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

“你是想問,既然輸了,玉鳩首沒了,怎麼會還能得手這塊玉牌?”才朋璽解釋道,“我自負,他更甚。贏了之後,又拿着這塊玉牌鬥口,說再給我個機會問我一個問題。說錯了,只需我承認不如他,說對了,玉牌就歸我!”

“噢。”餘耀道,“這塊玉牌是有點兒不尋常,雖然也屬於乾隆朝無雙譜人物玉牌,但正面圖案不是單純的嚴子陵人物像,而是將嚴子陵融入山水孤舟之中;背面文句,用的也不是無雙譜中的原句,卻是後漢書中范曄的評價。”

《無雙譜》中,嚴子陵人物畫配的文句是: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隱。

這個文句,相對直白一些;而范曄在《後漢書》中的評價,則更爲深邃有意味。

這也說明,雕刻這塊無雙譜玉牌的玉匠,絕不是一般的工匠,喜歡《無雙譜》,卻又灑脫率性不流俗。

“你說得很對。他問的問題,也和這個有關。”才朋璽接口道,“他說,能有如此想法的玉匠,雖未留款,但也能推測。只要我說出是誰,說得合情合理,那就算對了!”

餘耀笑了笑,“才老先生見識非凡,這個不光因爲他過於自負。”

“你覺得這塊玉牌,是乾隆朝哪個大師名匠的手筆?”才朋璽忽而反問。

乾隆一朝,在玉雕方面,大師名匠還是不少的,而且距今年代比較近,很多都有史料可查;而且皇宮造辦處的史料還很詳細。

不像之前才朋璽說的董進,是宋代玉雕大師,但留下來的史料,少之又少;即便是明代聲名赫赫的陸子岡,流傳至今的,也是傳說多過史料。

“朱永泰擅長大件,風格簡樸渾厚;姚宗仁擅長鑑古,風格嚴謹精煉。他倆的風格,應該都不會透出這種飄逸中的率性。”餘耀沉吟。

朱永泰和姚宗仁,可算是乾隆時期最著名的兩個玉雕大師,同時也是宮廷名匠。

朱永泰最著名的一件玉雕作品,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大禹治水玉山子。

這件作品,全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用的是和田一帶的密勒塔山玉,屬於和田玉山料的範疇——這件山子塊頭兒太大了,也不可能是籽料。

它高達兩米四,有一萬多斤重。原料肯定還會更大更重。從開採原料到完工,一共用了十年的時間!其中,光是從山上開採下來,運到山下,就用了三年!

當然了,這麼大一件玉山子,設計,出樣,臨畫,雕刻,打磨,等等,不可能由朱永泰一個人完成;但雕刻,主要是他完成的。

大禹治水玉山子現藏故宮,也是清宮中最大的一件玉雕。朱永泰參與完成的清宮玉雕大件,並不止這一件,著名的還有云龍玉甕,以及已經流失海外的蘭亭大玉山。

和朱永泰一樣,姚宗仁也是蘇州人。不過,姚宗仁進入造辦處比朱永泰要早,是在雍正朝時期。後來,乾隆皇帝對他更爲器重。

光靠玉雕是很難讓皇帝器重的,姚宗仁善於鑑定古玉,乾隆又偏好這一口兒,經常找他辨識真僞。

姚宗仁做過不少玉佩玉牌之類的玉件,擅長古紋飾,工藝精湛,比如故宮曾經展出過的兩件白玉斧形佩,分別署款“乾隆年制,洪字七號”和“乾隆年制,荒字八號”,在清宮檔案中能查出就是他的作品。

不過,這塊無雙譜人物玉牌,不像是他的作品。

聽餘耀說出了朱永泰和姚宗仁,才朋璽也不怎麼驚訝,這兩人名頭很大,若是估計連他們都不知道,他也不會問餘耀這種問題了。

“芝亭雖然擅長詩文牌,但看背面刻字,應該不是。”餘耀繼續思索,自言自語。

“芝亭”是一個款名,餘耀也不知道這個宮廷玉雕大師的真實姓名,但是清宮傳世作品中,有過“芝亭”款。同時,他特別擅長詩文玉牌,構思巧妙細微,雕工乾淨利索。

不過,芝亭的刻字風格文秀雅緻,這塊無雙譜人物玉牌背面的行草刻字,不僅表面飄逸率性,還暗含些許疏狂。

聽餘耀說出芝亭又自我否定,才朋璽不由看向餘耀,眼神變了變,不過仍未說話。

正在此時,餘耀回看才朋璽,“才老先生,這應該是朱時雲大師的作品!而且應該是他從清宮逃跑之後設計雕刻的!”

ωωω▪ ttkan▪ c○

才朋璽仰面一笑,復而低頭輕拍手掌,“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朱時雲,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玉雕大師,最擅長的,就是在玉石上刻字。在蘇州名聲大振之後,他被蘇州織造選送進了清宮造辦處。

不過,朱時雲就和他的名字一樣,時雲不定,是個淡泊率性的人,在造辦處呆了一年多,居然找了個生病的藉口,偷偷跑出宮去,而且一去不回。

造辦處時間長了找不到人,直接一紙公文到了蘇州,要求蘇州官衙進行查辦!餘耀沒看過再多的史料,也不知道朱時雲下場如何。但是,他卻見過一些被認爲是朱時雲製作的玉器,其中也有刻字的。

雖然只是圖片和影像資料,雖然沒有落款不能完全認定,但以餘耀此時的眼力,基本就可以釐清,這塊無雙譜人物玉牌,就是朱時雲的風格;而且,眼前的雕工之精之巧,非宮廷玉雕大師不能爲之!

還有一點,這位大師朱時雲偷跑出宮的舉動,反應了他的性格;這塊玉牌,無論是設計特色,還是飄逸之中透出率性的構圖和字體,都是和他的性格相契合的。

一見才朋璽這個樣子,餘耀當然知道自己是說對了,“不細察不知道,這塊無雙譜人物玉牌這麼有來頭。最起碼,從市場價值來說,絕不輸於這件玉鳩首啊!”

“市場價值和心頭所好是兩碼事兒。不過,好在我現在又有機會拿回我的玉鳩首了。”

餘耀點點頭,但心頭的兩個疑問卻愈發強烈,他想了想,先問了一個:“老爺子,當時你們鬥寶,到底是什麼東西讓您走眼了?”

第709章 扶助第296章 氣氛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379章 大號石針第471章 假賽真第640章 偏要會一會第666章 非拍品第16章 竄貨場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702章 狗血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228章 紫檀交椅不用看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793章 賬房先生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280章 掛屏上的寶塔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210章 嘉爾德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184章 自作主張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801章 拾古會的由來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24章 自作聰明的發揮第502章 疑神疑鬼第51章 大運琢器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26章 臭流氓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第117章 宣德爐,風磨銅第679章 通話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172章 一個人競拍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282章 踢碎了一件元青花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491章 印章落定,線索不明第548章 壺能倒流,盒要單買第546章 將行汝都第37章 一封家書(求收藏)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113章 真正的傳承第169章 玉豬龍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209章 特聘專家第43章 超級保鏢闖瓷都第420章 庫貨,百寶箱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789章 蘭亭序,千古之謎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20章 龍馬相會第301章 白寶石不是重點第107章 鬥寶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766章 結交第616章 添上仿款第691章 玉爲媒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621章 三河劉,董三保第799章 會長第782章 五十塊的來龍去脈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631章 繁花似錦,五彩龍騰第652章 起興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70章 報仇吧,小舅子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481章 靳伯聲第89章 虯角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650章 顧二孃第25章 白釉執壺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350章 選擇題第760章 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