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

作爲建奴中的佼佼者,多爾袞自然不是無能之輩。

戰場中的態勢和情形只是稍微融會貫通,便明白秦浩明戰略目的和練兵之舉。

可人家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知道又如何?

繼續往下打,那可不正中人家下懷。不打,不說遼東半島的重要性,單是養虎爲患,便讓大清寢食難安。

說到底,大清和大明相比,不足之處多矣。

現在有一個清醒的戰略高手,不管不顧緊緊捏住大清的七寸,讓人左右動彈不得,委實令他焦慮無奈。

當然,他現在還不知道跟他血戰一天大明的軍隊,其實是江浙新兵和輜兵組成,以天雄軍爲骨幹的騎兵部隊並沒有參與。

否則,他的心裡會更加駭然。

“立馬通知皇太極這裡的情況,即刻命令三順王部隊趕赴瓦房店,丹東沿海軍民遷往盛京避禍。

只要消滅眼前這支明軍,鄭家盜匪不足爲慮,土崩瓦狗爾。”

多鐸倒是殺伐果斷,頃刻之間做出正確的決策。

“傳令,依豫親王之言上報皇上。中軍統計八旗傷亡情況,即刻報告。”

多鐸的建議和多爾袞不謀而合,八旗子弟無論如何再也經不起消耗,他的正白旗更不要說。

唯有讓三順王的漢軍八旗充當炮灰,多爾袞纔有繼續堅持打下去的理由。

“稟報主子,奴才建議不妨試試他們的底細?”

說話間,多爾袞身邊一個漢人將領匍匐在地,高聲稟報。

“如何試,曹佐領可是有什麼妙計?還是另有別情?”

多爾袞一看,卻是他最爲信任的家奴曹振彥在獻策。

曹家祖籍遼陽,其祖先乃北宋名將曹彬之後。其遠祖曹俊,明代初年以功授指揮使,封懷遠將軍,調金州守禦,繼又調瀋陽中衛。

此後二百餘年,其子孫歷代承襲。

大明天啓元年三月,瀋陽爲敵酋努爾哈赤攻破,曹錫遠及其子曹振彥被俘並投降後金。

大明崇禎七年,曹振彥撥歸正白旗固山貝勒多爾袞,成爲其屬下的漢人包衣佐領。

這意味着曹振彥及其父曹錫遠已經淪爲多爾袞的家奴,而且將子子孫孫永爲奴僕。

除非有極其偶然的原因,獲主子同意出旗開戶,否則其奴隸身份世代不能改變。

現在,曹振彥除了是多爾袞手下的漢軍佐領,也是負責大明境內情報的頭目。

“主子明鑑,容奴才稟報。”一聲曹佐領,讓曹振彥全身酥麻,大有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頭伏更低,屁股撅得更高說道:“據奴才早年潛伏在大明的家臣劉錦峰彙報,眼前的明軍無死守瓦房店的意圖。

他們不過是想層層阻擊大清軍隊,與大清打消耗戰。真正的目的是守住金州和旅順口。”

曹振彥一席話聽得多爾袞兩兄弟頻頻點頭,思緒逐漸開拓。

不錯,這或許就是明軍的真正意圖。

瓦房店地處遼東半島中心位置,又是交通要道,最容易被大軍合圍。

從軍事的角度來說,沒有特殊價值。

反觀金州和旅順口雖然只是一隅之地,但靠近沿海,大明有海船之利,容易獲得補給,可進可退。

大明有了這兩處要地,可謂進攻遼東的橋頭堡。便如兩把匕首,時刻威脅着大清國土的安危。

尤其是和關寧、錦州連成一線,今後大清的防守無疑更加被動。

“可是救出鰲拜的那個奴才,把他找來,你繼續說。”

多鐸眼中露出思索的神色,如果按曹振彥所說,瓦房店只是明軍隨時可以丟棄的城池,那他們決定死守金州和旅順,又將是如何一番光景?

“嗻!正是!”

曹振彥心裡一喜,豫親王一向心高氣傲,對任何人都是不假言辭,行事向來無所忌憚。

投降大清的漢臣中,范文程可謂是文官之首,最得皇太極重用。

可那又如何?

這位爺愣是把人家的老婆給上了,卻只是落得罰俸的下場,不疼不癢,無足輕重。

現在卻對自己和顏悅色,說明他心中已經認可自己的表現。

想到這裡,他的語氣愈發恭謹,言辭中也多了些自信,“啓稟主子,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說,明軍可能會放棄瓦房店。

但畢竟只是聽說而已,必須有其他內容加以佐證。

奴才以爲,明軍最重首級軍功。以弱軍死守當須激起士卒死戰的決心,若秦家軍有死守之意,當下令士卒砍下我戰死勇士的首級。

既以軍功激勵,又可激發我軍的憤怒,以錢財之利和屠城之懼,必將引發將卒死戰之志。

主子何不派人前去,與秦浩明商量互相交換屍體,試試他們可有此心。”

多爾袞點頭說道:“曹佐領這個建議好,就派個漢人文書,前去與秦家軍談判,看看他們的反應,再做決定。”

商議完畢,建奴動作很快,一個漢人裝扮的文人,便騎馬打着白旗來到瓦房店城門,對着東門外明軍將士高喊:

“大清睿親王多爾袞派我傳話,勿要攻擊。”

城頭將士看住那個漢奸,派人向秦浩明彙報,得到同意,便放了那個漢人進來,用吊籃送上城頭。

那漢奸見到秦浩明,急忙施禮說道:“小人乃是大清睿親王賬下文書於有文,奉睿親王之意,前來傳話,這位可是秦大人?”

秦浩明身邊將校皆是紛紛叫罵上前,王夫之更是指着鼻子大罵無恥明奸,有辱文人風格,玷污祖宗家人。

秦浩明微微一笑,揮手製止,頷首問道:“說說吧,建奴有何用意?”

於有文點頭哈腰笑道:“睿親王有言,今日兩軍血戰一日,雙方將士皆死傷慘重。

上天有好生之德,當歸於家園,由親屬安葬祭奠。素聞秦大人乃是大明才子,定是悲天憫人。

還望沈大人許可,不讓勇士屍骨無存,腐爛於荒野。”

秦浩明不言語,只是冷然盯着他。

旁邊李想拔出腰刀,冷冽刀鋒對空一劈,大喝,“怎知不是你們趁機攻城的計謀?”

ps:感謝書友我超越了時空、201704111326586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月票推薦票支持,故土難離敬上!

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六百三十四節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百二十五節 膽大妄爲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