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

女子笑了一下,仰頭喝下一口時,秀眉陡然皺緊,但還是大口大口的喝盡,辣的連咳幾聲,彷彿嬌弱可人。

片刻之後,將碗底向衆將揚了揚,頓時博得大聲拍掌喝彩。

“夫人真是女中豪傑。”

殷雨昂此時也不再如從前般衣冠端正,而是劈頭散發,赤着膀子大笑起來,端起酒水:“末將也敬夫人一碗。”

負責侍候的蒙古女子斟上酒,有些發紅的纖柔小手剛想要端過酒水,秦浩明冷着臉伸手驀然怒喝:

“你們真是胡鬧,夠了!什麼夫人?狗屁不是!

本督的三個夫人在大明,在福建,在秦府,而不是在什麼草原之上!

她們是什麼人?是韃子,是我們的俘虜,是大明洗衣局的女子。你們何時見過或者聽過,大明的總督有哪個娶韃子爲妻的?”

嘩嘩,酒水自壇中倒出,秦浩明端起仰頭一口喝盡,酒漬灑了出來,臉頰更加的紅撲。

“浩子,你這小子今後再亂安排,小心老子揍死你。趕緊,還愣着幹什麼,押下去看管好。”

不顧娜仁哭哭啼啼嬌嬈動人的模樣,秦浩明揮揮手,大聲喝道。

望着衆將怪異的眼神,秦浩明鬱悶無比,不是他提起褲子不認人,實在是這個蒙古女子太有心機。

原本親衛將領浩子趁着自己醉酒,自作主張把擄掠而來的蒙古旗主女兒送到牀上。

好吧,雖說不是自己本意,但事情幹了,作爲男人,他原本想帶回府中作爲一個婢女,也算是有個交代。

哪裡想到今晚趁此機會,這個女人來這麼一出,真是作死。

這讓他原本有些猶豫不決的心徹底改變,幸好沒有帶回家,不然,指不定今後在秦府鬧出什麼幺蛾子。

“看什麼看,你們不也是經常出入洗衣局,怎麼不見你們說要娶她們?你們這幫孫子,就知道作踐本督,都舉起來,喝酒!”

秦浩明笑罵一聲,端起酒又是一口飲盡。

嗚呼……

衆將轟然怪笑,齊齊站起來,舉過酒碗,聲音高亢。

“既然鬧了這一茬,本督今日就好好跟你們說說。”

秦浩明放下碗,鋒利的刀鋒插了一塊嬌嫩的羊排,一邊咀嚼一邊說道。

“今後,你們跟着本督四處廝殺,女人是不可能帶在身邊。這個……這個……將士們都龍精虎猛精力旺盛,都是男人,本督能夠理解。

所以,纔有這次把劫掠而來的二百多韃子女人組成……那個洗衣局,以解將士們的難言之隱。

可以預見,如果我們能夠一路走向勝利,那麼什麼建奴、倭人、南洋等新的洗衣局都將組建,兄弟們也可以換……換換口味。”

嘿嘿……嘿嘿……

說到這裡,周圍響起衆將不可描述的某笑。

“但是有一點,你們必須給本督牢記:告訴下面的兄弟們,那就是玩歸玩,不準娶異族女子爲正妻!”

秦浩明的嬉笑的臉色驀然變得非常嚴肅。

“張將軍可知,如何才能讓吾大明子民,不受異族屠戮?”

秦浩明目光深沉,忽然向身邊笑得最開心的張鬆榮問道。

“末將愚鈍,還請秦督賜教!”

張鬆榮聞言微微一愣,不明白這兩者有什麼關係?收斂笑容,大手往油膩膩的嘴巴一抹,微微抱拳,虛心說道。

“吾大明族人千千萬萬,卻被滿清區區十幾萬人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概因百姓與士卒將校,只知小家而不知有大家也!”

秦浩明眺望漆黑的遠方,目光流離,思緒似乎飄到遠方。

“如百姓與士卒皆知夷夏大防,皆明民族國家,能有一強大之中華,夷狄豈敢窺視華夏!”

“強大之中華?”衆將有些不懂了,張鬆榮疑惑的問道:“何爲中華?”

“忠孝節義,禮義廉恥是中華!”秦浩明肅聲道:

“禮樂教化是中華,膚色衣冠是中華,唐詩宋詞亦是中華,祖宗崇拜也是中華,自強不息,內聖外王是中華,秦漢唐宋,歷朝歷代都是中華!

中華是吾等頭上這片天,是吾等腳下這片地,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與吾等同服色,共禮儀,認同華夏文化的萬萬漢民!”

張鬆榮等人聽秦浩明之言,心中似有所悟,臉色不由一陣凝重。

“中華是萬民之習俗,是幾千年來的整體認同,是華夷之辯的驕傲,是中央之國的開闊和博大。

禮儀衣冠,文化浩瀚,這是整個民族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是四方藩屬對中華的嚮往。

無論蠻夷武力多麼強悍,在中華文明面前,都只有自卑和崇拜。”

“末將明白了,請秦督放心,殷某定不會娶異族女子爲妻,以免玷污大明血脈。”

“就是,明白!”

“異族女子哪裡有大明女子漂亮……”

……

說到這裡,衆人基本明白秦浩明的意思,紛紛七嘴八舌的表態。

“秦督,羊肉串好了。真別說,味道比大塊大塊的羊肉味道好,方便配酒。”

遠處,浩子端着滿滿一盤子按秦浩明方法烤好羊肉串,分發給衆將,剩下一小盤則討好的放在秦浩明面前。

“中華在,則民風博大,知禮而明義,謙遜而自信,整個民族便不會沒落太久,遲早要昂揚向上。

未有吾之先,家國已在焉;沒有吾之後,家國仍永存。”

秦浩明邊喝酒邊接着說道:“中華便是值得吾等去拼命守衛的東西,只要吾等能喚醒萬萬漢民對於中華的認同,那大明就是強大之中華!”

衆人從秦浩明言中,體會到一股濃厚的家國情懷。這種感情每個心中都有,只是以前不曾觸及。

現在被秦浩明的話喚起,心中頓時一陣激盪,對整個漢民族和大明生出一股別樣的情感,慢慢形成一股凝聚力。

大明的中華文化,衣冠禮儀,就是這股凝聚力。

大明如果能將這股凝聚力喚醒起來,便可以將萬萬漢民團結起來,揮出洶涌澎湃的力量,令四方夷狄不敢窺視!

秦浩明麾下的軍隊如果有了凝聚力,知道爲何而戰,便可萬衆一心,無論面對何種艱難困苦,也能百戰不潰!

不可否認,秦浩明是既有公心,也有私心。

在場的除了張鬆榮之外,其他的不是親衛就是他一手從兵將提拔起來,可謂心腹中的心腹。

今晚他灌輸的家國概念,便是想把這些人凝聚在身邊,現在爲他而戰,今後爲家國而戰。

眼下的大明,卻沒有利用這股凝聚力,也沒得到普通百姓和士卒的認同,官紳階層重私利而輕社稷。

空有民千萬衆,財萬萬兩,卻不能轉化爲戰力,以至於被區區建奴所欺凌!

那一條條金錢鼠尾,那一聲聲奴才、主子,那彎曲的脊樑,秦浩明都不能接受,都不能想象,建奴統治下的大漢子民,在失去那份驕傲後,會變得何其死沉。

而這一切無疑讓深知結果的秦浩明痛心無比!

“如果建奴入主中原,卻是要毀掉吾等深以爲傲的一切,是要斬斷吾輩的脊樑,是要斷吾文化,毀吾衣冠,壞吾禮節,是要亡天,亡地,亡中華!”

是晚,就着酒,秦浩明說了很多很多……

狼嚎聲悠遠的響起在草原,夜風寒冷,火光、人聲漸弱下來……

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說點什麼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四百二十二節 都不是什麼善茬第一百九十六節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