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治豪努着嘴擺擺手,“古玩,你知不知道,它就在那裡。我給你說,人家外國人保存得比咱們華夏人好!”
“這是兩碼事。比如你戴的這塊百達翡麗吧,一看就是老貨,現在想找可不容易。我拿走,保存得比你好,你願意給我嗎?”
“價錢合適,拿走!”謝治豪擡手作摘表狀。
“這個比方不夠狠······算了,不跟你說了。”
“世界的纔是民族的。”謝治豪笑道。
“你這是偷換概念。”
謝治豪又說,“要是不賺錢,你喝西北風去啊?生意上能合作好了,賺大錢纔是正道。兄弟,你還是年輕啊。”
餘耀不再說話。
話不投機半句多。以他現在的眼力,賺錢並不是難事兒,這也跟年不年輕沒關係。
到了地方,預展已經開始,人還是不少的。
天和這塊牌子比較硬,對拍品審覈很嚴格,而且雖然不排除貨主找托兒,但拍賣行不會找托兒。
這年頭兒,有的拍賣快成現代工藝品展覽了,還有的拍品,就像謝治豪說的,不過是洗金的工具。
餘耀見到了沈歌,簡單打了個招呼。
謝治豪小眼瞪得溜圓,“我說,這個大美女不會是你女朋友吧?比中谷神花還要正點啊!中谷神花是那種現代風韻型,她這是古典純美型······”
餘耀打斷了他的絮叨,“你想多了。走吧,先去看看那件青銅敦。”
這件青銅敦周圍的人並不多,只有一個年約古稀的老者和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在圍觀。兩人好像是一起的,而且中年人在一旁很謙恭,像是個跟班一樣。
雖然隔着玻璃櫃,但是餘耀只看了一會兒便斷定,這的確是一件真品,大開門,很難有什麼爭議。
本來,他答應和謝治豪前來,想出的小辦法是謊稱有假,找出一兩處存疑的地方,讓他和背後的中谷神花動搖。
同時,這東西的來歷也能做文章。可以質疑,倭國那家株式會社爲什麼要拍出?說不定就是因爲有問題。
但現在,餘耀想找存疑的地方都不好找,不由歪頭皺眉。
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他從腰上取下了那件持蓮童子,拿在了手中盤摸。昨晚接了這件持蓮童子,他也很喜歡,便就暫時隨身當了腰掛。
謝治豪看完了青銅敦,顯然也很滿意。這時候,他忽然瞥見了餘耀手上的持蓮童子,“我靠,好東西啊!我看看。”
“隨身帶的。”餘耀見他都開口了,便提起來讓他看了看。前面那句話意思是,你不要上手。
隨身帶的玉件,是很講究的。這個喜歡玉器的也都清楚,別人隨身帶的東西,你可以看,但不能隨便觸摸。
“明代的?”
“當然不是,明代的圓雕,難有這麼好的玉質,工藝也不一樣。”
“不會是唐代的吧?看風格像。”
餘耀收起持蓮童子,“唐代還沒有玉墜呢!”
玉墜和玉佩不一樣,玉墜是立體的,說白了圓不溜丟的,多是根據玉料隨型雕刻,行里老人喜歡叫疙瘩件,現在一般叫手把件。
玉佩一般比較扁平,可以當貼身脖掛。玉墜不行,一般都是把手裡玩兒,腰掛也是爲了能隨時取下來盤玩。你貼身戴胸前,能把衣服撐起來一個包,不知道的還以爲你長了個瘤子呢。
當然,也有人戴脖子上掛衣服外面,這樣掛着,不太可能隨時取下來盤玩,這就成了一件簡單的飾品,往往就沒有了盤玩和滋養玉器的樂趣。
餘耀說得沒錯,唐代還沒有玉墜,也就是沒有手把件,隨身的玉器都是玉佩。
宋代纔開始出現玉墜,這和宋代的收藏大熱和世俗化的背景有關係,玉器除了滿足佩戴的需求,多了感受和炫耀的功能。
沒玩過玉件的可能不太容易體會,手裡攥着一塊好玉,來回盤摸,因爲玉的特殊質感,心理產生的滿足感甚至安定感是很強烈的。
同時呢,在收藏大熱的背景下,拿在手裡,也更容易炫耀。剛纔餘耀是隨手拿着盤玩,謝治豪一下子就看到了。要是想故意炫耀,一擡手,“哎喲,老兄,有日子沒見了!我新得了一塊玉,這兩天沒出門,淨盤它了!”
那些把玉墜掛脖子上擱衣服外面的,除了裝飾,也帶着炫耀的成分,不過炫得有點兒簡單粗暴。
餘耀這一說,謝治豪用中指輕敲額角,“對,對,那就是宋代的了。只不過,宋代的玉件風格一般有收斂的特徵,這件的風格有些奔放。”
“有點兒見識啊!”餘耀笑了笑,“不過,收斂是一種精神特徵。這件乍一看童子的狀態外放,歡快喜慶,但你看面貌眉眼,依然是比較含蓄的。”
謝治豪拱拱手,“對你我只有一個字,i服了you!”
這時候,在青銅敦展櫃另一側的那個古稀老者,忽而看了幾眼餘耀,微微沉吟之後開了口,“小夥子,你這件持蓮童子,可否也讓我一觀?”
餘耀看向古稀老者,他頭髮花白,但梳得一絲不亂;濃眉高鼻,卻很慈祥。穿一件青灰色對襟唐裝,腳蹬圓口布鞋。老者說話的時候,中年男子也跟着禮貌一笑,看向餘耀。
“老爺子客氣了。”餘耀對老者有一種天生的好感,又提起了玉墜。
老者眯着眼睛,看了一會兒,擡手示意餘耀收起,“謝謝了。”
“老爺子有何賜教?”餘耀本來也沒想好怎麼對謝治豪說這件青銅敦,乾脆攀談起來。
“賜教不敢當。的確是宋代之物,不過,這玉墜,工偏軟,像是董進的手藝。”老者淡定自若,“他的東西,還是犀角雕好一些。”
餘耀徹底呆住。
短短一會兒工夫,能判定出宋代的玉墜,已經算是高手!但老者居然連玉雕師都給說了出來!
這是什麼水平?!
董進這個人,餘耀也不過是隻知道他是宋代的玉雕師,同時也擅長犀角雕刻。除此之外,一無所知,更別說工藝特徵了。
這不光是眼力的問題!必有精研玉雕工藝的基礎,而且對古玉器的見識定然很廣,學養也定然很深。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