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

崇禎十四年,對於秦浩明來講是關鍵的一年。

經過三年的積累,福州馬尾造船廠終於開始投產,巨大的龍骨鋪開,讓秦浩明看到今後戰艦在海上遮天蔽日。

這種感覺,無疑讓人相當舒服。

還有,大明帝國銀行的開張,也讓他有更多的財力用於支持其他產業。

新兵徵召已經開始,戚綱、趙順等將領分赴浙江、廣州、廣西等地進行招兵。

這一切,預示着他的事業開始進入正軌。

“侯爺,我們已經上了去軍營的直道,大概五里左右,便是鼓山軍營了。”

浩子的戰馬踏上剛剛用水泥鋪就的路面,一臉的興奮。

比起大明其他地區用黃沙鋪路,水泥路面除了乾淨外,就是騎馬再也不用吃沙土了。

“走吧!”反手一鞭擊打在馬股上,風馳電摯一般的向着鼓山的營房馳去。

今天秦浩明專程前往鼓山軍營駐地,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而是因爲今天,是定南軍第一批退役的士兵,將離開軍營,秦浩明專程前往主持他們的退役儀式。

這是大明軍隊首次因爲到齡而退役的將士,在未來的幾年裡,根據秦浩明的構劃,定南軍中超過三十歲的普通士兵都將陸續退役。

其實,許多定南軍將士對此是不理解的,甚至不願意離開。

他們不明白,爲什麼軍隊一方面要擴招。一方面又要裁汰他們。

定南軍的士兵待遇之高,在整個大明是獨一份。

一人入伍,全家不愁。光憑軍餉,便足以養活一家人。

更別提如果發生戰爭,立下軍功所得到的賞賜,如果運氣好,被提拔成軍官,那就算是捧上鐵飯碗了。

雖說定南軍的士兵不是那麼好當,訓練艱苦,優中選優,可對於如今的時局來說,這又算什麼?

當然,將士不明白秦浩明做法,可以理解。

其實,這樣做,秦浩明也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其一,這些超過三十歲的老兵,很多都還沒有成家立業,長時間呆在軍中,對他們個人來說,也是不利的。

大明需要更多的人丁,需要這些人回到家裡去找媳婦,生娃娃。

其二,老的出去,新的進來,保證了大民治下百姓結構的穩定。

大量新兵入伍,那耕地還是需要有人耕作的,退回去的老兵,正好補上新人入伍的缺口。

其三,這些退役士兵,在接下來的歲月之中,將成爲秦浩明的基本盤。

這些人在軍隊之中受訓良久,對於秦浩明的忠誠可以說是最純粹的一批。

他們回鄉之後,以他們的資歷,軍功,將成爲鄉間的骨幹力量。

有他們在,秦浩明則無虞。這使他對於大明最底層的百姓的控制力將大大加強。

第四,實行精兵策略的同時,需要更多的尚武力量。

可以想象,當秦浩明開始征戰天下的時候,需要的將士必然是海量的。

所以他不得不讓這些老兵退役,回到鄉間去自食其力,而讓新兵入伍接受訓練,磨勵。

真等到大用兵的那一天,這些老兵即可在一道詔命之下,再度入伍,重新聚集起他的大旗之下去征戰。

說穿了,其實就是預備役。

基於以上的考慮,對於這些退役士兵,秦浩明當然就不能馬虎了。

尤其是這第一批,他必須鄭而重之。讓軍隊的所有將士都能看到他這個侯爺對於士兵們的重視。

這是面子工程,這是一場作秀活動,但卻不可或缺。

在軍營之中成長起來的秦浩明,自然知道,當兵的,把榮譽看得比性命還重要。

一柱香功夫之後,秦浩明便看到了鼓山駐地的大營。

大營建在鼓山腳下,佔地上千畝,一道青磚圍牆將軍營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

內裡高聳的望樓林立,隱約可見值勤的士兵肅立,大明日月旗和定南軍大旗迎風飄揚,一股肅殺之氣,便是隔得極遠,也能讓人望而生畏。

李想帶着一衆將校恭立在大營轅門之外,準備迎接。

“見過侯爺!”上百名軍官,在李想的帶領之下,右手捶胸,向秦浩明躬身施禮。

秦浩明翻身下馬,大步走到諸將身前,“衆將士不必多禮了。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嗎?”

李想點了點頭:“都已經準備好了,此次定南軍退役的七百名將士,都已經營中等待着侯爺。”

好,去看看這些好兒郎!”秦浩明沒有多話,大步向內裡行去。

偌大的校場之內,數千名定南軍士卒按照自己的所屬,站成了一個個森嚴的方陣。

而在他們的正前方,則是七百名此次退役的士卒,此時人人身上都披着大紅花,但卻一個個都哭得跟個孩子似的。

這裡是定南軍,這裡是他們的家。可如今,他們就要離開了。

這一批退役的士卒,基本上都是天雄軍的老兵。是跟秦浩明打天下的老隊伍,對於軍隊的感情可想而知。

“參見侯爺!”看到秦浩明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七百名退役將士嗚咽着單膝跪下。

“弟兄們,站起來。軍中無跪禮。”秦浩明站在衆人面前,聲音低沉,緩緩地道:“你們,永遠都是本侯爺的士兵。”

七百名將士愕然半晌,卻又馬上興奮地站了起來,右手捶胸,躬身爲禮。

侯爺說得不錯,哪怕他們已經退役了,但他們永遠都是侯爺的戰士。

“兄弟們,今天是一個讓人傷感的日子,但也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日子,因爲你們將從今天起,掀開人生的新篇章。”

秦浩明的聲音聽起來不大,但卻讓校場之中的數千士兵聽得清清楚楚。

“你們雖然退役了,但仍然是本侯爺的士兵。希望你們回去之後,成家立業,找老婆,生娃娃,留下血脈,護衛我們這大明江山。”

秦浩明刻意地讓自己的話語更加輕鬆一些。

果然,這話剛剛一說出口,校場之上就傳來了歡笑之聲,將先前的悲壯氣氛衝得淡了一些。

“你們爲大明流過血受過傷,大明不會忘記你們!大明的豐碑之上,將會牢牢的記下你們的功勳。”

秦浩明接着道:“你們雖然退役了,但你們仍然是最勇敢的士兵。

希望有一天,大明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還能像過去一樣,穿上你們的盔甲,拿起你們的戰刀,再一次聚集在大明的日月旗之下,再一次聚集在定南軍戰旗之下。

所以,本侯爺允許你們帶走屬於你們的盔甲,你們的戰刀。

因爲這些不僅僅是你們過去的榮耀,更是你們將來再度爲國征戰,爲大明效力的憑仗。

兄弟們,你們願意嗎?”

“願意,願意,願意!”七百名士兵用力的插着胸甲,齊聲怒吼道。

“即便是退役了,本侯爺希望,你們回去之後,不要忘了一點,不要光顧着過自己的小日子。

你們還要記得,大明仍然外敵窺伺。

所以希望你們在過好自己小日子的同時,別忘了將你們的技藝,教給你們家鄉的那些孩子、青壯,讓他們也擁有殺敵的本領。”

“謹奉侯爺之令。”

“不要擔心你們退役之後的生計!”秦浩明提高聲音:“願意回到家鄉的,地方官已經爲你們建好了房屋,準備了牲畜,農具,以及田地。

你們回鄉之後,還將擔任地方的村尉,鄉尉,就算國家再艱難,再窮困,本侯爺也不會忘了爲大明曾經捨生忘死的好弟兄。

不願意回去的,本侯爺也爲你們選擇幾種出路,總之,絕不會讓你們流血又流淚!”

“多謝侯爺隆恩。”侯爺暖心的話語,讓將士們大聲的吼了起來。

“當然,定南軍什麼都爲你們準備好了,但有一件事情,卻是需要你們自己去努力的。

那就是找一個好老婆。這件事,本侯爺可幫不了忙,不過我相信,大明的好兒郎,豈有找不到一個好老婆的道理,大家說是不是?”

下頭轟然大笑起來。

“來人,上酒!”

3

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五百三十六節 風起雲涌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