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四章 漢帝國的兵力

bookmark

江東軍的第四軍團,項燕的楚國軍團,副將龍且。

項燕爲楚國名將,項羽的祖父。

龍且爲西楚名將。

項燕最大的戰績是擊敗李信的秦軍,而在《領主》裡,項燕沒有什麼顯赫的戰績,反而被岳飛擊敗。

不過,項燕還是有一定的能力。

【姓名】:項燕

【統帥】:90 【武力】:86 【智力】:******】:30 【魅力】:61

【特性1】:世代楚將(S級特性,荊州、江東士卒攻擊力+18%)

【特性2】:尾隨反擊(S級特性,尾隨敵軍,待敵軍士氣、體力下降後,發起反擊。尾隨敵軍時,己軍行軍速度+10%,士氣下降速度-10%,體力速度-10%;發起反擊時,軍團攻擊力+15%)

項燕的能力比較特殊。

然後是項羽麾下的猛將龍且。

【姓名】:龍且

【統帥】:80 【武力】:97 【智力】:40 【政治】:30 【魅力】:49

【特性1】:龍戰於野(SS級特性,個人攻擊力+25%,可進入狂暴狀態,龍氣護體,攻擊力+25%,防禦力+25%,攻擊速度+10%,效果持續一段時間後消失,冷卻時間:七日)

【特性2】:西楚猛將(S級特性,荊州、江東士卒攻擊力+10%,發起進攻時,敵軍士氣下降速度+15%)

龍且與項羽相似,龍且有龍氣護體,而項羽有黑煞護體,單體戰力驚人。

就是智商感人……

這也是猛將的一向缺點。

至於山越軍團,被楚天解散,將丹陽兵、山越兵編入四個軍團。

楚天解散銅雀強徵的一批低階兵種,保留精銳和老兵,因此江東軍只剩下30萬。

另外,每個軍團分得500艘戰船。

江東四軍,每一個軍團都有統帥和猛將,加在一起十分可觀。

第一軍團,孫堅、孫策、周泰、養由基、孫家四老將。

第二軍團,謝玄、劉牢之、孫無終。

第三軍團,韋睿、桓溫、祖逖、蕭摩柯。

第四軍團,項燕、龍且。

名將如雲。

前提還是楚天把周瑜、陸遜、呂蒙、甘寧等人調去伏波軍,否則江東軍至少可以成立六個軍團,擁兵六十萬到八十萬。

爲了削弱江東軍的勢力,楚天刻意拆散江東軍的名將。

江東軍除了名將,還有謀士陳平。

楚天任命陳平擔任江東軍的軍師,出謀劃策。

【姓名】:陳平

【統帥】:42 【武力】:37 【智力】:98 【政治】:92 【魅力】:58

【特性1】:六出奇計(SS級特性,精通離間、奇謀,大概率提出計謀)

【特性2】:漢相(SS級特性,擅長政治鬥爭,爲皇帝或者皇后剷除異己,個人行政效率+25%)

陳平是漢初僅次於張良的第二謀士,六出奇計,離間項羽和范增,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後來設計活捉韓信,又與周勃平定呂氏之亂,出任漢相,勞苦功高。

以陳平擔任江東軍的軍師,江東軍的實力更上一層。

至於銅雀,被解除實權,雖然仍然是王公,但已經是虛銜,沒有兵力。

宋江、吳用的梁山軍,被楚天編入荊州軍。

荊州軍,下設四個軍團。

荊州軍第一軍團,文聘、魏延、劉磐、黃忠、蔡瑁組成的荊州軍團,由荊州本土將領擔任將領,駐地爲襄陽。

荊州軍第二軍團,韓世忠、吳玠、潘美、曹彬組成的宋軍團,駐地爲江陵。

荊州軍第三軍團,爲唐軍團,主將爲郭子儀,駐紮宛城,下轄李道宗、張巡諸將。

秦瓊、許褚兩個猛將,則被楚天調到禁衛軍。

秦瓊爲玄甲軍四大統領之一,與尉遲恭、程咬金組成玄甲軍,合計擁有1200騎玄甲騎兵。

玄甲軍爲九階重騎兵,兵力逐漸雄厚,再加上三員猛將,玄甲軍所向披靡。

荊州軍第四軍團,即是宋江、吳用、武松等人的梁山軍團,定位是炮灰軍團,駐地爲長沙。

荊州軍約有二十萬兵馬,軍師爲徐庶、蒯良。

對江東、荊州重整以後,楚天又重整益州的軍團。

益州第一軍團,張任、嚴顏、李嚴等本土武將組成的益州軍團,駐地成都。

益州第二軍團,張道、張角、李自成的漢中軍團,駐地南鄭。

益州第三軍團,沐珂、孟霸、雍闓等人的南中軍團,駐地滇池。

益州軍兵力被削少至三十萬人,保留老兵,解散老弱病殘。

至於劉備、關羽、張飛,遷至夏城,受到監督,將來再視情況任用。

王猛、鄧羌、張蠔、徐成的前秦軍團,斛律光、段韶、高長恭北齊三將的北齊軍團,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的大隋軍團,全部被楚天併入禁衛軍,以壯大禁衛軍的兵力。

廉頗、周德威、吳漢、阿史那社爾等劉備原本的部將,也併入禁衛軍。

禁衛軍兵力增加,而這些新增的兵力來自於江東、荊州、益州。

漢帝國大戰,耗盡了漢帝國不少兵力,消化漢帝國的半壁江山、拉攏人心,需要不少時間。

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等武將對楚天還不服氣,田豐、沮授、顏良不願投降,還需要時間懷柔。

另外,伏波軍設立七軍,主將分別爲鄭和、鄭芝龍、李舜臣、陳璘、周瑜、陸遜、呂蒙,虞允文擔任監軍,徐盛被降爲副將。

徐盛畢竟是將才,而不是統帥。

甘寧、蔣欽等武將也是將才而已。

每一個主帥搭配若干副將。

楚天對伏波軍也進行大刀闊斧的重編,伏波軍吸納部分江東水師,依然保持40萬人,精兵簡政,同時,提升戰船的大小,減少小型戰船的數量。

江東軍也有2000艘大小戰船,所以伏波軍不只是唯一一支水師。

江東、益州、荊州的兵力加在一起有80萬,已經是驚人的規模,一些弱小的士卒已經被楚天解散。

漢帝國統一以後,南邊不需要維持一百多萬兵力,否則對於財政負擔極大。

爲了統一漢帝國,楚天的國庫已經不再富裕,感覺被掏空。

交州、吐蕃、西域都護府還有不少兵力。

按照楚天的大征服計劃,等到統一漢帝國,便開始訓練兵馬,積攢箭矢、糧草、戰馬,在數年後,兵分數路,橫掃歐亞。

————

一次招降的人才太多了,考慮每個武將的能力很花時間,其它人物的屬性,以後找機會穿插,儘快推進劇情。

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遼東軍VS英格蘭王國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印度戰象和女真騎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全軍覆沒的瓦蘭吉衛隊第四百一十章 鐵木真的決定(補打賞加更)第八百六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一千七十章 諸葛亮的新任務(補更23/100)第九百六十三章 徐州烽火再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輪臺城的援軍第八十四章 徐州鉅富糜家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九百二十八章 五大領主聯軍(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秦軍聯合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越國的游擊戰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始海外貿易第二百六十六章 白袍逞兇!第五百一十章 柔福帝姬第六百五十三章 蒙古帝國的毀滅(二合一)第一千四十七章 漢中決戰,呂布的決心!(補更20/100)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方巨頭會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西部戰場,劉備與曹操第七百九十七章 回援昆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彭城閃電戰(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國戰會議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一千零五章 項羽的特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三百七十一章 幽州大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決定徐州歸屬的會戰第六百四十章 蒙古騎兵出現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太子親征(補更34/100)第二百八十九章 八旗與關寧鐵騎第七百五十九章 風雲變色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八百章 真正的位面之子!(二合一)第九百九十六章 人形兇獸項羽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波斯文明滅亡第九百一十五章 葉卡捷琳娜的危機(補更9/100)第九百四十一章 兌換火器道具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楚天與亞歷山大第四百八十二章 火攻、水攻第九百零五章 楚天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八十九章 平平無奇黃月英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線進攻(三百訂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楚天與楚武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國戰,文明碰撞!第九百五十八章 孫權與孫尚香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東瀛攻略(上)第二百三十章 南征徐州!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肥爭奪戰第八十章 射聲營與大漢魂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二十八章 活動結束第六百七十九章 新的世界排名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上洛(一)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楚天與亞歷山大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戰伊犁,背叛者第六百九十五章 維也納攻防(補上週日常更新3/4)第九百七十二章 碧蹄館大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斷後第八百六十一章 第二任蒙古大汗的野望(正常更新)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一百零七章 走舸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擒獲第六百二十五章 湟中義從胡第七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兵分五路,掃蕩中亞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戰開始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十九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六十三章 遼東軍的動向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東瀛決戰落幕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九百二十一章 羅馬皇帝來襲!(補更11/100)第二百六十六章 白袍逞兇!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軍至!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國戰預告(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卻月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球國戰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陰險的楚子謀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亞之爭第十一章 琅琊城第三百二十章 招募白袍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背水一戰(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羅馬帝國建立第九百二十三章 女王卑彌呼第六百七十七章 金帳汗國滅亡第八百零六章 西域都護府入關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