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名將天使三姓婢

身邊有李舜臣這樣的歷史名人護送,旅途也就不枯燥了,雖然李舜臣爲人有些沉默,但架不住李秘東問西問,畢竟李秘是天國上差,李舜臣也不敢太高冷。

李舜臣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著名的大英雄之一,然而後世棒子國堪稱宇宙發源國,好東西都是他們發明的。

後世棒子國甚至有人說,我大天朝長江以北以前都是朝鮮的領地,而越南也有學者說,其實天朝古代長江以南都是越南的地盤。

那麼問題就來了,敢情我大中華長江南北都是別人的,咱們在長江裡遊了幾千年不成?

李舜臣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鳴樑海戰也確實打得漂亮,但接下來決定勝負關鍵的露樑海戰,指揮官卻是我朝名將陳璘,李舜臣和明朝的名將鄧子龍,就是歿於此役之中。

然而後世棒子國卻大吹特吹,根本就不念萬曆朝的恩情,甚至有學者提出,他們朝鮮只是背鍋的,當時的日本倭奴真真要侵略的是大明朝,朝鮮有氣節,不願配合日本倭奴攻打明朝,才惹怒了倭奴。

所以大明朝來救援,是理所當然的分內事,他們只是受了無妄之災,而且勝仗都是他們打的,明朝不過是來打醬油罷了。

連端午筷子太極孔子都是他們的人了,對於這些個學者,也就不多提了。

他們的老祖宗可比這些不孝子要客觀和明白事理,即便李舜臣再高冷,又剛剛受了委屈,可李秘跟他說話,他還是不敢不答應的。

到了平壤府附近之後,也是一片廢土,路上已經很少見到流民,因爲要麼被餓死,要麼被日本倭奴搶走或者殺死。

這些日本倭奴與禽獸無異,也不處理屍體,也虧得是大雪紛飛的冬天,若是夏天,疫病流行,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到了前頭,便是一個關口,遙遙裡便看到崗哨,路旁不斷也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倭奴探子,李舜臣便停了下來。

今次帶的人也不多,大部分都是李秘使節團衛隊的,打的都是大明的旗幟,這些倭奴也不敢輕舉妄動。

沈惟敬卻有些躍躍欲試,彷彿終於要開始自己的表演了一般,這個六十多的老頭子,好像枯木逢春,一下子活了過來!

“李大人,前面不能再走了,且讓我過去交涉一番,讓他們放行,也請李將軍帶人回去吧,他們對大明天國不敢動手,可你們就難說了……”

沈惟敬此話難免有貶低李舜臣的意思,李秘也有些尷尬地朝李舜臣看了一眼,一路上一直被動聊天的李舜臣,感受到李秘眼中的歉意,反倒對李秘生出好感來,也不作聲,只是朝沈惟敬抱了抱拳。

沈惟敬扭過頭去,也不再說話,李舜臣這才朝李秘道:“李某人會領兵駐紮後方,耐心等待使節團回來。”

李秘也點了點頭道:“辛苦李將軍了。”

李舜臣也就不在多說,帶着朝鮮方面的衛隊,後撤十里地,尋了個避風扛雪的地方,將營寨給安了下來。

沈惟敬上前去交涉,李秘也不能遣散了衛隊,只能是原地休息,雖然冒着大雪,但軍士們傲然挺立,也是想展現我天國雄師的鐵血威風!

在風雪之中站了小半個時辰,那關口的寨門終於是轟隆隆打開,一隊倭奴全副武裝,潮水涌出,裡頭竟然也有不少火槍手!

不過眼下大風大雪,火槍也派不上用場,估摸着倭奴也是將最好的裝備都帶上,只是爲了震懾大明使節團罷了。

爲首一人騎着高頭大馬,然而倭奴的身高是硬傷,人說倭奴猴子也不是貶低,只是陳述事實罷了。

那人穿着胴丸,戴着鬼頭盔,腰插雙刀,背後還揹着一杆角旗,旗上是個馬蹄印。

“你,明國使者是嗎?”這人的漢話說得不好,帶着濃重的遼東口音,聲音又尖細,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使節團的衛隊見得此狀,腰桿更是挺直,人人眼眸微眯,殺氣騰騰!

沈惟敬落後半個馬身,見得李秘不說話,趕忙用倭語朝那人說了些甚麼,但那人也着實是倨傲,一臉的不屑。

那人見得李秘不下馬,也是大怒,八嘎八嘎死嚕地罵了些甚麼,李秘只是說道:“吾乃大明天國使節,要麼帶我去見首領,要麼離開,哪來這麼多廢話!”

其實李秘也並非盲目張揚,此時大明援軍已經抵達,只缺主將罷了,倭奴也不知道大明朝的主將還未抵達,他們之所以沒有攻下平安道最後那塊地方,就是忌憚大明朝以朝鮮國王爲誘餌。

眼下天降大雪,不利於開戰,即便日本方面佔據人數優勢,他們在朝鮮能掠奪到的資源已經非常有限,而他們都是以戰養戰,想要從本國運輸補給,漫說要橫渡海域,耗時耗力,他們也是剛剛結束了紛亂的戰國時期,今次侵略就是爲了給那些領主們佔領新的地盤,國內哪裡有太多補給。

所以大明朝主動議和,即便只是暫時休戰,對於他們而言,也同樣是有利無害的。

正因爲看清楚了局勢,李秘纔敢如此高張。

那人卻是受不了,從侍衛手裡奪過一柄長槍,就要動手!

沈惟敬也是臉色難看,攔住那人道:“這是我朝宣撫李秘李大官,將軍切莫動手!”

繼而他又打馬到李秘這邊來,朝李秘道:“這位是豐臣信繁將軍,是接引咱們的,李大人可要以大局爲重啊!”

沈惟敬雖然說得小聲,但李秘卻看不起他有些卑躬屈膝的模樣,當即不悅道。

“沈大人,這個甚麼豐臣信繁是個甚麼將軍,你可沒跟我提起過啊……”

未出發之前,李秘早就與沈惟敬長談過,對於倭奴這邊的主要作戰人員,李秘都做過了解,沈惟敬許是自己也不知,又許是不願提起,想要保留一些自己的優勢,此時眼看要動手,才急忙朝李秘道。

“這豐臣信繁本名真田信繁,原是武田家的人,後來敗給了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武田家被滅,信繁就投降了織田信長,後來爲了對抗德川家康,真田家傍上了上杉家的大腿,便讓真田信繁到上杉家做人質,再後來回到真田家,又被丟到豐臣秀吉這邊來做人質,豐臣秀吉喜歡他,就賜姓豐臣,讓他做了近侍……”

沈惟敬也是擔憂會發生衝突,一口氣將豐臣信繁的出身來歷都說了出來,然而李秘卻難免冷笑。

“沈大人對他倒是挺熟,早前卻是隻字未提啊……”

沈惟敬也是尷尬,老臉通紅,只是支支吾吾道:“大人,來都來了,還是把差事辦好再說吧……”

李秘看了看沈惟敬,不客氣地說道:“他一個輾轉幾手的三姓家奴,也配對本官大呼小叫?若這等示弱,還不如不來!”

沈惟敬見李秘一意孤行,也只是嘆氣,掉轉馬頭,回去勸說豐臣信繁,也不知他說了些甚麼,豐臣信繁勃然大怒,對着李秘又是一陣叫罵。

李秘掃了沈惟敬一眼,後者似乎也有些焦頭爛額,李秘搖了搖頭,朝沈惟敬道。

“告訴這倭奴猴子,不想辦正事就滾一邊去,我會把淺草薰和小笠原之丞的屍體掛在半路,讓他們自己去取就好了。”

李秘如此說着,沈惟敬也是臉色大變:“李大人,可要三思啊,咱們可是來議和,不是來示威的!”

李秘也怒了:“若大明威嚴讓他們踐踏在地上,又議個狗屁和,議個三家奴才,就敢鼻孔朝天,見到他們的主子還不得讓咱們下跪不成!”

沈惟敬也遲疑起來,李秘也不慌不忙,朝沈惟敬道:“沈大人若是能說服他們也成,不過看樣子,沈大人的面子可不是很好使啊。”

沈惟敬臉色訕訕,也只能往前去,照着李秘的意思說了,李秘讓人將淺草薰和小笠原之丞給帶了過來,二人雖然換了衣衫,可誰都看得出是吃盡了苦頭的!

豐臣信繁既然是豐臣秀吉的家臣,就不會認不得小笠原之丞,那可是豐臣秀吉和三條氏的私生子,即便是私生子,那也是他的小主子!

果不其然,豐臣信繁見得李秘身後綁着的二人,當即滾鞍落馬,朝小笠原之丞和淺草薰喊話。

一個是神鹿宮玄女,一個是豐臣秀吉的私生子,豐臣信繁趕忙讓人進去通報,估摸着沈惟敬適才沒有取得他們的信任,見到了真人,他們到底是信了。

其實這也是不外情理,畢竟淺草薰和小笠原之丞被俘很久了,估摸着他們認爲二人早就被處決了,也沒想到大明朝竟然還留着他們的性命。

李秘也不給他們通水的機會,只是讓他們見了一面,就讓人把淺草薰和小笠原之丞給帶了下去。

豐臣信繁對李秘咬牙切齒,卻到底是不敢再嚷嚷,又過得一會兒,關內又涌出一隊人來,卻終於是放了李秘等人進去。

過了關口,對方的兵力越來越多,幾乎沿途圍着李秘的衛隊,李秘等卻是渾然不懼,昂首挺胸繼續前行,過了關口,又走了一段狹窄泥濘的爛路,遙遙裡終於是見到了破敗的平壤城!

這一路走來也是屍橫遍野,倭奴們只是將屍體丟棄在路邊,有些已經被踩踏得不成樣子,根本就是一條屍骨鋪成的黃泉路!

大明衛隊見得此狀,也是臉色發白,日本的戰國時期也是自相殘殺慣了,這些人對生命沒有太多的敬畏,心中只有勇氣和忠誠,人命對於他們而言只不過是功勳罷了。

或許也正是因爲他們經歷了“戰國時代”,趁着戰力還在,纔敢大言不慚地要入侵大明朝,纔敢肆虐於朝鮮王國的大地之上吧。

李秘已經是見慣不怪,強忍着心中不適,怒火越盛,心中反倒越是清晰!

因爲這堅定了他的一個看法,對待這些日本倭奴,決不能手軟!

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識廣博引詫異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可告人之詭秘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三百四十八章 蜀營主腦大軍師第三十八章 按院意會幫演戲第三百三十三章 舊友馳援也及時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留跟班賜名字第二百二十五章 求助知府聽私密第五百零零一章 混亂陰陽有怪疾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雖小卻硬氣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氣第二十五章 倭寇細作短刀遺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二百九十七章 營地合圍盡箭矢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討出使見舊識第三百二十章 黑頭小魚實詭異第三百零零七章 效仿成化悍賊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生高貴皇族裔第三百八十五章 連結恭妃尋助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平聖令獨遺世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細述武林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四百零零六章 接手宮事查蠱師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滿天姬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營往事與身世第一百九十章 名色指揮稱傳奇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三十九章 牙行門裡有狼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晉侍讀終授藝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槍圍殺生死時第二百四十三章 康家大少瘋狂意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奈大計捨生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抵達應天見利奇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旨再傳卻遲疑第二百八十三章 楚王帶路探王氏第四百九十二章 果決出手敗忍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書割舌有所指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七章 涼亭上籤巧解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尋思入宮見皇帝第二百三十五章 承接案子先論疑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馳援也及時第一百九十八章 知縣都督敘舊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惡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窩囊秀才生骨氣第四百零零六章 接手宮事查蠱師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閒人無所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一百九十章 名色指揮稱傳奇第五百七十六章 蛇蠍美人沉水底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風夜雨黃綾驛第六百四十九章 事出反常必有異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舊閣老提建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禮待案情始第六百四十五章 人心難測堪爲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呂坤哭靈道辛秘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過後勤勉勵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五十六章 商議定策軍報急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四百八十章 效仿故事做探試第五百二十五章 凱旋且把風頭避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十二章 悲慟茂才領妻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靜養半年謀無知第六百一十一章 遊魂野鬼桃李蹊第八章 雨夜追尋蛛馬跡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勢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飲一碗英雄氣第二百三十四章 歸寧郡主與世子第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入宅子第四百三十章 新娘逃婚誤吉時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訪張家也詫異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去留一念或行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三百零零七章 效仿成化悍賊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爲保大義陷絕地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宮難救急第六百一十一章 遊魂野鬼桃李蹊第五百二十章 生則同袍不忘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場面混亂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