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識廣博引詫異

秋冬丫頭及時搬來了簡定雍這個救兵,王士肅想要發難也是不成了,再者,他身邊也就趙平州和米迦勒,如今雙雙落敗,他自己又沒點斤兩,也是有心無力。

米迦勒並沒有因爲失敗而遷怒記恨李秘,反倒顯示出胸懷和風度來,與李秘也是相互贏得了尊重和善意。

李秘見得簡定雍站在自己這邊,維護自家兄弟,心中到底是比較欣慰的,最怕就是簡定雍不講道理,一味和稀泥,那才叫人心灰意冷。

其實李秘也早該想到,自己在神堂發現的失竊贓物,足以讓簡定雍收穫莫大的功勞,王士肅和米迦勒的到來,早已讓李秘想到這一節。

因爲王士肅的父親王世貞是南京的兵部侍郎,而米迦勒則是聖裁者,所以他們此行肯定是過來接收這批贓物的了。

此時李秘纔看清楚簡定雍身後的人,其中一名穿着大明官服,烏紗帽、團領衫,腰間有束帶,看着那金色帽頂子,竟然還是個三品大員!

李秘已經不是新手,此人穿着的雖然是常服,但大明文官的公服與常服相差不多,此人與範榮寬的裝束差不多,李秘自然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放眼整個應天府,能穿戴三品官服的其實有很多,甚至有些數不過來。

因爲南京是陪都,而大明在南京設置了與北京一樣的六部官職,不過南京的六部官員並沒有太多實權,南京也沒有軍事指揮權,算是個養老院一樣的存在。

正因爲如此,但凡在朝堂上受到冷遇的,通常會打發到南京來,圖個虛名,領餉養老罷了,所以南京的三品大員還是不少的。

但失竊案估摸着該歸應天府來管,所以來人的身份也就不難猜測了。

也不需簡定雍介紹,李秘當時便走上去,朝那官員道:“吳縣捕快李秘,拜見府尹大人。”

那應天府尹見得李秘如此機靈,便是有再大的火氣,也發不出來,更何況今次他過來,可不是發火的,而是嘉獎有功之人的!

“哈哈,簡定雍你手底下可收了個人才啊,難怪能夠破獲失竊案,這腦瓜子果是機靈!”

簡定雍也呵呵一笑道:“張大人果然目光如炬,您看得一點不差,這個便是我縣衙裡的捕快李秘了。”

簡定雍順便朝李秘介紹道:“李秘,這就是應天府尹張孫繩張大人,張大人一直在雲南布政使司任上,剛來應天府不久,能爲張大人排憂解難,你也是適逢其會了。”

其實簡定雍也是耍了個心機,雲南那種地方,哪個官員樂意去,張孫繩在雲南是左布政使,到應天府來,心裡也是樂開花,沒想到新官三把火還沒來得及燒,便出了失竊的案子,也是頭大了幾個月。

此時聽得簡定雍這般說,難免有些爲李秘邀功之嫌,但張孫繩卻點頭笑道。

“簡知縣所言不差,本官確實欠你一個人情了。”

李秘連稱不敢,張孫繩也不再繼續,而是指着身後一名身穿儒服,戴着學士冠的意大里亞,朝李秘介紹道。

“李秘,這位便是苦主,羅儒望神甫是南京耶穌會的副主教,今次是特地跟着本官過來感謝你的。”

“這就是羅儒望?”李秘心中也不由有些激動,利瑪竇進京之後,便是這位羅儒望在南京主事,也是一位名聲顯赫的傳教士。

但見其人留着大鬍子,穿着大明的儒服,雖然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許是習慣了大明水土,看起來倒也不算違和。

“我的孩子,感激你爲耶穌會做出的貢獻,也爲米迦勒的無禮,感到非常的抱歉。”

雖然羅儒望是南京耶穌會的副主教,但他卻仍舊謙遜,對李秘低頭致歉。

李秘也笑了笑,朝羅儒望道:“很高興認識你,副主教閣下,米迦勒是位讓人尊敬的聖裁者,不打不相識,也是我的榮幸,閣下不必掛懷,願主保佑你們,哈利路亞。”

聽得李秘此言,羅儒望和米迦勒不由猛然對視,彷彿都看到了對方眼眸中的火焰,羅儒望激動地朝李秘問道。

“閣下也是我主的信徒?”

雖然他們在大明傳教混得風生水起,但大明畢竟是封建社會,皇帝是真命天子,可他們信奉的卻是無所不能的造物之主,與封建信仰相悖,想要發展一名虔誠的信徒,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此時聽得李秘竟然深諳耶穌會門道,甚至懂得讚美天主,他們又豈能不欣喜若狂!

李秘見得羅儒望和米迦勒一臉的訝異和驚喜,也是不出所料,此時便只是笑而不語。

彼時瞭解西洋教派乃是文人士大夫的風尚,雖然未必有人真的入教,但對新鮮事物,這些文人總是最先感興趣的。

感興趣與好奇一樣,是個中性詞,就比如有些人很美,你會忍不住一直盯着看,想看看她到底美在哪裡,而有些人比較醜,但你仍舊仍不住想要盯着看,想知道他到底能醜到什麼地步。

可即便如此,耶穌會畢竟是新鮮產物,文人士大夫們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畢竟他們宣揚的東西,可是真真正正的離經叛道!

有鑑於此,早起的傳教士其實都非常地注意這一點,雖然偷偷摸摸有些像做賊,但他們也在漸漸改變這種現狀,所以纔有了教堂的興建。

不過很多人都不願意公開自己的意願,所以李秘沉默不語,羅儒望也就不再多問,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對李秘已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來到大明已經很久了,對大明也有了足夠的瞭解,他們這些傳教士說中國話,吃中國飯,穿中國衣服,除了肌膚毛髮眼瞳,其他幾乎與大明朝的人無異。

他也知道李秘只是個捕快,而捕快是官吏系統的最底層,可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卻能夠破獲盜竊案,抓住厄瑪奴耳這個叛徒,追回贓物!

而且他和張孫繩在接受簡定雍招待的過程中,問起李秘其人,簡定雍也不吝讚美,甚至將李秘的過往事蹟都說了出來。

衆人正打算召見這個堪稱“奇人”的吳縣總捕頭之時,秋冬卻過來求援,大家也就全都過來了。

本以爲李秘要吃虧,誰知道李秘已經把趙平州給打趴下,連聖裁者米迦勒都被打服氣了!

羅儒望不由朝簡定雍感慨道:“有句話說,英雄出少年,又說英雄不問出處,李秘閣下是真正印證了這兩句話啊……”

簡定雍也是微笑點頭,李秘也朝羅儒望笑道:“謝謝樞機閣下的誇獎。”

羅儒望雖然只是樞機助祭,但聽得李秘籠統地稱他爲樞機,羅儒望心裡也是非常高興,對這個年輕人更是喜歡!

王士肅見得此狀,心裡卻頗不是滋味。

他在家裡是次子,沒甚麼繼承父業的負擔,只是遊手好閒,父親王世貞是個非常親和的人,便讓他跟着羅儒望,瞭解一下這些新興的文化。

張孫繩剛剛上任不久,需要結交像王世貞這樣的元老人物,兩廂方便,也就將王士肅一併帶了過來。

王士肅並非公幹,也不好參加他們與簡定雍的交談,便在縣衙裡頭四處走動,誰又能想到會遇到李秘,發生了這一系列的爭鬥?

他其實也希望能夠得到羅儒望的認可與讚揚,回去之後也好與父親交差,可看着眼下這狀況,在場絕大部分人都向着李秘,將李秘當成寶貝一般供着,反倒是冷落了他這個公子哥!

王士肅雖然嚮往豪氣干雲的英雄,但自己的心胸卻算不得寬闊,許是先入爲主,先有李秘與趙平州交惡,而後又得知李秘便是吳惟忠新收的弟子,就是李秘得罪了範重賢和吳白芷這兩位至交好友,他又豈能坐視不管?

如今李秘又搶走他的風頭,甚至三言兩語就得到了羅儒望和張孫繩的認可,而且李秘竟然還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李秘就是那個等着張孫繩嘉獎的有功之人!

所有這一切加起來,讓王士肅是又羞憤又嫉妒!

他默默地看着這一切,終於是忍不住,朝鄭姑娘說道:“也真是無趣,咱們出去逛逛!”

他家可是書香門第,最講禮節,可今次他卻拉扯着鄭姑娘,忿忿地離開,甚至沒有跟張孫繩和羅儒望告退一句!

張孫繩也是搖了搖頭,羅儒望卻沒有太多表示,在大明生活久了,他也學到了一套爲人處世的哲學,想他們這樣的傳教士,決不能捲入政治鬥爭之中,便是尋常時候,也千萬別選邊站,永遠中立,便永遠安全。

王士肅這麼一走,氣氛也就更是融洽,一行人從李秘院子移步到縣衙花廳裡頭,應天府尹與簡定雍正式交接了贓物以及人犯,這些東西本該是簡定雍移交給蘇州府,逐級上報才合規矩。

只是蘇州府眼下與諸多衛所配合,進行海上剿匪的任務,這案子原發又是應天府,由應天府一直在調查,移交張孫繩也是合情合理。

再者,張孫繩剛剛上任不久,這樁案子差點成了他的政治危機,如今有機會得以解除危機,甚至還能因此而將轉危爲機,他又如何不樂意?

公事既了,簡定雍又設下宴席來,衆人一併與會,又請了當地的文人宗師作陪,自是其樂融融。

羅儒望有意接近士大夫和文人階級,當然是主動結交,而諸多嘉賓之中,便數李秘最是顯眼,然而他卻雲淡風輕,安之若素,時不時與羅儒望談起西方境況,竟也知之甚詳,真叫羅儒望驚歎不已!

當然了,這些都是他和羅儒望兩人私下交談,李秘可沒有蠢到大庭廣衆之下暴露這些,若這樣做,可不是給自己長臉,而是愚蠢之極的行爲。

李秘這廂倒是和和氣氣,然而王士肅那頭卻是暴跳如雷!

第四百三十三章 詔獄深處審妖異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二百九十章 紅毛外援終來至第五百零零四章 興風作浪撒諜子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七十六章 大都督重遊故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勸降不成也和氣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三百零零七章 效仿成化悍賊子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參領不識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洛河龍女埋湖底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來致意第八十一章 罪魁禍首一官子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中貂寺傳令遲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問及笄第六百零零零章 輾轉薩摩談交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六百四十五章 人心難測堪爲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檢軍姿第八十四章 天地爲棋人作子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殺重犯放奸細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吏強留四句詩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盔金甲銀鱗衣第五百一十一章 爲埋真相斬武士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纏鬥暗射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辦喪出殯演好戲第六十二章 無妄招災清白日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戰將軍死第四百零零七章 翊坤宮裡幾失禮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九十三章 糾結海圖做交易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門深談陳年秘第十一章 義莊失火慘燒屍第十章 深夜抓賊無收拾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一百九十六章 堂上激辨傷風義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四十九章 鎮守太監來鬥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四百五十九章 墜入深淵幾近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監國功臣徙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四百八十一章 落馬裝傷有藥醫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衣千總來壓欺第四十八章 全城搜捕掘三尺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宮難救急第四百二十九章 琢磨不透帝王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氣第二百七十二章 搜查住處無隱匿第十九章 細作搞怪謠言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晉侍讀終授藝第六十九章 傳功贈刀顯闊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來貴客實無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過後勤勉勵第八十三章 都督醉舞畫血池第二百三十一章 資深郎中講蠱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三百九十四章 校官面前紛獻藝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舉士子來挑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洛河龍女埋湖底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四百零零四章 深宮救難無前例第二百一十章 聆聽老兄講舊史第五百二十一章 銀白修羅戰到底第一百一十章 一枚棋子震姜壁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機託葛氏第四百一十七章 貞慎翁主衝動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同道中人之剖析第三百二十三章 魏營往事與身世第二百八十二章 楚王默而得啓示第三百一十八章 開春府試又在即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戚胤舊部歸來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營來護庇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膛破肚得龍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門拜訪也堅毅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長齊戮力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揚鑣各歸梓第二百三十二章 康家老君亂曲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久別重逢解怨隙第七章 涼亭上籤巧解密第三百五十九章 鷹揚宴前等送禮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藤摸瓜查遊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乍得清醒又獻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當年舊事遺秘子第一百零九章 田莊老兒姜太一第十六章 刑房偶遇袁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