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

“秦督,一切準備完畢。”這時,盧欣榮帶着幾個身着甲冑的軍官走過來稟報道。

他走出指揮室站上甲板,抽出腰間的佩劍,下令:“點火!發旗語!”

龐大的樓船上有足夠的空間建造一座烽火臺,甚至絕大部分樓船上,還安裝了巨大的投石機,作爲遠程打擊火力。

隨着秦浩明的命令,滾滾狼煙,立即沖天而起。

這是一個信號,登陸的信號!

看到狼煙滾滾和旗幟飄動,艦隊開始減速,並且調整方向,以方便這龐大的艦隊能順利靠岸登陸。

各船上,軍官們開始吆喝。一排又一排士兵,默默的站起身來,在軍官的帶領下,拿着武器,站到船舷的一側。

片刻,旗艦上數十支牛角伸出船舷之外,蒼涼的號角聲,響徹整個海面。

崇禎年間,第一次大規模的兩棲登陸就此展開。

只用了一天時間,到第二日中午,整支艦隊就完成了登陸工作。總計兩萬一千二百名士卒登上了異國他鄉,陌生的土地。

此次登陸過程順利得讓人詫異,並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居然沒有任何打鬥,反而受到朝鮮一些普通百姓的歡迎。

這讓之前下令不許放走島上一人離開,不能將佔據濟州島消息傳出去的秦浩明,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思索片刻,秦浩明才苦笑着回過神來,想清其中緣由。

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棒子們心向着大明。

崇禎九年,皇太極帶兵征戰朝鮮,勢如破竹,很快就將朝鮮打趴下了,攻陷了朝鮮首都漢城。

如此一來,朝鮮國王仁祖李倧向皇太極投降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

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明年號,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奉韃子爲正朔,定時貢獻,並送質子二人。

此役就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之後,朝鮮就淪爲了韃子的附屬國。

但是,雖然敵酋皇太極逼迫朝鮮王朝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但朝鮮王朝仍然心向大明,使用崇禎年號,懷念大明三百餘年。

其二,韃子建奴沒有海軍。

想想也不難理解,建奴韃子是陸地猛虎精騎野戰所向睥睨,可是他們卻下不了海。

他們想要發展水軍,你得問問那些剛剛從深山老林中跑出來的野人韃子們,有造船的手藝嗎?

造船技術可是一門技術活,那是一代代手藝技術傳承下來的,不是隨便在深山老林中和野獸搏殺就能學會。

但是既然來了,秦浩明可不能因爲棒子的態度而心慈手軟,該做的事情還必須做,他現在可是人家的師長。

登島之後,秦浩明多少也感覺身體不太舒服。在瞭解了一下島上大體情況後,便到一座府邸中休息。

其實,濟州島在蒙元的時候,是被當成養馬場的,甚至還在上面修建的宮殿,以備不時之需。

甚至於,這個時候島上的數萬百姓中,三分之二都是華夏人,他們都是很久以前遷移來的。

剩餘的一些百姓,大部分都是朝鮮人,畢竟此時濟州島是歸屬朝鮮管轄,還設濟州牧使,島上還有極少一部分倭國人。

秦浩明眼前的這座府衙,就是蒙元朝廷在濟州島上設立的治所。

而盧欣榮、沈壽崇、王森峰等人,則負責安排將士們的登陸、紮營、擴建碼頭等事務,這些自然不需要堂堂總督大人再操心。

“這位將軍,濟州島乃朝鮮的國土,我們可一直都是奉天朝爲尊,你們怎麼可以侵佔朝鮮國土,我要向大王狀告你們。”

在秦浩明接管臨時府邸內,一個身穿大明官服的中年男子,一臉義正言辭的對秦浩明喊道。

這個中年男子應該就是朝鮮國王李倧,派在濟州島上的牧使。此時這傢伙說得一口標準漢語,而不是後世那種嘰裡咕嚕的思密達語言。

朝鮮在此時是沒有自己語言的,他們官話全部都是使用漢語,文字也是漢字。

自古以來,朝鮮和倭國,算是受華夏文明影響最深的兩個國家了。

“以前這裡是你們朝廷的國土,但從今以後,這裡將重歸我大明朝廷,是我大明國土了。再說,這裡本來就歸屬我漢人的。

太祖皇帝當初冊封你們朝鮮國王,算是默認了你們對濟州島的管轄,將這裡賜予了你們。

可是,幾年前,你們朝鮮國王李倧,大逆不道,賣主求榮,竟然投降建奴,接受建奴的冊封,不再是我大明的藩屬了。

那麼,本將現在來收回耽羅島,有何不可?”

面對這個朝鮮官員義正言辭的抗議,秦浩明也是言之鑿鑿。

“這……”面對李子霄這個說法,這個朝鮮官員也是一陣語塞。

畢竟,此時朝鮮和大明斷交,不再奉大明爲主,而是尊建奴爲主,做了韃子的附屬國,秦浩明這麼做,似乎也沒有錯。

但這個朝鮮官員態度立馬軟下來,轉而對秦浩明哭訴道:“將軍啊,我家大王也不是真的想背棄天朝的。

一直以來,我朝鮮都是奉天朝爲主,就連當初北面的清狗大舉來攻,我家大王也沒有投降之意。

而是舉全國之兵,與來犯清狗血戰,期待天朝能出兵驅逐清狗,就像當年天朝驅逐倭奴,保我朝鮮一樣。”

說到這裡,這個朝鮮官員臉上露出悲傷之色,隱隱看到有眼眶中微有溼潤。

“將軍,我家大王率軍誓死抵抗清狗,可是卻遲遲等不到天朝的援軍,我朝鮮國小兵寡,怎是那些清狗虎狼之師的對手呢?

最後,清狗攻破了我國王城,我王那時候依舊沒打算投降,甚至將王妃和王子藏到了江華島上。

大王準備率軍和清狗死戰,可是最後清狗發現了王妃和王子們的蹤跡,將他們活抓,逼迫我家大王投降。

我家大王實在是沒辦法,纔不得不向清狗妥協的,我家大王其實在心裡還是更希望繼續做大明藩王的。”

這個朝鮮官員的演技相當不錯,此時表現的十分悲憤,爲朝鮮國王李倧求情。

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三百九十四節 戰爭,和女人無關!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