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

天色褪去,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又是一天過去。

多爾袞的大軍日夜兼程,距離抵達金州只有三天的路程。前線不斷傳來的壞消息,刺激着全軍上下叫囂着趕快前行滅了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明軍。

其中尤以鰲拜叫得最爲起勁,不停的向其他建奴將士痛訴明軍的罪行。

可奇怪的是,平日頗爲激進的睿親王多爾袞卻尋了一片空曠之地,命令大軍安營紮寨修整兩天。

這種穩打穩紮的作風,令一貫熟悉他的許多建奴將士不大適應。

中軍帥營,親自執行偵查任務回來的多鐸,掀開帥篷走進來問多爾袞爲何不一鼓作氣前行,和大明軍隊交戰?

這個建奴的短命王爺,三十五歲就因爲殺漢人太多,被老天爺收拾了。

此時他才二十三歲,正是銳氣正盛的年紀。

多鐸在建奴諸王當中最爲與衆不同,特立獨行,極富特色。

之所以多鐸有那麼率性而爲,狂放不羈的叛逆個性,同多爾袞一樣,與他幼年在一晝夜之間喪父喪母心理遭受極大創傷很有關係。

父死母生殉,給當時只有十一歲的他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刺激,所以一直表現得性情乖張,行爲荒唐,使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大傷腦筋。

不過,他和多爾袞倒是兄弟情深。

“十五弟,這趟出去有什麼發現,有沒有一點不同的東西?”面對多鐸的質疑,多爾袞並沒有多說,反而問起他的感受。

因爲多鐸和鰲拜沒有和秦浩明的大明軍隊交手過,所以多爾袞便派他們充當斥候暗中觀察。

“是有點不一樣,敢打敢拼,有股兇悍勁。不過,個人勇武方面不及我們大清將士,兩軍相逢,勝利的肯定是我們。”

多鐸自信慢慢的答道。

“唉!”多爾袞細長白皙的手指從明黃色的寬大袖擺中伸出,撫摸着青色的頭皮,突然間嘆了一口氣。

多鐸到底還是年輕,看問題只看到表面,沒有深入分析其中的利弊,包括鰲拜也一樣。

他們覺得此次大清精銳盡出,單是滿人將士就由萬餘人,又是在本土作戰,勝利沒有問題,這是軍中將士普遍的想法。

若是按照常理,確實如此。大清起兵至今,萬餘純粹滿人的戰鬥,從來沒有輸過。

故有滿人不過萬,過萬不能敵。雖說有點吹噓的成分,但純碎是建奴的部隊戰鬥力確實不錯。

但是他們考慮了沒有,大清能組織幾個萬人隊伍?

多爾袞先把這些情況告訴年幼的多鐸,然後才滿臉憂慮的說道:

“十五弟,你要知道,我們沒有大勝就是輸,拼戰爭實力,大清不是大明的對手。

現在他以逸待勞等待大清,前方又不知有些什麼佈置,不如修整。

而且,這一仗我們絕無贏的可能,能把他們趕走就萬事大吉。”

“贏不了,這怎麼可能?”

人口資源不足,大清將士不多,死一個少一個,這些多鐸自然清楚。

可該拼命的時候,大清也沒慫過。否則,這偌大的土地是如何打下來,人口又是如何增加?

怎麼一貫勇武的大哥,對上秦浩明就如此憂慮重重。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十五弟不知曉,這個秦浩明年紀雖和你相仿,可狡詐如狐,陰險毒辣,對我大清不懷好意。

說句實在話,他的意圖若只是騷擾遼東沿海,打擊大清的戰爭潛力,本王倒覺得有些簡單了。

怕就怕他志不在此,纔是麻煩!”

多爾袞答非所問自言自語,滿滿的憂愁寫在臉上。

轉頭看見多鐸不可置信的模樣,苦笑着解釋,“至於說我們贏不了,這便是他的狡詐之處。

未謀勝,先慮敗!

這小賊沒有開打,已經把後路全部準備好了。

十五弟請看,金州、皮島、獐子……戰況一旦不妙,他們立馬撤往大海,爲之奈何?”

多爾袞指着遼東地圖,目光充滿無奈。

要說恨,他比任何人都恨秦浩明,濟南城下那份充滿侮辱的信件至今留在腦海,時時刻刻吞齧他的神經,尤其是在見到想到大玉兒,唉。

如果有機會,即使損兵折將拼個兩敗俱傷也想把他留下,爲大清除此後患。

可惜,天不遂人願!難!

“傳令,讓耿仲明的隊伍迅速趕往此地,戴罪立功負責掃清前方道路……”

“傳令,尚可喜和孔友德的隊伍務必拖住鄭家的隊伍,不可有一兵一卒增援金州……”

想到秦浩明的狡詐和對火器的運用,多爾袞大聲下達軍令。

金州城,耿仲明的王府,秦浩明他們也在排兵佈陣。

“大人,要下雨了。”

突然,留意天氣的浩子驚喜叫道。

秦浩明站到窗前,窗外果然有烏雲在翻滾,從昨晚開始,所有人都感覺有一場大雷雨近在眼前,現在看來今天這場雨是免不了了。

遼東半島就象是一口大鍋,一場豪雨很可能淹滅所有的漢人村落的道路,也會淹沒往城外的幾條官道。

遼東半島原本就是地廣人稀,道路稀少,更多的是踩出來的些許痕跡,其餘的地方是一望無際的荒野。

大雨過後,建奴軍隊恐怕在行軍上更加困難……

“來人!”秦浩明下令。

一旁的侍從官文案很快趕過來,拿着紙板和硬筆,等着秦浩明的命令。

“把駐防圖拿過來。”

地圖很快取來,秦浩明在地圖上看到一個個紅色的小圓點,那是百戶單位的標識,大一些的就是千戶級單位的標識。

這是昨天晚上剛送來的,應該是三天前好幾個輜兵大隊在當時的駐防圖。

大青山腳,壩口子村,菜園子村,東營子,破廟子……一個個村落象是鎖鏈一般,已經把大半個金州城鎖在了包圍圈內。

幾萬人的隊伍,是不可能一窩蜂的全放在城裡,那被人包了餃子都不知道。

大抵分爲前軍、中軍、後軍以及非戰鬥部隊。

至於夜不收部隊的任務則更重,時刻不停的跑動中,並且隨時有傷亡。

金州南邊,則是西起白廟子,張雲駐守,中間桃花村,派了閻應元去,金州城,秦浩明和總督府本部人員在此,也有相當的野戰部隊。

在往後,則是上萬人的輜重部隊守着海港。一切,時刻準備着等待建奴的到來。

而且,隨着這場雨,戰鬥的時間無疑會往後推。或許,其他地方的佈置也應該能發揮作用。

“鄭芝龍那裡的情況怎樣?城裡情況如何?寧錦那裡有什麼消息?宣大張將軍到達那裡……”

順着駐防圖,秦浩明口裡的問題一個一個拋出來。

旁邊,剛剛擔任軍情室長官的馮厚敦拿着手稿低聲稟報。

ps:感謝書友吃清屎的叫獸延蟲年打賞打賞,銘感盛情。延蟲年,與本書嚴崇年有異曲同工之妙,真是公道自在人心!

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說說感謝和感言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六百五十四節 葡萄牙人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三十節 衝突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