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天蕩畔造神祗

這姑蘇城裡的觀衆,尤其是老人們,哪一個不是見多識廣,哪一個不是自認老道,尋常幻術乃至於西洋魔術,那也都是見過的。

可他們見到秦涼玉投杖化龍這麼一手,卻是如何都接受不了!

古彩戲法重在手法,不少人從小修煉,出師之後纔敢登臺,很多人看的其實不是魔術效果,因爲大家都即將會出現甚麼樣的效果,都已經心知肚明,沒有了新奇感。

他們欣賞的重點在於戲法師的手法是否地道精純,享受的不是戲法帶來的驚奇,而是戲法師的手藝。

尤其是一些老道的觀衆,他們自己也玩票,就好像聽戲一樣,你知道他會唱什麼,甚至自己都能唱,可就是唱不出那個味道來,每一次聽他演唱,都能聽出不同的韻味和感觸。

與其說他們欣賞的是戲曲,不如說欣賞演唱者的個人魅力,是從演唱之中一點點品味那個表演者。

這是由術至道的一個過程,也是老饕們享受的重點。

戲法也同樣如此,他們自己練不來,也不想受苦去練習,見着戲法師練出成就來,也能滿足他們心裡的念想。

也正是因此,這些深諳門道的老饕們,才比其他人更加震撼,因爲他們認爲,臺上這個洛河龍女,已經不是戲法師,她所做的事情,沒有哪一個戲法師能夠做到,她所做的,也絕不是戲法,而是神術!

適才的古曲,莫橫欒是聽不懂,但他時常出入各種宴會和社交場合,也請過不少班子來唱堂會,對戲法並不陌生,此時卻是看得出秦涼玉到底有多神奇的!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伸長了脖頸,大氣不敢喘,彷彿有人出聲驚嚇,那蛇就會化爲青龍,飛入雲端一般!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崇敬與神聖,此時看的已經不是表演,而是見證一場神蹟!

那蛇終於還是鑽入了水草之中,當它的尾巴消失之時,衆人難免有些惋惜,或許等着那蛇充滿靈性地回頭,吐着信子,回望衆人,又或者直接口吐人言。

不過大家終究是失望了,那蛇鑽入水草之後,便再沒出來。

衆人正失望之時,那遠處卻是傳來轟隆隆的悶雷之聲,彷彿成千上萬的天馬,從他們的頭頂奔騰而過,敲擊着天地的心臟一般!

今日天氣不算太好,沒有烈日當空,雖然春風和煦,但有些陰沉,烏雲從遠處不匯聚,似乎醞釀着雨意。

臨出門之前,大家也都在想,龍王爺或許知道今日要拜祭他,所以極其應景地給了人間這麼個天氣。

可如今,親眼見到了秦涼玉的神術之後,彷彿一絲一毫天氣變化,都該重新賦予深層的寓意一般!

那雷聲很是真切,不像是天上降落,更像是人間的聲音,彷彿有條巨龍在地底下翻騰咆哮,隨時要一飛沖天那般!

就在此時,那黃天蕩之中,轟隆隆便升騰起數道水龍,水花噴涌,霧氣瀰漫,那對岸的山頭上,隱約有着一條龍影,在水霧之中翻滾飛騰!

“是真龍!”

“是真龍!”

“我老天爺爺,龍女果真請了真龍!”

“轟”地一聲,那些經歷了驚駭的百姓,正是如好龍的葉公一般,當他們見到真龍之時,從震撼和驚駭之中回過神來,便是一片片跪了下去!

王弘誨和莫橫欒等人也是心頭大驚,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土著,自然也是迷信的,若不是李秘提前向他們尋求幫助,若不是把火炮之類的東西都借給李秘,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便是李秘,他們也會跟尋常百姓一般,甚至帶頭膜拜起來吧!

百姓們震驚於真龍現世,而他們則震驚於李秘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連真龍都能請下來,試問這世間還有他李秘做不到的事情麼!

遠處山上的真龍還在翻騰不休,咆哮聲不絕於耳,這種咆哮遠遠近近,真切又迷幻,聲聲震撼着人心,彷彿天地都靜止了一般!

衆人是終於見到了水龍吟的一幕,甚至有官員已經開始記錄下來,說不得要上奏朝廷,這可是國泰民安的祥瑞之兆啊!

但凡出現祥瑞,便意味着是盛世,只有皇帝是明君,真神纔會降臨祥瑞,這可是值得普天同慶的事情!

其實這也是李秘一直顧慮的地方,若真讓人當成祥瑞給報上去,只怕要惹來朝野上下不小的震動,也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事情來。

但眼下武舉如火如荼,備倭緊鑼密鼓,大明的皇帝和文武百官,乃至於萬千軍士,都需要一場能夠振奮人心的神蹟。

即便是當成祥瑞報上去,李秘也不擔心會因此而惹來麻煩。

因爲周瑜一直派人盯着自己,他這個名色指揮也不是可以胡作非爲的,暗中也不知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

雖然他們無法窺探李秘的奧秘,但一定能夠察覺到是李秘在搞鬼,這個祥瑞的水分也就很大了。

但李秘所倚仗的也是這一點,真龍顯靈過後,李秘會將這些道具全部都銷燬,他向莫橫欒借火炮也只是爲了給祭祀典禮助威,這些都有明面記錄的。

真龍顯靈不像其他祥瑞一般,能夠保存或者重現,龍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難道還能抓住了送到宮裡去不成?

你若是信了這萬千百姓,那便當成一場祥瑞,若是不信,儘管放手調查,也不可能查出個甚麼來。

若說當成妖言惑衆的邪教或者反賊,又只有秦涼玉一個人,這個人還是李秘身邊的人,而無論是朝廷還是周瑜,對李秘又都知根知底,能留下的也不過是滿懷疑惑罷了。

李秘也一如往常,將決定權留給皇帝陛下,這纔是他最爲明智的做法!

至於皇帝陛下到底接不接受祥瑞的說法,會不會利用這個話題來謀求政治上的利益,這就不是李秘關心的了,反正無論皇帝陛下做出甚麼決定,李秘都想好了對策。

拋開皇帝的選擇不說,李秘將這個機會丟給皇帝,便是功勞一件,如何都挑不出毛病來。

畢竟是幻術,雖然利用水霧遮掩,距離又夠遠,但幻術從來都是一瞬間的藝術,如同焰火一般,太長久了必定會讓人看出破綻來。

再者,有些膽大的觀衆已經開始從地上爬起來,想要更加的靠近,李秘當即打起旗號來,這旗號可不是給秦涼玉看的,而是給莫橫欒看的!

莫橫欒見得這旗號,當即朝官兵下令道。

“來人!把這些意圖破壞大典的賊子都給我抓起來!”

官兵們早就得了囑託,畢竟是如此大型的活動,人手也充足,此時紛紛上前,將想要靠近黃天蕩的那些人,全都給抓了起來!

這些人紛紛喊冤,但莫橫欒卻不爲所動,因爲這意圖實在太過明顯,不需要李秘解釋,他也能想得通。

真龍現世,便是他這個總督,明明知道是李秘搞的鬼,心裡仍舊免不了戰戰兢兢,根本就不敢動彈,真龍畢竟是帶着天威的東西,若狂暴起來,一口把人給叼了,找誰說理去?

所以很多人都有着想靠近的衝動,但絕對沒有這個膽量,即便真龍是祥瑞,不會傷害凡人,但若是靠近了,驚動了真龍,讓真龍給走了,這現場成千上萬的百姓,能饒得過你?

也正因此,這種節骨眼上,想要靠近了觀察的,多半都是動機不純的,甚至想要破壞這神蹟的,是別有用心的!

藉着這真龍現世,非但滿足了百姓們祭拜龍王,渴求美好的需要,也能夠趁機將從中作梗,煽風點火的那一小撮人給揪出來,往後也就不怕有人再在百姓之中傳播相關的謠言了!

李秘見得此狀,又是轉動令旗,那一百多號蜀營的人全部撤退,黃天蕩裡頭也不再詐起水花水霧,那真龍搖頭擺尾便消失於半空之中,龍吟也漸漸消失,一切恢復正常,風平浪靜,彷彿適才不過是黃粱一夢!

衆人見得真龍退隱,自是要指向那些個被抓之人,有人認出這些人就是散播謠言者,又將真龍退隱遷怒於這些人身上,紛紛追打這些人,場面差點就失控了。

莫橫欒也是心頭焦急,羣情激憤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暴亂,若真有暴亂,那麼今日這場盛事可就蒙上污點了!

“都給我住手!”

“給我住手!”

莫橫欒高高聲喝止,然而這些人怒氣難平,他的話瞬間就被淹沒在人羣裡,泥牛入海一般,半點效用也無!

眼看着騷亂越發嚴重,莫橫欒也是心急如焚,然而此時,那舞臺上卻突然想起一聲清脆的磬響!

“叮!”

這磬響便如同鴻蒙初開的清梵之音,彷彿天地雞子裂開的聲音,雖然聲音不大,卻直擊靈魂!

衆人聽得這磬響,竟是平息了下來!

也並非這磬響如何了得,而是這磬響再度提醒他們,那條真龍,到底是誰請上來的!

正是神臺上這位洛河龍女啊!

古人雖然迷信,但還不至於相信街頭巷尾那些個戲子優伶,然而今日他們卻是親眼見到了秦涼玉創造的神蹟!

他們紛紛跪拜下來,口中大呼洛河龍女之名,便如同投湖的一顆石子,這些跪拜者很快就在人羣之中蕩起漣漪,引發連鎖反應一般,人羣紛紛跪倒下去!

然而神臺上的洛河龍女卻無動於衷,她手中的香把即將燃盡,煙氣繚繞她的身姿,甚至讓人無法看清楚她的面容!

衆人山呼海嘯,都往神臺這邊靠攏,雖然他們不敢靠近真龍,可他們卻不怕龍女,因爲龍女非但不會吃人,還會賜福!

可當他們靠近神臺之時,頓時傻眼了!

那香把燒盡,煙霧漸漸散去,此時他們纔看清楚,那神臺上哪裡還有龍女的蹤跡,剩下的不過是一尊惟妙惟肖的塑像!

這龍女塑像保持着龍女的姿態,單腳站立,另一隻腳微微彎曲,點在地面上,雙手捏着法訣,無論頭飾還是鬼面亦或是衣着,都與洛河龍女一模一樣!

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一百八十章 永不磨滅的意志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一百一十二章 齟齬故人保萬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難以接受的妾室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門禮待案情始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一百七十七章 迴歸蘇州又出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運籌帷幄有珠智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猶傳紙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鄉學先生有見地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獻謀計第五十八章 臨行會面預結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見如故趙氏裔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檢司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十章 深夜抓賊無收拾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虜震來敵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門神道後裔第五十二章 漏液報信出差池第二百一十章 聆聽老兄講舊史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一百六十四章 火起火滅追蹤遲第四十七章 知府青睞隱深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同仇敵愾又慪氣第五百二十七章 遭遇打臉反脣譏第四百四十章 青雀出擊顯兇戾第五百七十三章 驅散黑暗光復拾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討出使見舊識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親又有來謝儀第六十八章 深夜造訪黑漆漆第二百七十七章 割掌放血還陽氣第十四章 徹查到底不言棄第六百五十五章 得脫水道心歡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多方協調辦典禮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親又有來謝儀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五百六十七章 野廟山坡冷月低第七十三章 官船逆流多瑣事第二百六十章 冷宮老宅好耍戲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過後勤勉勵第六十九章 傳功贈刀顯闊氣第五百九十二章 港口爆炸驚天地第三百零零六章 尋訪閨蜜紅巷裡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燈瞎火荒唐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四百五十三章 勸降不成也和氣第六百四十八章 暴雨連綿談客氏第一百零七章 長途跋涉探養濟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孫侄第一百六十七章 呂坤哭靈道辛秘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鬥鋒機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三百一十章 嘗聞虎丘夫婦奇第二百零五章 拷問之下出真知第三百五十章 指點天下三分棋第三十章 逼迫之下得樞機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第六百四十七章 縝密籌謀反間計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時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虜震來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堂庫房意外喜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猶傳紙第三百零零四章 高效辦案又接起第三章 巧扮學徒探女屍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七十八章 爲求震懾不姑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名兇案又來襲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飲閒談曉真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脯毒士手捧日第五百三十三章 陰陽神道藏王裔第八十章 近水樓臺得君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諸事皆了回京師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樓關卡遭諷刺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二百四十七章 將門虎子皆彙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人之前找道士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巹之夜乾着急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試探指揮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出樊籠名右離第二百六十八章 安東世子道猜忌第九十四章 深謀遠慮贈官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鎮守太監來勸止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征踐行臨前夕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憂慮危且岌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