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臺盞開拍

“他一直想到大型拍賣會上開開眼界。”鍾毓笑了笑,“不過我們沒有入場券。”

“你又不缺錢,有錢就能辦。”

“這次嘉爾德春拍,好像不只有錢就能進。”

“表面上很多事情都這麼說,但實際上,很少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餘耀擺擺手,終止了這個話題,同時給才持璜發了個信息。

完事之後,餘耀接着問道,“那冼丹這次出來,豈不是要請假?”

“他學習不用擔心。我也給他說了,不能因爲古玩荒廢學業。”鍾毓看了看餘耀,“你好像有話要說。”

“我知道你對他好,是因爲鍾千粟老爺子的事兒;不過,也別揠苗助長。”

“你這麼一說,是有點兒,我記住了。”

“好了,現在我們該繼續討論競拍的事兒了。”

······

當天晚上,兩人聊到清晨,才各自眯了會兒。

第二天拍賣開場,那件青瓷臺盞,拍得很靠前,就在上午場。

這一件柴窯臺盞,若是能被認定,那肯定不會這麼排,必將是大軸拍品,不過,這次春拍瓷器場的大軸,是那件洪武釉裡紅大碗。瓷器場要進行一整天,洪武釉裡紅大碗,是下午的倒數第二件。

而餘耀的鴿血紅,則要在第二天上拍。

歐陽鬆是和小黃一起到場的,也坐在了一起。

而在進入拍場之前,才持璜和餘耀碰面,兩人還在一個僻靜的地方簡單交流了一會兒。

“這樣,咱們就坐一起,過程之中,也隨時交流。”餘耀最後說道。

“這不是我的事兒,就聽你的了。”

冼丹跟着鍾毓進入拍場,很興奮,同時也在竭力壓抑自己的興奮。他畢竟太小,面對這樣的陣勢,確實很難Hold得住。

落座後,鍾毓和冼丹在餘耀和才持璜的後排,兩人只取了一個號牌,鍾毓讓冼丹拿在手中,冼丹喜笑顏開。

上午場的拍賣師,是個留着齊耳短髮、乾淨利索的女子,約莫三十多歲,看臉有點兒混血兒的感覺。

暖場的第一件拍賣,是一件光緒官窯青花花卉紋碗,起拍價五萬,應者寥寥。鍾毓低聲給冼丹講解,“暖場的東西,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就瓷器來說,清晚期的官窯最合適······”

才持璜則扭頭對餘耀說道,“這碗不錯,我託一手。”

餘耀不由笑了笑,“路份不高的東西,何必在拍賣會上搞。”

“路份”這個詞兒,和“開門”一樣,幾乎是古玩行裡評價一件東西最容易出現的詞兒,不太好解釋,基本的含義大體相當於“價值”。

開門的意思就是開門見山,一眼就能看出是真貨,自然比要費勁鑑定的東西更好賣。

但是,開門的東西,未必有路份。比如,“你這件東西開門,但是路份不高啊!”也就是說,東西對,但價值不高,不太容易賺錢。

實際上,不開門的東西,未必不是好東西。比如民國時期開啓海外元青花研究先河的至正象耳瓶,實在是不開門,沒人懂啊,最終被外國人取走漂洋過海,至今還在英國的博物館裡。

同時,開門的一時沒有路份的東西,未必以後也沒有路份;還是民國時期,挖出了大批的唐三彩,很多古玩商都知道是唐代的,但因爲是陶器,也是冥器,所以覺得路份不高,結果被外國人搞出去不知道多少。

當然,餘耀說的,只是基於他自己的眼力和水平。今時不同往日,再也不是買一個康熙將軍罐送你一個光緒青花碗的時代了;所以光緒青花碗對於衆多瓷器商家和玩家來說,絕不是路份不高的東西。

“沒事兒。”才持璜出了六萬的價兒,笑道,“這東西,怎麼也得八萬以上,就是託一手玩玩。”

結果,六萬居然成了落槌價!

“完犢子,託手裡了!”

“反正不虧。”餘耀隨意應了一句,又皺眉道,“我就說今年春拍嘉爾德搞得有點兒反常,拍賣會受影響,果然,開局不利。”

才持璜卻不以爲然,“不到最後,可不好說。”

第二件拍品,是一件清晚期粉彩觀音坐像,雖然工藝精良,卻是民窯的。說實話,比起光緒官窯青花碗,就瓷器本身而言,這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這一件粉彩觀音坐像,同樣是五萬起拍,卻一路逼近了三十萬。

有些東西,市場反應不僅僅止於市場價值。比如如今市場上的玉雕掛件,觀音和佛公很多,實際上購買和佩戴的,相當一部分並不是篤信佛教的人,卻覺得觀音和佛公能普度衆生,保佑自己。

能讓人自我安慰,也是一種價值。

拍了十幾件東西,眼看就要到青瓷臺盞了。起拍價也是一路走高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青瓷臺盞之前,上拍的是一對乾隆官窯粉彩花鳥燈籠瓶。

這拍品一上,現場有點兒小小的騷動。因爲這一粉彩花鳥燈籠瓶太漂亮了,而且起拍價不高,一對只有兩百萬。

這一對燈籠瓶上,畫片的內容基本一致,唯有最高枝頭上的鸝鳥,雙瓶擺在一起是相向而顧。

“你說你託一手光緒青花碗,還不如託一手這個。”餘耀對才持璜笑道。

“青花碗我有用,這對燈籠瓶沒用。你知道的,我對瓷器不算太感冒。”

“有用?你不會拿來吃麪條,暴殄天物吧?”

“你剛還說路份不高,現在又說暴殄天物,怎麼哪頭兒都是你的理呢?”

餘耀聽了,也忍不住笑了,沒再多說。而這對花鳥燈籠瓶,則是噌噌噌一路飆到了五百多萬。最後,還有兩人在較勁,一直到了七百萬纔有人放手。

而拍賣師在過程中似乎也有點兒興奮,落槌的時候動作特別有力。

“下一件拍品,是北宋越窯青瓷臺盞,歷經千年,保存完美······”

拍賣師在最後,也特別說明了一下專家對於窯口的爭議,同時也強調了年份定然不會遲於北宋。這也是一種烘托氣氛的手段,因爲拍賣圖錄上並沒有相應標註“窯口存疑”。

第118章 玄鳥生商第258章 譚木匠第5章 剃頭掛袍將軍罐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581章 雲青花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362章 大盤第214章 長生丹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608章 收破爛的和收古玩的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538章 你變了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鬆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439章 一箱過十億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564章 黑色戒面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192章 頂級高仿代名詞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29章 宣德青花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309章 兔毫盞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456章 奉驚鯢以定陵第40章 盧記瓷行第267章 提前到訪的上官雨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350章 選擇題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310章 放漏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473章 賭一把第307章 雞油黃第341章 接二連三第530章 收冊頁,辦留學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傳人!第61章 御製鼻菸壺第574章 棄金銀,取檀香第168章 我還有個名字,許如琢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220章 東洲錄東坡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276章 騙局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45章 暗戰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93章 賭格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268章 黃家駒,黃賓虹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730章 洞府第388章 五花八門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246章 貨賣與識家第713章 免死玉牌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532章 鬼叔第37章 一封家書(求收藏)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兒第102章 鍾仿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635章 鋪墊第538章 你變了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521章 對不上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320章 永曆金錢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588章 小歇息,玉對子第286章 上官雨還挺積極第302章 半兩錢,鼻菸壺,地球儀第631章 繁花似錦,五彩龍騰第186章 看上鐲子帶出龍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