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

連山衛所曾向他報告,定南軍在此興建兵站,要囤積些物資和做撤退路線的簡單防衛,他當時並未在意。

不管怎麼說,定南軍是客軍,不屬於他管轄,對方知會一聲,他心裡有個數,如此也便可以了。

可不曾想,如今秦浩明居然和他有了上下關係,這就不得不讓他上心了。

洪承疇是一個老道的政客,最善於僞裝和表演,即使心裡對崇禎的命令在不舒服,臉上也不會表露半分。

更何況秦浩明今非昔比,乃是整個大明風頭最勁的人物。

能征善戰簡在帝心手腕高超這些都不說了,單論他對政敵的狠辣就讓他深爲忌憚,不敢得罪。

剷除八大晉商在他眼裡算不了什麼,王樸也只是一個總兵,一個總督想要除掉,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之後的宣大鎮守高起潛、次輔陳演、首輔薛國觀等人,其中任何一人,都不是他洪承疇,或者說其他地方督撫可以應對。

可人家不僅幹翻這些國之重臣,各黨各派全得罪遍了,自己卻毫髮無損,居然還有功夫深入遼東,和韃虜一較高下。

試問這等本事,天下有幾人可以做到?

官場中人,尤其是政客,向來看上不看下,最是講究阿諛奉承迎高踩低。

正因爲這樣,洪承疇雖然對崇禎的旨意不滿,可表面功夫絲毫不拉。昨日收到旨意,今天就不顧勞累奔波,目的便是結好秦浩明。

在他想來,他們二人皆是福建人,存在天生的鄉土情誼,往日全無交惡,加上這番的共事之情,日後彼此好有個照應。

只是到了連山驛後,發現定南軍的輜兵如此出色,倒是真正引起他的興趣。

洪承疇饒有興致踏着算不得寬敞,但卻非常平坦的小道,先前走去。

守備趕緊爬起來,不過還是躬着身子答話:“稟大人,聽他們說,前頭還要搭建幾個小橋,幾個路口要加寬和加固。

另外在杏山驛、小淩河堡舊址、十三山等地,他們也打算在之後建成兵站或者物資補給點。

總之,聽他們的意思,他們好像想沿着鬆錦一線佈防,不像是撤退的樣子。畢竟,線路不對。”

“咦?”聽了守備的報道,洪承疇頓足不前,有些摸不清頭腦。

秦浩明這是要幹什麼?這是常駐的意思啊,不是暫時負責嗎?他這鬧的是哪一齣?

這個年代,估計任誰也想不到,秦浩明在此佈局的真正目的。

從今年開始,歷經兩年時間,這一片地方爆了明亡清興的最關鍵一戰。

錦州被圍,明朝派出十四萬大軍援助,身後的寧遠是依託,杏山、松山、塔山,近百里左右,成爲戰場。

在鬆錦州大戰時,皇太極看出洪承疇部置失當的地方,前軍強而後軍弱,率精兵截斷松山和杏山的聯絡。

挖三條長壕隔絕明軍,同時派阿濟格奪取了明軍儲在十三山上的大量存糧,明軍斷糧後士氣大跌,遂有鬆錦大敗。

經歷這次遼東大戰後,秦浩明不知道建奴是否會圍困錦州,還能不能發生鬆錦戰役。

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事關大明國運和億兆漢人命運,由不得他開玩笑。

再說,每到一個地方,做些安排佈置,搞些小動作,這一貫是秦大總督的小伎倆。

“督帥,他們的負責人在杏山驛,搬運許多物件過去,足足有幾十車,估計今天應該不會回來。”

那個守備俯身報告。

“走!”洪承疇轉過身說道:“這裡不進去看了,我們去杏山驛。”

杏山驛距離這裡尚有一段距離,至少有六七十里路程,祖大壽馬上勸道:

“閣部大人,現在已經是午時,趕到杏山驛最少也是傍晚了,很可能還要走一段夜路。”

洪承疇搖搖頭,問旁邊的祖大壽:“祖將軍是否害怕有建虜騎隊在,你們不是已經派出不少精銳騎兵哨探,總不能被伏擊吧?”

被伏擊的可能性是小,但也並非完全沒有這種可能。

曹變蛟也勸道:“閣部大人還是在此休息,等明天清早再出,這樣哨騎巡哨的地方更大,也更加保險。”

“不必了。”洪承疇急於知曉秦浩明高什麼名堂,哪裡等得到明天。

客觀的說,洪承疇雖然是文人督撫,但一生經歷的戰陣可不少,膽氣方面並不比武人弱。

在戰術方面,他也做得不錯。

做爲薊遼總督短短時間,和建奴方面爆多次小規模戰鬥,洪承疇展現出了極高的才幹。

在他的指揮下,遼鎮和建奴方面的幾次小規模戰鬥都打贏了,這也是下面軍將對他服氣的原因。

“寧遠西北角十七裡有三處道路破損,我們已經派人手修補,往錦州官道三十里處有木橋破損,大股車隊經過可能會導致傾覆。

我們的專業工兵已經去加固,另外……”

一個青年軍官,手中拿着記事本,軍姿標準,正一本正經的向趕來的洪承疇等人彙報。

曹變蛟瞪着眼道:“你說的倒是利索,好像手到擒來似的,看來對自己手頭的事是真的在行?”

這是路上洪承疇授意曹變蛟,故意刁難定南軍,他不好出面。

哪知這個黑瘦的輜兵將領並不怯場,彷彿不知道他的總兵身份,當仁不讓的道:

“在下這兩年來一直就做這些事,熟能生巧,就算是個笨蛋,也能學會些東西了。”

接着又不客氣的說道:“此次秦督有令,希望友軍能夠配合。道路交通乃軍中生命線,保證暢通非常重要。

既可運糧又能救人,最關鍵能保證大軍前進或者撤退的速度。

在下前來就是想懇請幾位將軍多派精銳騎兵做爲哨騎,大範圍的散開,最好能保障百里方圓的安全距離。

這樣就算現大股建虜,也可以叫我們從容撤退。速度方面就是我們定南軍的事情,先期工作,就是把道路情形勘察和修補完畢。

危橋、斷路,都是我們工兵們的工作,不需要幾位將軍操心。

安全方面,除了請兩位將軍派出哨騎之外,其餘的也是我們自己份內工作。”

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說點什麼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二十四節 忍一時風平浪靜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