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

當然,祖大壽和曹變蛟肯定不理解什麼是標準化生產,但並不妨礙他們對標準化武器的熱愛。

視線所及,他們發現除了刀牌,還有大量的長槍、鐵矛、紋眉長刀、長斧、短斧……不僅種類繁多,還全部是質量上乘的好東西。

單就粗看海師將士的裝備,就讓祖大壽和曹變蛟意識到,秦浩明的兵馬精銳,恐非空穴來風。

因爲,在他們印象中,海師只是輔助兵種,如今卻裝備精良,那作爲主力的正式戰兵,又將是何等裝備?

怪不得能一而再的打敗韃虜聯兵,並且打上門去。

“來來……盧都督,下官錦州總兵祖大壽幫您介紹薊遼幾位將領,都是此次入遼東半島作戰的勇將。

這位是寧遠總兵吳三桂、這是寧遠副總兵祖寬……”

看完登州水師的裝備和士氣,祖大壽再無絲毫懷疑,轉而殷勤的介紹薊遼的將領,重心當然是他的外甥吳三桂。

“好,吳總兵真是英雄出少年,本督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介紹到吳三桂時,年紀和他相仿的盧欣榮,笑眯眯的說道。

久仰大名未必,現在的吳三桂只是因爲祖大壽的原因,在遼西的將門被稱讚,但在整個大明,卻是聲名不顯。

之所以盧欣榮知道吳三桂的名字,不是因爲陳圓圓,而是因爲秦督。

作爲總督府的高層,他是有數幾個有權知道,秦督整理給董長青的一份必殺名冊,那上面,這個名字位列武將三甲。

說起必殺名冊,盧欣榮有時覺得奇怪。

不知秦督究竟是如何想的,建奴自不必說,可名冊中有許多是大明的文武官員,例如孫之獬、劉澤清、左良玉……

還有眼前這位高大威猛,面相生的十分英俊,甚至有些男孩女相,膚色白皙,面容俊秀,叫人一看就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將領。

說句實在話,如果不是因爲秦督的那份名單,就憑吳三桂難得的是氣質,連神情舉止都帶着一點將種的陽剛和果決之氣,盧欣榮就很難討厭他。

更何況現在吳三桂還要到遼東半島殺建奴。

可是,盧欣榮也知道,秦督看人一向不會有錯,至少目前爲止是如此。

包括他重用的人才,黃宗羲、王夫之等大儒就不說了,便如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人,原來聽都沒聽說過,可在總督府中的作用和能力,連他這個元老都讚不絕口。

“謝大人誇獎,長伯愧不敢當!”

吳三桂是心肝通透之人,順着盧欣榮的話語打蛇順棍,極近拉攏二人關係,連自己的表子都說出來。

他哪裡知道,眼前的盧大人聽說他的名字,是另有因緣。

“諸位,大明需要你們這樣的敢戰能戰的將士。秦督用實情說明,韃虜並非不可戰勝,關鍵是策略得當。

現在,閩粵總督府、福建鄭家、宣大精銳還有你們關寧鐵騎,已經握成一個拳頭朝建奴打去,吾等誓要……”

和吳三桂敷衍幾句,盧欣榮便別過頭去,轉而對下面的薊遼將士鼓氣。

應該說,隨着秦浩明的出現,現在的境況已經大不一樣。

大明雖然屢敗,但朝野心氣猶壯,總覺得不能輸給建虜這幾萬丁口的小部落。

如果是向歷史一樣,建虜五次破邊牆入關,次次得勝,甚至連親王也被俘。

尤其是秦浩明斬殺阿巴泰、嶽託時,建虜最南已經抵達南直隸邊境,肆虐過整個山東,擒過魯王,帶走了百萬金銀和十幾萬百姓。

這時候朝廷已經是躺倒挨捶的節奏,臉皮什麼的也早就拋在地下。

幾十個內地州府都被破,孫承宗這樣德高望重的退休大學士,都在原籍被八旗兵俘虜後殺害,朝廷還哪有什麼面子可言?

之後就更不用說,那時候連鳳陽皇陵也叫叛軍給破了,末世景像十分明顯了。

不象此時,只有外患尚無明顯的內憂,朝廷的臉面和節操還在。而且崇禎皇帝也有幾分振作的模樣,今年還朝邊關九鎮撥付了幾百萬銀兩。

當然,這些銀兩是秦浩明殺了八大晉商所上繳朝廷的。

將領們都穿着各色鎧甲,有上等的山文甲,也有明光鎧,也有普通的魚鱗鐵甲,身後的披風也是五顏六色,看起來絢麗多彩。

內丁和營兵們則是多半穿着紅色軍袍,大明是火德尚紅,軍中多半穿紅。

當年的衛所兵的鴛鴦戰襖就全部是大紅色,全軍數萬人或數十萬人一起行軍時,猶如彤雲落地。

邊軍顏色則並不一定,有的是戴青色折上巾,穿青色兩面甲。也有的是戴笠帽,穿灰色軍袍。

北方軍鎮,特別是遼鎮多半是穿紅色軍袍,有甲則披對襟式的泡釘棉甲,頭戴櫻盔或瓣兒盔。

這還是薊遼邊關,將士們的物資供應還有一定的保證,特別是此次參加遼東半島的將士們,不是家丁就是心腹,纔有着甲的待遇。

“大家不必客氣,都是軍中袍澤,不講究。”盧欣榮團團作輯,對周圍的薊遼的將士大聲說道。

此舉,很是爲他贏得不少將士們的好感。

畢竟,爲尊者這種舉措,一般被人認爲是和藹的體現。

“謝盧大人恩典。”

祖大壽和曹變蛟等人直起身,同時藉機打量起來。

只見三百人左右的將士圍在正中,祖大壽注意到這些將士和其他部隊明顯不同。

所有人的軍服一律統一嶄新,裁剪的十分身合。下襬到膝蓋左右,胸前有開襟的領口,肩膀和胸口上有標識。

胸前有斜斜的牛皮革帶,上頭吊着好多樣物品,兩排銅釦從胸口處到腹部革帶之上,每個人都是身材適中的漢子。

有一些人身上有明顯的剽悍氣息,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精兵的樣子顯露出來。

大半的將士都在身後揹着火銃,看起來做工質量明顯超過了工部造。

而且祖大壽和曹變蛟還發現,這些將士的兵器非常講究。刀身厚實,用鐵的鐵料講究,質量上乘。

另外就是打造的標準化,一把是一個樣子,一百把一千把腰刀還是一樣,斤兩重量、刀身刀口、包括刀鞘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八十七節 告捷塘報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七十節 籌備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