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佛龕

餘耀此時笑笑,“這種事兒,任誰也不能淡定。”

蕭影點點頭,“先說東西的處理。這星雲鏡本是辟邪之物,在此室之中,卻生出變故,我建議,你可掛在收藏室門外門楣之上。至於這四件陶俑······”

林少驄見蕭影沉吟,便接口道,“蕭大師,東西雖然有些價值,但生出了這等事,也可割愛棄之。”

“那倒不用,只是一年之內,怕不能賞玩了。你去做四個生鐵盒子,分別密封,同時裡面各放上一小塊水晶。一年之後取出來,便可隨意。鐵爲惡金,水晶的輻射能干擾其固有氣息,如此便能解決問題。”

“那我?”

“方纔你頭痛之時,我已用符咒之術驅離你體內的大部分邪氣,同時形成了邪氣外延之勢。至於剩下的,你去找一塊趁手的綠松石,把件也可,只要料性純粹就行,過上個把月,也就解決了。”

“這容易。只是蕭大師還沒說這綠松石,該怎麼用?”

“盤它!”

“呃。”林少驄一時語塞,腦中卻不由自主冒出了一個相聲段子:疙疙瘩瘩的,麻麻賴賴的,一點兒都不圓潤——盤它!

蕭影看看他,又簡單解釋了兩句,“一天有個三五個小時也就夠了。玉石通靈,綠松石吸附力強,又兼具青木屬性,再合適不過。”

“這麼簡單?”

“說出來簡單,難在能說出來!”

“是。蕭大師指點的,那肯定是簡便易行且事半功倍之法。”

“星雲鏡現在便可懸掛門楣,四件陶俑,暫按原位先放好即可。”蕭影說完,略略一頓,“驄少,順便欣賞下你的藏品,不妨事吧?”

“蕭大師說哪裡話?你們隨便看,我先處理下。”

餘耀心想,蕭影對古玩的興趣,遠沒有自己大,這算是替自己多想了。

林少驄將四件陶俑先擺回原位,而後拿着星雲鏡出了收藏室,找人交待了一下,便立即返回了收藏室,關上了門。

林少驄的藏品,沒有大路貨,即便有些東西的市場價值不算很高,也都是精美或者特色之物。

不過,這種情況下,餘耀也不好細看,走馬觀花地瞧了瞧。

本想“速戰速決”,但有件東西還是讓餘耀忍不住仔細看了一下。

這是一件紫檀佛龕,高約六十釐米,寬有三十多釐米。不過裡面並未供有佛像。

這件佛龕主體是長方形,但頂部作如意狀,兩側則刻有祥雲紋飾。從工藝來看,不論是整體還是細節,都堪稱一流,應該是清初宮廷之作。

不過,吸引餘耀的並不是這個,而是佛龕內壁上的浮雕。

看起來,應是山間寺廟,只是看不出具體是哪裡,只能從寺廟風格上判斷應是華夏的禪宗寺院。

之所以吸引餘耀,是因爲餘耀總覺得在哪裡見過這幅圖案!但這幅圖案,看着並不是能數得上來的名山寶剎。

“想必餘先生對佛龕也有研究了?”林少驄走上前來。

“這是清初的宮廷之物。”餘耀順口應了一句。

林少驄輕拍手掌,“高手就是高手!這是順治帝曾經用過的佛龕,也是我從港島所得。據說,裡面原先供的是一尊白玉佛祖,只是早已下落不明。”

餘耀點點頭,從年份上和圖案上來說,這是可信的。順治帝篤信的確實是禪宗佛教,和他的重孫子乾隆篤信密宗藏傳不同。

而且,因爲正史上關於順治駕崩的記述太少,只有一句: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所以,關於順治其實沒死、而是出家了的各種傳聞,多如牛毛。

他出沒出家難有定論,但他篤信禪宗佛教是有一些史料可查的。

順治十六年,湖州報恩寺的禪宗高僧玉林通琇入京,順治面見,以禪門師長禮待之。玉林通琇的弟子行森,也曾面見過順治。順治法號“行癡”的說法,基本是依據這個,但是卻沒法進一步考證了。

順治十七年,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病逝,順治悲痛之中,產生了遁入空門的念頭,遭到孝莊皇太后和重臣的反對,而玉林通琇禪師,也當面進行了勸阻,故沒有成行。

不久之後,在順治十八年正月,便駕崩了。現在不少學者認定的說法是“患痘”,也就是死於天花。

“這浮雕圖案,驄少可知是哪裡?”

“據說是根據清代湖州的報恩寺來的,但也進行了一些藝術化,而且清代的報恩寺,如今已經沒了。”林少驄搖搖頭,“最可惜的是,此佛龕還差了一樣東西!原本,是配有緙絲龕簾的,圖案和內壁一致,但卻尋不着了!”

這句話,讓餘耀一下子想了起來!

自己得手的那塊緙絲,長半米多,寬有一尺多,不正和佛龕匹配麼?當時還覺得奇怪,這塊緙絲不大不小,是做什麼用的呢?

後來想到過佛龕,濮傑還開玩笑,說是熹貴妃當了太后之後用的就厲害了。

只是那塊緙絲有些髒,只能看個隱隱約約,大體應是類似仙山洞府的內容,所以剛纔看到佛龕內壁的浮雕圖案,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具體卻想不起來了!

這塊緙絲,一直沒找到高手清洗,餘耀後來事情又多,便一時給放下了。

卻不料,今天在林少驄這裡,卻能大抵對上號!

當然,緙絲沒洗出來,還不能定論,但可能性不算小,因爲雖然髒了,還是能看出一些內容的。

“餘先生?”林少驄見餘耀有些發愣,不由輕聲問了一句。

餘耀回過神來,“驄少,你能找到清洗緙絲的高手麼?”

林少驄眉頭一皺,旋即問道,“餘先生,這塊緙絲龕簾,不會在你手上吧?而且髒了?”

“只是說有可能,但我一直沒找到能夠清洗緙絲的高手。”餘耀心想,這兩件東西,若真是一套,那還是合二爲一最好。

如此一來,要麼他買下林少驄的佛龕,要麼林少驄買下他的緙絲。或者,兩人都不想割愛,那麼清洗之後,暫時一起欣賞下完整的一套佛龕,那也是好的。

林少驄略略思忖,“這個沒問題。那就先洗出來,再說以後的事兒?”

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309章 兔毫盞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許第451章 青銅病第406章 抱月瓶,三塊錢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394章 小攤上的“美人醉”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625章 自暖杯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422章 封門青,接把手第288章 潦倒的天才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683章 驚現仿品第751章 失聯第767章 內畫壺,李蓮英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559章 來龍去脈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581章 雲青花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23章 王玉蘭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277章 到底誰是冤大頭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216章 白奇楠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100章 天青雲破第658章 線索之外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67章 贓物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150章 諸葛紫毫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601章 憋寶第770章 援手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496章 赴港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416章 我並沒有答應要幫你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710章 鞭辟入裡第15章 次品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99章 天字第一號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60章 鬼眼穿火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797章 起飛第715章 陣符第14章 考校第556章 一段小插曲第326章 佛龕第770章 援手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700章 來由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39章 殺豬第709章 扶助第495章 陰差陽錯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222章 線軲轆,無擋尊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