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零九章 守陵小廟救內侍

李舜臣的墓葬位於京畿左道的衿州縣,李秘跟着那侍衛一路疾馳,總算是趕在天黑之前,來到了縣城之中。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了好些年,但爲了抵禦倭奴,朝鮮死傷慘重,十室九空,這五六年時間,雖然孩子們不斷成長,但終究沒能填補人口的空缺。

戰後重建雖然如火如荼,加上又有大明的援助,但終究還是有些緩慢。

縣城很小,與大明朝的縣城自是沒得比的,也沒驛站之類的,光海君的侍衛亮出身份來,縣令直接將縣衙的後宅讓了出來。

不過李秘需要保持低調,所以並沒有入住,而是住在了縣城唯一的酒館裡頭。

與其說是酒館,不如說是個老酒坊,主人家是一對老夫婦,佝僂着身子,用粗糧野菜和酸果之類的東西,釀造一些酸澀得稱不上酒的醪糟。

可即便如此,他們仍舊過得比其他人要好很多,這一點從他們提供的飯食,就能看得出來。

其實李秘心中也有些疑惑,無論是大明還是朝鮮,強權壓迫都會存在,他們擁有釀造醪糟的技術和能力,卻沒有保護這些的力量,爲何沒人敢來欺壓他們?

難道只是因爲除了他們之外,就沒人懂得這項技術,縣城裡的富足人家擔心自己連醪糟都喝不上,所以不做殺雞取卵的事情?

無論如何,老夫婦對李秘也談不上熱情,不過似乎與李宰初相熟,因爲李秘不願住縣衙,他便把李秘帶到了這裡來。

雖然沒有太多言語,但他們之間的舉動實在太默契,李秘甚至有些懷疑,這對夫婦會不會是李宰初的父母親。

不過李宰初還算年輕,而這對夫婦年紀太大,兒女輩小,孫兒輩又大了,該不是直系親屬的關係。

飯是粗糲的小米飯,菜是白水煮出來的野菜,不過那些黃晶晶透亮亮的鹹菜梗,卻非常的下飯。

吃完了飯,李宰初也不知與老夫婦說了些甚麼,老夫婦二人聯袂而來,李秘終於是有機會喝到這種醪糟了。

海碗裡的黃色酒液很是渾濁,裡頭飄着一些碎渣,也不知是什麼東西,味道有些酸澀,有點像開封過久的葡萄酒,口感欠佳,不過喝下去之後沒一會,太陽穴便有些發脹起來,倒也有些力氣。

李秘的朝鮮話不是很靈光,但基本溝通還是可以做到,便朝老頭兒豎起拇指道:“很難得的味道。”

也不知道李秘的表述有偏差,還是誇錯了方向,老頭兒臉色頓時有些不悅,朝李秘道:“你是個大明天國的大官,爲何要來拜祭忠武公?”

李秘不知道這老頭兒爲何會反感這件事,李舜臣怎麼說也是朝鮮的救國功臣,大明朝的官員來拜祭,難道不是好事麼?

“拜祭難道不都是一個理由麼?”李秘不解地反問道,老頭兒說了些甚麼,但說得太快,李秘沒聽明白,朝侍衛李宰初投去詢問的眸光,後者卻是臉色難看,與老頭兒呵斥了幾句,而後才朝李秘道。

“這老頭子喝了一點醪糟就胡說八道,爵爺切莫放在心上……”

李秘也是搖了搖頭,苦笑道:“我也沒聽清楚,你又不與我說,如何放心上?”

李宰初臉色尷尬,但最終還是沒有再說甚麼,將老夫婦送了出去,自己也不敢再回到房裡來。

自打從黑牢出來之後,李秘便很少睡覺,即便是夜裡,也都是用入定冥想來代替睡眠,那種半夢半醒的淺睡狀態,淡然且祥和,讓人感到安樂,身心也能得到足夠的休息,是李秘能夠從黑牢活下來的最大功臣,漸漸也就變成了李秘的習慣,甚至是本能。

許是這酒坊有些陌生,又許是老夫婦的態度,李秘終究是有些不安,嘗試了幾次,呼吸吐納來引導精氣神,倒也能入定,只是效果不盡如人意,李秘也就不勉強,畢竟修行是講究緣分的,不能強求。

於是李秘便站了起來,正要出去透透氣,卻聽得外頭傳來輕微的竊竊私語聲,從門縫往外看時,但見得李宰初和那對老夫婦正在爭吵。

老夫婦挎了一個布包,打着燈籠,看樣子是要出門,不過東西並不多,應該不是逃難,火光照耀下,布包有一小塊陰影,該是浸潤了,裡頭可能裝的是食物之類的東西。

李宰初該是在勸,不過老夫婦也不理會,甩開李宰初,便提着燈籠,蹣跚地邁開步子,往北面的小路去了。

這縣城到了夜裡就黑燈瞎火的,李宰初估摸着也擔心,回頭看了看李秘的房間,又看了看老夫婦,只是緊咬牙根,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

李秘就躲在門後,透着門縫看着這一切,李宰初到底是走了過來,舉手想敲房門,但最終還是放了下來,小聲道:“爵爺……你睡下了麼?”

“爵爺?”

李秘輕輕屏息,也不迴應,李宰初嘴脣翕動,幾次三番想開口,但終究還是搖了搖頭,轉身往北面追了出去。

李秘將桌子上的大般若長光橫插後腰,便也跟了出去。

雖然無星無月,但在黑牢裡待慣了,李秘的眼睛早已適應了黑暗,這種程度的夜路,對李秘而言,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如此走了小半個時辰,終於是來到了一處小山上,遠遠看去,這小山便如同一個大蟾蜍,懶洋洋地趴着,前面則是漢江的一條支流,河水嘩嘩,靠山面水,倒也是個風水寶地。

山路有些崎嶇,兩邊的灌木都快把上山的道路給遮擋了,可見平日裡也沒甚麼人上山來。

李宰初走了一半,想來也是覺着好奇,老夫婦腿腳不利索,按說自己應該追得上,可這一路走來,卻並非發現二人身影,想來二老也是知道上山捷徑的了。

不過都已經走到一半了,李宰初也就硬着頭皮,抽出長刀來,將灌木都劈開,加快了步伐。

李秘的內家功夫已經爐火純青,李宰初的心思又全都放在了老夫婦身上,哪裡能發現李秘一直跟在後頭?

如此走着,很快就到了山腰上,李秘也終於是見到了一些火光。

那是一座小廟,李宰初到了門前來,很快就衝了進去,然而只是片刻,便被打飛出來,後背將腐朽的廟門都給撞爛了!

李宰初乃是光海君的侍衛,雖然功夫不如李秘,但堪比崔尚虎,尋常武夫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眨眼功夫竟讓人給打出來了?

李秘屏息凝神,微微眯起眼睛一看,但見得十幾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如同從墳墓裡爬出來的行屍一般,出現在了小廟門前!

這十幾個人雖然衣衫襤褸,手腳乾瘦,蓬頭垢面,但雙眸卻閃爍着苦大仇深的烈焰!

他們沒有任何言語,甚至連腳步聲都沒有,雖然小廟擁擠,但他們的站位卻井然有序,依稀能夠看得出一些軍伍氣度來。

人羣分開,老夫婦從裡頭走了出來,朝李宰初道:“你是光海君的走狗,不再是將軍的親兵,你不配來這裡!”

也不知是山裡安靜,還是老頭兒太過激憤,李秘今次倒是聽了個清楚,裡頭還夾雜着不少罵人的話,不過大概應該是這個意思。

李秘曾經向李宰初打聽過墓葬的大概方位,估算一番,此處應該就是李舜臣的墓葬之地,這小廟估摸着就是爲了紀念李舜臣,亦或者方便拜祭才修建起來的。

其實早在上山之時,李秘心中就有些疑惑,李舜臣這樣的大英雄,爲何沒人經常上來拜祭?

若經常有人走動,那條山路就不會被藤蔓和灌木給遮掩起來了。

而這羣行屍一般,又有着軍伍氣息的落魄人,想來該是在這裡爲李舜臣守陵的,否則老夫婦也不會如此咒罵李宰初。

而且從話中也可以得出不少信息來,這老夫婦該是給這羣守陵人送吃的,但他們卻仇視李宰初,後者應該曾經是他們的一員,只是後來成爲了光海君的侍衛,才遭到了唾棄。

李秘對殺氣的感應是非常敏銳的,他能夠明顯感受得到,這羣守陵人對李宰初是動了殺心的!

李宰初若是不走,只怕真要死在這裡!

也難怪老夫婦會與李宰初爭吵,看來適才不是李宰初勸說老夫婦,而是老夫婦警告李宰初,不讓他跟着上山!

眼下老頭兒辱罵和驅趕李宰初,也是一片好意,因爲老頭兒也沒把握勸住這羣守陵人!

李宰初是光海君的近衛,也不是甚麼愚鈍之人,這個節骨眼上該知道要走了,可他卻偏生不走!

廟裡的守陵人沒有太大的耐性,其中一人當即便撲殺而來,雖然赤手空拳,但李宰初卻沒有還手之力!

李宰初想來也不想生事,所以並未抽刀,幾個拳腳回合,明顯是有意想讓,那守陵人卻不領情,見得收拾不了得,又涌上三五個人來!

李宰初到底是雙拳難敵四手,更要命的是,其中一名守陵人竟是抽走了他的長刀!

李宰初被一頓拳腳打倒在地,那守陵人當即劈下一刀來!

李秘在暗中看得真切,此時也終於是看不下去,身形如鬼魅,探手進去,抓住了李宰初的後領,便將他拖到了後頭來,那刀刃堪堪從李宰初雙腿之間斬落!

李秘也是爲了低調行事,所以早已將緋色華服給換了下來,此時穿着一身輕盈道袍,隨意梳攏頭髮,用一根布帶扎着,看起來倒是平平無奇。

然而李秘雙眸一冷,放鬆了束縛,體內那股殺機便如怒海狂潮一般洶涌而出,這些人當即就遭遇天敵一般退了回去!

老夫婦也是目瞪口呆,因爲白日裡的李秘和煦有禮,像個典型的大明官員,講究禮節和風度,誰曾想到,這年輕人竟然一個眼神就能把這十幾個守陵人給嚇退!

李秘輕輕拍了拍李宰初的肩頭,將他拉了起來,而後掃視了一圈,朝小廟的門口走了過去。

“外頭有點涼,我要進去坐坐,想阻攔也可以,但我有話在先,這次絕不手下留情。”

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監討問錦囊計第四百零零六章 接手宮事查蠱師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敵愾截逃逸第三百二十二章 洛河龍女埋湖底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清福洞前又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設伏需得苦肉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甲鬼面風起兮第四百三十八章 關聯太監又逃逸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五十八章 臨行會面預結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頭安能辨雄雌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宮府金光碧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來實不易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鬥女探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結盟義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四百四十七章 得食龍麝來救急第四百九十三章 蠱師蟲師或雪姬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八十八章 大都督無所不知第一百零零章 挑撥離間得生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一百二十章 小胖來報定大計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門需送禮第二百七十三章 廣陵帶回好消息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張揚又泄氣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二百零二章 賦閒衙門又新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舊部歸來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蜀營徐庶提協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魚龍蔓延幻術師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攪風雲誰獲利第二百八十七章 黃鶴樓頂搜賊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梨園行裡見宗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窮途末路仍理智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戰啓幕炮聲急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準備齊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五百四十四章 繁雜瑣事多絆羈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師登門贈心意第一百零六章 女俠救命也及時第三百四十二章 古怪侍郎又扯皮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三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各歡喜第六百零零六章 爲求萬全互透底第三百八十五章 連結恭妃尋助力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二百零五章 拷問之下出真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二十七章 司吏盡訴心中疑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訪主帥解局勢第二百零三章 烏篷船上有舊識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官送來御賜衣第六十章 私訪海寧指揮司第五章 受聘客卿查玄機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懾羣雄顯霸氣第二百六十一章 鬧鬼別院在舊時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異種子藏心底第五十五章 情報送達緊聚議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五百九十三章 絢爛煙花奪命時第二十九章 守株待兔女夜襲第五百一十二章 推敲家紋探義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二百二十四章 奸宦雛兒傳密旨第一百一十四章 調查女賊盡全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嚴冬未暖春未至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暫安征程啓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英會之大來歷第五百八十七章 沿途破壞登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