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

當然,要說完全沒有擔憂也不盡然,一是送報紙的速度,如何快速送到讀者眼前,這是個問題。

二是在其他城市的擴張,也是跟速度有關。

畢竟,報紙講究實事性。雖說不可能跟後世一樣,每日一報,但若是日子相差太過久遠,則失去新鮮感。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交通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會成爲制約復報發展的桎梏。

接下來,衆人一起探討了復報版面的問題。

大儒們的學說單獨一版是肯定的,這可以拉住天下士子的心。福州城內各個府衙,尤其是總督府的一些政策,理當要一個固定的版面。

再就是福建省內文人士子的一些新聞,這是常態也可以佔一版面。還有給一些商家的廣告,所以版面是越多越好……

如此粗略算下來,六個版面比較合適。特殊時期,可以臨時增加。

在沒有網絡和競爭的情況下,其實盈利是可以預見的。

一但質量跟上,銷量上去,前期成本高點,後期每張報紙賺個一文錢,甚至於二文錢,都是小意思。

每期加印個幾萬份,總量上去,想想其實依靠報紙在大明賺錢也挺快的。

討論了半天,最終,秦浩明決定加一個長期特殊的廣告版面,先開始給自己的產品打廣告。

再加一個官方廣告版面,用來誇獎國子監士子吳峰等人投筆從戎的事蹟,相信配以大明少年說,應該可以吸收一些年輕的人才。

官方廣告不在意賺不賺錢,而是爲了政治需要,引導正確的思路。

轉眼間,十二月初八來臨。

在秦浩明的帶領下,福州各個府衙主官,以及四處邀請來的當世大儒,在喧囂的鑼鼓聲中,大明覆報正式開始試營業。

當日,因爲有秦浩明的大力支持,福州的官府衙門大到主官,小到書吏,基本人手一份。

另外,齊集在福州城中的復社成員,以及早就聽到了消息的士子們,紛紛人手一份,一睹爲快。

相較於這些人情上的銷售,秦浩明更關心的還是真實市場上的銷售。

因爲是試營業,第一期所發行報紙的區域不會太多,主要是以一些周圍的酒店、妓院、書店等一些公共場所爲主。

在秦浩明宣佈復報開始營業後,第一批大明覆報,在秦浩明早就準備好的人手中,開始陸續出發。

出發前,每個人在報社裡吃了熱乎乎的米粥,還有兩個大肉包。背袋裝了報紙,拿着防曬防下雨的雨傘,一個接一個的出門。

這些人中,基本都是十幾歲的窮苦孩子。

二狗就是其中之一,做爲一名只有十三歲,天天靠乞討養活重病父親的小乞丐,幸福來得太突然。

他的情況讓秦浩明知道後,得到了特殊照顧。不但把他父親接到官署救治,還悄悄的把他工錢漲了三成,調到了送報三組當小組長。

每一組後面都會有一個小馬車,馬車上面全是報紙,送報的人要是送完了,就可以直接上馬車上取。

甚至於在目的地到達之前,馬車邊上還配有坐位,送報的人手兩邊有欄杆,各自上車坐着,收起雨傘。

趕車的老漢輕輕一甩鞭子,馬車穩穩的走動。看起來,在這少馬的福州街道上,格外的顯眼。

左拐幾個街口後,車伕向車邊上的送報人等,叫道:“第一站城隍廟的到了,準備下車的注意了。送完了這附近的,就在這路口等馬車回來。

秦督說了,這公共馬車現在暫時不對外接外客,是自家的。到時候大家再一起坐車回去!”

“知道了,老王叔。”衆送報人皆是回道,三毛猶其叫的最響亮。

送報只佔用早上的時間,一個月三兩左右的銀子。

秦督好心多給三成,就是五兩左右。送完報,再去報社幫忙,這一個月下來就是十兩左右的收入。

這份工作,二狗絕不能失去。一家老小,特別是重病的父親全依靠這份俸祿來養活。

下了車,做爲三組的組長,二狗開始對衆人分配任務。

不過因爲事先都說好了,只是再重複一下罷了。每個人送五十家,每家二份報紙,辰時之前送完僅可。

二狗做爲組長,要送八十家,當先來到一家酒店外面。

給開門的夥計鞠躬道:“這位哥哥,我是來送報紙的。大明覆報,事先說好的!”

“哦,是有這麼回事,掌櫃的說過。那就放桌子上吧!”

夥計還算客氣,一句話低頭自己忙活,也是個實在人。

二狗入內,給每個桌子上都放上一張報紙,想想又拿出十張,交到夥計手上。客氣的說道:

“哥哥,留十張在櫃檯那邊,若是有人看,還請稍加說明一下。多謝了!”

“好了,知道了。”

如此這般送下來,二狗格外的認真,心眼也多,明明送的地方要比別人多,卻是手腳勤快,第一個提前送完了。

早早的站在原來的接送路口,等待馬車歸來。

這樣一來,基本算是把整個福州城覆蓋一遍。剩下的,則是看市場反應。

最終,秦浩明還是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和復報的威力。

福州城百姓皆是抱着不同的心情,或自己掏錢獨買,或者幾個人合看,紛紛拿起了大明覆報一探究竟。

午時不到,對福州城百姓發行了一萬份報紙,就已經銷售一空,甚至於還有外地的書商找上門來訂貨。

一些之前只要貨不多,簽約的福州書店老闆,嚐到了甜頭也連忙向報社催貨。

不得已,張溥連忙下令,雙倍工錢將回家休息的印刷員工叫回來,當場加班加點的幹活!

第二天,天剛亮。

看着新印出來的報紙,讓人送向四面八方之後。報社裡也不得安寧,來拜訪的舉人,學子士子,商家名流踏破了報社的門坎。

事情,一切都朝着有利的形式發展。

只不過,這些都和秦浩明無關,他把事情都交給張溥、楊廷樞等人應付。他的重心,有更重要的事情。

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六十節 男大當婚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七十節 籌備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