料,造價昂貴,僅僅裝備射聲營。徐州弓箭手、青州弓箭手裝備白銀級的普通複合弓,城防弓箭手裝備青銅級的單木弓……”。

每一種裝備花費的支出至少千兩白銀起步。

戰馬、馬槊、唐刀、柘木複合弓、重騎兵的盔甲(騎兵和戰馬)……還有馬鐙、繮繩、盾牌、軍靴、長矛、環首刀、箭矢、棉衣、被褥、帳篷、鐵鍋……

夏天涼向楚天彙報了上百項戰略物資的準備情況。

楚天已經熟悉各種物資,所以聽起來毫不費勁,唯一比較心疼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琅琊國有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用於擴軍和整頓軍備,這就是亂世,一切以供給軍隊優先,保證武德充沛。種田、經商只是爲了替軍隊弄到錢糧。

天下太平以後,軍費纔會逐漸下降。

“趙雲最近有沒有效忠於我的意思?”

“很抱歉,看不出有這樣的傾向。”

“這次我打算動用人情,請趙雲一同出征虎牢關。只有讓他返回戰場,纔會產生重新出山的念頭。”

楚天知道趙雲會不甘寂寞。

五虎將級別的猛將想要解甲歸田,打死楚天都不信。趙雲可是一直爲蜀漢效力到老,任勞任怨,和薛仁貴一樣,都是可以用幾十年的武將。

“您不怕趙雲報恩以後離開?又或者他遇到劉備,因爲和劉備合得來,然後被劉備拐走?當初趙雲在公孫瓚麾下效力,後來可是投靠了劉備。”

“那是因爲公孫瓚爲袁紹所滅,再加上趙雲與劉備有交情。而到現在爲止,趙雲和劉備沒有一點交集。如果趙雲一見面就跟劉備走,那我無話可說……而且我這邊還有薛仁貴。”

“你認爲薛仁貴可以留住趙雲?”

“不要小看武將間的生死之交。士爲知己者死,不是說說而已。雖然絕大部分人以利益爲重,但還是會有人注重忠義。令薛仁貴去請趙雲參與討伐董卓之戰。”

楚天爲了收服趙雲,決定進行冒險,用對趙雲的恩情來請他出山參與虎牢關之戰。

薛仁貴被楚天叫過來,楚天的命令很簡單,他給薛仁貴5兩白銀,令他去灌醉趙雲,讓趙雲答應跟隨楚天參與關東聯軍。

薛仁貴有意與趙雲聯手統帥騎兵上陣殺敵,於是應允下來。

於是薛仁貴提着幾壺酒來找趙雲……

“城中的兵馬爲何調動如此頻繁?”

好不容易在地價高居不下的夏城買下一間普通民宅的女武將見到城中不時有兵馬出入,專門找人打聽。

“破虜將軍董卓與司隸校尉袁紹在函谷關一帶交戰,司隸校尉號召天下兵馬進入洛陽勤王,我們領主大人估計很快就要出兵了。”

“琅琊國相打算去洛陽?”

“多半是了。我們琅琊國相一身正氣,收服泰山賊、鎮壓黃巾賊、殺黃巾軍渠帥張闓、黃巾賊首領張樑,爲朝廷拋頭顱、灑熱血,現在天子有難,怎會不去!”

“琅琊國相真是奇男子。”

女武將在夏城聽到的都是有關楚天的正面評價,不由暗暗稱奇。

楚天還真沒做過什麼喪心病狂的壞事,攻打的勢力都是諸如泰山賊、黃巾軍等名聲不好的勢力。而且他是正式的琅琊國相,只要治下的百姓可以活命,這些百姓就會對他歌功頌德。亂世百姓命賤如草芥,活着已經是奢求。

趙雲被薛仁貴設法灌醉,最終同意了跟隨琅琊國軍隊參與討伐董卓。

琅琊國猛將如雲,趙雲在夏城與薛仁貴、李廣、徐盛等武將認識,逐漸有了交情,已經慢慢淪陷。

利用武將之間的交情將趙雲留下,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有了薛仁貴、李廣等人,趙雲估計很難被劉備拐走。

楚天在進行討伐的準備時,其他大領主也在頻繁向朝廷上表,申請出任太守、國相,甚至有人申請出任州刺史、州牧。

現在袁紹和異人公會漢盟控制洛陽,想要獲得太守、將軍、州刺史等官職比漢靈帝時更加容易。

袁紹以漢少帝的名義,封自己爲車騎將軍,宣佈董卓爲叛賊,然後大肆冊封官員,收攏人心。

袁術被袁紹封爲南陽太守、冀州領主趙龍被封爲魏郡太守、曹操被封爲奮武將軍……

遼東領主明關利用襄平城的傳送陣,給袁紹送去3萬兩白銀,以及700匹遼東戰馬,袁紹冊封他爲遼東太守。

一些領主有樣學樣,也向袁紹送去金銀和物資,獲得太守和國相的職位。

至於刺史和州牧,袁紹還不敢亂封,基本沒有異人被封爲刺史和州牧級別的大官,而漢室宗親劉虞被封爲幽州牧、劉焉被封爲益州牧……

於是東漢區冒出了一大羣諸侯。

“袁紹過頭了。”

楚天得知袁紹大封諸侯,知道袁紹想要用官職來籠絡各路諸侯,請他們進駐洛陽抵擋董卓。

但袁紹過頭,冊封的諸侯數量衆多,病急亂投醫。

楚天本來是唯一一個獲得諸侯身份的異人領主,而現在至少有五個異人領主得到了與楚天平起平坐的官職,讓楚天的琅琊國相地位有所下降。

通貨膨脹現象就是這樣出現的。

當所有人都是太守、將軍時,太守、將軍的價值就下降了。

楚天正納悶自己的琅琊國相地位下降,袁紹的使節已到夏城。

第一千六十九章 周瑜、呂蒙與甘寧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城的獎勵第四百章 六國大戰(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後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益州之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道的底牌第二百五十二章 第二次國戰開啓!第一千一十三章 定軍山爭奪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爭奪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一千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四十七章 漢中決戰,呂布的決心!(補更20/100)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合戰結束第九百六十章 合衆國出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太宗的玄騎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價的神級道具(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決心(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花木蘭受傷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肥爭奪戰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遼東軍VS英格蘭王國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操的決心(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三次國戰(三)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二百五十六章 阿拉伯戰馬和駱駝第一百五十七章 反楚天同盟!(六百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狼居胥(五)第九百零八章 佈陣(補更6/100)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分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東破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岳飛、木華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謀士陳平,離間之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掃蕩鮮卑部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界第一城(上)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二百五十章 被房玄齡算計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鄴城破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石勒十八騎第四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漢帝國第九百五十四章 八龍地動儀第四百八十章 飛將李廣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楊再興死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一千八十九章 平平無奇黃月英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皇級,鐵錘查理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上洛(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伏擊關羽(補中午)第八百二十六章 薛仁貴戰呂布第七百二十一章 契丹降服第八百六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木真與亞歷山大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方的傳奇君王第一千七十三章 孫策戰莽應龍!第一百九十七章 關東羣雄!(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國戰戰場(補萬賞加更2/6)第九百一十七章 兩個羅馬皇帝的決定第一千零五章 項羽的特性第六百六十八章 討伐金帳汗國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八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世子的第一次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莽親臨!第九十一章 甲冑與資助第一百四十六章 強攻安市城(五百訂閱)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以類聚,諸侯以實力羣分!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唐名帥第五百一十五章 蠻族,大風暴醞釀第六百二十六章 西亞的大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等待機會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一百四十一章 闖禍的李廣和狄青(一百訂閱)第七百一十九章 漢與匈奴的恩怨落幕第八百零七章 目標遼西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陽馬市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海上馬車伕,拿騷的莫里斯第八百六十五章 鐵鷹銳士兵符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漢對蒙古!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秦瓊第九百零九章 炮轟戰象!(補更7/100)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三百七十四章 樂進先登第五百零八章 主世界的智鬥第一千五十五章 王猛與前秦三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就完成,一縣之長第七百四十六章 德里失守第八百零六章 西域都護府入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西域,西域第七百零五章 東歐強盜楚子謀第九百九十八章 高麗再亡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小領主的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