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

福州城,總督府。

夏日的晚霞彤紅壯麗,像是火燒一般。

長長的高大院牆,氣勢威嚴的府邸大門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守衛前院大門的換成了高大強壯的士卒,面容肅穆。

穿過他倆,透過緊閉的大門向裡面進去,四面坐落的廂院檐角掛着鈴鐺,原本威嚴森然的府邸,偶爾有風吹來,叮叮噹噹的響起悅耳的聲響,變得有幾分清雅。

裡裡外外拐角都有士卒守衛,長廊、檐下常有府中的侍女走過,竊竊私語後,又輕笑出聲,襯托出格外的生氣。

越過長長的道路,去往後院,偶爾能聽到兵器碰撞的聲音傳到這邊,剛剛回來的小丫鬟好奇的想要過去,卻被把守後院月牙門的士卒驅趕開。

夕陽漸沒,一盞盞燈籠斑斑點點照亮府邸。

大堂中間,秦浩明的三位嬌妻坐在左側,餘佑漢和洪迪新坐在右側低聲的稟告着。

“從目前傳來的消息來看,朝堂上諸位大人沒有辦法,轉而把精力放在地方上,希望裹挾民意達到打擊秦督的目的。

東林黨在江浙一帶的勢力不小,又有海商支持,到時候鬧騰起來,聲勢恐怕小不了。

好在現在復社學子站在我們這邊,張溥、楊廷樞等人準備號召他們抵制東林黨人的無恥謠言,現在就怕他們在地方上做文章。

福州市井中的商戶已經被煽動,打行也介入其中煽風點火,胖八爺正在嚴密關注中”

洪迪新目光憂慮,把近段時間的局勢一一分析清楚。

說句實在話,他心裡非常忐忑,遠不如表面這樣輕鬆。

昔日秦督在時感覺不到,一切事情只要按吩咐去做就行。可現在,所有的明槍暗箭射來,他才發現決斷的艱難。

左布政使李一平自從秦督離開後,上串下跳很是折騰,想要插手總督府事務也被他不陰不陽頂了回去。

可詭異的是,左右布政使和指揮使部門似乎有聯合的跡象,巡撫張肯堂的態度卻耐人尋味。

前日,無緣無故把自己叫上巡撫衙門呵斥一番,夜間卻讓他的內府管家送來一封書信,紙面上只有四個字,小心有變。

“洪司長,事情在夫君出征前就有預兆,他留你和餘千戶鎮守總督府,那就是對你們的信任。

有什麼事情要我們配合,請儘管吩咐。”

洪迪新的猶豫柳如是看在眼裡,裙襬起伏搖擺,身影走下臺階,長裙滑過地面,片刻後,風裡響起她的聲音。

“夫人,我和洪司長商議過此事,福州城裡不能亂。

否則,激起民變,總督府立馬會給他們彈劾的把柄,他們這是故意想把誰攪渾,好渾水摸魚。

總督府有安定地方之則,或許這也是張巡撫的意思。

而要阻止這些,就必須給李一平顏色看看,希望他不要鋌而走險。”

餘佑漢是軍人出身,洪迪新不方便說的話,此時由他說出來。

“二位儘管放手去做,出了事情妾身承擔。”

關鍵時刻,柳如是非常有魄力。

接下來,幾人商議了一些應對之策,洪迪新和餘佑漢便告辭離去安排。

次日凌晨,李武爾五短身材,身形已經發福,走在路上就象是一個圓桶。

他走在李府的一處街道上,距離東西朝向的左布政使衙前街不遠,離城中的駐軍,一個副將的住所和麾下兵馬所駐的軍營區域也很近。

一路上來往的要麼是穿着綠草顏色袍服的低品官員和藍袍的吏員,要麼就是騎馬或步行的軍官或普通的戰兵。

百姓當然也有,一路上街道兩側皆是大大小小的房舍院落,行人也是頗多。

遠處鐘鼓樓上傳來悠揚的報時聲響,李武爾側耳聽了聽,知道快晚上六點了。

現在江南地區已經有不少人習慣用泰西人的分時法,而不是什麼時辰,這也算是潛移默化的改變,畢竟分時計時哪一種方便,這還是一目瞭然的。

他在街角買了一隻燒雞,一瓶燒酒,用荷葉包了,哼着小曲慢慢走回自己的小院。

這是一幢一進的小院,三間北屋正房,兩間偏廂,一間門房,此外還有廚房和茅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小院是李一平買下來給李武爾居住的,足足用了一百六十兩銀子,價格不菲。

加上李武爾隨身帶着的二百兩的銀票,還有數十兩散碎銀子,足夠他舒舒服服的過上五六年光景。

數年之後風聲過去,李大人答應再賞他幾百銀子,到時候能將家人也接來,一家齊聚享福。

想到未來,李武爾心頭一陣輕鬆,口中哼着的小曲也就更加明快幾分。

由於擔心不慎暴露,他沒有僱傭僕人,只有街角的一個婦人隔幾日來取衣服回去漿洗,平時都是他一人居住。

進了院門後他很小心的把院門反鎖,然後直接進了北屋。

天已經黑了,他將燈燭點燃,火光亮起來的同時,兩個黑衣人正端坐在北屋正中的官帽椅上,對着李武爾微笑。

“有賊!”

李武爾第一感覺是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的反應倒也是很快,左手燒酒一丟,右手燒雞一拋,然後轉身就跑。

“想去哪啊?老實點。”

李武爾轉身時,才發覺自己身後兩扇門側分別還站着兩人,自己想往外跑的同時,人家已經站了過來。

兩人一起出手,李武爾也是練武十年以上的猛人,拳打腳踢,就想突破防線。

怎料對方身手更加了得,兩人配合,一檔一抓,然後一起揉身而進,分別出手,電光火石之間,彼此交手數招之後,李武爾已經被按住胳膊,整個人按翻在地上。

“你們不是賊,想幹什麼?”

一瞬間後,李武爾已經明白過來,對方並不是賊,當然不可能是來綁票自己,而更大的可能是總督府的人。

幾個黑衣人對視一眼,嘿嘿笑起來。

一個黑衣人笑道:“李武爾,你好大的膽子啊,居然肝膽勾結海匪想冒充商戶禍亂福州,真是好膽色。”

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二百一十九節 班底心思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六百零七節 圖窮匕見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說點什麼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