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的第三週,她用還不是很流暢的中文對我說“在一起吧。”
M是我唯一談過的國外女友,那時候我剛剛進入南昌大學,主修社會心理學,輔修各類文學,那時候我已經是個常常在各種雜誌露面的小有名氣的寫手,M是個標準的美國妹子,因爲中國文化不斷的流行,各種迷戀中國的一切,特別是中國的古詩詞。我和她認識是因爲一次學校的活動。
我永遠是熱衷於參加與各種活動,骨子裡是熱愛與英美文化,卻還是會常常看各種詩詞,在憂傷風格瀰漫與整個校園時光時,李清照等婉約派詞人幾乎可是說是風靡校園,恰巧我對李清照的每首詞都能倒背如流,再加上善於描繪各種場景,所以在當時被很多學妹和學姐說,我纔是真正能把李清照講解到味道的人。我依舊記得那是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聚在這個社團裡,站在講臺上拿着粉筆講解着《聲聲慢·尋尋覓覓》,M是這個時候進來的,我們學校的外國人不是很多,所以M進來的時候我停頓了一下,M不算是那種標誌的美女,但卻特別有味道,我一直覺的女人像一本書,有的女人像連環畫,翻幾頁就無趣了,有的女人像辭海,雖然內容豐富,卻沒有看下去的慾望,也有的女人像流行小說,看的時候舒服,看完後卻再也不願意翻看,直到現在,我都認爲M是另外一種女人,她像是一本特別有內涵卻非常有趣可以吸引你讀下去的書,你永遠不知道你翻看的下一頁是什麼,但心裡卻充滿期待。
M聽着我把這種詞完整的解釋完,當時我僅僅只是覺得這個外國妹子是進來湊熱鬧,或者我覺得她並不像我想象中那麼瞭解中國,或者說,她並不是很懂中文。我講完下了講臺,友好的對她笑了笑,善意的問了句:”Do
you understand
me?“M擡頭看了看我,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說:”我雖然說中文不是很好,但是我可以聽懂。“然後她甜甜的笑了,又對我說:”我是校刊的記者,你願意接受我的參訪麼?“
有什麼理由讓我拒絕一個看起來充滿魅力的外國女孩的請求呢?
後來M幾乎是天天來找我,我們從中國歷史聊到美國曆史,我們分析各個朝代,我們從國家大事聊到身邊小事,後來聊到我和M。第三週的時候學校趕上一場熱鬧送別儀式,是歡送我們一位人氣很高的老師退休,那次校方也是非常的給力,放縱了我們。我和宿舍的小澤一人一把吉他,在會上嗨翻了場,M是這個時候走過來的,她幾乎是衝上來的,然後用力的擁抱住了我,在臺上瘋狂的吻我,她用蹩腳的中文用無比肯定的語氣說:”在一起吧。“
我和M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只有一週。這段短暫的戀愛讓我徹底的明白了兩國人的不同文化的詫異,第四周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家跨過的外企公司的面試,我其實早想綴學,所以一直在四處的投遞自己的簡歷,而M也面臨了自己的問題:回國。我和M的分手沒有任何爭吵,她在宿舍收拾東西,我在旁邊看着她,收拾完後,她丟給我一句:”我走了,再見。“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很多中國出版的英文刊物我可以看懂,但是M給我的一份華盛頓日報我卻完全看不懂,我根本沒有美國人的那種思維。我也是終於明白,當M決定離開的時候,她已經把所有的都放下,這個時候我如果還是固執的像所有小說裡面一樣執着的追着她,只會被她像垃圾一樣丟開。
M臨走的前一晚約我出來,我們在外面過夜,給予了彼此最後一次身體交融。等我清晨醒來,卻已經不再見她。M甚至沒有給我去送她上飛機的時間。也許長情的東西只是留在文字裡,而心裡,終究留下的只是過往。
”若不愛,就留有珍視。並非隨時需要執戀和不放,我們相遇,我們交換,之後的接近與融合,都得當於自省和剋制。這是一種節儉的情感,微渺安寧,卻教你時時懂得感恩。“
再後來。
沒有任何再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