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古玩大集

“什麼好東西?”餘耀問道,“你收的?”

“別一說好東西就想到玩意兒上!是我媽自己灌的土豬肉香腸,經典比例,瘦七肥三,已經晾好了,囑咐我給你送十斤過去。”濮傑應道。

“噢?確實是好東西!一聽我就有點兒流口水,直接放電飯煲裡,熟了整煲米飯都是香味兒。”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那我先掛了。我先和客戶談好,等我去你家。”

剛掛電話,門鈴就響,是樓下塗文海和老伴來了,手裡也拎着東西,都是塗文海老伴做的吃的,有薰魚,有皮凍,還有臘肉。

餘耀讓進來,他們小坐了一會兒。家裡沒什麼可回贈的,餘耀心說回頭買了東西再下去趟吧。正好一併買些茶葉、菸酒、禮盒什麼的吧;過年了,自己也得出去走動走動。

他倆走後,過了不到半個小時濮傑就來了。原先的客戶還想繃繃價兒,那就沒辦法了。濮傑已經聯繫上了胡佔山,約了明天去店裡看貨。

“今天你沒事兒吧?”濮傑說完,點了支菸問餘耀。

“暫時沒事兒,一會兒想去店裡。”

“別去店裡了,咱們去個好地方。”

“別介,你先說是什麼地方。”

“蘭山縣大集啊,趕集去,熱鬧。”

“你說古玩大集啊?不對啊,每年最後一場,不都是臘月二十麼?今天十七啊。”

隸屬江州市的蘭山,是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縣城,古時候也是江北的交通要塞,現在還留着城門樓子呢,就是城牆沒了。

而且這裡古玩之風盛行,八十年代末就出現了不少倒騰古玩的。那個用唐三彩仕女俑做局、後被餘耀識破的賈大爺,就是蘭山縣庫岸村的老戶。

農曆逢十的日子,蘭山縣會有古玩大集,就在城門樓子一側、護欄以外的一條不寬的道上。臘月二十的古玩大集,是一年之中最後一次,往往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這個古玩大集,夏天是清晨開始,不到中午就結束了;而冬天的時候,都是傍晌午纔開始,下午三點左右結束,圖暖和。因爲夾了午飯的時間,所以每逢古玩大集,周圍的小吃攤和流動車也不少。

“我也是剛纔打電話的時候,聽胡佔山說的。他說今年臘月二十,蘭山縣有個什麼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就在城門樓子前的廣場上,讓古玩大集挪地方,不然有礙觀瞻。但這地方多少年了,攤主擔心一換買家會少,所以都不想換;而且十八十九兩天文化藝術節得佈置什麼的,所以就提到今天了。”

“你在電話裡還跟他扯了會兒閒篇兒啊?”餘耀又問,“他也去?”

“他今天沒空,不然就今天看貨談買賣了。”

“行,那走吧!”餘耀點頭同意。

餘耀和濮傑到了地方,已經挺熱鬧了,路兩邊的古玩攤子鋪開了一百多米,琳琅滿目的各色玩意兒,還混雜着旁邊小吃攤飄來的香味兒,加上此起彼伏的吆五喝六,是不能和文化藝術節一起開場。

不過,如今這年頭兒,大集上雖然確實有從四里八鄉收來的東西,但好玩意兒仍然不容易看到;高仿爲主,還有年份湊合但收藏價值低的大路貨。

這古玩大集上的攤主們,還都挺雞賊,不僅善於察言觀色講故事,還有托兒或者打配合的來回穿插。

蘭山縣有一座蘭山,周邊曾經是著名的抗倭根據地;現在這些村裡的老戶,在古玩上對付買家,比當年老輩兒對付鬼子的心眼兒還多。

“我好像有點兒餓了。”濮傑沒看幾個攤子,就開口道。

“你定,先吃還是簡單走一趟再吃。”

“還是先看看吧。”濮傑長呼一口氣,“這一餓啊,我還有點兒感慨。你說古玩這東西,不能當吃不能當喝,甚至有的只能看不能隨手把玩。但瞧瞧這些從江州甚至更遠的地方趕來的,一個個眼睛冒着綠光瞅來瞅去,不玩的人,還真不容易體會。”

“玩上了,一輩子也難撂下。”餘耀也感慨一句。

“精神鴉片啊!”

“你注意點兒用詞,別引起什麼誤會。”

兩人說着,走到了一個有人圍着的攤子邊。

攤子前,一個看着挺年輕、最多三十歲的男子,對着陽光,站着拿一個青釉的小洗子在看來看去。

而男子兩邊都有人,也都在盯着這洗子,瞅那眼神兒,好像他一放下就準備搶過來看似的。

餘耀探頭從旁邊細瞅幾眼,紫口鐵足,金絲鐵線,哥窯的特徵。

不過,這個洗子肯定不是宋代的。陽光下,從金絲鐵線這種開片上就能看出來。

金絲鐵線是一種開片,卻和很多開片不一樣,因爲它經過了長時間的釉面炸裂,同時還有個條件是出窯過了一遍炭黑水。

金絲是指細碎的黃色開片,鐵線是指粗大的黑色開片。

哥窯出窯之後,釉面炸裂不斷形成開片,能“炸”多久呢?

兩年!

這是一件讓外行難以置信的事情。

當然,不是一直噼裡啪啦響個不停。剛出窯的時候,會密集一些,釉面炸裂的聲音也清晰可聞,慢慢的間隔就會變長,聲音也會變小,但要是夜深人靜,還是能聽到的。(現在仿古技法的哥窯工藝品,買回去放安靜房間裡,一樣能聽到釉面炸裂的聲音,也能持續不短的日子。)

因爲出窯過了炭黑水,所以釉面炸裂的同時,粗大的開片就會變成黑色。而細碎的開片,黑色不容易進去,但在釉面炸裂的同時,氣體能進去,細碎的開片經過長年累月的氧化之後,慢慢就會變成黃色。

所以,要是宋人看當朝的哥窯,是沒有“金絲”的,出窯後要經過長時間的氧化才行。

高手從金絲鐵線的一些細節特徵上,大致就能推斷年份。這,也是高仿的一個要點和難點,想高仿宋代哥窯,金絲鐵線做不好,基本就瞎了。

到宋的汝官哥鈞定,餘耀不信會出現在這種古玩大集上。可雖不是宋代的,餘耀卻又看出,也不是新活兒。

怪不得引人關注。

第21章 崇禎官窯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439章 一箱過十億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136章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799章 會長第503章 未雨綢繆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554章 宋青花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355章 兩個人的尾牙第135章 無款辨銘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639章 他是誰?第763章 嘉禾壹圓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114章 撞器第30章 真賽假第516章 功大於過,過猶不及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501章 摔杯第52章 港胖第157章 四方神獸漢鏡(第五更)第214章 長生丹第637章 南紅塔鏈第602章 水月鏡天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53章 花觚裡的紙包第126章 謝流齋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89章 虯角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672章 交錯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3章 撿漏?打眼!第718章 偏差第205章 好心第280章 掛屏上的寶塔第107章 鬥寶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737章 監測船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又得發單章,無語第596章 黃龍背後傍龍河第761章 猛料第493章 辨物,認人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346章 劃重點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滌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434章 順藤摸瓜第70章 報仇吧,小舅子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譚家第306章 白眉初,***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658章 線索之外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361章 太有技術含量了第538章 你變了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247章 唐八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