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

攤主也沒坐在馬紮上,而是站在後面。這是個三十來歲面色蒼白的男子,穿一件老式羽絨服,略顯清癯。

在他面前,擺着的是一件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棱大方瓶,器型碩大,高達兩尺。他的身邊,還擺着一個旅行箱,敞開着,並無他物。

看來,他就是單拿了這件六方瓶來賣的,不是常擺攤的,而是見縫插針找了個空兒,估計也不會交攤位費。

六方瓶前面,還擺了一張白紙板,上面寫着:拙荊患病,花費甚巨,變賣家傳乾隆官窯瓷器。

周圍有不少人在看,但不要說問價兒了,連上手的都沒有。

圍觀者中,有人還低聲議論着:

“這種把戲,不是應該出現在車站、廣場、天橋麼?”

“我看不像騙局,這地方老油子多,要是騙局豈不是自討沒趣?”

“就算他不想騙人,這玩意兒是不是看真還兩說。”

“我看倒是有一眼。”

餘耀和沈歌也跟着看了看,沈歌沒看兩眼六方瓶,就扯了扯餘耀耳語道,“你看人家,對老婆多好。”

餘耀苦笑,這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兒呢,他說老婆病了就真病了啊?沈歌本來也算行里人,但女人的思維角度有時候就是很奇怪。

“我先看看東西。”餘耀應了一句,便往前湊了湊,先觀察了一下這件六方瓶。

不管是青花紋飾和髮色,還是碩大的器型,都是乾隆官窯的典型特徵。

瓷器到了乾隆一朝,創新以其他品種居多,青花瓷器,則成爲一種嫺熟的工藝定式。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大,就沒什麼顯著特點了。

六棱大方瓶,或者說六方大瓶,是乾隆青花的一個經典品種。

做瓷器,圓的相對簡單,底盤一轉,拉胚就能成圓。而方的,比如四方六方八方,拉胚肯定是不行,手捏也不行,因爲做不了那麼規整。

所以,得用模具。

既然用模具,同樣器型和大小的青花六方大瓶,就出現過不少。

不少,只是相對乾隆官窯來說的,總量肯定是多不了。不過,大拍賣會上,類似的六方瓶也亮相過幾次。作爲乾隆官窯的經典器型之一,也不便宜。

十幾年前,英國上拍過,不過那是兩件,一對六方大瓶,那時候就拍了一千多萬。

那一對六方大瓶,出處很明確,是瓦德西當年從華夏弄走的。瓦德西很多人都知道,八國聯軍總司令;八國聯軍這幫強盜,當年不知道從華夏搶走了多少好東西。

還有一件類似的六方大瓶,更有戲劇性,當時是在燕京上拍,結果沒拍成。不是流拍,而是預展的時候居然被撞碎了!

沒錯兒,就是“撞”。有一位參觀者,進了展廳見了東西有點兒激動,猛然就衝上去了,結果腦袋把玻璃櫃給撞碎了,碎玻璃又把六方大瓶給砸碎了。

攤子上擺的這件六方大瓶和曾經上拍過的,大小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真品,那就應該出自同一模具。

餘耀看了看,沒發現什麼問題。有一處棱沿上,有一小塊兒葵花籽大小的薄薄的磕痕,但這是小毛病,不關乎真假的問題。

想了想之後,餘耀蹲下身來,上手了。既然都看了,那就徹底看個明白,斷個徹底,不然還不如不看呢!至於是不是騙局,那再斟酌。

小心把住,翻底,青花六字篆書款兒,大清乾隆年制。

胎底潔白細膩,胎釉交界部位並無火石紅;圈足有一個明顯的着地平面,而且兩側經過打磨。這也符合乾隆青花瓶器的特徵。

上手之後,餘耀順帶又仔細看了看釉色和青花髮色,以及口沿等處。

看完之後,餘耀擺正離手,起身問道,“這紙板上也沒寫價格,請問想以什麼價兒出手?”

這麼多圍觀的,餘耀是第一個上手,第一個問價的。這一問之下,男子似乎還有點兒靦腆,“我查過,至少能值五百萬······”

話音一落,嘈嘈切切的議論聲就起來了。

“嚯!還真敢要啊!”

“不按真品行價要,難道還按高仿的價兒要啊?”

“這樣的東西,上拍纔是正道,要是真品,拍賣公司會搶着上。”

“沒準兒真是急等用錢呢。”

餘耀沒理會周圍,接口說道,“值多少,和你的出價,是兩碼事兒。”

男子咬了咬牙,“三百萬就賣!”

“最低了?”餘耀追問。

“最低了!不能再讓了。”男子迴應。

餘耀點點頭,“我考慮一下,你賣你的。”

因爲見男子不是行里人,餘耀才這麼說,意思就是我考慮的時候有人若是要,不必管我。以免引起誤會。

餘耀退出圍觀的圈子,這時候,興許是餘耀的帶動作用,又有一個老者上手了。

沈歌跟在餘耀身邊,又把他往一側拉了拉,捏了捏餘耀的耳朵,湊着低聲問道,“是真品吧?”

“有點兒不對勁兒。”

“哪裡不對勁兒?”

“釉色。漿白的感覺多一些,和乾隆官窯精品青花釉色的那種白中泛青,還是有細微差別。”

“那就是高仿了?”

餘耀想了想,“依我看,即便是高仿,也是民國時期的。當年津門有幾個專仿官窯器的老字號,好像出過類似的東西。”

“還真是個騙局······”

“不好說。是騙局的可能性肯定有,這東西很難鑑定,所以適合直接擺出來,不必玩兒複雜的設定。”餘耀接口道,“還有一種可能,是他自己也被矇在鼓裡。所謂家傳,若是民國時期得手,祖上收了一件高仿,一直當乾隆官窯珍藏,也不是沒有可能。”

兩人“交頭接耳”的當口兒,那個上手的老者開始和男子談價兒了,老者出了一口一百萬的價兒。

男子不同意,還是咬着三百萬。老者卻沒有放棄,不直接砍價了,開始問詢男子家傳的情況。

男子說是奶奶陪嫁的東西,再往上就不清楚了。

老者繼而勸說,說拿到市場來賣,他能出一百萬已經是很難得的高價;若是咬住三百萬不放,肯定是出不了手的。

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619章 九錫玄香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737章 監測船第674章 鹿死誰手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503章 未雨綢繆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379章 大號石針第787章 天水觀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760章 瓜葛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543章 一善堂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666章 非拍品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116章 金字口重器第323章 蕭影赴京,暫緩回程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426章 諸葛碗第546章 將行汝都第536章 奇怪的徒弟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546章 將行汝都第177章 金爾珍第107章 鬥寶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15章 次品第737章 監測船第259章 點苔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373章 春聯第373章 春聯第314章 血沁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436章 我懂了第272章 九鼎堂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113章 真正的傳承第333章 鑑畫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547章 杯已不在,鬼叔先得第653章 上門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306章 白眉初,***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747章 灌江口第758章 所謂迴流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749章 法臺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338章 這買賣太圓滿了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464章 皮特安第396章 是誰教你的?第742章 羅甸,金甸第444章 三球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